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2-11-21张悌忠

纺织报告 2022年4期
关键词:产教市场营销服装

张悌忠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产教融合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高校要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勇于变革创新,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一方面,产教融合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1];另一方面,产教融合是专业教师提高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需促进产教融合,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1 “服装市场营销”课程介绍

“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课程,包括服装营销理论概述、服装环境分析、目标市场定位、产品4P策略、服装市场调查等理论知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适用性,为“服装采购实务”“服装电子商务”“服装品牌管理”等课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准确、及时地把握服装消费者的需求,制定企业营销策略,提升自身的效益。

通过“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所学营销理论知识分析企业案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能够将理论知识融入服装市场调查、服装策划方案撰写等实践中,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2 产教融合背景下“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1 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

“服装市场营销”课程应该顺应当前形势,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朝着新时代教育发展方向进行改革。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充分发挥其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实践能力、营销方案的撰写能力、服装市场的调查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乐于参与到提高自身营销能力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并能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商业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现代营销管理意识。

2.2 适应纺织服装行业发展需要

中国纺织服装的生产和出口在世界遥遥领先,纺织服装企业众多,急需大批适应服装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在全球服装行业竞争激烈和国内服装市场需要未完全挖掘的形势下,服装营销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中国服装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2]。“服装市场营销”课程应转变思路,从培养传统推销人才转向培养具有现代营销素养和能力的人才。

2.3 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已经很难保障“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多动脑、少动手,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另外,信息化教学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越来越普遍。因此,“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急需进行改革,争取培养兼具服装营销专业知识和服装营销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服装产业的发展需要。

3 “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现状

3.1 教学内容陈旧

“服装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设置,要从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出发,适当整合教学内容。传统的服装营销理论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分析内容上,还应体现在分析方法上。当前,还有很多教师在讲授4P营销理论时仍然停留在传统内容上,如渠道策略的讲解,主要集中在传统线下渠道,对抖音、微信、微博、电商平台等线上渠道的讲解不够。

3.2 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师仍然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PPT课件中文字多、图片少,特别是符合当下服装营销实际的视频、动画、声音等教学资源较少;案例教学等教辅形式由于内容陈旧且未及时更新,未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此外,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3.3 实践教学效果差

“服装市场营销”实践性强,实践教学必不可少,是人才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课堂实践,使学生很难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很重要,而教师迫于教学计划的安排,缺乏企业实践;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无法为学生提供企业的最新资讯;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教学的目标应该体现实践性和操作性,但实际上,实践教学目标不够细化、不够具体、不够明确,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差;教学内容偏理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服装营销理论的讲解,实践知识的讲解较少;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性考核不够,学生在实践环节参与度不高且态度不够端正[3]。

3.4 考核方式不合理

营销类课程注重实践,但实际上,“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考核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的评定主要参考期末考试的成绩,平时表现的考核也主要集中在考勤、作业等项目,而案例讨论、参与项目活动或小组讨论等课堂表现的考核比例较低。

4 产教融合背景下“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模式的探索

4.1 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服装市场营销”课程内容应更好地适应服装企业的发展需求。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基础上,侧重调查、策划能力的培养以及新知识、新思想、新技能、新技术的传授。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内容的融合,加强学生对“服装市场营销”各模块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进而为今后创新创业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例如学生通过撰写服装市场营销策划案,为将来创业积累宝贵的经验。

4.2 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寻找符合服装企业实际的项目,将项目交给学生处理。例如营销策划案的撰写、前期的市场调查和后期的方案撰写,都让学生自己管理。学生在策划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最终完成整个营销策划案的撰写。通过项目体验,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鼓励企业专家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中来,将服装企业具体项目引入教学项目,通过具体任务的教与学,加强学生对各个模块知识的掌握。例如,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撰写市场营销策划方案,根据此项目细化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掌握营销环境的分析、消费者的分析、服装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4P市场组合营销策略和服装市场调查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学任务的细化,使课程的教学思路变得更清晰,同时可以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4.3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重视信息教学,推动信息与“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深度融合。通过慕课(MOOC)等教学互动平台,丰富课程教学资源。通过PPT课件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服装促销策略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服装品牌广告,让学生深刻了解服装广告促销的策略。教师要做好课堂的服务工作,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好服装营销小视频并上传到教学互动平台,让学生提前预习;课中,教师可以预留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课后,学生通过教学互动平台提交作业,教师通过平台给学生答疑解惑。

“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应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各自的作用,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4]。通过讲授法全面、快速地讲授服装营销理论知识;通过讨论法进行合作学习,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通过案例教学法对服装企业现实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领会服装营销的各种基本理论与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情景模拟法,创设真实的服装营销环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并加深对营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学习通、慕课等教学互动平台,克服学生线下答题的恐惧心理,以便鼓励每位学生参与教学互动,通过手机扫码回答问题,学生可以浏览并回复他人的发言,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4 创建学习交流平台,实现师生全面互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UMU、学习通等教学互动平台发展迅速,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在平台上,教师可以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为下一步教学计划的执行奠定基础;同样,学生在平台上可以畅所欲言,发挥头脑风暴作用。

例如2021年,鸿星尔克在自身困难的情况下还向河南特大暴雨灾区捐献了5 000万元物资,教师可以利用该热点事件,在学习通App上发布关于“服装企业如何以社会责任营销企业品牌”的主题讨论。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讨论并自由评论和留言,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全面互动。

4.5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1)注意调整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占比。由于“服装市场营销”课程与市场关系密切,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保证学生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能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接轨。

(2)需丰富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服装市场营销”课程要结合实践,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通过真实项目和模拟演练,加强学生对营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提高对实际营销技巧的熟悉程度。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要结合最新案例,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案例展示。例如,针对当下“国风潮”,要求分组寻找一个国潮品牌,分析其如何进行品牌文化营销,并要求派代表进行PPT展示。

4.6 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提高合作育人质量

长期以来,产教融合不到位,企业和学校缺乏良性互动,教师在课堂上教的未必是企业所需要的,企业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也未必是学校课堂上所教的。因此,要吸引服装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进校园,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搭建平台[5]。通过“走出去”,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师的知识储量很重要,不仅包括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还包括专业课程的实践知识。教师要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的动态和行业最新资讯,进而实现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融会贯通,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实际、课堂变得更加有趣高效[6]。为了保证“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常态化和制度化,学校要将企业实践列入职称评定等方面的考核中。

长期以来,校外顶岗实习基本流于形式且效果差,因此,学校一方面要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参与办学,鼓励企业创办符合学校专业要求的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和人才孵化基地等,另一方面需完善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端正学生对校外实习的态度。

4.7 推进课程考核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传统的课程评估方法比较重视结果,结果评价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难以考核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掌握水平。一方面,“服装市场营销”课程在试卷命制和试卷设计过程中,可以设计服装案例分析题、服装营销情景模拟题和服装营销方案题等,以便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需探索多元化评价指标,重视学生的课堂思考和互动,将动手实践能力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

5 结语

“服装市场营销”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课程,通过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构建新型融合方式,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铺平道路。

猜你喜欢

产教市场营销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