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中蜂产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2022-11-21刘志勇刘书豪刘炳琪
刘志勇,刘书豪,刘炳琪
(1.凤县科学技术协会,陕西 凤县 721700;2.凤县税务局;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为进一步加快蜜蜂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凤县县委、县政府实施“特色农业倍增”计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凤县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员集中三个月时间分赴各镇村,通过实地走访养蜂户、蜂产品网销店、召开座谈会和外出参观蜂蜜加工企业等形式,对全县蜂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详实调研。
1 中蜂产业调查情况
1.1 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次针对全县中蜂养殖大户、散户、专业合作社以及扶贫帮户经营主体的调查,主要采取“入户走访、座谈交流、实地勘察、查阅资料、统计分析”等方式,对全县中蜂养殖史、现状、产业基地建设、经济合作社培育、政府政策扶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经济效益、品牌建设以及产业扶贫示范带动情况等。
1.2 调查结果及分析
1.2.1养殖情况 据调查统计,截止2021年底,全县蜜蜂饲养量:8.8万多箱,涉及养殖农户2 821,户均饲养蜜蜂31箱;其中:中蜂8.68万箱,西蜂0.12万箱。存栏9箱以下的有732户,占比26.5%;存栏10~29箱的有1 167户,占比41.0%;存栏30~49箱的有396户,占比14.0%;存栏50~99箱的有372户,占比13.0%;养殖规模达100箱以上的有154户,占比5.5%。全县2021年蜂蜜产量:达1 200多t,蜂群均产蜜15kg,实现蜂蜜产值8 000多万元。
1.2.2 品牌培育 截止2021年底,全县已成立“长丰”、“勤有”、“秦岭凤蜜园”、“红光沟”等35家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注册“云之端”、“通天河”、 “沙坝”、“秦凤”、 “蜜你”等一批凤县土蜂蜜商标品牌。其中,唐藏镇华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借助电商项目,建立了集蜂蜜生产、电商销售和种蜂培育于一体的中蜂产业园。
1.2.3 经济效益 据调查统计,一个蜂箱80~120元,一箱中蜂的市场售价500元左右;一箱蜂采用新法饲养,平均产量可达15kg以上,每kg按70元计算,蜂蜜产值1000元以上;另外,蜂群一年可繁殖1.5倍以上,经过两年扩群可达50箱蜂左右,常年产值可达3万元以上。但特色品牌土蜂蜜价格还高,如唐藏镇杨帆创办的凤县华远棒棒蜜体验店、河口镇李有勤创办的凤县勤有专业合作社秦岭蜂蜜、坪坎镇丁东军创建的秦凤土蜂蜜,其蜂蜜市场零售价达到每市斤80元以上。
1.2.4 扶持情况 近年来,凤县县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凤县“十三五”蜂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凤县中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凤县中蜂产业扶持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蜂产业发展。
2 中蜂发展制约因素
凤县中蜂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标准化饲养覆盖率偏低,产品包装杂乱未创出凤县品牌,配套服务缺位等问题。
2.1 规模户少致使蜂蜜产量偏低
全县养蜂农户仅占农村常住户数的20%,饲养50箱以上的蜂农占全县养蜂户的18.5%,一箱蜂年产蜜10~20 kg,产蜜量与标准化饲养相对较低。
2.2 品牌未展现出良好生态环境生产的高品质蜂产品
目前,凤县蜂蜜产品加工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底,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凤县区域品牌优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影响了蜂产业健康发展。
2.3 未形成统一规范化的生产标准
凤县中蜂养殖多以家庭为单元,发展观念守旧,部分蜂农小农经济意识较浓,中蜂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缓慢;全县养强群、夺高产等技术跟不上产业发展需要,养蜂效益不高,有待进一步深化发展。
2.4 缺少系统的管理、生产、科研和宣传体系
中蜂产业推广体系跟不上全县打造“中华蜜蜂之乡”的工作需要,中蜂产业规划和关键技术研究不到位,无法为中蜂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也不能很好的助力“特色农业倍增”。
3 凤县发展中蜂优势
3.1 凤县蜂产业发展历史悠久
据《陕西通志》卷四十三记载:蜜,生于武都山谷,色白如膏者良。兴州、凤州贡(唐书、宋史均有记载)。据《凤县农业志》记载,1964年春季陕西省在凤县举办养蜂学习班,科普中蜂新法饲养技术,1966年新法养蜂占总蜂群的40.3%,1977年中蜂饲养达10万余箱,创历史最高水平。
3.2 有着良好的蜜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
凤县地处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素有“南北生物物种库”、“中华蜜库”之美誉;境内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良好。凤县森林面积约266 800 hm2,蜜源植物以狼牙刺、刺槐、漆树、五倍子、椴树、荆条、油菜等为主,花期长达10个月,是蜜蜂的最佳饲养区;全县打造的60多km的“秦岭花谷”产业带辅助蜜粉源植物有油菜、向日葵、果树花卉等,还有可生产药用特种蜜的植物有柴胡、凤党、蒲公英等辅助蜜粉源植物约667 hm2,花期长达6个多月,素有“秦岭蜜源”之美誉,是中蜂的适养区。
3.3 有着适合蜂产品生产的区位优势
凤县位于秦岭南麓,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上,年平均气温11.4℃,1月平均气温-1.1℃,7月平均气温22.7℃,年平均降水量613.2mm,无霜期188 d。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60多d,地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是蜜蜂的最佳养殖区。宝成铁路、219省道、342国道和316国道穿境而过。宝汉高速、太凤高速交汇贯通,是全国蜂农过往重要中转地。凤县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陕西省森林城市、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等多项荣誉。
3.4 有着千载难逢政策机遇
2016年,宝鸡市启动中国蜜都建设,重点打造“互联网+蜜蜂、蜂产品质量安全追源、金融支持、技术交流”四个平台,国家级蜂产品检测中心、蜂产品交易中心、蜜蜂研究院、蜂产品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集群、标准化养蜂基地,蜂文化主题产业园六个载体。同时,借助凤县打造秦岭花谷产业集群优势,凤县中蜂做为蜜都建设最大生产基地之一,其发展正当其时,中蜂保护亟待解决。
3.5 有着长期积淀的和近10年研究提升的技术优势
凤县中蜂养殖科技服务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经过五年多时间学习、交流、实践、培训、探索总结凤县中蜂养殖六大模式,即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河边路旁、荒山荒坡、崖下窑洞和林下果园饲养中蜂,该模式适宜于山区种养养殖户应用,是一个山区可复制模式,有利于中蜂产业发展。
3.6 有着一定品牌的基础优势
2017年9月,凤县被授予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2018年5月,宝鸡荣获“中华蜜蜂之乡”和“中国优质蜂产品基地”称号,“宝鸡蜂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1年凤县被命名为“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4 中蜂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4.1 目标任务
紧扣凤县“绿色振兴、追赶超越”主题主线,以“打造中华蜜蜂之乡、助力特色农业倍增、促进凤县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科学提升全县中蜂产业技能,聚力推动中蜂产业健康发展。
4.1.1 建设标准化种蜂场2个 分别在沙坝、辛家山扶持种蜂场2个,每个场饲养种蜂200箱以上,配套检验、化验和治疗室1座200 m2,年提供优质中蜂5 000箱以上。
4.1.2 提升千箱中蜂养殖村40个 打造以康养为主题的秦岭生态科普园,扶持提升40个千箱中蜂养殖示范村。
4.1.3 规范标准化中蜂养殖合作社35个 培育提升凤县长丰、勤有、山里人、老实人、秦岭凤蜜园、红光沟等养蜂专业合作社(协会)35家,强化管理,组织蜂农走标准化养殖之路,创建凤县蜂蜜品牌。
4.1.4 扶持培育新法饲养中蜂户1000户 扶持积极性高、有丰富经验、接受能力强、科学养殖条件具备且有发展潜力的农户,新发展20箱中蜂养殖示范户500户,培育50箱(含50箱)以上标准化养蜂户300户,规范100箱以上标准化中蜂养殖户200户。
4.1.5 探索凤县“蜜蜂+旅游”模式 打造中蜂产业带或中蜂体验园,让游客体验“小生命、大产业”的乐趣,增加蜂产品附加值。
4.1.6 打造中蜂产业园区 通过招商引资,在凤州科技产业园修建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主题的 “秦岭生态文化科普馆”一座,建日加工3 t的数字化调控蜂蜜灌装生产线一条,提高蜂蜜品质,扩大品牌影响,助力特色农业倍增。
4.2 具体措施
采取“抓机制、保发展,抓培训、提技能,抓示范、带产业,抓扶持、建蜜源,抓品牌、要效益”的办法,确保蜜蜂产业如期发展和特色农业快速倍增。
4.2.1 在保发展的基础上抓好机制建设 一是成立机构。按照《凤县十四五农业发展规划》和《凤县特色农业倍增实施方案》,成立凤县中蜂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蜂产业的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二是推广凤县养蜂模式。树立保护耕地的理念,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河边路旁、荒山荒坡、崖下窑洞和林下果园饲养中蜂;三是探索凤县中蜂1111发展模式。即:实行“一名干部,帮助一个边缘户,饲养10箱中蜂,年增收1万元以上”的发展中蜂管理模式,巩固脱贫成果并增收。
4.2.2 提升技术培训和研发推广 借助凤县农业专家工作站之优势,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构建凤县中蜂产业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养殖技术,保证中蜂养殖质量,指导并示范带动中蜂产业发展;组建中蜂产业技术服务队,面对面、点对点进行技术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扩大经营规模,促进集约化发展,为打造“中华蜜蜂之乡”提供技术保障。
4.2.3 抓重点作好示范带头作用 出台中蜂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定地养蜂、蜂蜜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工销售、品牌打造等重点环节进行奖补,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充分利用凤县电子商务营销中心,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模式,把中蜂产业培育成高效益的农业特色产业。
4.2.4 抓好生态环境提升蜜源生产品质 蜜源植物是中蜂产业发展的前提,要充分认识中蜂养殖对生物学及秦岭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净化蜜源养护。在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过程中,大力扶持推广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必须严格农药使用标准技术规范;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厕所改造与管护,为凤县中蜂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2.5 抓好品牌建设提升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效 通过严格标准化生产,开展凤县“蜂蜜”地理标志认证,组织化销售,做靓凤县最具特色的“秦岭蜜”优势品牌,发挥品牌引领带动作用,实现蜂蜜品牌和产业增收“双赢”,提升凤县蜂蜜影响力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