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转向
2022-11-21张雁
张 雁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0 引言
“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旨在以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形成协同效应。这一教学创新并不是加法,而是乘法,非思政课程应从学科出发,系统融合,才能完成“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概述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强调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了解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同时通过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助力中华文化传播,促进国家语言实力,提升国家软实力。”[1]这既是对大学英语课程地位的重申,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方向和内容。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所涉问题有:(1)为什么,(2)是什么,(3)谁来做,(4)何时做,(5)何处做,(6)怎样做[2],它们中,(1)为什么(why)针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背景,(2)是什么(what)指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已是共识,但(3)谁来做,(4)何时做,(5)何处做,(6)怎样做仍存在不足,需基于教学理论,系统设计,付诸实践,才能实现学科德育的初心与使命。
2 实践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反思
“课程思政”就其本质,是对课程教学和教育一体两面的融合。提升“课程思政”实效,首先要把课程看作一种实践,而不是舍本逐末或南辕北辙。
实践有诸多定义,经典之一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这需要我们理解:第一,对象性质,即以人为主体,把世界上任何事物作为对象(客体);第二,感性形式,即人以“感性”而非观念的形式把握客体。通过这种对象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人不但满足了人类需要,而且也检验着主观客观是否相符,即认识正确性。如此,人通过实践,发挥了主体能动性,创造了社会历史。
反观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我们不难发现,相关实践的对象性和感性形式仍有待于具体,学生尚未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实践”转变,“课程思政”实践主体以教师为主;实践空间局限于课堂;实践形式表现为静态知识输出,实践成果采用静态测试,在这样的单向、狭小、割裂和扁平的局面中,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脱离语言交往,远离客观(社会),不能发挥学习主体的实践能动性,滞后于历史发展,因此难以入脑入行入心。
3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转向
3.1 以“文化自信”为“课程思政”目标
自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近代以来,我国受到西方不断冲击,由此国人难以客观理性评价传统文化;同时,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交锋激烈,看待本族文化和外来文化需要一种自信、成熟的心态,在此背景下,文化自信具备了更加重要的时代意义。
文化语言相辅相成。当下,英语已不可否认地成为国际通用语,由此,英语世界的中国形象成为关键问题,因此,英语课堂绝不能彼岸风光独好,而应回到中国,讲述中国故事。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时候,大学英语仍然“英美文化”唱戏,“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突出,即使课堂有中国文化翻译训练,但以应试为主,而非通过言语实践培育文化自信。大学英语应在与中国最相关的问题上积极作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3.2 以文化对比为“课程思政”内容
“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密不可分”。[3]大学英语要从单一的目的语文化介绍转向母语文化呈现,以促进中国的国际传播,需特别指出的是:母语文化应包括:(1)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在近代历史命题下形成的凝聚升华;(3)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与贡献,三者一脉相承、不断升华,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精华。
面对这三种文化,大学英语应描述可亲的传统文化、论述可敬的革命文化、阐述可鉴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历史、客观和辩证态度展开文化对比,培育文化自信。
3.3 以文化主体为“课程思政”动力
马克思实践哲学确证了人的能动性。“课程思政”中,教师和学生缺一不可。
首先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破解知识与价值割裂,教师需实事求是,对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方法。同时,不能局限于“教”,而要促进“学”,即关注是否对学生学习产生了影响,产生了何种影响,从而实现从“知识圣人”到“价值向导”的转向。
另一方面,人本主义“学生中心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由此,大学生讲述中国故事,应充分开展“同伴合作”,强调在场,鼓励产出,以此真正发挥文化主体的能动性。
3.4 以文化叙事为“课程思政”机制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文化失语”背景下,显性话语有助于建构新的文化[4],即:
语言实践的本质是交往,(Van Lier 2010)认为身份通过构建、创建、发展和修整而建构,因此是一种叙事性的过程。[5]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鼓励学生叙述社会经历和心灵困惑,这微观上有助于他们应用语言知识,输出价值,宏观上则有助于发挥每个文化主体为中国发声。
开展文化叙事,首先要有效利用环境给养。Van Lier(2007)认为学习者需要通过社会互动进行身份构建,这需要让学生迈出课堂,走入社会。[6]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抑或是社区和社会,都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益环境,能提供无穷滋养。
其次,要充分链接数字化。人类进入网络时代后,“三多学习”是主流学习模式(多环境语境、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互联网+程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引导学生开展文化叙事,即深入中国文化现场,描述所见所闻,阐述所思所想,于内夯实文化自信,对外促进中国国际形象。
4 结语
“课程思政”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即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知行合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以中国文化和社会为对象,充分发挥实践主体能动性,以言行事,才能促进“课程思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