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二本院校学生考研现状研究

2022-11-21黄铖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录取率二本对口

黄铖煜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1 研究背景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培养出适合国家快速发展要求,符合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在2016年提出了“新工科”这全新的概念。[1]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而新工科大学生在这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中又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这就导致即使身处广阔的就业市场,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不少大学生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开始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近五年,全国范围内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每年增长明显,2017年首次突破200万人,2018年达到238万人,2019年增至290万人,2020年为341万人,2021年为377万人,2022年在上年基础上增加80万人,高达457万人。根据2023年高校毕业生1174万这个数据,以及往届生参与考研的人数,考虑到疫情和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预计2023年实际报考人数将超过50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至少50万人以上,再创历史新高。

而从近3年的实际录取人数来看,基本在110万以上,并没有显著增长。2020年录取人数为110.7万人,录取率约32%;2021年录取人数111.4万人,录取率是30%;2022年录取人数117万人,录取率下降至约26%,如果2023年的录取人数为120万,录取率将大幅下降至23%。但上述录取比例其实只是名义上的录取,实际的录取率要低很多。越来越多的双一流大学和名校更青睐于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挑选优秀学生,而一般二本院校的学生没有资格参加“保研”,不管是第一学历的“出身劣势”,还是工科专业的难度问题,这对于普通二本院校的工科学生而言,都是非常严峻的现实,可以说,对于这类学生,真正通过统考的招生名额实际上减少了。

2 二本院校工科学生考研现状

2.1 生源情况分析

我国普通二本院校大多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类高校的生源构成中,对口单招生和普通高考招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对口单招是以本科对口单独招生,又称对口高考、对口升学,专门面向中等职业学校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本科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的考试,是相对于普通高中生参加普通高考的另外一种招生形式。对口单招是普通高考招生的有益补充,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打通了中职学生对口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的通道。

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校的学生,文化科目的基础比较扎实,但在专业课的实践方面缺少一定的基础。每届单招学生占40%左右,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认为,对口单招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如公共英语、高等数学等文化课程,教师只能从基础开始教学。不管是专业课还是英语、数学这类公共课,都是学生毕业和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时重要的考察内容。相比而言,对口单招学生与统招生的差距稍微大一些,这也对四年后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增加了前期挑战。也因为这样的现实情况,每年参加考研的单招学生比统招学生少将近三分之二,能够最终被录取的更是少中又少。

2.2 普通二本院校工科学生考研现状分析

本研究中,跟踪分析某一工科学院2016届-2022届近3000名学生,发现报考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相比较而言,录取率在2017届有明显提升后,后续几年几乎保持在25%左右,并没有因为每年“扩招”而有明显优势。考研人数的暴增,这也意味着考研竞争形势的不断增强。

有部分学生选择考研,并不是自己的意愿只是迫于家庭压力和逃避就业,因而对待考研复习时不能最好的状态和心态去面对。即使他们已决定考研,但好多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有很多学生虽然选择了考研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考研计划,当问及“您对考研或工作是否已有计划”时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表示有非常明确的复习计划和考研目标,大部分同学表示大概有但并不具体,更有同学表示自己的考研计划只是跟随大众,跟在别的同学后面复习,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同样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不能因为考研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单调,所以在保证每天的复习任务完成之外,仍留有足够的休息娱乐时间并参与体育活动。其他大部分学生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随着学习的深入,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势必会引起身体不适,反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效率。[2]

由于工科专业在课程安排上相对于文科生来说是非常紧凑的,甚至在大四毕业年级的时候,课程安排也是很充实的,这导致考研学生每天复习时间缺少一定的连续性。[3]一般认真备考的学生,在决定考研的时候,就会为自己规划一个长期备考的计划表,但只有近40%的同学能按照既定计划不打折扣地完成,更多地会因为专业课太多、实习太忙、毕业设计太难等原因,更改自己的备考计划,在意向院校方面降低目标,当复习存在挑战及障碍时,自信心较弱的同学会认为自己考研没有优势,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准备得充分和复习得到位而“佛系”备考,更有直接转向跟风考公考编或者直接就业。这也是为什么在扩招明显、报考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录取率依然不可观的原因之一。

3 影响学生考研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考研热潮越来越高涨,教育从业者们也越来越重视对考研大学生的研究。关于学生考研动机、影响考研成败的因素等相关研究较多。[4]大学生考研人数暴增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相互交织,互为因果。本文从社会形势和朋辈群体效应、家庭期望和个人规划两个方面探析影响学生考研及考研成败的因素。

3.1 社会形势和朋辈群体效应

追溯至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为629人,而2021年研究生在学人数已经突破300万。研究生在学人数数量的暴增和年复一年的扩招计划密不可分。研究生招生扩招计划,大体可追溯至1999年前后。2000年,官方正式发布通知──“将招收研究生12万名,比1999年增加30%”,正式启动了研究生扩招计划,自此,研究生招生人数每年持续呈现增长态势。一方面,研究生不断扩招趋势成为不少考生的福音,但同样带来了报考人数暴增、同质化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工科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还未饱和,很多非工科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就业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会选择报考工科类专业的研究生,这也对本科就是工科专业的考生增加了不少竞争对手。

每年了解学生考研意向时,都存在小部分学生决定考研是本着一种从众心理,盲目跟风。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晰,并没有决定自己的考研意向,但是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报考工科类专业,国家也在大力提倡新工科政策的实施。抱着随大流的想法,加入工科类专业考研的大军中。[5]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并没有合理的职业规划。通过与往年成功考取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保持联系,方便及时获取所报考院校的考研信息,购买和收集备考信息与学习资料。

3.2 家庭期望和个人规划

在当下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学生家长受“新工科”相关政策和新闻宣传的影响,认为工科毕业后的就业环境更好,有意识地关注着子女考研相关政策,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考取工科类专业,在今后的就业中增加竞争力,获得更体面的工作。

同时,二本院校中普遍存在小部分学生对本科被录取于该校抱有遗憾,认为自己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或志愿填报不当才进的这所学校,心中难免有些不甘,他们和他们的家长有一定的名校情结,在大学入校时就确立了考研目标,将通过考研改变第一学历。其中也有会将第一志愿确立为双一流高校,要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想。此外,通过对口单招进入本科院校的学生中,也存在一部分基础较好,想尝试挑战一下继续深造,尽力去弥补第一学历是职业学院的遗憾。但更多的学生,则是觉得自己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知识还不充分,以及想继续升学以在专业上获得更大的进步,为今后的求职增加底气和选择空间。

4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二本院校学生考研现状改进策略

多年来,普通高校以考研为抓手推进学风建设,积极推进服务学生发展机制,强化发展引导和文化育人,大力开展考研规划教育,组织考研帮扶团队,积极鼓励学生考研,大力营造考研文化。本文积极探索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学生考研工作指导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此有望推动高校考研升学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提升。[6]

4.1 学生合理规划,坚持奋战

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渴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是,在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发生变化,盲目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能形成良性竞争。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制定合理科学的升学或就业规划,在这个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专业或职业。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光明的,无须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非真正喜欢工科专业,盲目选择考研。学生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就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探究,逐渐形式自己的学习规划,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念。

4.2 学院积极引导,营造氛围

高校在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应该把生涯规划作为重要内容和学生进行探讨,考研是生涯规划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各个学院可以根据自身配置,开设一定的考研固定复习室,强化过程管理服务,加强考研学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沟通,充分发挥出群体考研的优势。对考研复习缺勤的同学,及时了解情况,并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同时在学生的备考过程中及时把握学生考研复习情况,及时排解学生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定期分专业分类别邀请往届优秀的考研学子开展经验交流会,亲身讲述考研道路上的经历,分享科学合理的备考方法以及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调整、考研调剂等。此外,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利用学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和暑期进校,鼓励学生暑期留校复习考研;对思想先进,学习优秀的考研学生给予精神奖励(发布“喜报”、召开表彰大会等)和物质奖励(如“考研加油大礼包”),从而为学生考研做好积极的铺垫。

4.3 老师细心指导,全程跟踪

高校可安排专业课指导老师在学生准备考研期间,多次组织碰头交流会,了解学生的考研准备情况和思想状况,同时进行专业课程的辅导和解惑答疑。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加油打气。始终坚持从学生利益出发,做好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以热心和实效,让学生感受到组织的关怀。班主任、辅导员可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对考研学生细致跟进,不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多角度、多层次向本班学生作考研动员;在集体动员的基础上,对有潜力考研的学生应作个别动员,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报考。辅导员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考研信息,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基础等因素帮助学生确定好报考的目标学校和专业,不断激发学生考研准备的动力。

猜你喜欢

录取率二本对口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分数段的志愿方略
6所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录取率降低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
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