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8例原发性输尿管段移行上皮细胞癌的CT诊断价值*

2022-11-21周继福徐玉生夏维木夏振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原发性

周继福 徐玉生 钟 兴 夏维木 刘 楠 夏振楠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鹰潭医疗区)泌尿外科 (江西 鹰潭 335000)

输尿管肿瘤为尿路上皮肿瘤,发病率约占整个上尿路肿瘤的1%~3%,其中95%为单侧发生,左右输尿管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2]。原发性输尿管肿瘤中以恶性病变较为多见,其中约90%为移行细胞癌,且根据以往临床资料调查可知,该肿瘤更易好发于20~90岁的男性人群[3]。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移形上皮细胞癌常用的辅助方法,比如肾盂造影、X线平片、CT、MRI等,但是由于肿瘤显示不佳或无法直接显示,且容易与输尿管结石、血块等疾病相混淆,诊断效果不佳[4-5]。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技术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可使CT图像从单纯的轴位图像显示提高到矢状位、冠状位及立体显示,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效能[6]。因此,本研究选取了38例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MSCT诊断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对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整理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且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8例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38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63.47±9.45)岁。临床症状:腹痛27例,腹胀7例,尿频、尿急14例,近期体重下降9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入院治疗,入院前均未进行其他任何综合疗法;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且在本院进行手术;临床各方面资料完整;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者;合并意识障碍、神经功能异常者;合并心、肝、肾等功能异常者;二次手术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保持空腹状态,充盈膀胱,训练屏气。检查仪器:采用美国GE64排多层螺旋CT。体位:仰卧位。扫描范围:T11椎体上缘到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250mA,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5mm,螺距为1.0,重建层厚1mm。先进行常规平扫,平扫完成后,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3.5mL/ s 流率注射碘海醇80mL,自动监测腹主动脉造影剂浓度,当CT值至100Hu 时行进行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30s、静脉期60s、平衡期120s。扫描完成后利用CT后处理工作站,对患者轴位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进行重建。

1.3 观察指标CT扫描图像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在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获取一致意见。重点观察肿瘤位置、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强化形式等特征,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诊断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CT检查诊断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的准确率38例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经MSCT检查共确诊35例,诊断准确率为92.11%,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χ2=3.123,P<0.05)。其中1例漏诊,1例误诊为输尿管转移癌,1例误诊为非特异性输尿管炎。

图1~图2 CT平扫示左侧输尿管上段局部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图3~图4 CT增强扫描持续明显强化,左侧肾盂及左输尿管扩张、积液。

2.2 CT表现肿瘤位置:左侧18例,右侧20例;输尿管上段9例,中段12例,下段17例。肿瘤横径:0.87~2.14cm,纵向侵犯范围:1.47~5.64cm。CT扫描可见输尿管管壁不同程度增厚(见图1),11例可见软组织结节,9例可见软组织肿块。官腔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狭窄(见图2)。其中偏心性狭窄24例,向心性狭窄14例。输尿管管壁外脂肪间隙可见高密度影,呈索条状。增强扫描强化明显(见图3),以实质期最为显著,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减弱,边缘不规则,官腔内可见充盈缺损。38例患者输尿管均可见不同程度积水(见图4)。

3 讨 论

3.1 概述在上尿路肿瘤中,约有95%的患者为肾盂或输尿管尿路上皮癌[7]。原发性输尿管癌是起源于输尿管本身,大多病变于输尿管下段,且主要为单侧病变。病理组织学上大部分为上皮细胞性肿瘤,绝大多数为移形细胞癌或以移形细胞为主的混合癌[8]。根据既往临床病例资料可知: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多为无痛间歇性血尿,部分患者伴有轻微疼痛不适,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肾绞痛或排出条状血块;在绝大多数输尿管肿瘤患者中扪及肿块并未多见,仅25%左右,大部分患者扪及的肿块并不是肿瘤本身,往往是一个肿大积水的肾脏;而有10%左右输尿管肿瘤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仅鲜表现为尿频、尿痛、体重减轻、厌食及乏力等,易发生误诊或漏诊[9-10]。上述特征都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像,因此早期诊治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尤其重要。

3.2 CT特征与诊断价值临床根据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的形态、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可将其分为腔内肿块、腔外浸润肿块两种类型[11]。该病主要CT表现有:(1)大小和形态:输尿管管壁可见不同程度增厚,横径侵犯长度低于纵径,腔内可见软组织结节或肿块。官腔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狭窄,本组研究以偏心性狭窄多见;(2)范围约33%以上的患者可为中心多发病,形成该征象原因主要是肾盂、输尿管及膀胱上皮起源均为移形上皮,且还有丰富淋巴管及毛细血管网[12]。本研究未见此征象,均为单侧、单发病变;(3)密度及增强扫描强化方式:输尿管管壁外脂肪间隙可见高密度影,呈索条状。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以实质期最为显著,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减弱;(4)伴随表现:继发肿瘤以上肾盂、输尿管可见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田萍[13]等研究认为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导致的肾盂、输尿管积水以中度多见,重度较少见。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CT诊断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的准确率,结果显示,CT诊断该病的准确率与手术病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CT在诊断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3.3 鉴别诊断本研究38例患者经CT诊断,1例误诊为输尿管转移癌,1例误诊为非特异性输尿管炎。故临床在诊断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时需与上述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除此之外还需与输尿管息肉相鉴别。(1)输尿管转移癌:多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早期即可见明显肾盂、输尿管积水。非邻近组织恶性肿瘤转移至输尿管的病例十分少见[14]。(2)非特异性输尿管炎:病灶边缘清晰,增厚多呈现为渐进性环形,梗阻段可见鸟嘴状改变,无淋巴结肿大、局部侵犯等表现[15]。(3)输尿管息肉:病灶位置以输尿管上段多见,常合并输尿管结石;其增强扫描以平衡期强化最为显著,且强化幅度明显大于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

综上所述,CT检查可有效显示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诊断准确率高,对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发性输尿管段移形上皮细胞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肾盂输尿管原发性
输尿管抱镜救援装置的初步应用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肾盂翻瓣输尿管吻合术治疗二次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效果分析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影像学检查误诊儿童肾盂脓肿1例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微输尿管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一例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的手术新技巧探讨并1例报告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