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析
——以“新闻真实”和“把关人”理论的课堂教学为例
2022-11-21夏临
夏 临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文件强调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教师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传播学概论》的课堂教学是新闻传播专业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全员参与、全员育人。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主渠道,课程是重要载体。课程思政要把教师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通过知识和技能传授,使学生在渴望求知的兴奋、愉悦和暗示下接受熏陶,启发学生自觉认同,产生共鸣与升华,实现潜移默化的效果。[1]
《传播学概论》是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在当下的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活动显得前所未有地重要。作为探讨人类信息交流规律、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学科,教师在教授本门课程的过程中,应通过对传播学基本理论和传播实践活动的观察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用传播学视角认识现实世界的方法,并提高日常的和专业的传播实用技能。
笔者将《传播学概论》的课堂教学视作是向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结合每一讲内容,选取能够用传播学基础理论来解读的典型案例,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大局意识、爱国情怀以及专业意识。并针对案例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旨在通过讨论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专业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教师不仅力图从专业角度向学生深入讲解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的相关知识,而且采用最新鲜的案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能够用理论去解释客观世界。
二、以媒体的报道实践解析“新闻真实”的概念内涵,启发学生关于“拟态环境”的哲理反思
在《传播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新闻真实是教师必须向学生深入阐释,学生也应该深刻理解的一个基本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新闻真实的概念内涵、新闻真实在新闻报道的实践操作中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仅包含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层面,还包括新闻事实和价值评判的真实。新闻真实是《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认识和分析社会传播现象时必须厘清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新闻真实的诸多讨论,能够教授和影响学生关于世界以及周围环境的认知,并且也可以对学生开展必要的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职业伦理和道德教育。教师引领学生清醒认知关于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的实质:“拟态环境”指的是媒介通过信息传播活动所创造出的环境。拟态环境并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客观环境。然而现代社会,由于“人与客观环境相隔绝”的原因,个人几乎不可能做到万事万物亲力亲为,比如身在中国的人,没有办法跨越时空的距离去实地探访此时此刻的欧洲正在发生什么,只能通过媒介的报道去了解欧洲,然而媒体的报道都是经过对象征性事件的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才展示给大众的。“媒体并不反映现实,反而在某些方面塑造现实。”[2]
新闻领域的真实既不同于哲学层面的绝对真实,也不同于物理层面的数理真实,而是混合主观人类认知和客观技术理性的“相对真实”,由不同媒介形态与多样化符号系统协作构筑的传播样态,对人类多元感官施以特定的信息刺激,形成了特征迥异的事实呈现模式,其新闻真实亦表现出不同特征。[3]在《传播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从新闻真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出发,以某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为案例,向学生讲解分析某些西方媒体是如何通过貌似符合专业标准的操作,给读者呈现出只符合微观真实或细节真实然而失去了整体真实,甚至是炮制出的“新闻真实”(假新闻)的。某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更喜欢呈现一些负面事件,比如路透社的记者在2021年5月拍摄到了新疆偏远地方几座已废弃的清真寺,便炒作“新疆很多清真寺遭到破坏”。不可否认,西方记者镜头下破败的清真寺是真实存在的,记者貌似向大众进行了真实的报道,然而他只是用符号建构了他自以为的“真实”,这是一种扭曲的“表面真实”,因为记者并没有去做调研,没有向读者呈现更多更深的背景信息:事实上我国新疆地区的清真寺比英法美德四国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近年来由于人口向城市迁移,有些人口稀少的村庄里的清真寺确实已废弃,然而废弃的都是再没有人使用的清真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事物发展的进程。
起源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准如中立、不偏不倚、不为任何利益集团左右等早已成为全世界媒体公认的行为规范,可当我们查看BBC、CNN、《纽约时报》等西方老牌新闻机构关于中国的报道时,发现某些西方媒体虽然一直自诩独立、客观、公正,然而一用到报道中国上,就“逢中必反”,完全把专业主义所推崇的新闻理念和职业道德抛诸脑后,罔顾新闻真实性,频频炮制假新闻,恶意引导国际舆论。
笔者通过《传播学概论》的课堂教学向学生呈现目前某些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现状,探析新闻真实的哲学内涵以及媒体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去领悟作为上层建筑的媒体组织必然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启发学生对传播学经典理论“拟态环境”进行哲理反思,明晰“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区别,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和爱国教育,以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
三、分析媒介组织在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把关标准,培养学生专业主义意识和理性批判能力
媒体组织是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把关”是媒体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手段。笔者在讲解把关人理论的时候,选取了东京夏季奥运会中,路透社刊发的运动员的夺冠照片向学生展示,同样是冠军照片,外国运动员的配图笑容灿烂,我国很多运动员的配图却选了很不好看的一张,这种区别对待甚至引来中国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抗议。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路透社在报道时为什么选择我国运动员的“丑照”,其把关标准是什么?经过讨论和讲解,学生理解了“把关”其实就是传媒组织依照一定的标准对新闻报道的取舍选择的过程。媒体把关的标准首先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真实性,这是任何一家媒体都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然而真实性不是唯一的标准,新闻媒体在把关时还要考量业务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如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和市场标准(事件能够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条件等),以及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就路透社的报道而言,它选取的新闻图片虽然是真实的,并没有违背真实性原则,然而一个人的美图和丑照带给受众的视觉和心理体验是截然不同的,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相同。路透社对新闻图片的把关筛选显然有着意识形态的因素。传媒组织的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分析,还应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4]
把关人理论在当前媒体背景下亦产生了变化。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我们早已进入平台型媒介的时代,很多社交平台如微博、抖音、B站等都承担了大众传播者的角色,发挥着大众传播的功能。但平台型媒介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常出现“流量至上”的现象,特别媒介平台普遍采用算法推荐,往往过度迎合受众的喜好,推荐一些并不重要也不太有格调的“黄色新闻”。而一些官方媒体,在市场压力和竞争下,其把关标准似乎也一再降低。比如2020年12月4日安徽省望江县城吉水桥边有一女子欲投河自尽。在民警安抚劝导过程中,女子突然扑入深水区。民警展开施救,但女子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民警被网友质疑施救不力,于是不管是社交媒体还是官媒都大肆报道“警察目睹女孩溺亡”,这样的新闻报道对我国警察的形象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就此事件而言,媒体在把关时一味追求时效性而罔顾真实性原则,在事情尚未调查清楚前就妄下结论,引领了错误的舆论导向。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从把关人的基本理论出发,让学生讨论、总结把关理论在新时代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启发学生思考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社交媒体时代媒体应该如何把关。教师通过案例解析以及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新闻职业教育。
在《传播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以热点事件和新闻报道为案例,向学生详细分析讲解《传播学概论》课程中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理论,如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采用不同的媒介规范;媒体在把关过程中所遵守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对大众舆论的引导与把控;媒体通过长期的涵化教育来培养受众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从而培养社会成员的“共识”;让学生知晓媒体通过传播活动所塑造的“媒介现实”并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客观世界。虽然某些西方媒体一直以独立与公正自居,但其实新闻报道中绝对的客观并不存在,所有媒体组织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都不能摆脱其国家利益以及其所固有的价值观的影响。笔者通过联系现实社会状况,不仅讲解传授传播学专业知识,且始终将爱国、法治、敬业、自由、文明等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
四、剖析媒体报道中所隐含的权力关系,培养学生国际传播的意识与素养
媒介组织采集信息并进行制作,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受众“提供关于世界的真实图景”,然而,哪些新闻可以呈现给受众,哪些不可以;新闻故事该说什么、怎么说,都由媒体掌握着主动权,媒体组织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权利,因为它能够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活动引领人们“想什么”,以及“怎样想”。比如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这几年间,我国各级各类媒体通过大量正面导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抗疫新闻报道活动向国内外民众展示疫情中的中国社会情形,不仅向民众普及了关于疾病和防疫的健康知识,安抚了民众情绪;而且通过报道政府的各项举措、各种抗疫战线上的典型英雄人物,让国民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向民众传达出“抗疫必胜”的信念和勇气。媒体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通过其几年来大量持续的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累积效果”和“遍在效果”,营造并展现了一个在困难面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将本国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的中国形象。
从新闻报道的专业实践来看,BBC、CNN、《纽约时报》等西方著名媒体有些关于中国的报道显然并不符合专业理念和规范,然而那些歪曲事实的新闻报道却在国外普通民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相距遥远,绝大部分国外民众没有条件亲临实地去认识真实的中国,他们脑海中关于中国的形象是媒体精心选裁过的结果,这种“象征性现实”却被当作了客观实在,内化为国外民众认知中的“中国形象”。媒体所呈现出的这种“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效果显然非常符合西方利益。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剖析一些外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以传播学理论深入思考其中所隐含的权力关系:
首先,在目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无论是从说英语的人口数量还是从媒体上呈现的英文信息量来看,英语都是一种占有绝对优势的语言符号。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其代表作《语言和象征性权力》中认为:“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获取象征性权力(symbolic power)的象征性资本(symbolic capital)”。布迪厄一直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和媒介,语言的使用过程本身就隐含着一种权力支配关系。[5]尽管所有的人类语言本质上都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但显然不同的语言赋予了语言之间不同层级的象征性资本。与中文信息相比,西方媒体的英文报道更符合广大西方民众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因而更具影响力。
其次,在国际传播的较量中,需要中国政府以及媒体人更多努力,而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子,作为未来从事国内国际传播工作的后备军,应该有清醒的认知:不仅应努力学习掌握新闻传播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应该满怀爱国热忱,具备国际眼光和大局意识,提升国际传播的意识与能力。
五、结论与反思
当下的社会信息流通便利、国内国际的现实环境非常复杂,年轻的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的时期,极易受到外界各种思潮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所以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至关重要。大学各种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政教育的绝佳阵地,尤其类似《传播学概论》此类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新闻传播类课程本身政治性就较强,因此要求教师本人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新闻理论与实践知识,更要具有政治敏感和坚定的信念,热爱国家与人民,诚实正直,在课堂教学中能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
笔者在《传播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从最新的热点事件和新闻报道入手,不仅从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的角度向学生讲授媒体新闻报道的实践,并且更深刻地剖析原因及影响,同时也力图让学生明晰中西方媒体在新闻理念、实践操作、媒体规范等各方面并不尽相同,培养学生学会用西方思维去思考评判各种新闻传播活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更有效地与西方对话,尽可能消除传播障碍与隔阂,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向国际社会展现出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
在《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始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育个人的理性批判思维能力,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