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材编辑角色延展的实践研究
2022-11-21吴文怡
吴文怡
教材建设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铸造青年一代灵魂和头脑的工程,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材,一般来说,一个四年制本科学生总共在校要学习24~30门课程。 我国大约是从“十五”期间开始对高校进行扩大招生,此后我国综合类和教育类、高校类的出版社都在高校教材出版版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出版了很多适用于教学的优秀教材。特别是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高校教材建议坚持价值引领,努力提高质量,不但种类日益丰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5年内,版权页标注教材的出版物有4.3万余种,这还不包括教学的参考书、习题册等教辅图书。在教材质量建设上,“十二五” 期间,遴选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2790种,“十三五”期间,又遴选出职业教材国家规划教材3973种(本科教材未公布)。
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一方面要强化了教材的育人功能,加强了思政教育,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另一方面,也强调教材要立足实践,紧跟时代步伐,特别是要在“互联网+”和强调低碳环保的大环境下,人才培养要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迫切要求,高校教材建设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整体的创新、升级和优化,才能适应我国高校教育的新发展和新要求。
一般来说,高校的教材分为三级建设:首先是国家级的规划教材建设,一般由教材出版经验丰富的出版社联合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和骨干老师共同编写;其次,是组织编写省级规划教材,这一级的教材会更加具有区域特色,更加彰显地方院校的重点建设学科,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省级规划(优秀)教材一般是由地方教育类出版社或高校出版社牵头组织编写;最后,是有条件的学校组织编写校本课程教材,这类教材会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组织编写教材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加学校的科研成果。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教材编写和出版,教材编辑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做好一个教材编辑,已经远远超过了编辑学给出的定义,即现代编辑工作的内容一般包括选题、组稿、审稿、加工、装帧设计和编后工作等环节。教材编写的特性,决定了编辑必须要从市场调研、教材规划开始介入,全程参与编写、修改、统稿、审稿、出版、营销和售后活动等流程。
面对教材编写和出版的新形势、高要求,教材编辑角色需要进行不同角度多个层次的延展。笔者根据十多年从事高校教材研发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一些需要长时间跟进编写和使用过程的通识课教材和系列教材,其中的酸甜苦辣的滋味至今犹在眼前。可以这么说,最后销量越大,越受到师生喜爱的教材,在编写出版过程中所受的坎坷波折也就越多,这正是教材编辑的痛苦所在,当然也是巨大成就感所在。回顾这些实践经历,总结起来,新时代的教材编辑的角度应该在以下纬度进行延展:
一、教材编辑应该熟知教材编写和出版全流程,成为教材编写出版的项目负责人
为加强对全国教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2017年教育部成立教材局,负责拟订全国教材建设规划,制定完善教材建设基本制度规范,指导管理教材建设,加强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提出教材“凡编必审,凡用必审”的原则。其间涉及对编者和教材政治导向和内容专业性的审核,程序较复杂,需要有人专门负责。教材编辑首先必须熟知政策,从教材规划开始,就要对照政策,确定编写专业是否符合国家教材三级编写的要求,确定所物色的主编(牵头人)和所有编者是否符合要求,最后能够顺利通过审核;随后,在编写和出版的不同阶段,要将书稿送给社内政治把关小组进行政治导向把关,确定政治导向正确,还要组织专家对书稿的内容进行审订,通过审订后才能进行三审三校;教材出版后,还要在有关平台上进行上报,这样,学校才能够在后期顺利地进行选用。
教育部《大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出台以后,各省也陆续出台了区域性的实施办法。高校教材编辑有必要认真研读各级文件,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教材管理有关办法进行流程管理,成为教材编写和出版的项目负责人,力图编写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教材。
二、教材编辑应该向前延展,成为有一定教研能力的研究型编辑
我国高校本科有12个学科大类,一级学科有92个,二级学科,也是一般所说的专业有506个,众多的专业都需要出版相应的教材,同样也要求编辑在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编校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该学科的专业能力和教研能力,在教材编写出版的不同阶段,要始终围绕要编写出版精品教材进行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在教材规划阶段,编辑要能搜集相关信息,分析国内外教材,参与相关研讨会,初步拟订教材编写方案。这一时期,由于编写团队尚未组建,编辑实际上承担了一部分编写团队的前期信息收集整理的工作,需要具备有一定教研能力的编者的职责,才能收集到有用信息,同时结合当前的形势和编写目标,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后拟订出教材的编写方案。这一方案可以是首次编写研讨会可供讨论的材料,也可以移交主编作为教材编写的参考资料。当教材正式进入编写阶段,编辑可以把收集到的所有相关资料移交给主编和相关编者,有利于保障教材编写朝着既定的编写思路和方向上走。
在组稿阶段,编辑要对该学科的课程设置、研究现状,如学科带头人、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教材出版等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根据作者的不同特点,建立教材的顾问团队、审稿团队和编写团队。
在教材编写阶段,编辑要代表出版社对编写内容,体例设置和内容的表述方式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一般来说,教材中更多的是将已经沉淀下来的知识按一定的框架体系去编写,但教材要新颖,又离不开对最新的前沿知识的关注。在编写应用型本科教材时,还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比例。在体例设计上,还要符合“00后”学生的认知特点,应考虑教与学的便利,因此重点在于概念阐述、方法引导,还要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还要突破传统、呆板的设计,注意栏目和板块的新颖性,在呈现方式上,要注意知识阐述的规范化、通俗化,为了让教材有吸引力,还需要借鉴国外优秀教材的特点,使教材具备一定的可读性,能吸引和方便学生进行自我学习。
在专家审稿阶段,编辑要把稿件推荐给合适的专家或组织审订,并收集专家意见转交给编写团队,同时要做好信息的沟通工作。很多时候,审稿专家与编写团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很少,沟通效果往往不够好,而编辑如果对该课程和教材具备一定的专业功底,可以听到专家对书稿更多的真实的评价和批评、建议,也可以更加中肯地将这些意见建议反映对主编和编写团队,以备他们修改完善。
在编辑加工、校对、封面设计、内文排版、印刷出版阶段,编辑需要回归传统的编辑职能,把握教材出版的政治和价值导向、注意内容的科学性,文字表述的规范性,封面和版式设计与内容的一致性,编辑要时刻以做精品教材的要求和视角,去对待图书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与此同时,编写团队要准备教材授课使用的PPT、微课、习题库、教师参考用书等配套资料,编辑需要同步跟进。
随着融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一旦有了疫情,高校就不得不采用网课的形式授课,可以说,线上教学已经成为近年来高校非常普遍的一种方式。这不但把教师培养成了“主播”,需要有面对镜头流畅表达和线上控场的能力,还对教材的呈现形式和使用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教材编辑需要把纸质的教材拆分、打散,很多出版社会针对线上教学提供增值服务,按知识点或模块内容提供诸多电子文档,供老师和学生使用。同时,使用学习通等线上学习软件进行现场测试、打分,教材编辑需要熟练掌握使用新技术、新平台的方法,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总之,编辑的工作贯穿教材编写的始终,教材编辑要具备一定的学科功底和编校功底,能了解高校师生真实的需求,摒弃教材编写的低水平重复,对教材编写提得出意见,看得出问题,知道师生的痛点,同时还要懂得如果通过结构设计、内容取舍,新颖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协助主编和编写团队编写出科学、系统、具有时代性的教材。
三、教材编辑应该向后延展,成为围绕教材营销活动的策划编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在高校广泛使用,知识更趋颗粒化、微课化,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一些出版社也通过开设微博、微信、抖音账号,在年轻人聚集的社群哔哩哔哩开设名师课堂等方式,进行社群营销。而这些工作,只有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能力,同时又有音频、视频拍摄、剪辑能力的编辑才能胜任。
教材的营销活动更多的是在线下开展。而传统的给学校送书架,给老师送样书,在学校做教材展览的方面现在已经效用也大大降低。如今出版社早已不再只是教材供应商,同时还是教学服务商。市场化较高的出版社会随着教材会提供一整套的教学服务包,教材编辑还要帮忙解决老师在课程直播,制作PPT、慕课、微课遇到的系列问题。
线下活动更多的是要与教学活动、比赛、课程建设相关联,最好是能嵌入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院系的重点工作相结合,成为师生愿意主动参与、能够被评价、能持续开展的教学活动。一般较常组织的活动有:
(一)以专业(或课程)为单位的教研论坛和师资培训类活动
这类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术性和规模性,可以激发终端客户(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该专业(或课程)的教师进一步了解教材教法,了解该专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出版社通过创设平台,可以增强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推动教材的发行工作。如笔者参与策划编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自教材出版发行后,每年面向省内高校师生组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活动,邀请国内著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和高校创新创业名师、高校创新创业学子做系列讲座,同时面向授课老师进行师资培训,为一线教师的授课问题排忧解难。
(二)面向师生层面,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一般专业性较强、投入产出比较高的教材出版后,出版社紧接着会组织相应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公益竞赛活动,一方面是通过提供教育服务反哺高校,与教育建立深度的链接关系,提高本社的品牌影响力;一方面也是为本版教材的营销推广铺平道路。如外研社每年都会组织“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又如江西高校出版社参与组织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比赛等等。近年来,在高校较为流行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口号,在所有高校师生参加的比赛中,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来自出版社组织的赛事。所以,教材编辑要通过调研,了解师生需求,策划设计竞赛活动内容,如果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成为有一定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赛事,就能吸引更多师生参与,通过持续性地开展竞赛活动,将出版社的品牌深入人心。
(三)面向高校层面,组织成果展示或演出活动
如笔者曾策划出版过《国学经典阅读与应用》一书,为了增强学生对国学的兴趣,编辑与编写团队组织了一场大型的传统礼仪展示活动。大学生穿上漂亮的汉服,为全校师生展示了传统的见面、行走、入座、饮食、拜贺等礼仪,让师生们大为赞叹。类似由出版社组织或赞助的展示和演出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融洽出版社与学校的关系,也可以听取教材使用者的真实反馈,有利于下一步的教材修订工作。
四、结语
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教材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而教材的高质量建设,要求教材编辑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服务,既要以纸质教材为本,又要看到高校在“互联网+”环境下对教学资源多样化的需求,教材编辑要充分意识到角色的多元性,既要开拓视野,扩展认知,做教育与出版的联结者,又要磨练内功,全方位服务于教材的策划、编写和使用,做一个教育与出版的深度参与者和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