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医学专业图书编辑素养提升
2022-11-22李明翰崔雪娟邱佳燕
许 悦,李明翰,崔雪娟,邱佳燕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上海 200433)
在新时期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图书出版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编辑出版的形式和方式也在悄然改变,对当前医学专业图书编辑(以下简称编辑)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出版形势,编辑要认清当前出版状况及未来出版趋势,同时,更要重点提升自身的政治水平和职业认同感、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技能及创新思维与能力。
1 医学专业图书编辑出版的特点、现状与问题
1.1 主要特点
(1) 出版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突破,医学界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始终处于迭代更新,螺旋上升的动态发展之中。谁能够在第一时间策划出版具有某学科领域创新点的医学专著,谁就是赢家。
(2) 读者群体与作者资源多有重合。医学专业图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大多数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工作者,以及医学院校的师生等。读者群体是相对的小众、固定、稳定。
(3) 编辑出版周期较长。由于医学专业图书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其内容有严格的标准和限制,逻辑缜密、引证充分、专业用词统一、图文中数据无误等均为必备条件。在选题策划完成后,作者编写成稿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编辑审校所需时间也较长。
(4) 印制成本较高。医学专业图书除了因印刷要求精细、精致及印数相对较少所产生的成本高之外,还因一旦有了更新的技术、成果出现,尤其是读者能在互联网中搜索到免费的相关文献时,则会产生购买图书动力不足,从而使编辑之前预估印数过于乐观,造成图书库存积压,导致成本增加。
1.2 现状与问题
(1) 医学专业图书仍以纸质出版物为主。虽然,2015年的“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被提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提出:应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1]。但医学专业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受到复合型人才缺乏、读者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以及版权管理、利润分配、制度规范等尚待细化的因素影响,发展仍比较滞后。而且,若将已出版的众多纸质书转变成电子书、网络书等,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将影响已有纸质图书的销售[2]。因此,找到纸质和电子医学专业图书的出版平衡点,以及研究细化不同医学专业图书的出版形式将是编辑所面临的问题。
(2) 医学专业图书质量良莠不齐。市场上有的医学专业图书质量低劣,不仅有字词、层次的差错,还会有知识和科学方面的谬误,甚至出现意识形态上的问题[3]。有的作者为应付结项或评职称付费出版等,而编辑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量,降低了对图书质量要求及审校的责任意识;有的出版机构剽窃抄袭、跟风模仿,快速制造出未经严格把关的“商业化产品”,并使其鱼龙混杂于医学专业图书市场,降低了医学专业图书出版的整体水平[4]。
(3) 编辑队伍中缺乏复合型人才。目前,就专业知识方面而言,编辑中非医学院校毕业者对医学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而医学院校毕业者文字功底不足,编辑业务能力欠缺。而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年轻编辑能更快地学习相关互联网技术,更具开拓精神,但职业认同感较弱,管理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不强,需要更长时间磨砺;而年长的编辑则综合业务能力较强,但习惯了纸质图书的出版流程,存在惯性思维,对网络新技术、融合发展持保守态度。另外,医学专业图书中外文版图书所占比例也不小,新老编辑中能驾轻就熟地运用专业外语进行策划引进和编辑审校的人数也较少。
(4) 读者的阅读习惯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调查显示,2021 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 79.6%。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中青年人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体,77.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27.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21.7% 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5]。此外,还有成年国民采用“听书”“视频讲书”的形式进行图书阅读。但是,总体上读者线上阅读的大多数以小说文艺类图书为主,而医学类专业图书因其科学性、知识性、权威性强,多数读者仍习惯于阅读线下的纸质版图书[6]。在这样的情况下,编辑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探索与跟进出版的融合发展。
2 编辑素养提升的建议
鉴于以上所述,编辑要发扬终生学习的精神,在出版实践中着重从下列 3个方面提升自身素养,力争转型成为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
2.1 提高政治水平和职业认同感
(1) 编辑要与时俱进地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可通过平时加强线上线下的自学,以及参加单位组织的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政治水平提高。编辑只有心怀祖国,热爱出版工作,牢记“二为” “双百” “双效”“两创”,才能策划与编辑出“专、精、深”的高质量医学专著。
(2) 编辑保持职业认同感才能对出版事业充满信念和动力。百度百科中定义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会影响个体的向上力、事业心、成就感等。职业认同感往往源于对某职业的兴趣或热爱,而时间久了就会如俗话所言“干一行怨一行”,说明单凭兴趣是难以长期面对职业中各种挑战与挫折的。因此,提高了编辑的职业认同感,方可几十年如一日的精进业务水平。具体提升需从 4个方面展开:一是坚守编辑职业的初心,更应明白编辑职业理想不仅仅是个人追求,还具有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二是勤于学习,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先成为一名求知若渴、“精雕细琢”的编辑能手,再追求成为学识渊博、精通专业的学者型编辑。三是出版单位开展提高职业认同的相关活动;组织线上线下的团建活动;设立有效的编辑激励机制等。四是健全社会激励体系,设立更多的编辑奖项等方式给予编辑荣誉感、价值感和成就感[7]。
编辑只有提高了政治水平和职业认同感,才能站在一定的出版高度、充满职业自信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2.2 增长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技能
(1) 新时期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医学领域多学科交叉密集。编辑不能只满足于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的任务完成,还应深入学习医学的相关专业知识。笔者曾策划编辑过多册心血管内科的专著及科普医学图书,深感编辑的专业知识储备就如同“用一桶水保障一碗水”一样的重要。
编辑可通过“走出去”“家中学”双管齐下地提升专业知识。一是“走出去”,即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医学专题报告、学术论坛、专家报告会等,获得医学研究热点、前沿知识和成果等信息;结识更多的专家教授,有机会向他们学习请教,有时确有“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的真实感受;还可发掘潜在作者资源。这样,策划选题时更能找到学科领域“空白”点和专业作者。同时,编辑加工时更能与作者无障碍地交流书稿中的“疑难杂症”。二是“家中学”,通过阅读网络平台的相关医学电子书、期刊,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此外,还可运用“导师制”“传帮带”等形式向前辈学习取经。编辑深度学习与研究相关学科知识,虽不能成为医学领域的专业人才,但可精于选题策划、保障编校质量和提高出版效率。
(2) 编辑应加强互联网技能学习,积极了解出版相关的互联网技术、业务和流程等,为不断深入的出版融合发展提供保障。目前,互联网的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已逐步渗透到编辑工作的各方面。编辑基本能够借助专业平台进行查询和考证书稿中的医学问题,做到有错必改,改必有据;借助微信、QQ等交流软件与作者及出版相关人员即时地解决问题。
此外,编辑还应当加强学习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分析医学图书市场动态和了解专业读者所需,把握先机,及时准确的定位选题方向。例如,有的出版社曾运用大数据对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节点分析,当年在线上线下推出相关优秀出版物,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8]。编辑还应当加强学习应用文稿编撰系统及校对软件进行书稿编校,使书稿有了机器校对的二次把关;通过医学专业平台进行新图书的文字信息、音频或视频地介绍与推广;还可以利用余暇去发现网络上的互联网技能资源来自主学习与研究。
2.3 增强创新思维与能力
(1) 在选题策划上要有超前、独特的创新思路。创新首先要以学习与研究的积累作为基础,编辑要把搜集有效信息及了解专业领域的新知识作为日常工作,还要善于发现和主动交往敢为人先且具创新实力的作者,通过与这类作者反复探讨推敲,能使之将新发现、新成果、新技术转化为有创新价值的医学专著。同时,还要发现与关注有学科发展前景的成长型医生,与他们共同探讨学科领域问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拓宽医学出版范围、发掘更多优质稿源。
对作者的筛选、书稿的构思布局、增添独到观点和研究成果、后期的装帧设计创造性地形成从内容到形式的独特风格。例如,笔者曾策划编辑的《重症肌无力》专著当属此类。当时,市场调研已有同类图书,甚至还有同名的专著。但在策划时与作者沟通后在写作思路、内容等方面的侧重点做了相应调整。同时,选对作者也很关键,此书作者为80多岁、毕生从事该疾病研究的教授。此书当年获得了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后,又采取了全彩的装帧设计及印刷,使图书的版式与图片更出色;出版后,更是获得同行的关注,后又荣获有关图书一等奖奖项。
(2) 在内容编排上要有简洁、实用的突破。医学专业图书既要体现专著的简洁、实用,更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例如,笔者于 2018年编辑出版了《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在获得上海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后,与作者多次深入探讨书稿的内容编排,并一致认为从读者角度考虑必须把有关手术视频融入书中,但如何融入是一个问题。最终,选定以每章文后附上二维码的形式展现了手术视频,使专业读者一书在手,既阅读了文字,又借鉴了视频的动态手术过程。
(3) 在营销宣传上也要有融合发展的创新。在保持线下传统模式如现场签售等的同时,善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如通过微信社群、医学专业网站或论坛等专业读者集中的平台进行广而告之,更要创新性的拓展多媒体营销思路,让新书信息传递得更快更广。
(4) 在印刷出版方面也需适应新时期发展而不断探索创新。由于医学图书存在时效性强,而出版周期又长,且印制成本较高的问题,编辑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难题,如采取对有些医学专业图书进行按需出版与部分线上出版的组合;尝试找到有些医学专业图书纸质出版和电子出版的平衡点;研究更符合专业读者阅读倾向的出版形式,减少库存压力和节约资金[9]。
总之,编辑拥有了创新意识与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地化挑战为机遇,“不变”是始终具有创新的头脑,“万变”是时代的变、技术的变、市场的变、读者的变……
3 结束语
在新时期出版融合发展的大势中,编辑素养提升已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医学专业图书编辑出版的特点、现状和问题的简述,并对提升编辑素养从政治修养和职业认同感、专业知识和互联网技能、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编辑要与时俱进、勤于终身学习、勇于开拓性实践和善于积累经验。除了强化编辑业务基本功,还要精通出版全过程;除了增强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和强化互联网思维与技能、责任意识、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力争转型为出版融合发展中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在新时期才能谋得编辑职业发展;使线上线下的医学专业图书的出版达到“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