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渝携手谱写重庆三峡库区发展新篇章
2022-11-22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骆方豪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骆方豪
1992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对口支援三峡库区重大决策,赋予浙江对口支援重庆涪陵、万州的光荣任务。30年来,浙江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要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对口支援,累计实施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107个,到位资金230 亿元;累计实施公益项目1347 个,到位捐赠资金6.37 亿元;累计接收外迁安置移民2104 户9126人,吸纳移民劳务输出2 万多人次,安置企业职工和移民就业2 万多人次,助力库区城乡面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走上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浙江特色的“1234”经验做法。
贯彻“一个理念”,鼓励向外发展
浙江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倡导的“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理念,激励广大浙商浙企向外发展。重庆资源禀赋优异,投资需求旺盛,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下,浙商浙企赴重庆拓宽了发展空间,实现浙渝优势互补,互利双赢。2004 年重庆浙江商会成立,目前已超过30 万浙商在渝投资兴业。
构建“两大体系”,拓宽支援路径
构建基本单元结对体系。通过党建结对联建,推进村(社区)、学校、医院等基本单元开展结对,实现跨层级、多部门联动。如杭州、台州、湖州13 所学校“一对一”帮扶结对涪陵区13 所学校,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宁波与万州13 家基层单位建立结对关系,7 个乡镇(街道)每年安排不低于20 万元资金,助力结对单位乡村振兴。
构建先进经验共享体系。加强互动交流,积极共享浙江在数字化改革、乡村振兴、“最多跑一次”改革、“五水共治”、优化营商环境、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做法和实践经验。如2022年5月,宁波腾头乡村振兴学院分院在万州区委党校挂牌,传播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重庆美丽乡村建设。
完善“三项机制”,筑牢结对基石
完善高层互访机制。2004 年5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率团赴重庆库区考察对口支援工作,浙渝两地建立高层互访机制,定期召开高层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决策重大事项,为持续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强大政治保障。
完善援助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援助资金每年列入浙江省、市两级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2019 年之前按5%的幅度递增,2019 年之后按8%的幅度递增,2022 年浙江对口支援重庆库区的援助资金达5509 万元。
完善项目管理实施机制。制定浙江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援助项目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对援助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建立健全援助项目竞争性申报制度。严格执行规划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科学制定年度项目计划,建立项目进度一季一报告、一季一通报制度。
坚持“四轮驱动”,激发硬核动力
坚持产业驱动。“输血”与“造血”并重,牢牢把握产业发展重点,促成一批浙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落户库区,不仅解决了大量移民就业问题,更助力库区构建了以材料、清洁能源、消费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六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四梁八柱”。
坚持人才驱动。精准对接结对地区人才需求,依托浙江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交流活动,帮助结对地区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累计接收533 人次干部赴浙江挂职锻炼。
坚持民生驱动。围绕移民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问题,帮助完善卫生院、道路交通、农贸市场、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尤其是2014 年以来累计实施城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和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工程18 个,促进移民小区融入城镇一体化发展。
坚持平台驱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着力搭建用好多领域、广辐射的合作平台,有力促进浙渝两地交流交往走深走实。涪陵区浙江商会吸引237家在涪陵浙商入会,并组织多家浙企赴涪陵考察。宁波市在万州成立合作服务中心,聚集全市200多家商会、企业等市场主体,无偿提供办公、洽谈、招商等服务。浙江广电集团无偿投入广告资源5000 多万元。积极组织浙江企业参加“西洽会”“支洽会”,组织库区企业参加浙江“农博会”,促进双方交流。
当前,对口支援三峡库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浙江将以对口支援30 周年为契机和新起点,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补齐民生短板、强化智力帮扶,努力出成果、出亮点、出模式,携手谱写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