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巩固”需要公文变新闻
——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体会

2022-11-22张玉琢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民政群众语言

◎张玉琢

(中国社会报社,北京 100032)

回望党的100年历史,宣传工作一直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发家本领,有人曾形象比喻为我们党靠枪杆子、笔杆子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党的宣传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两个巩固”是对新形势下党的宣传工作根本任务做出的最集中、最鲜明的概括。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电视台,人人都是网站。如何在媒体云集的时代,党媒发挥出重要作用?笔者就“两个巩固”需要公文变新闻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公文变新闻,需要学习群众语言,掌握群众语言

当下,每天出现在报纸版面、电视、互联网上的新闻,有相当多一部分来自公文,很多党报至少占50%以上。有些公文变成了新闻,也有很多变后的新闻与原来的公文区别不大,几乎是公文的缩写版搬到报纸上。那么,这些公文能不能变成新闻,能不能变成鲜活的新闻?

习近平同志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现在称“乡”)工作时,1974年抽调到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现在称村)搞过“社会主义教育”[2]。以往这种工作,在文件传达学习时,没有将公文变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他们觉得像听天书一样听不懂,没有什么人爱参与。而时任村会计的赵勋功回忆说:“近平开会时我们不瞌睡”[3]。

原来大队干部组织社员开会,我们去的时候都磨磨蹭蹭,就是到了也不好好听,底下拉话的拉话,纳鞋底的纳鞋底,瞌睡的瞌睡。但是近平跟我们开会,我们都听得可认真了。因为啥?因为他讲得可有意思了,讲路线教育,讲咱农村的这些事,特别实在,都是跟我们社员密切相关的。除此之外,他还讲一些国内国外的大事,讲得清清楚楚,而且讲得特别有意思。

试想,如果习近平同志按着上级文件传达,一句一句念文件,那些公文语言,农民兄弟听得习惯吗?还愿意听吗?之所以发生了如此改变,是因为习近平同志把公文变成了农民群众听得懂、听得明白的新闻故事。能把社会主义路线教育这样严肃话题,讲得有意思,讲得特别实在,讲得都跟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把公文“翻译”成农民群众听得懂、听得明白的家常话、大白话。这种“翻译”能力不仅需要语言功力,而且更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政策功底,才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出通俗易懂。

如果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经验,采写编辑出的新闻稿子,是不是也能变得新鲜活泼,进而更加吸引读者。

能讲农民兄弟愿意听的话,把文件精神贯彻到农民的心坎上。读者日常读报看新闻之所以喜欢群众语言,是因为它生动、具体、形象、亲和力强。现在新闻稿件有的语言不仅干瘪乏味,而且缺乏色彩和情感,难以打动人。群众语言看似简单、平平常常,但新闻采编人员,常年在办公楼高高在上,很少接触基层,更谈不上把群众语言用得恰到好处。将语言庄重、严谨的公文变成新闻,需要将公文中生涩、专业的词汇和特殊用语,“翻译”成群众新闻乐见的话语。这种“翻译”首先要懂得什么是群众语言,没有和群众深入接触,就不可能读懂群众的心思,感受不到群众语言环境,体会不到群众语言有趣和巧妙,这需要厚积薄发。

担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后,范敬宜常问自己三个为什么:为什么读者不爱看新闻?为什么激动人心的时代与变化,到了我们的新闻里变得那么苍白无力、那么八股?为什么我们缺少那种有血有肉,像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能够打动人的新闻作品?他带头对读者最不满意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改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他从全国党代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协会议报道开始,改进会议报道带动新闻改革,他既当代表又作上会记者,带头开办“十三大手记”专栏,《这意味着什么?》《从“开始”“相当”看实事求是路线》《让“出头鸟”高高兴兴飞起来》《有“理”走遍天下》《候选人名单前的思索》……大量使用群众语言,写出群众关心的中共十三大新闻报道,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广泛好评。土到好处便是雅。严肃的党代会、人大会、政协会文件报告,在范敬宜笔下不再是官话,而是接地气的大白话。他改变了对公文和新闻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定式和表达逻辑定式,将平铺直叙一板一眼的大会公文,变成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的新闻。有了“十三大手记”的实践,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时候,范敬宜又接着写“十四大手记”专栏,同样受到读者欢迎。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新华社总编辑何平专门派人找范敬宜取经,一起探讨如何写“手记”的问题。

范敬宜有一个小记事本,专门记一些群众讲的新鲜话。一次他“打的”回家,当出租车在大院门口停下,“的哥”扫了一眼有哨兵站岗的高门大院,对范敬宜说:“您,家住在这儿?”“噢,我明白了。您过去是个‘头儿’,现在您是一个‘老头儿’,对吧?”范敬宜说这个“的哥”语言多么简洁有趣啊!从“头儿”到“老头儿”,既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的必然过程。作为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头儿”应当顺应这种变化,习惯这种变化。受此触动。他写的《安于当个‘老头儿’》,获得读者青睐。

当下,很多新闻工作者是“三门”人员,即出家门、入校门、直接进新闻单位门,同群众联系少,接触群众语言的时间更少。一句谚语、一句俚语,在文中用得恰当胜过用形容词涂脂抹粉。但是不学习群众语言,就说不出来群众爱听的话,也写不出来读者愿意读的句子。要进行公文变新闻这种转化,需自然而然地“变”,要到群众中去,听群众说话,说群众的话,掌握群众语言,进而熟练运用群众语言。范敬宜到农贸市场买菜,留心卖菜人怎么说话;到饭馆、茶馆吃饭饮茶,跟用餐者和服务员学语言;在自行车修车铺和小卖店,他像小学生一样学。他走到哪儿学到哪,包括学习网络语言,只有注意积累,在采写新闻时才可以信手拈来。

二、公文变新闻,需要吃透政策法规掌握政策法规

公文在社会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件材料多,信息汇聚,是各种会议的明显特点。但见报的很多会议新闻,多为会议材料的缩编或摘编,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强、学术概念多、离人民群众生活远的会议,变成抓眼球的新闻更为罕见。詹国枢在经济日报任工交部主任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报社一位副总编辑参加有关发展规模经济的会议。这位副总拿着会上发的一堆会议材料,交给詹国枢:看看能写点啥,就写点啥,安排明天见报。

发展规模经济是现代经济之必然,道理似乎人人都懂。可怎么把这个稿子写出来,把道理讲明白?

詹国枢以《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为题,讲清楚做一个饺子与一锅饺子,同样一道程序不能少——要买菜、剁馅、擀皮儿、包馅、生火、烧水、下饺子……但只花一个饺子钱让卖家煮一个,哪个卖家也不会做“成本”高得令人咋舌的蠢事!但现实中在一些地区、一些企业,却在干着“只煮一个饺子”的傻事。把一个艰涩难懂的话题,直接明白地表达出来,讲得清清楚楚。然而,其他很多媒体却没有找到这个恰当的方式,将会议提出的“规模经济”原文不动搬到新闻稿件中,就难以收到积极的效果了。

评论是报纸的眼睛,以观点和思想见长。很多新闻需要评论,一些重要会议更需要评论,但能把一篇评论写得受欢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瑞环在天津任市委书记时,曾对《天津日报》的同志说:“你们的评论太长,没有味道,应该写得短一点,七八百字、五六百字一篇,让人们边吃着饭边掀开报纸,扫几眼就读完了,从中得到启发。我连续十天给他们写了十篇小评论,运用群众中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语言,对现实生活中大家关心的问题发表议论,给人一点启迪,给人一点知识,给人一点乐趣。”

《少讲空话 多干实事》《兴邦之道》《民心所望》《育人之途》《排难之方》《知行结合》《要在具体》《务实为本》《要琢磨事》《善于总结》10篇评论[4],就是李瑞环同志1985年5月连续为《天津日报》撰写的十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最短的590字,最长的918个字,不足千字。

透过这十篇评论的标题,我们分明可以看到,这是围绕天津市委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针对人们关心的话题解疑释惑,指点迷津。这些评论,每一篇都紧紧结合市委精神,都体现市委意志。难能可贵的是,每一篇都是和读者对话、聊天,没有一点官样文章样子,没有一点市委书记的威严。篇篇不离公文,篇篇不用公文,却起到了公文起不到的作用,读者看了入脑入心,产生共鸣。

这10篇评论,是不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吃透政策法规,掌握政策法规,公文不但可以变新闻,还可以变成推心置腹的新闻评论?

每年全国两会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广为各界关注。赵启正在任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期间,面对刁钻问题不回避,任何问题难不倒,就是一时答不出来,也找到答案及时反馈。每场新闻发布会都广为境内外记者津津乐道。

一场发布会要筹备一年,研究上百个问题。在发布会前的一年时间里,要随时积累。平时每天花一定时间阅读国内外新闻,对可能有长期影响的舆论都会下载,按文件夹分类记录,像在学术单位做研究一样,分类、归纳、记录来源。

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了解每个问题的背景、过程等,然后挑出一二百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逐步研究,最后再从这里挑出数十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仔细研究。

对最重要问题需准备5个方面:

1.真实的情况。如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社会影响等。

2.看官方表态。某一个部门是否表过态,发布会时我的表态要和他们的表态衔接,当然他们表态正确与否我要有判断,对于有过多次表态的,要以最新表态做重要参考。

3.境内舆论。包括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网民意见。网民意见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还随着时间有变化,这些都要研究。

4.境外舆论。有些问题,需要了解国际主流媒体,比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的态度和立场。

5.政府部门的作为。比如,某一地区有重要新闻事件,这个地区做了什么,继续要做什么,这些都很重要。

原来,赵启正的秘诀是一年365天在做准备。他吃透了政策法规,掌握了各种会议精神实质,对重大事件了如指掌,才成了一个“难不倒”的新闻发言人。

三、公文变新闻,需要解决发现滞后的问题,掌握发现本领

做好公文变新闻,需要不断提高发现力,见人之所皆见,而思人之所未思。在日常新闻实践中深入生活,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机会,消除“盲区”和“盲点”,增强观察意识,进行深层次思考;扩大生活空间避免患上“高楼病”,强化大局观念,提高理论素养,拓宽知识领域,以及提升透视能力、预见能力、应变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养成联想习惯,保持旺盛的发现力。

笔者一次参加江苏省民政会议,发现建设现代民政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仅考评指标就有5大类18个方面48项。可如何报道好这个创举,进而给全国各地以启示呢?笔者和记者冯佳反复研读会议文件、经验材料,采访了厅机关七八个处室负责人,但还是理不清头绪——什么是现代民政?为什么建设现代民政?现代民政给江苏带来了什么?

我们就离开省民政厅大楼,跑了5个市10个县(市区),一竿子插到底。看到建设现代民政提升了民政工作的能力和地位,感受到了民政在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采写5篇反映江苏探索现代民政建设的稿子:“互联网+”突破时空极限打通最后1公里;“市场+”激发社会活力解决民政难题;“文化+”唤醒大众源头活水八方来;“法治+”调控有形之手放活无形之手和“标准+”可复制易操作不走样成至美[5]。

通过“互联网+”“市场+”“文化+”“法治+”“标准+”这5个角度,展示了什么是江苏探索建设现代民政的生动实践。这组系列报道,不仅受到读者广泛好评,还得到江苏省领导同志的称赞。民政部领导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定:中国社会报注意跟踪重点民政工作进展,及时进行深度采访报道,有利于先进经验的传播,应当予以肯定,要坚持做下去,并做得更好。

报道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民政民生新闻,不看公文不行,仅看公文也不行,将公文变新闻,需跳出会议报道会议,关键是把会议材料作素材,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在会议材料上改来改去。一旦公文变成新闻,会有更多的读者感兴趣、愿意看,甚至二次传播、多次传播。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将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为三种情况:“发现滞后”与“忽视发现”;新闻记者“发现”的着力点;影响“发现力”的十大要素[6]做了分析。

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还要预防“忽视发现”这种“常见病”,养成深入调查研究的好习惯,注意培养自己的发现能力。同时,找到“发现”的6个着力点: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趋势。经常研究和思考影响“发现力”的十大要素,即观察意识、生活空间、大局观念、理论素养、知识领域以及逻辑能力、预见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和联想习惯。

“两个巩固”,是党的宣传工作根本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凝魂聚力,为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指明的方向,提供的遵循。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十分宏大,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需要从采编好一条稿子、发行好一份报纸做起,日夜兼程,积跬步以致千里,不负新时代,不辱新使命。

猜你喜欢

民政群众语言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一图读懂“粤省事”民政服务专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北京通—民政—卡通”开始发放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关于加快民政事业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