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文化人物经验谈
2022-11-21詹亚旺
詹亚旺
2016年6月至10月,《湛江晚报》的《文化·人物》版开辟《女文化人风采》专栏,主要报道一批湛江本地女性文化人的故事,她们当中有作家、诗人、书法家(篆刻家)、版画家等,笔者不但负责组稿、编辑,还撰写了6篇人物专访。下面,笔者就采访1位书法家和3位版画家的经历,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访“低调”人物:找准时机抛砖引玉
人物专访《“女书协是我们温馨的家”》(载于2016年6月18日《湛江晚报》),写的是湛江市女书法家协会主席庞春燕的故事。她为人低调,笔者还未开始提问,她就一脸认真地向笔者和摄影记者交了底:“记者同志,不要写我个人,要多写我们协会。”不写个人?笔者此行的任务是写人物专访的,总不能空手而归呀!于是,笔者来个“顺水推舟”,跟她说:“好的,多写集体,少说个人”。于是她放松了“戒备”心理,高兴地说起湛江市女书法家协会从创办到成立的故事。接着,笔者请她现场挥毫泼墨,“露一手”给我们看。摄影记者在旁“咔嚓咔嚓”抓拍,笔者则一边看庞春燕写字,一边快速思考,寻找她作品的特点。当她写好一幅隶书《紫气东来》,笔者正赞她写得沉实遒劲、古朴厚重,问可否见报时,她却说,“这幅感觉不是很好,我找另一幅给你。”说完,她钻到桌子下,打开一个“八宝箱”,先是拿出一幅隶书《上善若水》,后又拿出一幅她自认为更好的隶书《寸草春晖》来展示。笔者这下找到话题啦!
“庞老师,看您的作品,有不少是写大字的,很有骨力,里面是否有一段故事?”
“哈哈,还真的给你说中了。”
庞春燕打开了话匣子,说起1974年到1976年,她在随农村路线教育工作队下基层工作期间,经常要写标语和横额,有时写的单字直径有一个簸箕那么大,不知不觉间竟练就了不小的腕力,而且领悟到字体布局的要领。她还提到,在那两年时间里,她还经常负责刻蜡板印宣传资料,这对练好楷书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于是我接过话题,开始“顺藤摸瓜”:
“刚才您提到刻蜡板,那可是要耗费很大精力的事呀!跟写楷书异曲同工。”
“是的,要很有耐心才行。”
庞春燕在答话的同时,捧出一套精美的小楷作品,向我们展示。她说,2015年初,自己不慎扭伤了脚,起初她的心情比较苦闷,但过两天后,她决定利用养伤时间写小楷。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脚伤基本痊愈,而她则有了不小的收获:用小楷抄写了一套23页3000多字的《金刚经》。嘿,又有“料”到!
为了继续“挖料”,我看了庞春燕的简介,简介中提到她“在湛江市文联工作期间,曾接触沈鹏、沈定庵、沈鸿根、秦咢生、麦华三等老一辈书法名家,并得到他们的悉心指点”,于是笔者问她,接触这些名家后,除了在书法艺术上得到指导外,还有什么意外的收获?“主要是他们对书法艺术一丝不苟的态度。”接着,她向笔者讲述了一件令她印象特别深刻的事。
看,采访对象本来是不想谈她的个人经历的,但由于笔者“抛砖引玉”时机得当,采访对象的话匣子就自然而然打开了。采访行事低调、不好张扬的人物,记者必须做到注意倾听、细心观察,不断制造话题,才能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只要“砖”抛得好,就能引出“玉”来(引出一些精彩的故事情节或金句妙语)。
二、体验式采访:对话描写增现场感
笔者专访湛江市80后女版画家杨锦珍的报道《用心刻出生活的味道》(载于2016年7月2日《湛江晚报》),是一篇体验式报道。2016年6月28日,笔者和摄影记者一起去采访杨锦珍。她是一位“实干家”,讲理论不多,加上笔者是第一次采访版画创作,于是决定进行“体验式”采访。一见面,我就开门见山表明来意:“杨老师,这次采访我提问不多,主要看你刻版画。”她一听,很高兴,“太好了!我最怕提问,因为我没有什么故事好讲的。”然后,笔者请她开始演示刻版画。
“杨老师,这活儿很费眼力的,如果刻错了,可以‘亡羊补牢’吗?”趁杨锦珍小憩的片刻,记者问道。
“可以,不过很麻烦的,要锯一小块木板来补上,刻的时候尽量集中精力吧!”
“让我体验一下抓刻刀的感觉,好吗?”“好的。”杨锦珍拿来一块练习板,记者双手扶着刻刀,用力往前推。哦,还真有学问:刀口跟木板之间的角度越大,刻痕就越深,但费力,反之则刻痕浅、省力。而杨锦珍是单手操作,手法纯熟,不愧是版画家的好身手。
“杨老师,现在我知道版画的底版是怎样刻出来的了,请问又是怎样印出来的?”
“底版刻好后,将油墨挤在一块瓷砖上,接着用滚筒蘸上油墨在瓷砖上来回滚动,然后在刻好的底版上不停地滚。”杨锦珍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滚筒,随即示范起来。
“滚的时候有什么技巧?”
“滚油墨要又薄又匀,印出来的版画才线条清晰,黑白分明。”
“哦。那印的时候也很讲究技巧吧?”
“对。印的时候要将画纸平铺在滚上油墨的底版上,然后拿一个鹅卵石,不停地在纸背上磨,直到油墨充分印在纸面。如果油墨不足,还需补充。最后,轻轻地将画纸揭开,一幅版画就大功告成了。”
“套色木刻是否比黑白木刻更复杂?”
“是的。像这幅套色木刻《大海——我们的归宿》,要刻3个底版,然后印3次,而且每次印的时候要边角对齐,才能套色准确,不走位。”
上述是笔者和采访对象的对话,问得自然巧妙、水到渠成,答得自然清晰明了、丝丝入扣。体验式采访的关键,就是记者要将自己沉浸在采访现场,与采访对象产生良好互动,并适时提问,像一个向导一样,引领采访对象向着自己的采访意图靠拢,从而实现采访目的。上述对话描写,不用描写刻、印版画的全过程,而是将版画创作的一些关键节点用对话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的好处是避免冗长累赘,行文活泼灵动,且令人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三、说作品特色:不断追问 亮点纷呈
《童真看世界民俗塑画魂》(载于2016年7月16日《湛江晚报》)是笔者采访女版画家丁华波的人物专访。采访这位版画家,我提问的方法是,从谈作品特色入手,轻松引出话题,再逐渐深入采访。丁华波的作品充满童趣、善用民俗元素,于是笔者和她展开对话:
“丁老师,看了您的作品,我觉得有两个特色:一是线条较粗,有点‘浓眉大眼’的感觉,二是充满童趣。”
“詹记者,你说的在行。我的版画追求线条拙朴、野性,突出平面装饰,融入民俗元素。画面整体确实充满喜感和童趣。”
由于笔者看出了采访对象作品的主要特色,一下子找到了“共同语言”,为采访开了个好头。于是笔者乘势而上,继续发问:
“《会飞的鱼》,主体部分是一条‘大鱼’。这是一条象征性的鱼,鱼身上有菠萝、剑麻、轮船、龙门吊、海鸥,还有虾、蟹、小鱼。‘大鱼’周边还有不少小鱼、小鸟。这幅画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象征湛江的腾飞。”
“红土精灵(石狗)系列应是应用民俗元素的代表作吧?”
“是的。为了创作该系列,我专门到雷州、遂溪等地采风。细细观察每一只石狗的形状和神态,并听当地村民讲述有关石狗的传说故事。通过采风,我对表现石狗的神韵有了更深的心得体会。”
上述对话,笔者以谈论丁华波的代表作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为引子,引出她说出自己的创作取向,“我喜欢用童真的眼光看世界,作品力求表现简单和质朴。”
“丁老师,您给我看的10幅版画中,6幅都画有鱼,这是否跟您的生活环境有关?”
“是的。我是在渔业公司长大的,父亲一辈子跟捕鱼打交道,他每次回家都跟我讲有关鱼的故事,他的书柜里藏着很多中外各种鱼的图片资料,鱼的美丽吸引了我,所以我从小就很喜欢鱼。鱼代表活泼、喜庆、富贵、吉祥。因而,我在创作版画时,会自然而然地用上鱼的元素——鱼‘跃’上了版画。”
上述提问,引出了丁华波“自幼喜鱼,版画刻鱼”的故事。末了,笔者还不忘来个“画龙点睛”,写道,“生活的大海里,人们像鱼一样追求快乐;艺术的海洋中,画家像鱼一样探寻奥秘。”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版画家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
纵观上述3个采访文化人物的事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均有相当分量的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对话描写(也叫对白描写)。而要将对话描写写好,首先是记者要问得好。记者问得好,问得“在行”,就会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让采访对象高看你一眼,采访对象会觉得,“原来记者对我们这一行挺了解的,对我的作品特点也相当了解”,自然和你产生“同频共振效应”,打开话匣子和你聊,聊出很多对你有用的信息。
采访文化人物,乃一门综合艺术,它融合了交际学、心理学、文学、美术、音乐、摄影等方面的知识,记者能否善于提问,激发采访对象讲出故事和细节来,逐一发现亮点,考验着一个记者的基本功。正是:问得好,有“料”到;问得巧,报道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