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改革路径

2022-11-22刘胡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师队伍体系

刘胡权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1]“幼有所育”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学前教育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力量,幼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不仅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而且直接决定着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水平。为此,在学前教育体系下应如何加强和改革幼师队伍建设,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学前教育体系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学前教育体系下改革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幼师队伍无论对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幼儿个性成长,还是对于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幼有所育”为我国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指明了方向。而学前教育事业始终离不开幼师队伍这支中坚力量。专业的幼师师资受过系统、专业的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具备良好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背景和幼师职业道德规范。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幼师队伍建设,对于提升我国的学前教育水平,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个性成长

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启迪幼儿心智,陶冶幼儿性情,培养幼儿的自主精神。这就要求广大幼师要更加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全力呵护幼儿的幻想和纯真,根据幼儿的身体、生理、心理、兴趣、爱好等特点积极鼓励其自主发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全面发挥,让每一位幼儿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3]故而,每一位幼师都应充分尊重幼儿的这种唯一性,珍视而非压制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增强幼儿对自身各方面发展的自信心,使幼儿不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耐心引导幼儿学会扬长避短。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幼儿未来实现成长成才,为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积累潜在的人才优势。

(三)有利于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

我国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并非某一阶段教育实现现代化,而是整个教育体系实现现代化。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其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但影响学前教育质量,更影响整个教育体系能否早日实现现代化。因而,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求学前教育也要同步实现现代化。加强和改革幼师师资队伍建设,毫无疑问可以明显提升我国学前教育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而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制度体系,促进学前教育早日实现现代化,最终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助力。[4]

二、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走上了跨越式发展道路,学前教育资源得以加速扩大,普及水平明显提升,有效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而在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质量却未得到相应改善。而幼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对这支队伍的建设成为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分析当前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不难看出其中还存在职业认同感比较低、师资结构不够合理、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工资待遇有待提高的问题。

(一)幼师的职业认同感比较低

当前,不少幼师存在职业认同感较低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学前教育并未被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使得幼师职业自然产生了特殊性,幼师缺乏合适的身份认定,造成幼师虽身在教师队伍中,却并未享受教师应有的权利。这就导致不少幼师对自身职业身份的定位越来越模糊,甚至将自身职业定位为“高级保姆”,无须受专业培训就能上岗。[5]另一方面,目前尚有不少幼师缺乏身份保障,他们的人事关系挂靠在幼儿园所在地方的人才中心,甚至一些民办园完全没有为幼师建立人事档案,导致幼师的职业发展缺乏相应保障。人事管理尚且不科学,也就更谈不上职称及对应的薪酬体系,这不仅造成很多幼师游离于体制外,成为教师队伍中的“另类”,而且直接降低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严重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

(二)幼师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由于我国学前教育起步晚,幼师队伍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现阶段普及学前教育对幼师的需求增加,致使少数幼儿园只重视幼师数量,忽视其质量,无视学前教育对幼师专业素养的硬性要求,而且我国对幼师的学历层次要求仅仅为中专及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要求低很多。而不少幼儿园在实际的幼师招聘中仅仅要求初中学历,甚至一些幼师根本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其中,一些农村幼儿园或民办园为节约成本,招聘本地无业居民担当保育员,幼师似乎沦为一项人人都可为的简单工作。不仅如此,不少在职的幼师还存在幼教经验不足等问题,致使开展的教育活动难以充分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三)幼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当前,不少幼儿园的在职幼师专业素养还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幼儿园是否具有教师编制直接影响幼师的入职意向,加之幼儿年龄特点要求幼师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使得一些接受过专业化幼儿师范教育的教师并不愿意担任幼师。为此,不少幼儿园招聘幼师不得不降低标准,只能招收非科班出身的人员,导致不少在职幼师由于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其专业素养实在堪忧,在实际的幼教工作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6]例如,有的幼师由于并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编制的教学计划往往欠缺科学性和可行性,直接制约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的幼师在教育工作中只重视对幼儿的知识熏陶,轻视幼儿的技能习得,严重阻碍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四)幼师工资待遇有待提高

除了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师资结构不合理、职业认同感比较低等问题,当前幼师群体还存在工资待遇有待提高的问题。由于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幼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不少幼师的工资待遇却并未与工作量成正比,这直接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例如,在某些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园,不少幼师由于没有编制,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这些幼师既要面对教育工作中的高付出,又要面对难以保障的现实生活,导致幼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幼师队伍缺乏稳定性。

三、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的改革路径

面对现阶段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不仅需要理性分析、认真反思,更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在营造全社会尊重幼师的氛围、落实幼师选聘标准、提升幼师专业素养、提高幼师待遇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社会宣传,营造尊重幼师的氛围

个体在社会大环境下的身份认同往往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馈。同样,幼师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受到社会舆论和文化的影响。当社会大众常常下意识地将幼师等同于保姆时,一部分幼师也会慢慢淡化自身的教师角色,开始服从于大众对幼师的角色定位,不再用幼师的专业化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此,第一,为了提高广大幼师的社会威望,增强他们的身份认同和职业认同感,必须加强社会宣传,引导社会大众科学、正确地评价幼师职业,体会幼师工作的不易,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幼师的氛围。所以,有关部门对于网络媒体等关于幼师新闻的传播要做好内容筛选,要求此类新闻报道必须做到完整和真实。同时,针对那些对幼师进行恶意抹黑的虚假报道,要依法追究相关媒体及个人的法律责任。第二,相关政府部门及幼儿园要大力加强社会大众对幼师工作专业性的深刻认识。例如,幼儿园可以选择在教师节举行家校体验活动,以班为单位邀请本班幼儿家长轮流来幼儿园为幼儿当老师,在与幼儿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切身体验一名幼师在教育幼儿过程中的辛苦,感受幼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之间存在的诸多不同之处。类似这种设身处地的体验能够唤起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幼师工作的重新认识,使得社会大众更加尊重幼师群体,力争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师的浓厚氛围。

(二)严把幼师入口,落实幼师选聘标准

在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强高质量的幼师队伍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幼师资格准入机制,加强幼师聘用管理,完善聘用程序,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招聘。在招聘幼师的过程中,应首先考察幼师师德,再考察幼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要积极采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等考察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幼师的专业素质。理论考核要重点考察幼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实践考核要考察幼师的专业化实践能力,力争使幼师考察更加全面和科学。在此过程中,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广泛听取相关幼儿园作为用人单位的重要意见,以便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的幼教需求、教育内容、幼儿群体的新特点等具体情况来更有针对性地为相关幼儿园聘用幼师。此外,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尽快出台在职幼师学历进修制度,为幼师提升学历创造更多条件,并在进修结束时严格参照幼师资格准入制度对其进行考核,从而真正落实幼师选聘标准。

第二,相关的师范类高校要从幼师培养的入口上增加高学历的幼师比例,进一步落实《关于深化学前教育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扩大本专科培养规模及公费师范生规模”。[7]相关高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应加大该专业的硕士、博士招生比例,大力提高幼师队伍的综合素养,进而提升幼儿实践活动的专业性,为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人才。[8]

(三)提升幼师素养,保证学前教育质量

幼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幼师素养是改革幼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一,各类幼儿园必须加大对在岗幼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贴近新时代幼儿话语体系的语言与幼儿交流,从而使他们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幼儿园要不断引导广大幼师深刻认识提高专业素养对于幼教工作的重要性,定期督促幼师利用平时空余时间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积累,促使自身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唯有如此,幼师才能够灵活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主题鲜明的教学活动。[9]

第二,各类幼儿园除了要加大对在岗幼师的培训力度,还要重点培养一批幼师骨干。例如,幼儿园可以开展最美幼师评选等活动,对选出的幼师进行鼓励和表彰,激励其他幼师更深刻地体会到参与幼教工作的自豪感及其重要性,也激励幼师骨干更加积极地发挥带头作用,使其对其他幼师的教育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幼师队伍的强大合力,为幼师队伍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保证学前教育质量提供强大的师资支撑。

此外,幼儿园针对幼师培训还要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将幼师参与培训的课时与开展自我学习的具体成果纳入考核范畴,强化对幼师学习有效性的考察和评价,激发他们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动机与意识,进而实现学前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提高幼师待遇,调动幼师的工作热情

工资待遇是稳定幼师队伍的重要保障,也是肯定幼师对学前教育事业付出的重要途径,保障幼师的切身利益成为建设高质量幼师队伍的重要任务。

第一,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拨款,加大保障力度,真正使幼师在工资、医疗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一样享受同等待遇。而且,一方面,为进一步确保幼师队伍的稳定,降低有经验幼师的流失率,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还要根据本地区幼师待遇的分层体系与确定标准建立相应的幼师加薪制度,将幼师薪资发放与其学历、教龄挂钩。同时,还要将幼师的科研能力和其所在地域挂钩,对偏远落后地区的幼师给予适当优待。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根据所在地各类幼儿园的经济实力为幼师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也可以为符合一定条件的幼师提供住房保障,为幼师解决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

第二,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各地区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应出台灵活的幼师管理制度,特别要对编制外的幼师进行人事档案的统一管理,并根据幼师是否取得教师资格证来对其薪资待遇、职称评聘进行制度上的灵活调整,进而充分地调动广大幼师对幼教工作的积极性,最终使他们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中。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学前教育处于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前教育体系下加强和改革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幼师的业务能力,完善幼师队伍的科学化管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不仅是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更是社会的责任和民族的希望。

猜你喜欢

幼师队伍体系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男幼师荒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大雁的飞行队伍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还剩多少人?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