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同构
2022-11-22张芳婷
□金 钰 朱 琴 张芳婷
(金钰,朱琴,张芳婷/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通过对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同构理念进行相对有效、系统化的认知与研究,从内涵、特征和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两者的耦合性思辨,结合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以多方联动为先导、价值共创为手段、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相应策略。
一、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同构的创新价值
(一)形成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共享共创的创新机制
对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同构进行研究,可以使两者协同创新发展,传达以文化人、以劳育人、传承非遗的理念,将两者构建成多主体、全领域、长效益、和好效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共享共创的创新机制。
(二)打造“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的创新产学研体系
对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同构进行实践探索,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公益组织传承非遗存在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管理与服务问题、组织与执行等问题,改变高职劳动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呈现的局限化和边缘化局面,同时也为非遗传承提供创新策略,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创新创业能力、素质全面的高技能人才,打造“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的创新产学研体系,实现更大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切实有效地加快并完善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创建。
二、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的耦合性
(一)内涵的耦合性
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是指政府作为主导,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相关方针、制度提供相关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益文化资源,使社会大众参与这种公益文化资源传播,推进其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为重点,对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和劳动价值进行综合培养,不仅提倡对学生进行传统劳动教学,还要结合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开发劳动新形态。
从两者的内涵上看,非遗的创作过程属于劳动的一种,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传承人具有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属于劳动精神的一种。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是通过将非遗转变成公益资源,使大众共同参与该劳动技能的学习、劳动精神的培养、劳动价值的创造。当前,非遗进校园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大学生公益性保护、传承和创新非遗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不谋而合。因此,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校劳动教育在内涵上有耦合性。
(二)特征的耦合性
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具有大众性、公益性和多元性特征。在公益化模式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一种公众资源,走向社会大众,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另外,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需要由“自上而下”的政府引导和“自下而上”的非政府组织、非遗传承人、学术界、社会大众共同参与打造多元化平台,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从知识、技能、观念、品格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以学校为主要培养基地,多方联动家庭教育、社会资源等多平台拓宽劳动教育渠道,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协同育人。
从两者的特征上看,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的大众性就包括大学生群体的参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更需要承担起传承非遗的责任,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的公益性特征也符合大学生第二课堂对公益精神的培养要求。大学生在传承非遗、参加非遗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和劳动品格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综合性特征。劳动教育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是指将劳动教育专项课与专业课、非遗公益项目第二课堂进行有机结合,综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打造校内、校外多元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非遗技艺学习和劳动实践中不断成长。因此,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在特征上有耦合性。
(三)价值的耦合性
一方面,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不仅可以在社会大众中有效普及非遗文化,还可以将募集的资金更好地投入非遗研究与传承;另一方面,可以打破以往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的局限性,让传承人变成广大群众,特别是高校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使其成为创新创业和提升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的社会福利,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能够培养有理想、有技能、有担当的新时代优秀青年,通过对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榜样范例进行宣传,使学生建立为实现宏大理想而努力劳动不断奋斗的意识。学生通过对劳动知识的学习和劳动技能的实践,可以知行合一,为将来建设祖国、创造新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学习劳动本领、体会劳动的价值,可以深入体会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从两者的价值上看,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有助于开发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推动劳动教育实践,提升劳动教育素养。学生通过参与非遗公益劳动项目,学习非遗劳动技艺,对非遗进行创新再造劳动,可以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和劳动价值。另外,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募集资金,以捐赠的方式进一步扶持非遗的研究与传播,可以体会工匠劳动精神,感受劳动创造价值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因此,非遗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在价值上有耦合性。
三、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同构策略
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同构,需以高职院校、社会、政府多方主体联动共享为先导,以共同参与、协同创造、价值共创为手段,以战略设计、转型设计、动态创新的共生性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打造具有公益性质的产学研体系。
(一)建立多方联动的“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运行机制
两者同构策略以“联合打造、共享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为先导,充分发挥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三方之间的战略协作关系,建立以政府拉动、高职院校推动、社会带动的“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的模式运行机制。(1)政府的拉动是基础前提。一方面,政府需对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和高职院校传承非遗之间的融合发展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另一方面,政府需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增加资金投入,整合各方资源,拉动各方主体进行合作创新发展。(2)高职院校的推动是核心。一方面,高职院校需充分领会政府的文件精神,设立专门的机构,组建专业的队伍制订合作育人路线,健全管理和实施体制、考核和评价体系,加强理论研究的队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社会非政府组织、非遗传承人和企业的联系,为联合打造非遗大师工作室、研究所、公益活动组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新创业产业园等合作平台助力,实现非遗文化联合公益文化牵手劳动教育的融合与创新。(3)社会的带动是重要保障。一方面,非政府组织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非遗传承人和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深刻把握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与高职院校合作,为非遗传承公益化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提供相关资源、实践场所和后勤保障等服务。
(二)构建立体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需将劳动教育、美育教育、公益文化、非遗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价值充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1)将劳动素养教育、公益意识教育、工匠精神教育融入课程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非遗技艺学习和公益劳动实践中,充分感受公益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作为传承人的使命感。(2)强化项目实践为主题的课程内容。教师要通过对课程实践项目的主题化设计,使每一个实践项目各具特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提升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有效性。(3)打造以劳动创新为特色的教学课堂。教师在专业课和非遗公选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式、体验式、探索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非遗艺术的学习中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元素、设计创新,进而通过劳动进行创造,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4)利用第二课堂积极拓展育人新渠道。教师要引导非遗研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主题社团活动,并通过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大赛、技能竞赛、主题讲座、文化沙龙等,多方面提升育人成效。(5)制订以创新为特色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考核评价需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实践互动与交流,形成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网络评价等相结合的较为科学的教学综合评价体系。
(三)强化跨界多元的“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育人队伍建设
基于融合创新发展理念,“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模式的师资力量需集合各界杰出代表,打造专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1)高职院校要发掘学校内部具有非遗技艺专长、实践能力强、掌握公益项目资源的专职教师,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和系统化整合,组建校内“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育人模式教师团队。(2)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非遗传习所、研究机构、公益组织、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引进劳动模范、优秀校友、非遗技艺大师、民间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3)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高职院校联盟组织等形式,建立教师资源流动站进行资源共享。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引进其他院校优秀教师作为兼职教师,优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校内专任教师要与其他院校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技能研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四)打造价值共创的“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共享资源平台
整合政府、高职院校、非政府组织、非遗大师、企业多方主体的资源共享平台,既是融合了多方主体的参与,也服务于多方主体。高职院校要确立“资源共享、价值共创、持续运营”的合作目标,完善互动合作机制,形成优势聚集效益。在政府的促力下,高职院校可积极与非遗传习所、公益组织、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非遗研学工作室、劳动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在校外协调社会资源拓展价值共创的实践教育平台。这对高职院校来说,可以拓展教育资源,解决学校设备、场所不足的问题,提高育人成效;对非遗传习机构来说,可以解决传承人后继不利的现状,加快非遗艺术融入现代生活的步伐,赋予其新的生机;对公益组织来说,通过举办非遗公益活动,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公益项目运营中,可以优化公益组织良性发展,为公益项目拓展新渠道;对企业来说,不仅解决了非遗传承创新的社会问题,还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优秀的创新设计为企业带来了经济价值,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五)加快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区域创新体系创建
在加快“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区域创新体系创建时,我们应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做到效益均衡,如此才能获得可持续化共赢和规模化发展。高职院校推动、社会带动、政府拉动搭建公益性质的以普及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技艺、传播劳动教育思想、研发创新产品、开拓文创市场等多目的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多元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围绕创新创业、政产学研、孵化器运行、综合育人、区域创新发展等主题来加强战略合作,从而达成思想上的共识,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个人和企业加入其中,营造以服务为基础、以共享为先导、以共创为手段、以共生为目标的区域创新环境,最终形成区域创新的核心机制,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非遗传承公益化模式与高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同构,需结合协同创新发展理念,加强跨界融合,以多方联动为先导、价值共创为手段、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构建“非遗传承+公益+劳动教育”的创新产学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