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宁县2016~2019年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与推进举措

2022-11-21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草粉会宁县种草

李 权

(会宁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会宁 730799)

草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区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经济保护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构成社会发展经济指数和生态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发展草食畜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有效补充草食畜牧业发展粗饲料紧缺的短板,会宁县积极开展了玉米秸秆、麦秸和其他类作物秸秆的收集加工利用,但经过简单加工的秸秆类饲料远远不能满足畜禽正常生长的营养物质需求,严重影响着养殖效益。在此条件下,2016~2018年会宁县开展了人工饲草种植,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商品草的集约化生产,改善了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饲草料供给。为切实增强全县草产业发展后劲,最大限度的促进草产业在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体作用,本文就会宁县牧草种植、加工利用、商品化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出了下一步的推进举措。

1 会宁县2016~2019年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会宁县地处甘肃省中段,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群山连绵,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 025 m,年均气温7.9℃,年均无霜期155 d,年均降水量332.6 mm,年蒸发量达1 800 mm,基础条件薄弱,在此条件下草地资源保护被摆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位置。全县现有的天然草地213 580 hm2,全部承包到户并采取禁牧休牧轮牧进行自然生态修复,并对天然草地越冬鲜草开展青贮处理,但距离全县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饲草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全县推广以青贮高粱为主的一年生牧草和以紫花苜蓿为主多年生牧草种植,优化了全县牧草种植结构,形成了草产品加工、草种繁育、商品草生产的相关产业链,为全县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坚实的饲草供应基础,保证了草业健康发展。

1.1 耕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会宁县荒旱地面积较大,占地全县耕地面积的1/3,不能满足正常农作物种植需求,农民增收基础条件薄弱。2016~2018年全县的农闲田可种草面积基本保持在28 000 hm2,2019年达到了42 000 hm2,已种草面积2016、2018年度占全县可种草面积的50%以上,2017、2019年仅为16%、21%,年度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夏秋闲田种草面积2016~2019年保持在21 333 hm2,2018年已种草面积为零,耕地利用不高。果园间隙和四边地种草面积均维持在3 333 hm2,已种草面积2016~2018年均在80%左右,农户发展积极性较大。

1.2 牧草种植现状稳步推进

在牧草种植上基本形成了青谷子、青饲高粱、青贮玉米为主的一年生牧草和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种植格局,2016~2019年全县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保持在6 666 hm2以上,其中2018年种植面积达到了12 133 hm2;牧草总产量2018、2019年均在140 000 t左右,2017年最低仅有60 000 t。多年生牧草当年保留面积基本保持在113 333 hm2左右,其中2017年种植面积达到了119 160 hm2;当年新增种植面积从2016、2017年均在18 000 hm2以上,2019年最低只有9 066 hm2;牧草总产量逐年递增,从2016年的710 000 t递增至2019年的750 000 t。

1.2.1一年生牧草种植情况 在一年生牧草的种植面积上,青谷子由2016年的6 400 hm2下降至2019年的2 933 hm2;青饲高粱种植面积除2017年在2 000 hm2外,其余三年均维持在2 666 hm2左右;青贮玉米2018年、2019年维持在3 666 hm2左右。在产量上,草谷子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从2016年的0.5 t/667 m2上涨至2019年的0.62 t/667 m2;青饲高粱单产稳定,达到了0.75 t/667 m2;青贮玉米单产从2018年的1 t/667 m2上升至2019年的1.5 t/667 m2,上升幅度较大。

1.2.2 多年生牧草种植波动较大 经过四年的逐步发展,会宁县的多年生牧草形成了紫花苜蓿为主和柠条、红豆草种植为辅的种植格局。紫花苜蓿年末保留面积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106 666 hm2,但是当年新增面积逐年下降,下降幅度达到了最高新增面积年份的40%,单产、总产量逐年上升达到了0.45 t/667 m2,720 000 t。红豆草年末保留面积从2016年的15 333 hm2逐年下降2019年的1 333 hm2,当年新增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00 hm2上升至2019年的1 333 hm2,发展优势明显;受年末保留面积的影响,干草总产量从2016年的110 000 t下降至2019年的9 600 t,单产连续四年稳定在0.45 t/667 m2以上。柠条全县未新增种植面积,年末保留面积从2016年的9 700 hm2逐年递减至2019年的8 993 hm2,总产量逐年递减至2019年的2 600t,单产只有0.4 t/667 m2。

1.3 草产品生产较为单一

全县的草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的草捆、草颗粒、草粉的生产和一年生牧草青贮玉米的裹膜青贮生产上,种类较为单一。2016~2019年全县饲草种植加工企业有29家,其中紫花苜蓿种植加工企业24家,青贮玉米种植加工企业5家,大麦草种植加工企业1家。紫花苜蓿草捆、草颗粒产量波动较大,从2016年的310 t、60 t上升至2017年的730 t、220 t,之后下降至2018年的400 t、80 t,2019年上升至750 t、13 800 t。草粉生产量逐年下降,2019年小幅上升至4 300 t。青贮玉米集中在2016年由5家生产企业青贮,青贮量达到了101 000 t,大麦草仅在2019年有1家生产企业进行草粉的加工生产,年加工量达到1 000 t。

1.4 草种生产潜力不足

在草种生产上主要集中在紫花苜蓿的留种生产上,由紫花苜蓿种植户自行留种采集,2016~2019年四年留种面积均在6 666 hm2,占全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的8%,种子产量维持在3 000 t左右,种量单产均在25 kg/667 m2。

2 规范发展会宁县草产业的对策建议

牧草的种植对于提高边角地块利用率,增加土地的产出比,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维持良好的地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会宁县生态基础条件薄弱、土地贫瘠,应在巩固多年生牧草种植、扩大一年生牧草种植的基础上,狠抓牧草种子资源培育、优化牧草加工调制、扩大特色优势牧草营销途径,逐步增强全县牧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切实增强牧草产业在畜牧业经济发展、新型农业增收模式构建上的主体地位。

2.1 稳定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

紫花苜蓿又称牧草之王,是多年生牧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构成强大牧草市场竞争潜力的重要基础。会宁县的紫花苜蓿种植占据全部牧草种植面积的2/3,要在稳定现有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扩大红豆草当年新增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下功夫,确定合理可行的多年生牧草种植更新计划,提高年度保留面积,确保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相对较为稳定的水平,形成不同种类牧草优势互补的种植格局。充分利用柠条抗逆性强、耐贫瘠、耐干旱的优势和防风固沙、培肥土壤、特点,增加山旱地繁播面积,适时平茬,提高柠条植株长势,增加产量。

2.2 扩大一年生牧草新增面积

摸底筛选一批具有一年生牧草种植优势的地块,划分种植区域、制定牧草产业发展规划和整体推进措施,提高全县草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充分利用会宁县一年生牧草的种植现状稳定的基础优势,在适宜地块积极开展饲草作物的秋复种,合理布局草谷子、青饲高粱的种植区域,适度扩大青贮玉米的种植,防止造成耕地占用不平衡矛盾。优化一年生牧草种植类型结构,增加适宜会宁县气候环境的大麦草、箭舌豌豆、毛苕子、沙打旺等饲草的种植,丰富全县的一年生牧草种植结构,提高全县一年生牧草的种植比例。

2.3 突出牧草的种质资源培育

种质资源是牧草良好生产性能得以发挥的基础,要在提高牧草种质资源上下功夫,通过引进优良品种、保护地方品种、更新现有品种,逐步筛选一批适宜生长优势突出、抗逆性强、性状表现良好的牧草品种。依托牧草科研院所,对全县种植牧草品种进行基因稳定性分析和种植可行性评价,掌握全县的牧草种质资源底数,为确定适宜全县种植的牧草品种奠定科学合理可行的依据。

2.4 优化牧草的加工调制方法

牧草加工调制是提高营养价值和家畜适口性、延长保存期限、增加产业附加值的重要基础。要依据牧草特性选择科学合理的加工调制方法,紫花苜蓿市场价值高,应采取制作草颗粒、草粉、草块的方式提高商品性,增加种植收入;青贮玉米采取青贮过程中添加微生物菌剂、营养强化剂、酸碱平衡剂等方式利用裹膜青贮、打包袋贮的方式提高贮存的便捷度、延长保存期限、保持良好的营养价值。在晾晒青干草过程中要注意晾晒厚度、勤翻动,防止牧草相互堆积发热霉变,降低营养价值。在压制草块时严格掌握草块的大小,防止饲喂过程中引起家畜食道阻塞;草粉粉碎过程中控制合理的粉碎细度,防止草粉细度不当造成营养物质吸收不全面。

2.5 扩大牧草的市场营销途径

扩大开辟饲草的外围市场是提高牧草行业整体效益的关键,为此要在提升全县饲草质量的基础上,培育一批强有力的牧草种植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农博会、畜博会等各类畜牧业博览会、展销会的有利时机,向外界大型养殖企业宣传草产品、推介草产品、营造草文化,形成内有种植基地、中有加工场所、外有销售途径的良好格局。完善全县牧草种植类型,实现多年生牧草与一年生牧草协同促进、共同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形成行业亮点,在注重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发掘整理本县牧草的行业优势和特色基础,并形成突出的卖点,提高养殖企业对会宁县草产品的认可度,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猜你喜欢

草粉会宁县种草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节日“种草”
更正启事
草粉喂鹿好处多
美容须防被“种草”
会宁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秸秆草粉发酵 喂羊经济高效
Cut off my H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