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
2022-11-21张春海
张春海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服装设计专业包含“服装设计”与“服装技术”两大类课程。服装设计作品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法来实现,同时,各种技术手法也可以起到丰富服装造型的作用。因此,服装设计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结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艺术性与技术性双重属性的培养。
“服装结构设计”属于技术类课程,与“服装造型设计”“服装工艺设计”并称“三大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在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1]。但是,“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在国内高校教学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1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重视舞台艺术效果,轻视结构工艺技术及市场需求。我国服装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从美术教育课程中转化而来,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感性的艺术思维方式为主,导致学生过度重视舞台艺术效果,轻视结构工艺技术及市场需求。后来,纺织类高等院校开设了服装工程类专业,以理性思维方式为主导,虽然开始重视结构工艺技术,但是又忽略了对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没有考虑到学生艺术性思维方式和技术性思维方式的协调关系,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人才培养方案都无法满足当下服装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造成了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的欠缺以及就业困难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内外服装相关产业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为了满足国际服装市场的需求,国内服装产业开始进行企业的转型升级,部分高等院校也逐渐认识到服装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开始调整教学模式,改善教学内容,注重艺术和技术的双重培养。
(2)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完善。“服装结构与工艺”是服装设计专业中一门独立的重要课程,也是服装生产制作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其知识结构涉及人体解剖学、人体测量学、服装造型设计学、服装工艺学、服装卫生学、美学及数学等,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服装结构设计位于服装设计的中间环节,前有服装造型设计,后有服装工艺设计。造型设计具有服装外形的审美性,结构设计具有款式构成的合理性,工艺设计具有结构关系的可行性。服装结构设计将造型设计所确定的立体形态的服装轮廓造型和细部造型分解成平面的衣片,揭示出服装细部的形体、数量吻合关系、整体与细部的组合关系,修正了服装造型设计中不可分解的部分,改正了费工费料及不合理的结构关系,使服装造型更趋于合理与完美,是服装造型设计的延续与补充,是将服装造型设计的构思及形象思维结果转化成服装平面结构图的工作过程,既忠实于“原作”,又包含了再创作。同时,服装结构设计还为服装缝制加工提供了成套的规格齐全、结构合理的系列样版,为部件的吻合提供了数值依据和实物保障,有利于制作出能充分展现设计风格的服装。因此,服装结构设计既是服装造型设计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服装工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在整个服装设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服装结构设计是一门与生产实践有着密切联系的实用性学科,是严密的科学性与高度的实用性的统一。服装结构的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因此,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实践才能理解并牢固地掌握。当前,高等院校的“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时分配较少,教师不能深入、系统地讲述服装结构相关知识与运用方法,特别是工艺制作实践部分时间不够;其次,同一个时间段开设的课程较多、课时集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不到巩固和吸收;再次,课程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系,“服装结构与工艺”“立体裁剪”等课程开设的时间以及教师安排不合理,课程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课程衔接不够完善;最后,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缺乏系统性,结构原理讲解不够,逻辑关系不清晰,设备实际操作不熟练。
(3)课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单纯的板书讲解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手工制版方式不适合当下的市场需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不能及时跟进。
(4)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结构制图不够严谨,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学生对结构类课程的认识不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服装结构制版原理的理解,结构制图过程不够严谨,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5)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对结构制图原理的实际运用能力,上课内容陈旧、方式呆板,缺乏艺术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制版方式老化,不能及时改进,无法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2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
2.1 改变教育理念,艺术性与技术性并重
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工艺设计的基础,也是服装款式造型得以完美呈现的关键[2]。只有将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工艺设计三者相结合,才能使“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出现质的飞跃。中国大批服装设计师只注重款式设计表面,不能深入服装结构设计,这是服装设计受限的重要因素,进而也直接导致服装成衣的造型效果及制作质量较差,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由此可见,观念转变才是行动转变的前提。
2.2 调整“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教学安排以及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
(1)适当增加课程的课时量,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深入展开,同一时间段不要过度安排相关课程,保证学生能够有精力消化相关知识。在课堂上,以结构制图以及制图原理讲解、教师操作展示为主,将工艺技术练习、结构创新实践、市场调研等环节安排在课后进行。艺术类学生的个性较强,善于运用感性的思维方式,要想学好“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要有针对性地强调理性思维的学习,加强造型结构制图的训练,需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与动手实践操作,这样才能保障学习效果。
(2)根据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相关课程的上课顺序及上课教师,建立良好的教学模式。“服装结构与工艺”相关课程包括“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童装结构与工艺”“女装结构与工艺”“男装结构与工艺”“服装立体裁剪”“服装CAD”等课程。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课程的先后顺序。“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系统性较强、课程衔接较强,因此,最好安排相同的教师进行授课,可以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性较强、类别较多、难度大,教学内容可以选择经典的款式进行讲解。对于领子、袖子等设计难度较大的部件,教师可以单独讲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讲述完人体体型特征及人体测量之后,可以将具体的服装款式结合结构设计,避免孤立、单调的课程教学。
2.3 改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内容较多,难度系数较大,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非常重要,而改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手段是关键因素。教学方式较为多样化,比如教师示范、课堂讨论、专项练习、课题研究、项目实践等,需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线上网络课程、CAD辅助教学等,且教学进程要由浅入深、化繁为简。
2.3.1 手工制版演示教学
手工制版演示教学对于初次学习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便于锻炼学生的手绘能力、理解制图规范、夯实学习基础。
2.3.2 利用真人模特进行教学展示
不同的人体特征、服装与人体的空间关系、人体浮余量的处理、省道的设置等都是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利用真人模特进行教学展示,便于学生对人体的理解,而人体是学习服装结构的关键和根本。
2.3.3 服装成品展示教学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对于结构工艺缺乏基本的概念。单纯的语音讲解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而成品展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服装的结构特征、工艺手法,便于学生对结构工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4 利用网络多媒体对著名品牌、大牌设计师的经典款式进行剖析
网络教学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结构清晰,不同的结构造型、工艺手法的优势都较为直观。对于经典款式的剖析,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结构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3.5 服装电脑制版软件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服装制版软件开始广泛运用于服装产业。服装制版软件设计速度快、尺寸精确、修改方便、储存便捷,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这些都是传统手工制版方式无法比拟的,而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
2.3.6 实际的结构工艺操作展示教学
学生通过实际的结构工艺制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平面的结构衣片通过结构工艺手法的综合制作运用,转变成立体的服装款式造型,可以促使学生快速理解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的空间转化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综合性实践项目,让学生自主设计服装款式,并且完成款式的结构制图,再制作成服装坯样进行效果检验和调整,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省道转移、领子的结构设计、袖子的结构设计、部件的结构设计等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单独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灵活处理结构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可以引用校企合作教学、工作室实践教学等实践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应用课程内容,使学生真正面对企业、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结构工艺的理解。
2.5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服装结构造型与工艺技术运用能力
目前,高校的教师队伍中缺乏既有艺术修养,又有设计思维能力,还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服装结构设计是既要有技术性又要有艺术性的一门学科,将结构设计与艺术创作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与工艺并重,是服装结构教师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3]。高等院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应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高级技师进校交流、培训及教学,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
3 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才需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服装行业飞速发展,需要大批适应社会发展与服装潮流趋势的设计人才,要求服装类高等院校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培养出适应当前服装设计需求的高端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