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党报思想”中国化的肇启及传承
——延安整风运动中的《解放日报》改版
2022-11-21贺晶晶
孙 江 贺晶晶
马克思的党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办报活动的理论指针,亦是“马克思党报思想”中国化的源泉。马恩办报的实践活动与理念为中国共产党借用党媒凝聚民心和党心提供了巨大的能量。
一、“马克思党报思想”形成的背景和内容
“马克思党报思想”源于“第一国际”成立时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组织和领导下,“国际工人协会”应运而生。在此期间,欧洲各国工人政党纷纷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政党机关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动员革命斗争,亲自指导各国工人政党的斗争活动和报纸的创办、发行工作。尤其“围绕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报》的办报宗旨、原则等问题发表了大量重要论述,逐步形成了他们的党报思想和观念”①。在12年的办报实践活动中,恩格斯提出重要论述:“党报党刊的编辑要具有党性和革命性。报纸的创办依靠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的同时,要保持不卑不亢的基调。”中共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改版中“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正是承袭了恩格斯的论述。马克思认为阶级关系是报纸创办的基础。共产党人不是与其他工人政党抗衡的政党,他们的权益即是无产阶级的权益。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无产阶级工人运动与党报党刊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报纸的宣传与沟通,极大地促进了革命党人的反剥削斗争,形成了深刻鲜明的办报理念。
(一) 党报的性质: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宣传武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办报期间提出“报纸是党的宣传武器,主要使命和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政治纲领”。1895年,恩格斯致信《工人报》编辑阿德勒时指出“工人党第一张日报的出版是与剥削阶级做斗争的第一个阵地”。这是对党报是党的宣传武器的初次阐述。再次致信时,恩格斯鼓励阿德勒做报纸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报纸始终处于党的领导之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用“旗帜”形容党报的使命和作用,他们认为党的报刊是党的旗帜。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里,党报党刊是党进行革命斗争宣传的枢纽。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党刊要互相负责。报纸有义务大力宣传党的纲领、方针、政策。党的报刊要遵循党的精神进行实践活动,少些空泛说辞,要用事实说话,多提供具体、实际、准确的事实。马恩极度重视党报的声誉和形象,要求出版物的内容必须符合党的基本纲领和原则。这与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的“党性”原则本质是一致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办《莱茵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人民报刊和遵循内在规律”的党报思想。马克思深刻阐释了报刊的“人民性”思想,他认为将人民始终放在心中,才能创办出鲜活的报刊。报纸要在遵循内在规律性,不为外在给定的规定性基础之上,真实、客观地将人民的信念、精神与忧患外显于报纸刊载的文章中。报纸是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权益的维护者,是反映人民精神的“耳目喉舌”,审视人民自我反思、积极参与国家发展的“反射镜”。在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中,恩格斯指出,“对你深信不疑的大众正是你想与他沟通的人,这是报纸发挥其作用的条件之一”②。报纸与人民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报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这与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群众路线”有异曲同工之处。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热情鼓励新旧党员干部和广大工人群众学习、了解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价值观。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税的废除使得报纸成为工人每日的生活必需品。广大工人群众通过读报、看报学习文化知识。以此了解世情、党情,并积极互相交往、沟通和参与革命斗争。1849年“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了《关于招贴法的辩论》,提出‘免费文学’的概念”③,热忱地捍卫广大工人群众在街头免费阅读、学习和交流的权利。恩格斯认为工人群众在公共领域里学习可以激发工人的革命斗志,主张在每个街道张贴报纸、传单、广告、群众作品等,为工人阶级提供免费精神活动。这也是后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日报》改版期间,所提倡“冬学”活动的借鉴之处。
(二) 党报的职责: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注重党报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马克思认为舆论具有同法律一样的强制力并作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报纸可以组织、制造舆论,也可以对权力组织和政治家形成有效制约并对社会进行普遍监督。“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国际述评(三)》中用‘舆论纸币’来形容报刊与舆论的关系。”④报刊是舆论的载体和纽带。舆论是报刊生存发展的基石。舆论只有在报刊上呈现,报刊才能像刚需的纸币一样得以流通。马克思认为报刊具有舆论引导功能,可以引导大众参与公共事务,认清真理,监督人民代表,批评党的领导机构。
党报工作的职责是“马克思党报思想”中的重要内容。马恩指出广大党员、群众和报纸拥有批评、监督党政领导的权利和职责。鉴于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恩格斯认为要处理好党与报纸的冲突,党内可以自由交换意见,通过报纸探讨社会主义理论,批评党的领导人,批判、揭露小资产阶级与机会主义的错误思想。这些原则是基于报纸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即党的报刊不依附于任何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由报刊的本质是具有道德感、理性和人民性。报纸是连接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介质,它是个人与国家和世界的有声枢纽。报纸使物质斗争转变为思想斗争,将人民的欲求和经验斗争变成理论斗争。其中“精神斗争”指的就是报纸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功能。党报有责任在党的纲领、政策、道德阈限内监督和批评党及其工作。通过报刊对社会混乱秩序的监督,形成社会舆论压力,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
(三) 党报的编辑:必须以“党”为中心
报刊的质量取决于报人的党性和革命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报人应具备良好的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党报最大的属性是党性,要与党的纲领保持贯彻始终的坚定立场。党报的编辑必须要以“党”为中心,每一篇报道要忠实地阐明党的纲领、策略。谨防编辑人员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防止报刊工作人员陷入政治动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编辑出版人员提出两点要求:第一,报人要积极参与革命斗争,亲身体会革命实际情况,与工人群众密切交流,向工人群众学习,才能及时精准地抓住问题。恩格斯在给《社会民主党人报》主编伯恩施坦的信中多次提到党报编辑的素质问题,他认为知识广博对于报纸编辑人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可以在实际斗争中走进群众,才能快速、敏捷地抓重点问题。第二,报刊的编辑人员要严格坚守党的纪律,树立刚毅坚定的政治态度。党报是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性的报纸,报人要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坚定对党鲜明的立场和虔诚的态度。
“马克思党报思想”形成于无产阶级工人斗争运动的特殊时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下,培养了大批政治态度坚定、素质优良的报人。他们忠诚地捍卫了作为革命阵地的党报,极大地发挥了党报的武器和阵地作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办报实践活动、新闻人才队伍建设和新闻舆论引导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延安整风运动中对《解放日报》的改版极大地借鉴了“马克思党报思想”。《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人民民主革命期间政治动员的重要信息沟通渠道,也是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重要整改的对象。同时,《解放日报》的改版也是“马克思党报思想”中国化的开端。
二、 延安整风中《解放日报》的改版: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报“四性”
鉴于王明在土地革命后期“左”倾错误思想和抗日战争初期“右”倾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当前肃清共产党中“专己守残”的观念,用马克思主义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尤为迫切和必要。全党要循名责实、辩证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具象的,不是共构所有国家的机械思想。国情具有差异性,中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性质。“离开中国具体实际的特点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⑤六届六中全会以后,毛泽东亲自领导哲学小组,组织党内干部有计划地开始学习马克思的著作。在政治、组织、作风等多方面、多形式整顿党的思想路线,得以从源头上肃清小资思想和教条主义。1941年5月,整风运动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全面开启。大批党员在马列学院开始有针对性的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在思想上端正了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1943年,中共击退国民党反共高潮后,延安整风运动进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党内进行了关于国民党统治的本质和抗战以来的具体经验事实的系统说明。在客观事实面前,广大党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解放日报》是延安整风运动中重要的整改对象和推进整风运动的有力平台。1942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达到改造党的目的,必须先改造党报工作。通过报纸的改版来整顿三风,改造党的方针。”⑥改版前的《解放日报》有很多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和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思想残余。在报道中拔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贬低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带动作用。“报纸甚至还刊登《野百合花》等反对革命的文章。”⑦国内各抗日根据地建设、整风运动进展情况以及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生活在报纸版面中缺乏全面系统的报道,未能充分体现党的理论和宗旨。于是中共中央决定对《解放日报》实行改版。1942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了《为改造党报的通知》。通知强调,各个革命根据地要按照整风运动的精神来重新自我检查和改造报纸。切实用“马克思党报思想”加强报纸的党性原则并将其放在第一位。报纸要彻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全面反映党的工作情况和群众的生活情况,将党的抗战情况、群众的生活情况刊登在报纸最显著的位置,使报纸能够真正成为具有战斗性的党的机关报。编辑部在报纸上以社论的形式刊载了改版的方案,“在《致读者》这篇评论文章中正式提出党报‘四性’的理念,即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⑧。它是中共办报的核心命题。“党性”指报纸刊载的每篇文章都要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倡导党的政策;“群众性”指要和群众成为朋友,用报纸反映群众的呼声,启发他们的觉悟;“战斗性”指党报是党的战士,宣传党的革命方针,要经常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揭露黑暗,抨击阴谋;“组织性”指党报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斗争。报纸改版形成的毛泽东新闻思想,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党报思想”。“马克思党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新和发展。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办报宗旨、版面安排、报纸文风以及新闻队伍建设等方面焕然一新。
(一)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呈现“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全党办报”即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依靠党的力量,全体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报纸的宣传工作时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办报的群体要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各级党政机关都要参与到办报的工作中去。积极阅读党报,为报纸撰写稿件。“群众办报”即要以广大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别无私欲。顺应群众的阅读需求,用生动活泼的话语使群众通过党报明确自身利益,团结奋斗。向群众学习,到群众中去,面向群众,发挥群众的创造力。
1.“全党办报”的贯彻落实和办报群体的构成
《解放日报》改版由中共中央指导,各级党委审核,党员干部编辑撰稿。毛泽东总是亲力亲为,经常亲笔为报纸撰稿写文章,亲自“征稿”。关于办报的情况会直接和党的领导们干部进行商讨,以确保报纸内容的“党性”和“丰富性”。毛泽东认为《解放日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要全面系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广大群众的意志,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解放日报》编委会建立了稿件审核制度,规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稿件、军队稿件以及边区重要问题的稿件均由党的机构和领导干部进行审核。党的各级机关、领导干部、各级组织及每一位党员都热情地参与报纸的撰写工作。报纸改版后,国内版和陕甘宁边区版刊载了大量党员的评论、通讯、文学艺术作品等稿件。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报人群体具有一种纵横交织的构成形态,纵向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国统区知识青年、陕甘宁边区基层工作人员构成横向工作小组。抗战的时代性和陕甘宁边区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解放日报》宣传的政治性、战斗性与阶级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传工作面向国内外广大受众,因此,党中央宣传部门培养了一批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治宣传报道方针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政治宣传干部,譬如艾思奇、博古、曹若茗、陆定一、杨松等。博古具有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海外留学经历,回国后被任命为《解放日报》的第一任社长,在办报期间,博古着重强调党报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以及报纸要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陆定一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奉为圭臬,从经验事实出发,强调新闻报道工作的真实性、客观性、实践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掌握着引导权,由党中央直接牵头可以更好地将政治思想和政治认知以信息传播的形式内嵌于议事日程当中。通过一种潜隐的方式影响国内外受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判断。国统区的知识青年不仅将延安视为民族解放的圣地,更将其视为学习的圣地,一大批知识青年怀着对延安炙热的向往之情,纷纷踏上追寻革命理想的道路。到达延安后,他们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抗日军政大学进行马列主义和政治宣传工作的学习,经过学习成为《解放日报》政治宣传工作的中坚力量。国统区的知识青年对政治宣传工作的参与,满足了抗战时期政治动员工作的需要,形塑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传播了共同体意识,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抗战的动力之一。在陕甘宁边区工作的教师、妇女干部、乡村书记等具有基层工作经验,他们未经过系统的新闻采、写、编、排的学习和训练,但是对乡村群众了解颇深,可以很好地扎根基层,与群众紧密联系,教他们读报识字,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抗战精神,为报纸提供关于边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的新闻稿件。
2.“群众办报”:打通党与群众沟通的“最后一公里”
毛泽东指出:“在党的所有具体的工作中,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⑨将弥散的、无中心的群众意见,有计划的、系统的集中起来进行研商,再走近群众进行阐释,化解为群众的意见进行引导,使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见之于行动。最后,在群众的活动中考验党的正确性。党指导主办的报纸姓党,报纸是人民群众的报纸。要深入群众为他们服务,紧密与群众联系,让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第一,号召群众读报,引导群众学习政治理论知识。陕甘宁边区经济困难、教育资源不足。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不具备基础的识、读、写的能力。为适应抗日救亡、整风运动以及报纸改版工作的需要,1942年8月,边区教育厅号召各单位开展和组织“冬学”,推行新文字等识字的运动。陕甘宁边区的识字组织包括“半日校、夜校、冬学和读报组等诸多形式”⑩。识字组织通过这些形式来帮助广大群众认字读报。读报的目的是为了使群众和党心连心,消弭国外以及部分教条主义者对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怀疑,加强报纸对党的宣传效果。读报组专门挑选可以反映党的政策和边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新闻稿件进行宣读。参与读报的群众在读报员的热诚鼓舞和激励下认识了很多文字,提高了他们参与办报的热情。第二,吸引群众办报,增加政治传播效能,使之成为“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完全党报”。中国共产党用民众来稿的形式赋予群众一定的政治权利,群众将自己的读报心得或生产生活交流所得以文字的形式投稿,参与公共问题的讨论。为更好地吸引和鼓舞广大群众参与办报的热情,报社还专门培养了一批工农通讯员,派他们到各个县区、乡镇去调研、采访,以此来提高他们采、写、编等新闻业务水平。为了使群众的政治诉求得以表达,《解放日报》特设让广大民众主动发声的群众专栏,号召群众来稿。报纸将工人群众投递来的诗歌、散文、小说刊载于《解放日报》的《大众习作》专栏中。
中共中央掌握着话语权,领导权影响着话语权,话语权反过来作用于领导权。想要拥有话语权必须付诸于实践,即与群众紧密相连,宣传群众。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从人民利益出发,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赢得革命话语权。毛泽东始终强调党和群众密不可分,党和群众一家亲。十分注重让群众说话,说群众的话。在抗战特殊的环境中,党中央领导边区群众主动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宣传技能,凝聚革命意识,使群众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培养群众宣传者方面,党中央不是强硬规范,而是柔性输出满足群众的政治诉求。“群众办报”即是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和大家一起写稿办报,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增强群众的读报识字能力并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素养。让群众写稿办报是赋予群众政治权利的一次组织动员活动。报纸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群众心理上的政治归属感,强化他们对党的政治认同。
(二)“改进版面,端正思想”呈现“战斗性与组织性”的有机统一
党报是党带领人民战斗,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宣传武器。报纸要在宣传革命策略的同时,对人民群众进行鼓舞。实事求是地抨击敌人,批判党内逆潮流的愚昧思维,坚定正确的战斗思想。报纸应时刻响应党的号召,积极的用每一篇文章,动员和组织全党的人民群众开展生产与斗争活动。在党报“四性”的统领下,报纸开始“有的放矢”化解缺乏“战斗性与组织性”的危机。《解放日版》的改版从静态的版面调整到动态的组织动员,清晰地呈现出党的见解与党报的精神导向作用。
1.呈现报纸的“战斗性”
党报的“战斗性”是在中国共产党艰苦斗争的环境中提出的。报纸首先要针对与中国共产党对抗的敌人进行批评;其次要鞭挞党内“不纯洁”的反革命思想。报纸改版前未能充分体现出党报的“战斗性”。改版前的《解放日版》恰逢苏德战争爆发,报纸先后发表了《为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争》《国际的团结与国内的团结》《苏必胜,德必败》等一系列的社论,第一、二版用大量篇幅刊载关于世界形势的报道;但对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内容、方针、政策刊载力度不够;其他版面关于国内斗争及生产生活的报道黯然失色;报纸在版面设计和安排上严重脱离解放区斗争工作实际、脱离群众。之所以造成此种情况,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认识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未能将“马克思党报思想”践行于党报工作之中。在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演说的影响下,各类党报开始重新整合报纸版面。《解放日报》改版之后在第一、二版刊载了诸多国内生产与斗争的报道,报纸还刊载了整风运动的进展状况,以及关于整风的文章、社论、文件和党员干部关于整风运动的学习体会,强化了党和人民的斗争思维。同时增设“群众专栏”,群众可以通过写信、投稿的方式对往期刊载的新闻报道和党的领导机构进行监督、批评和指正,深刻诠释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斗争精神。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具有主动性、灵活性的游击战和群众斗争,毛泽东曾说,在与敌人斗争中,“兵民是胜利之本”,报纸改版后,及时全面地宣传党领导抗战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反映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尤其是陕甘宁边区军民、群众的战斗与建设情况,刚劲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里勾外连的反共反人民的丑行,使《解放日报》成为驱动党进行人民民主斗争,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有力推手。正如毛泽东在报纸发刊词中写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报纸的使命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民群众与日本帝国主义战斗到底”。
2.呈现报纸的“组织性”
加强思想规训十分必要。思想落后会降低党与群众的沟通效率,隔离党报和群众的生活,损害组织性与战斗性的联动。为加强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中共中央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加强了报人的理论修养。整风运动期间,解放日报社出版了《列宁选集》《法兰西阶级斗争》等多本马列翻译著作。《解放日报》在当时刊载了大量关于报社领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得文章及评论。同时登载了经由报社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才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基本问题》等经典名著。艾思奇是陕甘宁边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积极践行者,他在《解放日报》发表了反映当时阶级斗争、废除旧思想的诸多文章,如《人类科学文化的胜利》,为“马克思党报思想”在解放区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2年4月30日,报纸的第一版头条刊登了关于大生产的社论《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这是报纸第一次将农民刊载到头版头条。报纸改版后的副刊从只刊登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转变为综合性副刊,刊载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呈现工农兵生活的漫画、木刻、剧本、译文、歌曲、小说、文艺评论等形式多样的内容,譬如秧歌剧《兄妹开荒》、刊载的版画式美术作品等都充分表现边区的生产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报纸副刊最明显的变化是对大生产运动的突出报道。为解决陕甘宁边区生活困难,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组织了大生产运动,副刊积极报道大生产运动中的方针政策和劳动模范。而后设立了《边区生产运动》专栏、《生产知识》专栏,大力宣传生产和建设方面的情况。报纸已然成为倡扬大生产和工农运动的组织者。为了更好地配合大生产运动,报纸副刊连载香烟、火柴等商业广告,使宣传广告与生产建设紧密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莱茵报》办报工作期间强调,对待敌人,报纸要采用鄙夷的态度,对待工人运动则采用坚定的基调。可见恩格斯所强调报纸语言风格的“因人制宜”。《解放日报》在陕甘宁边区农村出版发行,要让群众看得懂,报纸的内容必须真实、客观、准确,语言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尽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新闻稿,报纸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报道风格。陕甘宁边区的新闻记者、通讯员积极深入边区群众生产生活,亲身体验群众生活,撰写可读性强、接地气的文章,充分呈现了报纸动员群众运动的“组织性”,这是对“马克思党报思想”中国化的科学实践。
《解放日报》是陕甘宁边区乃至全国新闻舆论宣传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鲜明的政治性作用。全党、全体群众正是在《解放日报》的激励和鼓舞之下得以团结起来进行民族斗争。它的改版是适应特定抗战环境和形势需要的一次完全革新,充分呈现出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对推动革命斗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永传不朽的丰碑,为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马克思党报思想”和《解放日报》改版之于当代党媒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党报思想”是马恩办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工作观念。这种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实践中的确证。“马克思党报思想”中国化即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奉为圭臬,同时要采取实际行动,将其付诸于具体实践。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媒介。“全党办报”决定了我党新闻事业的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等。间接影响着政治信息对受众的舆论引导作用。“群众办报”深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党报“四性”为新时代党媒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最大的经验就是党报党刊始终要坚持“马克思党报思想”中国化。“马克思党报思想”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创新和发展的。在经历几代领导人对“马克思党报思想”的发展与完善后,逐渐形成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党报思想”,即党媒工作要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坚持党的领导。
(一)新时代党媒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
1.加强政治修养
新时代的党媒工作者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马克思党报思想”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闻实践相结合。《解放日报》是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创办的,具有非常鲜明的革命性和政治性。延安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在艰巨的革命形势下,积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得报纸的政治宣传工作不辱使命。新时代的党媒也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号召、组织新闻传播主体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党报思想。各新闻单位应定期组织新闻从业人员集体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派送记者、编辑进高校学习政治理论;交流学习心得,增强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为。恩格斯认为:“一切报纸都要从事政治。”党媒是党的喉舌,体现着党的意识形态。党媒从业者要树立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做政治立场坚定的新闻工作者。积极践行新闻工作的“四力”和新闻舆论引导工作中的“四力”。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新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改革,所以要做新时代舆论的引领者。当下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新闻从业人员时刻提醒自己牢记为党宣传的价值旨归,让技术为党服务。在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积极利用新技术整合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确的政治信息。
2.密切联系群众
列宁曾说:“报纸是脚手架,可以让建筑工人方便来往,要让报纸和各地方生动的政治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党主办的媒体,不仅是党的喉舌,更是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介应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报道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加大民生新闻的报道比率。党媒最基本的功能是传递信息,最根本功能是政治宣传功能。要用轻松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消息,还要及时向受众传达正确的政治信息。在上传下达中,使之成为与党中央进行政治沟通的桥梁。最后,鼓励受众主动参与政治生活,传播政治信息。了解国内外的新闻事件是受众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受众是政治共同体中的一员,拥有政治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 将“马克思党报思想”中国化内嵌于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中
“马克思党报思想”中国化是党的几代领导人根据我国国情和新闻发展实践提出来的关于党媒进行舆论引导的指针。“马克思党报思想”中国化是党媒新闻舆论工作中的罗盘仪和助推器。习近平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六点要求:“党性是重要主线,正确导向是基本要求,为人民服务是深沉底色,遵循规律是内在逻辑,与时俱进是理论品格,面向世界是时代本质。”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媒的舆论引导工作要将“马克思党报思想”融于报道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1.将“马克思党报思想”融于舆论引导和监督中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始终重视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媒是宣传革命战争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后,新闻舆论思想开始萌芽,中共领导人不断强调新闻事业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党媒是党的重要舆论阵地。“引领导向”是舆论工作的使命和职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新时代党媒要继续秉承“马克思党报思想”和《解放日报》的改版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昭彰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民向党看齐,让人民监督党,党媒揭露党在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与牢固树立“马克思党报思想”的充分彰显。
舆论引导是媒体对受众自上而下的导向行为。党媒要说服社会大众遵循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凝聚大众的共识。舆论监督是媒介和社会公众对党自下而上的督促行为,新闻媒介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揭露党内外公职人员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舆论引导是舆论监督的基础指向,能够引导社会公众辨别是非对错,认清真理和方向。有正确的方向才能更好地揭露错误和歪风邪气。舆论监督要遵循舆论引导的原则朝着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方向进行监督。党媒要重点把握舆论引导的原则和导向,促使在党的指引下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2.将“马克思党报思想”融于创新传播手段中
创新传播手段的前提是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再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尊重客观规律就是要正确认识、合理利用规律,实事求是抓重点,根据党和人民的需求,不断创新发展传播手段。在经营《莱茵报》时,马克思非常注重使用新技术,自己出钱购买新式印刷机,以扩大报纸报道篇幅和发行量。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严重冲击着党报党刊的生存与发展。防止党报党刊的消亡,必须承认数字时代媒介发展的普遍性,认清改革党报党刊的必然性,坚持党报、党刊姓“党”的原则,合理借鉴《解放日报》改版中的经验,将“马克思党报思想”中国化融入新时代党报党刊的发展路径中,坚守党报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和风格。在形塑和建构党的形象时,将党的引导力和凝聚力、人民大众的创造力融于报道之中。对报刊而言,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加大民生视角传播力度才能赢得受众的关注度。因此,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扩展民生类版面成为新时代党报党刊发展的题中之义。党报党刊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适应新兴传播环境,创新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技术。在保持好新时代党报党刊格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建设和人民的需求。数字革命催生出新型的传播技术。技术的革新是为了能让传播内容更好地到达受众处。创新传播手段的同时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创新话语表达并进行分众化传播,用受众爱听、爱看的方式去呈现新闻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接收需求。
3.将“马克思党报思想”融于国际传播中
“联结中外,沟通世界”是用“马克思党报思想”进行国际传播的另一种表达。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内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家软实力的表现。用“马克思党报思想”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塑造国家形象是党媒对外宣传的重要面向。近年来,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举办国内外大型赛事,国际话语不断增强,西方国家不断向世界恶意传播“中国威胁论”。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受到西方各国的“妖魔化”报道,严重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为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党媒在进行舆论引导中要肩负起国际传播的重任,增强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创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对外表达手段、方法、策略,提高国际话语的感召力,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打造“接地气”的传播主体和话语体系,强化国际媒介传播特质,消除国内外受众对中国单一的刻板印象。在转变传播手段的同时,打造生动形象、丰富新颖的对外传播产品。
积极主动设置国际议程,抢占国际舆论先机,消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污名化”报道,弥合对中国的认知偏差,塑造自信、自立、自强的国家形象。新时代国际传播应加强互联网思维与媒体融合思维,在创新对外传播手段的同时打造属于自己的国际交流平台,加大对外通讯社的建设力度,打造多模态对外宣传平台,构建多渠道表达中国多方面维护全球共同利益,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诉求。国际传播是双向的,着重培养一批精通多语种、素质过硬、熟知各国风土文化的新闻人才是党媒进行国际传播的迫切要求,以此才能打造出适合西方语境的传播方式,有针对性地逐渐实现理想的国际传播形象。
注释:
① 卿明星:《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简论》,《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10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2页。
③④⑧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80、95、156页。
⑥ 马朝琦:《话说延安精神》,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78页。
⑦ 师银笙:《万众瞩目清凉山》,中国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
⑨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00页。
⑩ 王建华:《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识字运动》,《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2期,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