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经》皮部理论浅析疫病发病规律

2022-11-21沈娟娟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内经素问经脉

沈娟娟,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文辞古奥、医理精深,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尊称为“医家之宗”。其中蕴含对于人体生理功能及疾病因、机、传变规律、证治的医学理论,至今对于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内经》多从外感和内伤两各方面阐述疾病的传变规律,疫病的传变规律符合《内经》中论述的外感类疾病传变规律,正邪盛衰是决定疫病传变的重要因素。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内联经络、脏腑,受气血津液温煦濡养,可调节人体适应六气变化,是人体的卫外屏障[1]。基于此,从皮部-络脉-营卫角度重新认识人体正气的作用,分析疫病的传变规律,具有重要研究的意义。

1 《内经》对皮部的认识

皮部指体表的皮肤,是经络系统在体表的分部,包括皮毛、腠理、络脉等。《素问·皮部论》阐述了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部,皮部的命名及根据皮部、络脉颜色诊断疾病病位、性质。《素问·缪刺论》明确了皮部与血络、经脉的关系。

1.1 皮部的命名

《素问·皮部论》曰:“皮者,脉之部也。”皮部是十二经脉循行在体表的相应区域。因十二经脉有手足同名经脉,例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为手足同名经,即“上下同法”,故将十二经脉皮部合为六经,称之为“六经皮部”[2]。六经皮部各有专名,分别是“害蜚”“枢持”“关枢”“枢儒”“害肩”“关蛰”。

1.2 皮部与络脉

《素问·皮部论》曰:“视其部中有浮络者。”言明皮部与络脉关系密切,皮部也是络脉的分区。络脉是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网络各经脉,遍布全身,可沟通网络人体脏腑,具有渗灌气血,贯通营卫的作用[3]。络脉延经布散,分布广泛,包括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等。其中浮络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浅行易见,皮部理论中指的络脉主要是浮络[4]。

1.3 皮部与营卫气血

《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营血延脉运行输布周身,此处的脉应包括经脉、络脉、孙络、浮络,均应有营血的充盈。皮部包括皮毛、腠理、络脉,故营血在皮部有分布[5]。《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此处的气指由自然界之清气与水谷精气相合,经上焦宣发布散,温煦肌肤、充养全身。卫气可布散于皮部,司腠理开合,防御外邪[6]。人体的阴阳、气血、表里、上下交相贯通,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皮部与经络相连、内通脏腑,受脏腑经脉藏守之营卫气血温煦濡养,可调节人体适应六气变化,为人体的外层屏障,维持机体的功能活动[7]。

1.4 皮部的诊断意义

皮部不仅是人体的外部屏障,还具有内通经脉、脏腑的作用。脏腑藏守之气血精微延经脉运行布散体表,反映于皮部,因此观察皮部变化可测知体内脏腑气血盈亏及预测疾病的顺逆。

望皮部诊病性病位。《素问·皮部论》曰:“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说明运用望诊,根据皮部颜色变化及病色出现的部位可以诊断疾病的病性、病位[1]。通过观察皮部为疾病诊断依据的内容还散见于《内经》中诸多篇章中,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坚若陷者,足阳明病。”皮部内联经络、脏腑,相应的经络脏腑功能失守,其病理变化均可在皮部呈现。

望皮部断病机传变。《素问·皮部论》曰:“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虚邪贼风侵袭人体,首犯皮部,若正气不足,邪气可深入络脉,继之经脉,内侵脏腑。符合外感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过程[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有类似关于外感类疾病传变规律的记载,“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可见皮部在外感病传变过程中处于早期阶段,故“百病始生,先于皮毛”。

2 《内经》对疫病传变规律的认识

《内经》深入辨析疾病因机及传变规律,内容散见于《素问·热论》《素问·皮部论》《素问·标本病传论》《灵枢·病传》《灵枢·百病始生》等篇章,《内经》中阐述的疾病传变规律,主要指病邪在人体不同部位、不同层次的传递或者转移,将疾病传变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疫病的传变规律,符合《内经》中论述的外感病传变规律[8]。

《素问·缪刺论》云:“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描述了皮部、络脉、经脉在外感病传变过程中的作用,说明皮部的变化同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皮部感受外邪可累及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常表现于皮部。阐明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是从表入里,由浅转深,自经传脏,其疾病传变的途径为:皮毛→络脉→经脉→脏腑[9]。《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提出外感热病的循经传变顺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其中三阳经为表,三阴经为里,也符合从表入里,由浅转深,由腑转脏的传变规律[10]。

张仲景继承《内经》外感热病六经传变规律,撰写《伤寒杂病论》提出疫疠之气侵袭人体,从皮毛而入,风寒邪气犯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为六经之藩篱,统摄阳分,邪气乘虚客于人体,从太阳经循六经传变发为疫病。仲景提出的六经不是简单的经络与脏腑,应当包含各脏腑的功能活动,也包括气血津液精的生理与病理活动[11]。吴瑭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12]吴有性在《温疫论》中提出“夫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矣。”[13]可见《伤寒论》和温病学派扩展了《内经》疫病传变的内涵,把疫病的传变结合病位、病性、病势等因素,综合分析病程阶段性。正邪的交争是影响疫病传变规律的关键因素,即“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3 疫病传变与正邪盛衰

《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邪斗争贯穿疾病的始终,正邪盛衰状况是决定疫病传变规律的重要因素,决定疾病传变的方向和速度[1]。若正盛邪衰,则传变缓慢;若邪盛正衰,则传变迅速,病情易于恶化。正气强盛,营卫调和,则脏腑功能正常,外邪无从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伤寒论》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由于气血衰弱,营卫失和,致使腠理大开,虚邪便有机可趁。

正气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是营卫调和。《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营清卫浊,阴阳相随,出入于脏腑之中,分布于经脉内外,营卫相互协调是保证正气发挥御外生理功能的前提条件[14]。调和营卫以充养血脉,使皮部得养而复开阖,以达到阴平阳密,精神乃治。

顾靖远认为营卫以阴阳为用、以气血为体,在《顾松园医镜》提出:“人身不过表里,表里不过阴阳,阴阳即荣卫,荣卫即血气。脏腑筋骨居于内,赖荣气以资之,皮毛分肉居于外,赖卫气以煦之,而后内而精髓,外而发肤,无弗得养者,皆荣卫之化也。”营卫同源本为一体,营卫通过络脉、经脉沟通表里,内可濡养诸脏,外可渗灌皮部腠理。前文已言明,营卫二气均可布散于皮部,故从皮部-络脉-营卫角度重新认识正气的作用[15],分析疫病的传变规律,即疫疠邪气客于皮部、络脉,延经脉内传,导致营卫失常,脏腑失守是疫病传变的基本演变过程。

4 结语

综上所述,疫病发生后,疫邪与人体正气交争情况决定病情的变化,疫邪能够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脏腑的途径向内传变,皮部在疫病传变过程中处于早期阶段。本文基于《内经》理论综合分析皮部、络脉、正气、营卫在疫病传变规律中的关键作用,为临床防治疫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内经素问经脉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