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脱膊症的治疗经验
2022-11-21兰罗勋
兰罗勋
(广西农牧工程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3)
脱膊症是因肩胛骨错位引起前肢运动机能发生障碍的1种疾病,俗称“闪膊”“塌膀”“掉膀”“挫胛”“叉胛”等。此病的发生以役用牛最为常见,其中水牛比黄牛多发,公牛比母牛多发,常发生于春耕、秋种农忙季节,特别在雨天路滑情况下发生较多,轻者影响劳役,重者难以治愈导致残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如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尽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多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牛脱膊症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病因
该病的发生多因道路不平、埂高坎大,牛在爬跨、追赶时误入土坑陷井;放牧途中奔跑过猛、失步踏空;打斗或上下坡时四肢向外叉开滑倒、跌倒;拉车过程中翻车扎压;耕田耙地时急转弯,前肢突然向前向外撇出等诸多因素,使肩部肌肉、韧带、神经等组织遭受强力牵拉、严重扭挫伤造成肩胛骨错位。
2 临床症状
患牛站立时姿势不正,患肢悬蹄或踏地不充分,蹄虽靠近地面但不能负重而向外偏斜。患肢弯曲或向前方呈稍息姿势,屈伸不灵,肩胛软骨低于健侧,肩胛骨下沉,肩关节突起、变粗大。触诊无热痛反应或稍有轻度肿胀,体温、呼吸、脉搏一般正常。病程长者肩部肌肉萎缩,肩胛骨上部凹陷,运步时步样呈悬跛或混跛,前方短步或患肢向外划弧。重者患肢不能负重,蹄尖着地,快步运动呈“点头行”“三脚跳”的跛行状态。特别明显的特征是运动时患肢肩胛骨上下前后活动范围小,不起伏,俗称之“云头不动”“云头不翻”,不敢抬脚或抬脚不充分。
3 诊断
3.1 确定患肢站立时患侧肩胛骨低于健侧,肩胛骨下沉,肩关节突起、变粗大,肩胛骨上部凹陷;运动时患肢肩胛骨上下前后活动范围小,不起伏,不敢抬脚或抬脚不充分,即可确定为患肢。
3.2 确定患部运步时步态呈悬跛或混跛,前方短步,患肢向外划弧,不敢抬脚或抬脚不充分,肩胛骨上下前后活动范围小,可确定患部在肩胛部。
4 治疗
治疗原则:手术整复、镇痛消炎、活血化瘀、健筋强骨。
4.1 手术整复
4.1.1 方法1将牛站立保定于六柱栏保定架内,用绳索的一端拴住健侧前肢系部,另一端经脊背引向对侧,固定于柱栏内或由助手拉紧,使腕关节屈曲、健肢悬起,强迫患肢着地负重。术者立即用1根长1.5 m左右、直径15 cm左右的木棒一端架于健肢弯曲部,另一端置于地面,用脚猛踏木棒中上部,用力连续踏几次,利用患肢支撑体重并抗拒健肢被踏的压力,可使牛脱膊复位[1]。
4.1.2 方法2取1条长5 m左右的绳索,将一端拴住患肢系部,另一端固定于树桩下方,使牛靠近树桩。术者对牛突然猛力鞭打驱赶,强迫牛急速向前冲,患肢受到绳索的牵拉而复位,反复进行约20次,可使牛脱膊复位。
4.1.3 方法3选择1段长约200 m、坡度约30°、路面坚硬的道路,一人牵牛在前,另一人在后猛力鞭打驱赶牛向下坡方向奔跑3~5趟,使患肢被迫负重,让牛脱膊复位。
4.1.4 方法4一人牵牛,拉住牛鼻绳向患肢方向行走,另一人鞭打驱赶使牛转圈运动,速度由慢而快,最后越快越好,反复3~4次,每次5~10 min,让患肢负重踏实,促使牛脱膊复位。
4.1.5 方法5取1根长4 m左右、直径1.5 m左右的木棒,另取1条长1 m左右的绳索,将绳两端相结,挽成绳圈,套住患肢腋凹部,绳圈大小以套住患肢腋凹部后木棒可以穿入绳圈并能上下活动绳圈为宜,但要低于鬐胛部约10 cm。另一人站在患牛健肢一侧,将木棒横放在鬐胛后方的脊背上,木棒与脊背之间垫1只布鞋或橡皮胶,然后把木棒套在腋下的绳环内。一人紧握牛的双角,另一人用脚踢患肢肩部,上踢时用力按压横木棒,只要二人协同一致,即可把脱离的肩胛骨上提复位。也可以用力撬压横杆把牛头压下,观察患侧肩胛骨与健侧肩胛骨对齐后扎紧绳带,牵蹓使肩胛骨复位。
4.1.6 方法6将牛进行侧卧保定,使患肢在上,将两后肢和健侧前肢捆绑在一起并用绳子向后方斜拉、固定,患部洒适量白酒,揉搓按摩,同时屈伸患肢并不断前后活动,消除患部气血瘀滞。另外准备1块宽10 cm左右、厚度3 cm左右且比患肢稍长的木板放在患肢上方,木板下端要超出蹄底部10 cm左右,分别在腕关节上方和下方以及球节上方衬垫毛巾或布片,然后用细绳在有衬垫处将患肢和木板捆绑固定。术者将患肢靠近自已的膝部并保定成正常肢式,让助手用长柄锤向患肢肩胛方向敲打蹄端的木板,连击数次,促使牛脱膊复位[2]。
4.2 整复后治疗
4.2.1 西药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5 mL、青霉素G钾320万IU混合后于肩胛部周围分点注射,10 min后解松保定绳让患牛自行起立;0.1%硝酸士的宁注射液10 mL、2.5%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 mL 混合1次注射抢风穴,1次/d,连用5~7 d。
4.2.2 中药川芎、续断、归尾各30 g,红花、乳香、没药、血竭、土鳖虫、骨碎补各20 g,自然铜(又名方块铜,主要含二硫化铁)50 g,混合水煎,候温加黄酒100 mL,1次灌服,1剂/d,连用5剂。
4.2.3 外敷海桐皮、续断、白芥子、紫荆皮各 30 g,生没药、生乳香、白及、透骨草、栀子各20 g,共研为末,用鲜姜汁加面粉适量将药调成稠糊状,外敷患处,再用绷带包扎,敷药干后洒适量白酒保持湿润,3~5 d 换药1次。换药时用温开水洗净旧药,擦干后再敷新药。
5 典型病例
5.1 病例12019年3月20日,柳州市沙塘镇上垌村吴某的1头8岁公水牛患病求诊。主诉:3月18日牛与邻居家的1头发情母水牛交配过程中由于爬跨失步踏空,翻跌在地造成跛行,次日病情加重。临床检查:患牛食欲正常,但站立姿势不正,前躯重心偏于右侧,驱赶行走时左前肢敢踏不敢抬,左前肢肩胛骨下沉,不起伏,呈“点头行”“三脚跳”跛行状态。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为牛脱膊症。治疗:采用“方法4”进行整复后,用0.1%硝酸士的宁注射液10 mL、2.5%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 mL混合1次注射于抢风穴,1次/d,连用7 d后痊愈。
5.2 病例22020年10月17日,柳州市沙塘镇洛沙村罗某用水牛拉装满甘蔗的牛车,因雨天路滑,水牛右前肢滑倒跪地发生脱膊,发病10 d后求诊。笔者前往诊治,采用“方法6”进行整复后,再按上述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不作局部外敷),7 d后痊愈。
5.3 病例32021年3月25日,三江县杨某的1头公水牛到广西农牧工程学校动物医院就诊。主诉:该牛于2021年春节期间参加斗牛王比赛,因打斗失败逃跑过程中不慎滑倒,此后出现跛行。畜主到兽药店购买安痛定注射液、青霉素肌肉注射数天,1个月后仍无好转。发现患侧的肩部肌肉萎缩,肩胛骨上部明显凹陷,行走时患肢步幅变长,总是向外划弧,肩胛骨不能上下起伏。经笔者诊断确定为牛脱膊症。治疗:采用“方法1”进行整复后,按上述3种方法用药治疗,14 d后痊愈。
6 小结与体会
6.1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手术整复,辅以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效果更好。整复方法较多,有的简单,有的较复杂,可根据病情选择行之有效的整复方法。若使用1种方法不能整复,可以尝试另外1种方法,直到整复成功为止。
6.2本病应及早诊治,否则病程过久可造成肩部肌肉萎缩而难以整复。对于患部肌肉萎缩、难以整复的病例可采用针气疗法:用电针分别刺入膊尖穴(肩胛软骨与肩胛骨前角结合处)、膊栏穴(肩胛软骨与肩胛骨后角结合处)、中膊穴(肩关节上部,肱骨外侧结节上方的凹陷中)、抢风穴(肩关节后方,三角肌后缘,肱三头肌长头与外头的凹陷中),接通电流(连续波或疏密波,频率30次/min),让患部或局部有节律地震动,隔日1次,可使牛脱膊逐渐复位。同时在抢风穴注射空气500~1 000 mL,并用手将注入穴位的气体向四周推挤,使气体停留在肩胛部一定时间,以产生轻柔的刺激以调整机体功能,同时缓解或消除肩胛上神经的压迫作用,使压迫造成的神经麻痹和肌肉萎缩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愈牛脱膊的目的。
6.3对于该病要重视护理工作,“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牛通过整复、治疗后,7 d内不能放牧、走动、役用,保持栏舍清洁、通风、干燥,人工刈割饲喂新鲜适口的青草,适当喂给精料,保持足够的清洁饮水,以加快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