关于“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2-11-22韩小菲刘长龙张玉梅
□韩小菲 刘长龙 张玉梅
(韩小菲,刘长龙,张玉梅/临沂大学)
西方音乐史是以西方音乐历史和文化为内容的一门课程,涉及西方音乐早期的发展及在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下音乐发展的方向、特征等。这是一种与中国音乐文化截然不同的音乐体系,既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这门课程也是国内外各大艺术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如何在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讲述西方音乐史和欣赏西方音乐作品,成为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改革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纲要》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并对课程改革有关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性意见。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通识基础教育在中国课程改革中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国高校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课程考核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高校音乐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必修、核心课程,其中名作赏析部分同样也纳入美育通识课教育中,该课程是音乐学本科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在高校音乐系中,“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考核模式及方法需要顺应社会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变与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在高校建设中,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所以我们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中国各类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基础性必修课程,包括两个主要部分:《西方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名作赏析》。这是笔者所在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西方音乐简史”课程之后,结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师范类认证,经学院教授委员会、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等论证,重新修订的课程内容,并结合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重新命名为“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它是为音乐学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开设时段设置在第4 和第5 两个学期完成。修读该课程前期需完成相应的声乐、钢琴、基础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古代史部分)等相关联课程,为更好地开设此门课程奠定唱、弹、分析等方面的基础。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一门专门研究西方音乐文化历史的课程,其所讲述内容中文化认知的不同、社会环境及政治制度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艺术现象也有所差异。要想解决在授课过程中的文化认知和梳理相对客观观念,以思政教育为主体进行引导、学习是本课题的关键。“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西方艺术文化色彩,有不同于中国的文化认知,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先以立足课程本身基础知识学习为基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如通过思政教学改革把大思政方针融入教学中,对本课程进行新的审视,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本课题研究项目结合“大思政”思想方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以大学生培养方案为指导,使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音乐学专业是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具备多元文化、时间链条较长、纵横交错等特点。学习此门课程既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以西方音乐文化历史为主线,了解西方历史史实和各时期风格、特征、代表人物及作品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艺术文化,通过正确的、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个音乐形态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人类社会的感情史。
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这门课程的基础上,教师要融合中国音乐文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并与当下科学技术相结合,巧妙地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知识点的交叉学习,随着时间线条的发展,融入横向面的知识点,如同时段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等,在加深知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多方面掌握相关学科内容,学会多角度分析、理解,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知识构建的方法,更好地把相关知识融在一起,形成知识链条。例如,在马勒的《大地之歌》中引入李白《悲歌行》的诗词内容,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音乐巧妙结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例,也见证了中国优秀文化对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如《鲜花调》、东北民歌等“中国元素”在很多西方著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中都有体现。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对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此方面的元素,可加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建立一定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在教学西方乐律体系时,除了系统的讲授和分析其特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的乐律进行学习,因为中国的律制比西方要早半个多世纪。这样,教师既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的律制特征,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结合实践活动,传递正确的文化艺术信息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一门纵横交融的基础理论课,纵向方面从古希腊延续到二十世纪的音乐文化历史,横向方面与同时期诸多西方及东方音乐交叉。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为学生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更加得心应手地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目前,各高校音乐学院实践活动还是以演出为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音乐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现实,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使学生团结协作,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以“肖邦”这个人物为例,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肖邦所展现的爱国、思乡等情感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一个元素,可以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西方艺术文化信息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一节课通常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简单的提问并不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思想,“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等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收器”,无形中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动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课下处于一种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对此,在教学“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时,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关注作曲家创作作品的背景,以此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以亨德尔这位著名的音乐家为例,他与巴赫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他的歌剧被当时的英国中产阶级不喜,导致他的歌剧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而转向清唱剧的创作,而走上了艺术的巅峰。所以,教师在讲授亨德尔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拓展知识内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实践体验法、讨论法、多学科联系交融等方式。例如,翻转课堂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如何上一节课的一种锻炼。通过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结合文化背景,教师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奠定基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理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创设组间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这个过程也可以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将课程教学置于“教改”的语境中进行实际课程教学。教学模式与手段是教学的基础,改革是促进教学进步的方式之一。有针对性的、侧重性的面对课程实际特点的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要手段。“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开课至今,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改革之中。只有通过西方音乐历史的学习,在分析其音乐自身形态发展变化的同时,置身于它生存的历史文化之中,结合其影响因素(如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才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会运用历史和思辨的思考模式看待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全貌,形成综合的多学科联系的思维模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此外,“课程思政”也为此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把“课程思政”这一思想导向融入“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层面、能力方面、情感和思想等方面构建新的理论知识框架和实践基础,建立文化自信,学会团结协作。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指导下革新教学模式、方法,有利于全面提升教学水平、课程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以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价值观。此外,教师还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