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研究述评

2022-11-21

关键词:党性原则市场经济原则

喻 卿

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湖南 湘潭411105

引言

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既是一个契合实践发展要求、彰显时代意义的问题,也是一个饱含理论深度、体现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的论题。通过对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研究成果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个是自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期。这两个时期的形成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商品交换原则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交往关系中的重要原则:一方面,商品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它又逐渐成为侵蚀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的不确定因素,对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影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发展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这进一步加大了商品交换原则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考验。

当前,对于该论题,学者们基本上遵循着从“侵入”到“防范侵入”的基本逻辑进行讨论。因此,要深入而全面地理解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这一问题,就要对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所内含的诸多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本研究拟通过对该问题进行述评和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思想启示。

1 关于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问题提出的意义的研究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防范和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凸显了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考察,发现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第一,国家性质方面。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虽然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但这种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是符合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2]。在现阶段,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斩断经济与政治之间的现实利益关系,既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真正回归社会主义的本质[3]。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性质方面。作为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政治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党在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考验。在此背景下,只有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才能使其摆脱资本逻辑的控制,净化政治生态,进而更加客观、公正地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其领导地位和增强其执政合法性[4]。可见,防范商品交换原则的侵入是对党内政治生活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是适用于政治领域的负面清单[5]。

第三,实现人的本质复归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讲,虽然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提高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客观物质要求,但是它只是实现人的解放和本质复归的手段。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现为商品、资本等形式的物,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中介,而且成了人们追求的目的,形成了商品和资本拜物教,人的本质在其中得到异化。因此,为了实现人的真正的社会交往和本质的完全复归,就必须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切断权力与物质利益的联系,保证商品交换健康公正地进行[4]。

2 关于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内涵和实质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不能笼统、简单地提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生活这一命题,否则只会将“商品交换原则”“党内政治”“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尖锐地对立起来,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应从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提出这一命题,才有实际意义和可讨论空间。

当然,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反映到现实行动中来。刘占虎认为,当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时,往往在现实性上就意味着某些党内干部将公共权力视为自己追求个人利益的寻租工具,体现为运用它进行资源置换,把它当成能量变通的权力交易和变现行为[6]。所以,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就是不能让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污染政治生态,不能让拜金主义在党内盛行[5]。

从问题实质上看,彤柳认为,当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党内干部将公共权力作为寻租工具的时候,实际上就体现为在党内到底是要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和初心,还是要扩大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权力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而资产阶级只是把权力当做剥削和奴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维护自己私利的工具,他们意图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权力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因此,如何对待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生活的问题,在实质上就体现为到底是用无产阶级面貌还是用资产阶级面貌改造世界的问题[7]。

3 关于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可能性的研究

要达到对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问题的深入理解,需要回答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商品交换原则能否侵入或引入党内政治生活。关于此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形成了三种基本观点:不可避免论、不能引入论和有所取舍论。

“不可避免论”认为,作为一种经济原则或意识观念,商品交换原则必然会侵入到党内政治生活。从一般意义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商品交换原则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和生产方式的具体形式,决定和制约着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因此,商品交换原则必然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8]。从具体现实来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且还将长期坚持下去,这就意味着商品经济观念也会长期存在。因此,不可能完全将商品交换原则及其观念限制在特定的领域内,而必然会程度不同地反映或侵入到党内政治生活之中[9]。

“不能引入论”认为,商品交换关系和党性关系是完全对立的互损关系。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表征,商品交换原则在直接意义上和党性原则存在根本的不同,即它们在性质、适用领域、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以及历史上发生作用的时限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因而,不能把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原则混为一谈,商品交换原则作为“侵入”党内政治生活不可避免的依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合逻辑的[10]。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体现出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没有对两种原则在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内容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入思考。

“有所取舍论”认为,中国共产党对商品交换原则应保持新的姿态和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属于经济领域的商品交换原则和属于政治领域的党性原则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考察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问题,必须从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角度来分析才有真正的意义。作为意识形态观念的商品交换原则是经济关系原则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不可避免的,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但与此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还具有主观能动的反作用,反映的必然性不等于实行的必然性。换言之,“客观经济运动必然反映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并不意味着‘经济原则’就必然引入‘社会政治生活’”[11]。此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也要求党内不能对商品交换原则进行全盘否定,而是要在主观上做出正确的区分和取舍,取舍的标准在于党性原则中“为人民服务”这一内在的本质要求。

4 关于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商品交换原则能否侵入或引入党内政治问题形成的三种观点,与学者们对商品交换原则的性质、形式、内容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党性原则关系的理解紧密相关。因此,厘清商品交换原则、党性原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非常重要,也是学术界研究最多的问题。

就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的内涵而言,学术界目前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适用范围方面,商品交换原则属于经济生活领域,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运行规范;党性原则属于政治生活领域,是中国共产党为保持自身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而形成的政治规范[12]。在矛盾的解决和对象的调节方面,商品交换原则解决的是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调节的是商品价值量的交换比例关系;党性原则解决的是个人与组织、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调节的是党员个人思想行为与党所代表的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利益的需要之间的矛盾[13]。这说明,商品交换原则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非经济领域,必须根据具体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予以引导。在性质和特点方面,商品交换原则反映的是在市场活动中人们基于满足个人需要而按照商品价值量进行交换的规律,具有平等性、功利性、自私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而党性原则反映的是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而加强建设和开展相关活动的规律,具有阶级性、先进性、革命性和群众性等特点[14]。白品海就指出,在本质上,前者反映的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之间平等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5]。在作用方式和发生时限方面,商品交换原则通过等价交换来规范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市场行为,是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阶段的产物;党性原则通过设定政治道德准则来指导党内成员的思想和行为,随着阶级和政党的消失而消失[16]。在价值旨趣方面,商品交换原则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党性原则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2]。前者所要求实现和追求的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个人最大的经济利益,后者则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以社会的进步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其最高目标[15]。在道德层次方面,张世汶等认为,虽然商品交换原则主张平等交换,但是它并不具备实现道德的社会功能[17],因为这种形式平等背后的逻辑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不平等和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党性原则要求实现的是所有社会成员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平等,比商品交换所主张的平等更加深刻和全面[15]。另外,党性原则反映公有制要求,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自己的目标,这种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是道德标准的最高体现[18]。

综上所述,从内涵上看,众多学者认为,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之间在根本上是相互对立、不能混用的。针对这一问题,汪仲兆[12]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指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虽然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之间在个别情况下是存在矛盾的,但在总体上则是一致的甚至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功用的关联性,即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虽然分属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在有些功能的发挥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吴灿指出,虽然商品交换原则在本质上表现为交易主体双方地位的平等性,但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它也内在地包含着自由、民主、竞争等观念。这些观念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反对个人权威和专制特权[19]。这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树立进步的思想观念具有积极意义,而这些也是实现党性原则的内在要求[20]。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品交换原则从外延看确实体现着这些原则和观念。但是,由于它们所处领域的性质、调节的矛盾和面对的对象不一样,所以商品交换原则所体现的这些观念在本质上是否和党性原则所要求的相一致,学者们却没有提及。这是要防止随意将商品交换原则概念泛化和侵入到党内政治的原因之一。

第二,目标的一致性,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未来的共产主义目标上,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是相辅相成的。有学者指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发展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坚持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之间在总体上是一致的[21];发展市场经济正是我们党从党性原则的立场出发得出的必然结果,党性原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务,现阶段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这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党性原则的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统一起来,根本目的都是要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能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23]。那么,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能否统一到一起,对此,邓小平曾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虽然任何现实的商品生产都具有商品生产的一般属性,但它同时又是和某种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体现着这种制度的本质[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类型之一,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而商品交换原则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自然也具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分,它们之间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个性:共性是指商品交换原则是两种经济类型的基本原则;个性是指,前者把商品交换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并使所有社会关系商品化,而后者仅仅把这一原则限制在经济领域,它既不是人与人全部社会关系的商品化,更不是共产党组织内部的商品化。因此,我们必须从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上去把握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商品经济性质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既不能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原则当成商品经济的一般原则,也不能离开商品经济的一般原则来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我们要防范的绝不是社会主义商品交换原则,而是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原则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8]。可见,将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将党性原则和商品交换原则统一起来,不仅不会影响经济活动中商品交换原则的贯彻执行,反而能够真正彻底地在经济生活中贯彻商品交换原则,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健康发展[4]。

第三,党员双重角色的一致性,即党性原则和商品交换原则通过共产党员在不同领域中的角色功能得到共同实现。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党性原则并非一个脱离社会实践的抽象概念,它不仅通过社会在特定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得到彰显,也体现在组织成员的具体实践活动当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既不能抛开党性原则而盲目地去适应经济领域中的商品交换原则,把社会政治关系商品化,也不能脱离商品交换原则孤立地去谈论党员的党性修养,抽象地去理解共产主义[24]。也就是说,共产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要按照党性原则办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要按照商品交换原则办事[12]。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商品交换原则办事,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践行党性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践行商品交换原则只是实现党性原则的现实手段和行动举措。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把商品交换原则同共产党的党性原则混同起来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25]。

5 关于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表现、影响和原因的研究

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意味着把原本属于经济领域的商品交换原则搬到政治生活中来,超出党内政治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范围。要从根本上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最直接的是要从“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等方面弄清楚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问题,即它的表现、影响和原因。

在表现方面。曾亚波指出,从侵入层次上看,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体现在思想作风、政治动机和权力运行等方面[26],也就是说,有些还只是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有些则已转变为现实行动。张晓林从现实层面进行考察,认为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现实地表现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权力商品化行为[27]。据此,权力商品化进一步可以分为权力内部交易和权力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交易[16]。从公开程度来看,权力商品化也存在显性与隐性之分,刘占虎将权力商品化的隐性形式划分为期权化腐败、集体性腐败与制度性腐败等类型,其中期权化腐败是指握有公共权力的人将权力作为自己未来获取投资收益的资本的一种形式[6]。由此可见,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在现阶段总体上表现为权力的商品化问题。

在影响方面。虽然商品经济及其交换原则对促进经济发展、形成社会的民主平等观念具有积极影响,但是不等于要把此原则引入党内政治,因为这会对党内外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28]。吴鹏程指出,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会直接导致党内成员对党宗旨的背离,破坏党的组织原则,影响党内团结,瓦解党的组织[13]。也就是说,它会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态造成严重损害,进而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24]。一旦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它就会逐渐侵蚀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危害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6]。

在原因方面。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尚短,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管理制度和政策还不够完善,加上之前党内仍然存在管党治党不严、不力的情况,“宽、松、软”的政治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初有一定程度的表现[29]。二是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涌入致使党内有些干部在政治立场和价值观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产生了官僚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意识。这是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关键和重要根源[27]。三是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趋利、扩张和冲动等属性,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27]。因此,在党内个别党员立场不够坚定和有些制度仍然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商品交换原则也必然或多或少地侵入党内政治。可见,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既有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也有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同向发力,才能解决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问题。

6 关于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现实路径的研究

弄清楚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内在逻辑,根本上是为了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避免其对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消极影响。就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来讲,虽然完全避免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的侵入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尽量把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30]。基于此,学术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问题进行考量的。

第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需要切实加强和全面推进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等方面的建设,并且使制度建设贯穿其中[27]。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完善制度是前提,强化监督是关键,从严惩处是保障[31]。何丽敏特别注重思想建设方面的重要性,认为这一问题的核心是解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需要从党性原则、共产主义原则的高度进行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提倡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10]。当然,在加强对党员的理论修养、党风党纪、廉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对党员的党性实践锻炼,真正将思想和理论认识落到实处。与此同时,也应该尊重和关心党内成员正当的物质利益,拓宽其参政议政的相关渠道,处理好集体和个人、权力和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22]。

第二,加强党员的自身修养。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的侵入,最终体现为党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方面的侵蚀。因此,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党员的自身修养,努力提高其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不断增强自我免疫能力和自我净化功能,树立符合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2]。

第三,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引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至关重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保障。因此,要防范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就必须在经济活动中坚持公有制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和党性原则,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2]。

7 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研究的不足与改进路径

总体而言,关于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研究,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就逐渐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时间跨度较长,说明学术界对此论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此论题的研究主要见于期刊论文和报纸文章等,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归纳起来,目前学术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商品交换理论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联系起来。党的先进性建设关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长期执政的问题,关于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研究是基于党和国家的政策文本提出的,是从商品交换这一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如何保持和提升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视角之一,深化和丰富了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二是确立起了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逻辑思路。综合来看,学术界主要从问题提出的意义、内涵、实质、可能性、相关概念、表现、影响、原因和解决路径等方面共同构建起关于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后续进一步深入和全面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三是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商品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基本规范和原则。关于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研究,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问题研究的一种细化,因而对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在哲学上对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补充和完善。

由于关于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研究主要是从党和国家的政策文本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很多学者没有严格地将政策研究和学术问题进行一定的区分,导致学术研究的系统性和理论的深度性不够,对有些问题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理解得不够深入和全面。因此,进一步厘清和拓宽此论题中所内含的基本概念和重要问题至关重要。基于目前研究的现状,围绕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这一论题,学术界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

第一,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从党建的角度、集中于从党和国家的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视角相对单一,而从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角度说明正义、平等甚至是人的解放等旨趣的成果较少。这导致目前的研究主要拘泥于从权力的角度来理解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内涵和实质,而用权力作为商品交换的物这一现象背后深层次的不平等逻辑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展开。

第二,对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可能性应加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考。目前的研究多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没有看到它们在现实实践中往往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联系的整体”[33]而呈现并发挥作用。事实上,在理论层面简单地作出区分并理解其关系,无法真正深入到问题内部并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复杂机理,缺乏实质性的研究价值,需要在哲学层面上进一步深入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历史性的辨证关系。

第三,对商品交换原则可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等维度进行理解。商品交换原则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中,将公共权力作为交换价值进行交换的现象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因此,把历史上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公共权力的相关问题与现阶段出现的这一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商品交换的实质、商品交换价值的实质以及等价交换原则的理论和实践及其差异等,需要得到考察和说明。另外,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区分的前提之下,各自的商品交换原则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现实的运用,即其相应的合理性运用机制也需要深入思考。

第四,对党性原则可从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进行意义挖掘。关于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研究不仅涉及对商品交换原则的探讨,而且也关系到对党性原则的认识。党性原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对党性的理解本身因主体范围、发展层次、认知视角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偏差。如果说党性原则仅仅从道德伦理意义进行理解,那么它如何与商品交换原则进行连接?因此,必须将两者放在同样的视角下进行剖析,而其根本是对其政治经济学意蕴的挖掘。如果说党性原则所要求的是比商品交换原则更高层次的平等,那么这种平等如何与其阶级性放在一起理解?是不是意味着党性原则所内含的平等并不是抽象的,必须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进行认识?如果说党性原则倡导的是集体主义价值,那么这种价值如何在与个人利益的平衡中得到考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得到真正的统一?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可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如何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思考,而且能够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思想启示。

第五,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国际比较研究。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的相关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意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的实践要求。这是理论本土化发展的逻辑使然,但这种思维方式和研究视域也为理解中国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问题设置了藩篱。尽管中国具有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但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和国家公共权力的现象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将这一问题放在国际视野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野下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够凸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政治优势,建构新的国际政治话语权,而且也是探索我国区别于西方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面向。

8 结语

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是党和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为重要的风险考量,是关系到夯实党的执政合法性根基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现实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到攻坚克难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已经到了极为关键的阶段,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和阻碍因素势必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加需要对防范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为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启示。

猜你喜欢

党性原则市场经济原则
共同富裕:市场经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列宁报刊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微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正面报道工作
思政课教师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意义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