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官员与工业技术文化和技术教育
——以博依特为例
2022-11-21陈洪捷
□陈洪捷
德国的职业教育享有良好的声誉,大家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培养了企业所需要的大量人才,满足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中国也一直把德国的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学习的样板。但是我们在借鉴的过程中,往往比较关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制度以及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而很少关注这种密切关系背后的逻辑。要理解其中的逻辑,则需要从德国的工业技术文化入手。工业技术文化是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一套支撑整个工业生产、 技术进步、人才培养乃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系统[1]。
在现代社会或工业社会的研究中,技术文化其实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工业社会的基础是现代技术以及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之上的工业生产体系。韦伯认为,西方特有的现代资本主义与现代技术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现代资本主义以及现代社会[2]10。也就是说,当我们谈及工业技术文化时,这里的技术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工程和技术的层面,延伸到经济、社会及政治各个领域。韦伯非常关注现代技术和企业的“文化意涵”,认为现代技术和企业“使人类的精神面貌变得面目全非”[2]60。盖伦在其著作《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1949)中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技术时代的文化特征,关注“技术原则在非技术领域中的广泛应用”[3],并用“机器文化”“工业文化”“技术精神”以及“技术思维模式”等多个概念来表述技术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本文所关心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看,是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技术类教育在工业化早期形成的过程,从局部的角度说,就是政府及官员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地说,将以普鲁士高级官员博依特为案例,讨论他对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形成所做的贡献。
一、德国政府与面向工业的教育
与英国和法国相比,德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在这种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展开的,这也是历史学家们的共识。德国历史学家尼珀戴(Thomas Nipperdey)就指出,德国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国家的作用不在于直接办企业、参与经营,而在于为工业化创造制度条件,比如陆路、水路交通、铁路建设等基础性建设以及建立统一关税。而国家对工业化进程最大的贡献,如尼珀戴所说,在于对企业和工业的促进(Gewerbe-und Industrieförderung)。
所谓对企业和工业的促进,指的是培养和鼓励社会各阶层对工业生产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倡导企业精神、竞争精神,具体措施包括派遣考察团、促进教育和技术知识的传播等,其实就为工业化进程创造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文化环境。当时的改革者们都把建立一种新型的、适应工业生产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时有一个口号为:“面向工业的教育”(Erziehung zur Industrie),认为这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国务大臣孔特(Christian Kunth,1757-1829年)认为,“只有接受了教育的人才能够克服自身的惰性,从劳动中得到快乐”,要追赶其他工业国家,德国只能靠“教育”[4]183。普鲁士著名的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年)也强调“面向工业的教育”,把教育、宪法和关税视为推动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5]394(Schnabel,394)。所以,建立企业学校、多科学校、工业高等学校就成为政府促进工业和企业的重要措施。历史学家施拿伯总结说,“所有政府对工业推动工作,可以用一个词给予最高的总结,即教育”[5]301。
创建有关的协会也是对企业和工业促进的一种措施。在这批官员的倡导下,德国建立了若干企业和技术教育的协会,如普鲁士劝工协会(Verein zur Befärderung des Gewerbefleißes in Preußen,)、多科技术学校协会或企业协会等,其任务是提供相关信息,传播知识,教育工人,为学徒和学生提供奖学金,为手工业者、工厂主、技术人员以及工程理论专家和实践者建立交流平台。在当时,工程师、技术人员作为真正的职业刚刚形成,这种专业的协会对于建立工程师职业的认同,提高其社会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如尼珀戴指出,“这种半官方的协会对于推动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4]184。与这些协会相关的是一些技术性期刊,成为传播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在1856年期间,这一类型的期刊多达30 余种。
总之,在政府中改革派官员的努力下,随着这些协会的建立和刊物的出版,技术人员和关心技术者队伍日益壮大,形成了一场“技术运动”。与此同时,技术人员的专业组织也相继出现,如奥地利设计师与工程师协会(1846)、德国工程师协会(1856),他们逐渐成为技术运动的主力军。这场“技术运动”对于提升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推行技术规范与专利制度、促进技术教育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推动了“技术文化”[4]184的形成。
这批政府官员应该说是很有远见的,他们深知,工业化不仅仅涉及机器、技术或企业,更需要与机器和技术相适应的、能够支撑工业化的观念和文化。以上所列举的种种措施,如推动面向机器的教育、建立专业协会、传播技术等,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形成新的工业技术文化和与工业技术文化相吻合的教育形式。德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表明,强有力的技术文化和技术教育大大推动了德国工业化进程。德国的工业化起步晚,基础差,但后发力量强劲,到19世纪末期更是赶超英国成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带头者,这与德国强有力的工业技术文化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在这批改革派官员中,博依特是一个重要的名字。他作为政府的官员,凭借其广泛的资源动员能力,在促进企业和工业、特别是在推动“面向工业的教育”中,发挥了至为重要的作用。有人说,从1820年到1845年,这是普鲁士工业促进政策的一个关键时期,而当时所有的工业促进均是在博依特的领导和推动下展开的[6]。以下将以博依特在推进德国工业发展和技术教育方面的活动为线索,呈现他在德国工业技术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博依特与工业技术文化的形成
博依特(Peter Beuth,1781—1853年)出生于德国和荷兰边界的小城克列夫(Cleve),父亲是医生。17 岁离开家乡,到哈勒大学攻读法律和政治学。哈勒大学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是当时普鲁士最好的大学之一。大学毕业后,经过两年的见习期便进入国务大臣施泰因负责的工商督导处,随后短暂去基层任职。国王弗里德里希三世登基后,任命博依特为内阁成员,负责外交事务。1810年哈登堡担任国务总理之后,立刻任命他为最高立法委员会成员。哈登堡信奉自由主义,是亚当斯密思想的追随者,大力推进工商业的改革。博依特由此成为当时改革派官员的核心成员。
博依特十分重视现代工业,利用各种机会考察和学习现代工厂和企业,还曾专门去瑞典考察采矿业的技术。1817年,博依特从财政部换岗到了新建的商务部,他组建了商务、工业和建筑司,成为普鲁士工商业改革的领导者。
值得一提的是,博依特于1819年被任命为“技术咨议团”(Technische Deputation)主席。这一机构本来就是为发展工商业而设立的一个专家咨询机构,但一直却是一个由退休官员所把持的养老机构。而博依特则认为,这一机构的成员必须是那些可以真正为工商业的发展做事情的工业和商业方面的专家。他为这一机构制定了明确的任务,比如组织工业考察、出版专业书籍、为申请专利提供咨询,并为工厂建设和机器购买、租赁设备等提供资助。后来,随着私人企业的发展以及国家企业政策的变化,博依特认为技术咨询团已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便组织了一个民间的机构,即普鲁士劝工协会(也可以翻译为普鲁士工业促进协会)。
普鲁士劝工协会的建立与博依特本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推进普鲁士的工商业发展,他维持了一个庞大的社交圈子,周末的时间都用于结交各界人士,讨论工商业发展问题。正是在这些官员、军官以及企业家的支持下,他才得以建立这个协会。1821年1月15日,协会在柏林市政厅组织召开了成立仪式。协会成员最初只有140 人,但很快就增加到367 人,到1845年达到870 人,其中包括大量的高级官员,如洪堡兄弟、大臣拜默、将军格奈森恼,还包括工商部长毕罗以及国王威廉四世。在国王和高级官员的支持和参与下,这个协会虽说是民间组织,但意义重大,其社会影响力也可想而知。
博依特在建立协会的同时,就计划面向社会创办一份杂志,用以传播技术知识与技术文化。协会成立第二年,《普鲁士劝工协会文丛》(Verhandlungen des Vereins zur Beförderung des Gewerbefleißes in Preußen)就正式面世,这份工业技术类刊物受到企业主、商人和技术人员的广泛欢迎,造成的社会反响巨大。
与此同时,博依特计划参照布拉格(1806年)和维也纳(1815年)技术学校的模式,在普鲁士建立一所培养企业、技术人才的学校。他认为,在恪守古典语言学习传统的人文主义文科中学中,基本不设化学和物理课程,所以缺少一个与文科中学和大学对应的、面向企业家子女的学校教育体系。1821年,企业技术学校 (Technische Gewerbeschule) 建立,1827年更名为企业学院(Gewerbe-Institut),博依特亲自任校长。学校开学时只有13 名学生,年龄在12—16 岁之间,教师由技术咨议团的成员担任。
企业学院的培养目标,首先是高级手工业者、机械师和工厂主,同时也是为地方的企业学校培养教师。与传统官立的技术类专业学校不同,企业学院不培养技术军官和官员,而是面向私人企业,当时主要是为纺织和钢铁企业培养人才。博依特坚持认为,工业化的发展是政府的职责,但政府不应当直接参与工业生产,而是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因此企业学院就应当为私人企业和企业主,为他们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在1821—1850年的三十年之间,企业学院共培养了2500 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还参加了实习,实习也都是在校友的企业里。1824年,博依特在各地建立了地方企业学校(Provinzialgewerbeschule),这些学校的优秀学生可以到企业学院继续深造。企业学院的学生的入学年龄此时已经提高到18—19 岁,学院基本达到了高等教育的层次,有的学生还被派到了美国进行考察学习。
1846年,博依特又建立了“企业学院生徒协会”(Verein der Zöglinge des Gewerbeinstituts),此协会大约10年后演变成为著名的“德国工程师协会”(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
1829年,博依特担任柏林建筑学院(Bauakademie Berlin)的院长,对建筑学院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培养了一批测量、公路、水利、建筑专业官员,另外他还在什切青(Stettin,现波兰境内)建立了一所航海学校和一所造船学校。
1821年博依特还促成技术咨议团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刊物《工厂主和手工业者示范集》。他在前言中写道,商品不仅要重视价格,同时要追求更高完美性,这才有吸引力,“谁能拿出功用最好、同时最美的产品,才能享有稳定的、持续的销路”[7]129。《示范集》中充斥了大量的图片,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古典花瓶、庙宇、家具等,意在提高工业产品的品质。歌德曾赞扬《示范集》,称其反映了技术制造良好的审美品位。
总之,博依特得益于他的官员身份,动员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不遗余力地推动着工业技术文化和教育的建设。实际上,他一人兼任了当时几乎所有工业技术和技术教育领域的重要职位,所以能够左右逢源、引领风气,不断强化工业技术文化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博依特于1845年辞退了一切职务,仅仅保留了国务疏密顾问和劝工协会主席职位,一直到1850年。博依特去世后,得到了国王威廉四世和社会上的高度评价,被视为19世纪上半叶德国工商业发展和技术教育的领军人物,其地位可与歌德、亚历山大·洪堡、申克尔等巨擘比肩。
三、博依特与技术教育的建立
说到德国的大学,我们马上就会想到洪堡的名字以及他于1810年建立的柏林大学。就在柏林大学建立的同一年,28 岁的博依特就进入了普鲁士政府的核心圈子,成为普鲁士改革派的核心成员。在其后的40年间,博依特利用他官员的身份,动员各种社会的资源,推动私人企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推动技术教育和技术知识的传播,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学院、技术咨议团和劝工协会应该说是博依特的三大贡献。这三者密切相关,一起构成德国工业技术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企业学院,可视为德国工程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博依特看来,在相对落后的德国,要推行工业化,一种有利于工业化和企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他的最大贡献,其实就是在工业化早期营造了一种工业技术文化氛围,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博依特个人的贡献固然很大,但我们也要看到,他也是当时普鲁士改革派官员群体中的一员。从施泰因改革开始,改革派官员们就很清楚,推动工业化的最佳途径,不是国家自己来参与办企业和进入市场,而是要鼓励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技术才能的人们去推动工业化。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于通过各种促进措施、特别是促进“面向工业的教育”来提高国民的工业技术素质,建设工业技术文化。施拿伯指出,义务兵役制其实也一种教育手段,可以培养公民的秩序、守时和敬业意识,而这些意识与面向工业的教育是一致的,也是“工业精神”养成的一种手段[5]293。博依特所建立的“普鲁士劝工协会”,其目的当然是促进工业,但核心不是工业生产本身,而是“工业精神”。协会名称中“劝工”中的“工”字在德语中是Gewerbefleiß,而此词的本意是勤于做工,可以意译为工业精神。所以,“普鲁士劝工协会”的本意就是促进和提升工业精神。博依特有一个著名的口号,说“工业精神是民族力量的基础”[7]125。
施泰因、博依特等改革者都认识到,进行改革和推动工业化必须从人开始,从人的思想和观念开始。他们知道,要让农民从传统的粗糙、利己、懒惰心态中走出来,以适应“技术”或“机器”,必须首先有文化方面的转变,面向工业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农民改造成为工人、技术人员、工程师和工厂主。
历史学家尼珀戴对这一观念和文化的转变过程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时间成为技术—工业化时间,是均匀的、抽象的。这不是一种感受的、而是测量的时间。这种新的时间观要求劳动要准时、稳定和均匀,休息要限制和固定化。劳动的时间完全不同于生活的时间。时间被合理化了,在工厂中如此,在另一个现代机构——‘学校’中也是一样……这种新的时间纪律,从工厂、办公室和学校走向全社会,彻底改变了人,造就了一种具有独特动力的工业人”[4]228。也就是说,工业时代的技术人员、专业工人,不仅要掌握技术和知识,而是要在社会、时间等各个维度成为“工业人”,或内化了工业技术文化的人。
19世纪上半叶,在博依特等官员的大力推动下,德国的工业技术文化日渐强盛。到了19世纪后半叶,工业技术文化与工业化进程相得益彰,相互推动。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也日渐提高,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众所周知,自从洪堡建立柏林大学以后,德国大学注重纯研究,注重纯学术,轻视职业性和技术性知识,与之相配套的文科中学也恪守一种古典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职业技术和应用类的教育原先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也难以进入到正规的教育体系之中。而博依特这一批官员看到了技术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文字知识”和“事物知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前者指人文主义者所强调的语言和学术知识,而后者则是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应用的和职业的知识[4]316。他们突破了洪堡所代表的学术教育传统,建立起了面向工业和技术的教育体系,为后来德国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甚至双元制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道路。
博依特所建立的企业学院后来发展成为柏林技术高等学校(Technische Hochschule,通常译为工业高等教育学院,但按照原文字面意思应该译为技术工业大学)。1884年柏林技术高等学校新楼落成时,举行了盛大的启用仪式,德国皇帝及其家人亲自出席。此楼在当时是柏林最大的单体建筑,非常壮观。有人说,这栋建筑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发出这样一个信号,矗立在此的不仅仅是一个高等技术教育机构,而是体现出时代精神的高等教育机构,昭示着德意志帝国的发展方向[8]12。十五年后,柏林技术高等学校举行了空前的建校100 周年校庆,而著名的柏林大学要再等10年才能庆祝百年校庆。这次校庆意义很不平凡,皇帝威廉二世亲自出席,而且亲自宣布技术高等学校荣获博士授予权,而传统的大学一直在抵制给予技术高等学校以博士授予权。这次事件其实是对技术和技术科学在德国所享有荣耀地位的一次展示,是“德国技术”的一次大阅兵[8]3,当然也是德国工业技术文化的一个亮点。
四、结论
以博依特为代表的一批官员为德国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业技术文化环境,其中包括建立相应的技术教育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德国工业化的进程。在这种工业技术文化的氛围中,技术教育与工业生产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也为德国工业与技术教育保持紧密的关系奠定了一个好的传统。在这一意义上,博依特无疑是工业化起步时期重要的工业技术文化的行动者和代表人物。
工业技术文化作为工业社会的一种主流的文化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领域。借助于工业技术文化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工业生产与技术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德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工业化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博依特等官员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德国的工业化来说,资金、技术等固然重要,但一个有利于工业生产的文化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他们通过种种手段尝试改变社会的观念,构建新的工业技术文化,为工业化进程营造了一种有利的文化环境。当然推动工业技术文化的力量是多样的,包括政府、政府官员个人、企业家、行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与机构,但政府以及政府的官员们无疑是主要的推动力量。正是由于这些工业技术文化行动者的努力,德国的工业技术文化才得以建立,德国的技术教育也同时得以建立。在博依特看来,工业技术教育是工业技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工业技术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
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与企业保持有密切的联系,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在德国工业化初期所建立起来的工业技术文化让企业和职业性教育具有一种共同的文化基础。也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工业技术文化氛围之中,德国的企业不仅关注人才的培养,而且能够深度介入职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职业性和应用型教育也能够遵循工业技术文化的逻辑来培养人才。或者说,在工业技术文化思想框架中,企业和技术教育体系建立了一种天然的联盟关系,彼此相互补充,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