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品机制 提升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2-11-21涂永红张畅编辑白琳
文/涂永红 张畅 编辑/白琳
外汇局进一步增加政策供给、丰富交易工具、满足市场主体需求,新推出多项措施为外汇市场扩容提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是我国强化金融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法宝。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汇发〔2022〕15号,以下简称《通知》),为外汇市场扩容提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供了政策指引和行为规范。
《通知》有效增强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外汇局紧紧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增加政策供给、丰富交易工具、满足市场主体需求,并取得有效成绩。2021年,我国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36.9万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3倍。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日趋常态化的背景下,市场主体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的需求加大。为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市场主体更好管理汇率风险,此次《通知》推出了多项措施,有效增强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一些企业缺少套期保值意识,存在较强的“裸敞口、赌方向”的投机性动机。从2020年和2021年的企业年报来看,不少企业出现了较大的汇兑损失。人民银行、外汇局坚持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反复告诫“企业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须知久赌必输”。《通知》再次强调树立风险中性理念,要求金融机构要引导企业套期保值,降低主业营收的不确定性,避免企业“裸奔”或以“增值”而非“保值”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行为。在2021年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中,外汇局新增“外汇套保比率”指标,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套保比例,引导企业采用合适的对冲外汇风险的产品和方案。
二是坚持实需原则展业。我国一直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定位,反对金融“脱实向虚”。《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充分了解客户及其业务,运用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适合度评估、交易背景调查、业务单据审核和客户声明等方法确认所办业务是否符合实需原则,综合考虑产品类型和套期保值需求特征,根据适配性为企业提供外汇风险管理服务,加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三是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在丰富我国外汇市场衍生工具,增强风险管理功能方面,《通知》允许外汇市场新增美式期权、亚式期权及其组合产品,进一步满足市场主体灵活、多样化的外汇套保需求。自2011年普通欧式期权推出以来,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期权产品的认识日趋成熟,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衍生的原则,外汇市场新增期权品种,为企业套期保值提供更多选择,也为银行创新汇率对冲方案提供了更多可能。
四是提升便利性和服务能力。《通知》从多方面简政放权,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包括简化银行办理合作衍生品业务的市场准入管理、简化银行资本金本外币转换管理、取消银行贵金属业务汇率敞口平盘备案和支持外资银行在国内经营和发展。这些措施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极大降低企业和金融机构汇率避险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为扩大外汇交易、增加参与主体营造更加友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提高我国外汇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市场形势发生变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清算所”)充分把握市场发展方向,适时创新交易产品和机制,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企业对外币币种之间的汇率风险管理需求日益增长,外汇交易中心顺应市场需求扩大银行间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的币种覆盖范围,上海清算所也相应地拓展人民币外汇中央对手清算业务的期限和币种覆盖范围,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此外,外汇交易中心不断完善银企服务平台,积极布局和应用金融科技,实现企业电子化多银行询价、交易和全流程管理,推动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
推动外汇市场尽快落实《通知》的建议
第一,多渠道加大培训和宣传,持续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度不断扩大,外汇市场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包括不同风险偏好差异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汇率波动性加大的情况下,容易滋生投机行为。因此,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培训、宣传和舆论引导,多渠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全社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提供更多汇率避险方面的培训、咨询等公共服务;金融机构要帮助中小微企业全面了解外汇市场结构与各类产品,主动提升套期保值意识。
第二,金融机构要提供多元化汇率风险管理方案,简化业务流程。新增美式期权和亚式期权拓展了风险管理空间,金融机构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与构建丰富的避险产品和方案,满足不同企业的避险需求。金融机构应该做好尽职调查,对客户的避险需求进行精准评估,帮助客户全面了解所购买衍生品的收益与风险;还应加强事后风险管理,及时进行市值监控、追保和追缴平仓损益。考虑到企业在多家银行进行套期保值业务,为了缩短企业满足不同机构实需调查花费的时间,提高开展风险管理业务的便利性,建议政府部门建立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增加信息可得性和透明度,提高服务实体企业的效率。金融机构充分运用金融科技,优化网上银行、线上平台汇率避险模块,提高业务办理便利性。
第三,多措并举,降低中小微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成本。中小微外贸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由于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套期保值需要更多的保证金,因此外汇风险管理的成本和代价也较高。建议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法规和机制安排,酌情设置中小微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增信基金,分担银行为中小微企业套期保值产生的信用风险,以便银行降低中小微企业的保证金比例,增加中小微企业套保避险的可得性,筑牢织密金融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