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玫瑰色的慰藉:新媒体时代的甜宠剧

2022-11-21

关键词:颜值受众

张 浩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在市场经济的有力助推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蒸蒸日上,电视剧的题材创新层出不穷,电视艺术进入了遍地开花的繁荣时代。新媒体时代网络剧种类繁多,甜宠剧作为重要的剧集类型,因其与以往题材的电视剧不同,又与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存在鲜明对比。作为青春偶像剧的分支,甜宠剧以其轻松愉悦的剧情、讨喜的人物设定、大IP改编制作、高颜值的主角,以及反映当下年轻人的爱情观等因素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市场的欢迎。新媒体时代网络剧借助制作容易、题材广泛、网络平台易于传播营销等优势蓬勃发展,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传播得更加迅速,不断扩大其在影视市场的份额。在新媒体时代,任何媒介都可以作为价值观念的传播载体,因此借助甜宠剧的创作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美好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当下重要的传播策略。

一、甜宠剧概述

(一)甜宠剧的理论解读

甜宠剧是从青春偶像剧分支出来的。2000年前后,青春偶像剧诞生,其代表作主要有《流星花园》《王子变青蛙》《放羊的星星》等电视剧,但剧情大多是虐中带甜,虐占主线。大众之所以觉得甜,是因为导演拍出了男女主角谈恋爱的过程,观众全程参与了主角从相识到相知的经历,从而感受到的是恋爱过程中的糖点。直到《何以笙箫默》《杉杉来了》播出后,小甜剧才从青春偶像剧中脱颖而出。这种小甜剧在情节上承袭了早期偶像剧的套路,但又和早期偶像剧略有不同。甜宠剧的男女主角“人设”更为讨喜,剧情更加轻松,让受众在观看时情不自禁地感到放松与快乐。这类甜宠剧承袭了早期偶像剧“男帅女美”的特点,且剧情充满“少女心”,深受受众欢迎。对此,可以将甜宠剧拆分为“甜”与“宠”,将甜宠剧定义为“以讲述甜蜜爱情的剧本为依托,以轻松有趣的剧情为主线,着力塑造讨喜又高颜值的男女主人设,以广大普通观众为受众,使其在观看时感受到愉悦的连续剧”[1]。

叶潇聪从美学视野出发探讨了甜宠剧的创作策略,提出甜宠剧在保持已有特点的同时不能囿于甜宠的圈圈里创作,而应结合现实进行创作[2]。林米涛在新媒体的语境下研究甜宠剧的创作类型,基于甜宠剧成本与产出现实,思考甜宠剧的IP重构[3]。杨毅认为甜宠剧靠着演员选择、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等因素在众多的网络剧里赢得了一席之地。甜宠剧的人设讨喜,或高冷男神,或青春少年;剧情少女心爆棚且轻松温馨,没有狗血、虐心的剧情;演员多是切合受众审美的高颜值、气质形象贴近角色的明星[4]。李琳郁探讨了青春符号对集体记忆的唤醒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参与式文化的盛行。青春校园剧通过一系列符号唤醒了受众的集体记忆,校服、书包等人物符号,操场、教室等校园符号,一系列受众共享、传承的文化符号唤醒了观众的青春集体记忆[5]。

本研究首先从剧情题材上对甜宠剧创作进行分析,发现细节的刻画、高甜的剧情、多元IP的改编等是其创作的主要题材来源;其次从宣传制作方面来分析,主角的颜值、营销背后蕴含的参与式文化、Cp(Coupling)的新型模式等都是甜宠剧创作的重要环节。甜宠剧应基于成熟的创作思路,不断丰富自我,向着小而美、精品化等方向不断迈进,创作出更多契合受众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甜宠剧作品。

(二)甜宠剧的发展历程

1.从现实题材到甜宠剧的演变

甜宠剧作为影视剧行业创作者的青睐对象,背后有着深层的原因,因为其反映了每个历史时期所存在的社会思潮,涌现出了许多现象级热剧。风靡许久的现实题材影视剧《欢乐颂》《都挺好》《三十而已》《安家》《不完美的她》等,在观众看来都是口碑较好的佳作,演员演技与实力并存。然而,在这种剧集扎堆的情况下,电视剧市场一时间良莠不齐,受众心理发生变化,避免不了会有“审美疲劳”的倾向。这股热潮渐渐散去之后,接踵而来的是与现实题材剧存在鲜明对比的甜宠剧,迎合了当下观众的口味需求。当前,这种受众能从中得到共鸣和投影,更多反映当下年轻人爱情与生活、焦虑与成长的剧集愈发呈现井喷之势,可以预见,甜宠剧在未来电视剧市场上将会焕发出巨大活力,并且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

2.从伤痛文学到甜宠情境的转变

随着火爆IP的翻拍成为大势,网络剧渐渐崛起,以《小时代》《匆匆那年》等为代表的青春伤痛文学影视占据大部分影视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许多甜文被翻拍成网络剧,尽管其剧情老套,但正如网友所说的“生活已经这么苦,何不通过小甜剧来添加点糖分呢”。甜宠剧已经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受到市场的欢迎。之前流行的青春偶像剧,大部分都是以某一主角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感情、生活经历往往是一波三折。但是,近些年崛起的甜宠剧,一改常态,满足受众对爱情、生活的憧憬,通过刻画主角顺畅的情感经历与简单的生活环境展现人物生活中的美好,深入当下社会年轻人心底的焦虑。

3.从单一平台到新媒体多元化平台的拓宽

在此之前,甜宠剧一般聚焦于某个网络视频播放平台。新媒体时代,甜宠剧的发展引爆了越来越多的市场白点,拓宽了多元化平台。在新媒体时代,明星作为公共人物是话题中心,引导舆论风向,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例如,2022年冬奥会为宣传冰雪运动,邀请王一博作为冬奥会文化推广使者介绍单板滑雪运动,王一博介绍单板滑雪阅读量超1.10亿,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微博称正在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明星流量给甜宠剧带来的红利主要体现在明星有着稳定而庞大的粉丝受众群体,同时也有很多“路人粉”冲着明星去看剧,这部分受众使甜宠剧的热度不减反增。剧方利用便利的互联网条件,在微博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也加大了甜宠剧的热度。热搜本身就是话题中心、流量聚集地,可以增加甜宠剧的曝光量,吸引更多的受众,而阅读量和讨论量更是能体现出受众对整个话题的兴趣度。

二、甜宠剧选题背景的创作整合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甜宠剧已经成为电视剧新宠,深受广大网民的青睐和众多网络平台的欢迎。从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进入市场的30多部甜宠剧,包括《冰糖炖雪梨》《传闻中的陈芊芊》《暗恋橘生淮南》等多部甜宠剧都有共同的创作特点,选题背景贴近生活,或是题材温馨有趣。

(一)小细节的刻画引起观众共鸣

甜宠剧对于小细节的刻画细致入微,大多是观众所亲身经历的。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网络剧,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小甜剧更加能够引起观众共鸣。《最好的我们》主要是对高中校园生活进行描绘,使受众有很强的代入感。除此之外,纯粹真挚的同学情塑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各个细小的事情慢慢培养出来的。没有车祸、失忆等狗血剧情,有的只是平淡而又温馨的生活,像是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了大屏幕,一点一点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1.3 口腔黏膜炎分级标准[12] 参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将口腔溃疡分为0~3度,0度:无任何口腔不适;I度:口腔黏膜干燥、潮红、变薄,未有破损,进食时可有轻触痛;Ⅱ度:局部口腔黏膜有轻微破损、脱皮,破损灶不超过3个,范围不超过3 mm ×3 mm,进食时伴有明显疼痛;Ⅲ度:口腔黏膜多处溃烂、出血,伴有剧烈疼痛,且范围超过3 mm×3 mm,不能进食。

在《最好的我们》中,不管是初入高中在公告栏里找分班信息、军训中的迷彩服和站军姿、熟悉的高中食堂以及和现实生活中一模一样的餐盘,还是逃不过的大课间做操、桌上的“三八线”、上课时偷偷传递的小纸条、偷偷摸摸背着老师聚集在班级一起看奥运会刘翔夺冠,以及最能代表高中生活的考试、选文选理的讨论、年级大榜排名……每一件事情都极具代入感,都是受众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这些事情被原封不动地搬上了荧幕。不管是已经经历过的,还是正在经历的,这些剧情都或多或少地引起了受众的共鸣,激发起受众的情感。在以《暗恋橘生淮南》《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这3部甜宠剧所构成的“振华三部曲”系列中,都有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导主任。电视剧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代入感,这3部剧的教导主任甚至都是同一个演员所饰演的,这是“振华三部曲”系列延续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引发观众的感情共鸣。相比于穿越片、科幻片等远离生活的题材来说,青春甜宠剧更加贴近生活,从刻画生活的小细节入手,用生活中常见的经历来构建剧情,更加能够引起观众共鸣,从而提高剧集的受欢迎程度。

(二)“高甜”剧情解压快节奏生活

甜宠剧主要以“甜”和“宠”为主,没有一般网络剧常见的勾心斗角、人物感情线复杂等特征。从剧情上来说,甜宠剧很少有勾心斗角的剧情;从感情线上来说,也几乎没有主配角之间的明争暗斗,男主角与女主角的感情线相对鲜明简单。剧中不管是人还是物,存在即为“助攻”,都是为了促进男女主角的感情进一步发展而设定的。在《你是我的小确幸》中不仅配角是助攻,宠物也是助攻。高冷医生温少卿的狗挡了女主角丛容的路,并且一直不让路,但男女主角此次不是萍水相逢,而是女主角的闺蜜借此把女主角的微信给了男主角,从而推动了两人的感情发展。

面对紧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沉重的生活压力,大众迫切地想要寻求解压的方式,轻松愉悦的甜宠剧自然成为了大众在休闲时刻解压的一种选择。甜宠剧的感情线单一明了,一般都是前期发展感情,中后期可能会产生矛盾冲突,但主角很快就会明了自己的心意,也就不存在早期偶像剧中“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虐心剧情。这种甜宠型的剧情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予忙碌生活的人们一丝慰藉,让受众在观看甜宠剧时感受到内心的愉悦,将生活中的烦恼暂时抛于脑后。大部分甜宠剧不仅甜度超标,剧情也轻松搞笑,这种剧集更加受到观众的欢迎。《传闻中的陈芊芊》剧情轻松有趣,女主角陈芊芊醉酒后,不仅没有被土匪威胁,还当上了土匪老大,邂逅前来营救的男主角。这种戏剧化的剧情不仅高甜,还幽默搞笑,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中释放压力。除了上述的感情线和故事线之外,部分甜宠剧还力求贴近新时代和现实生活。《下一站是幸福》中的女主角是事业有成的大龄女青年,经济独立且婚恋观相对符合新时代女性。在人设贴近现实生活的同时,男女主角还展开了一段少女心爆棚的“年下恋”。女性受众在观看时可以将自己代入其中,从而给现实生活打上一针完美的“安慰剂”,她们在甜宠剧所塑造出的“虚拟社会”中,不仅获得了“消费”的愉悦感,还获得了情感的支撑和精神力量。

(三)多元化IP改编及原创作品增多

IP改编的甜宠剧,2016年占比64%,而2017年占比达85%。自2018年开始,原创甜宠剧的比例开始增加。2019年,原创甜宠剧的比例第一次超过了IP改编的甜宠剧。2016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改编自同名小说,但2020年的《传闻中的陈芊芊》则是原创自编小说,在《传闻中的陈芊芊》剧集不断更新的时候,同名原创小说也在微信读书App上同步更新。

根据202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八成的学历在大学专科以下。针对低门槛、高参与的网络世界,IP改编剧的受众主要有3类:一是原著读者;二是喜爱某个演员的粉丝;三是网络上普遍存在且乐于参与讨论的“路人粉”[6]。这三类受众已经包含了中国大部分的网民,因此IP改编拥有庞大的目标受众群体。但甜宠剧的IP来源不仅仅是小说,也有可能是漫画、游戏、动漫等。甜宠剧《我只喜欢你》是根据散文集《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改编而成的;动漫《恋与制作人》是根据“乙女向”游戏改编而成的,两者都有较大的受众范围。根据夏达的长篇漫画《长歌行》改编的电视剧,其受众不仅有《长歌行》漫画的读者,还有男女主角吴磊、迪丽热巴的粉丝,以及被吸引的路人受众。由此可见,多元化的IP改编所带来的庞大受众群体是甜宠剧热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四)影视文化中女性主义日渐崛起

大多数网络节目的目标受众都是以女性为主体,常见的选秀类节目、电视剧、两性情感类综艺的目标受众都是女性群体。随着女性的独立意识不断提升、主体意识不断觉醒,市场上涌现了多部聚焦女性心理的影视作品。尽管现代社会女性地位在不断提高,但实际上仍有许多女性得不到她们想要的尊重和平等,而这些聚焦女性主义的甜宠剧恰好可以满足女性受众的心理需求。在传统的影视剧中,女性角色大多是依附于男性的,体现的是她们打理家庭杂事、繁衍后代的作用[7]。但在女性主义不断觉醒的新时期,影视剧的背景与主题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女性扮演的角色渐渐成为重要且亮眼的存在。《传闻中的陈芊芊》就是以“女尊男卑”为故事背景而展开叙述的,女主角陈芊芊是骄纵的花垣城三公主,在花垣城女尊男卑,编剧用了各种各样的台词隐射现实生活,主要体现在男性读那么多书做什么,穿的衣服有什么要求等。这种不常见的内容使得《传闻中的陈芊芊》一度成为一部热播剧,并且热度持续不减。《长歌行》是一部“大女主”的甜宠剧,其剧情主要是围绕女主角李长歌的成长历程而展开的,着墨点主要在于刻画李长歌不屈不挠的精神,勇敢利落的人物形象。《长歌行》不仅剧情有糖点,而且主要刻画的是独立的女性形象,剧情也并不狗血,女主角甚至没有过多的主角光环。在甜宠剧受众多为女性的前提下,这种“大女主剧”显然更适合当下的受众心理,这使其在播出期间热度始终高居不下。

(五)用怀旧的方式打开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1925年首次完整提出的,它主要是指在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人们因为某种共享、传承的事物而产生对过去的回忆。在甜宠剧中,往往是通过描述贴近生活的剧情来唤醒受众头脑中的深层记忆[8]。《2016网络自制剧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90后”是网剧最主要的观众,其中学生占比超过50%。在《最好的我们》中,不论是大合唱、物理竞赛,还是“非典”爆发,都让受众回忆起有着相同经历的过去,这些情节展示了“90后”真实的青春,更能唤醒“90后”的记忆。《最好的我们》的剧情,平淡得像是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但没有像一般青春怀旧影片那样碎片化,它主要以爱情线、友情线、成长线串成了整部电视剧[5]。从高中入学开始,到高中毕业结束,从学校走向社会,完整又美好。《最好的我们》在走剧情的同时,也用怀旧的方式打开了属于“90后”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让受众在观看时不仅更有代入感,也通过电视剧缅怀逝去的中学时光、大学时光,释放内心的情感。

三、甜宠剧宣传推广的生产引导

甜宠剧的火爆离不开营销。甜宠剧以新媒体平台为主要传播平台,媒介自然成为主要的传播手段,成为连接受众与作品的桥梁。在“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甜宠剧不仅需要借助媒介来宣传推广,还应考虑到其背后的文化及受众心理等因素。新时代参与式文化盛行,男色消费在女性受众群体中广受欢迎,受众更倾向于接受短小、碎片化的信息等潮流,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向着媒体碎片化、融合速度加快等方向发展。

(一)主角颜值成为营销热点

人总是趋向于美好的事物,甜宠剧男女主角的颜值自然成为营销热点。因为甜宠剧的受众多为女性,所以不可避免地会谈及男性的颜值问题。广大的女性受众群体愿意为男主角的高颜值买单,这主要体现了“男色消费”这一现象。男色消费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当时日本化妆品品牌“佳丽宝”并没有邀请女明星来代言口红,而是邀请了当红明星木村拓哉为其新款口红拍摄广告。出乎意料的是这支口红的销量格外地好。在2019年和2020年,化妆品品牌也大范围地邀请男明星为其代言,“悦木之源”邀请王一博作为首席探索官,“TOM FORD”邀请朱一龙为品牌香氛与彩妆形象大使等,男色消费正在慢慢崛起。

甜宠剧中男色消费主要体现在受众愿意为男主角的颜值买单。网络上曾经说到,主角颜值高,故事剧情精彩,这部甜宠剧就差不多可以火爆了。观察上文中列举的各部甜宠剧不难发现,男主角的颜值都非常优秀,再有剧中人设加持,完全可以成为甜宠剧的营销点、吸睛点。《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男主角杨洋的颜值就被大众广泛夸奖,有很多人是冲着杨洋的颜值去看《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微微一笑很倾城》于2016年上映,2021年再谈及高颜值男主角,杨洋依然榜上有名,其代表作就是《微微一笑很倾城》。在现代都市剧《我的时代,你的时代》、古装大IP《有翡》《长歌行》中,男主角都是高颜值,如自带流量的男明星胡一天、王一博、吴磊等人。甜宠剧的主角颜值和甜宠剧的热度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关系。《亲爱的,热爱的》的男主角李现原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在饰演该剧男主角韩商言之后,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流量明星。2019年暑假社交平台几乎被“韩商言”“李现”等字眼所刷屏。李现的爆红给《亲爱的,热爱的》带来了巨大的热度。甜宠剧在给予主角名气与粉丝红利的同时,也因主角的名气而给其本身带来了极好的宣传效果,提升了剧集热度。

(二)参与式文化增加受众黏合度

参与式文化概念最初由美国传播学家亨利·詹金斯于1992年提出,指的是以Web2.0网络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体,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8]。人们不满足于只是接受信息,而且更倾向于相互交流信息。视频弹幕的出现就是为了增加互动性。观众在观看时通过弹幕发表自己对视频中内容的看法,或是寻找与自己观点相近的弹幕。网络平台以此种方式增加受众与视频的粘合度。Bilibili(简称B站)是典型的互动参与式视频网站,其弹幕与测试型视频的背后都是参与式文化的体现,观看者通过弹幕发表自己的看法,选择符合自己的选项,和视频的广大受众群体隔空进行互动交流。

参与式文化在甜宠剧上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开设剧中相关人物微博、设置人物话题、创作剧中人物的同人等,来增加人物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观众更有代入感。在《亲爱的,热爱的》这部甜宠剧中,制片方就按照原著的设定,开设了男女主角的微博。该片男主角是高冷又深情的电竞大神,女主角是可爱的高智商计算机天才,因此制片方开通名叫“GN-韩商言”的男主角微博和名叫“爱唱歌的鱿小鱼”的女主角微博,在这两个账号中用剧中角色的口吻来发布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微博,增加与观众的黏合度。同时又因为剧中女主角佟年还是个萝莉歌姬,所以制片方开通了名叫“鱿小鱼”的网易云账号,并且发表了由角色饰演者杨紫所演唱的歌曲《牛奶面包》,使观众在看剧的同时,也可以去微博或其他相关网络平台与剧中的人物进一步互动。《长歌行》剧中Cp“皓嫣”获得了受众大范围的喜爱,随之而来的同人创作也在不断增多。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同人文章创作的浏览热度就已高达222.27万,视频剪辑观看量最高达118.30万。观众通过与虚拟人物互动、同人创作、视频剪辑等方式,与原剧人物建立起了新的联系,参与到剧情互动中。剧方依托参与式文化展开的这种营销方式,使受众自发地参与到剧集宣传中,增加互动性,加大了该剧与受众的黏合度,更好地稳定了目标受众,有利于后期营销的推进和展开。

(三)互联网时代独有的营销传播

互联网信息多为碎片化信息,短视频或者动图已经代替大幅文字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常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一个动图,或者一个表情就带节奏式地发表言论,引导舆论风向,如此碎片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带来了社交“病毒式”传播。甜宠剧的出圈方式往往是凭借剧中的动图或者网友的自发剪辑、修图而不断向外传播。网友们靠着一张动图,或者一小段视频就脑补了一出大戏,不断增多的评论和互动不仅激发了网友的创作与传播热情,更在无形中扩大了甜宠剧的影响力。《传闻中的陈芊芊》曾靠女主角赵露思一袭红裙回眸的动图引发了上万的转发量,通过制作男主角韩烁“传闻中的韩少君”和“实际上的韩少君”相互对比的表情包来增加传播的有趣度,“杀伐果断”与“心悦我、图我”的强烈反差对比,不仅具有喜剧感,还很好地宣传了剧情,使人物形象在无形中丰满立体起来,强化了男主角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此外,甜宠剧剧方利用碎片化的交流方式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些精彩片段,多以一分钟以内的短视频为主,其目的是为调动目标受众的兴趣。《亲爱的,热爱的》《传闻中的陈芊芊》《有翡》等影视剧在播出期间都通过抖音官方账号定期更新剧情短视频或明星个人宣传短视频,借助抖音庞大的受众群体来提高作品的知名度,扩大甜宠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

(四)甜宠剧中Cp营销新方式

“Cp”在百度中的释义是“配对”(Coupling),起源于日本同人圈,本意是指有恋爱关系的同人配对,现也指动画、影视作品粉丝自行将片中角色配对为同性或异性情侣,表示人物配对的关系。甜宠剧多为恋爱剧,其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配对”。在《亲爱的,热爱的》中由剧中角色韩商言、佟年所组成的“童颜夫妇”在剧集播出时就被网友喊“上头”,后期还友情客串了《亲爱的,热爱的》第二部《我的时代,你的时代》,使剧粉大呼“售后好”。在第二部播出之前,剧方就一直以此为噱头进行宣传,吸引大众的眼球。剧集播出当日,话题#佟年结婚空隙还在改论文#空降热搜,其阅读量达5.70亿,讨论量达8.30万。甜宠剧为了保证剧集播出时热度不减,会安排男女主角“合体”接受各个媒体的采访或是“合体”参加综艺活动。如《长歌行》男女主吴磊、迪丽热巴“合体”接受自媒体“追星狗”的采访,男二女二刘宇宁、赵露思直播连线;《司藤》男女主角景甜、张彬彬“合体”参加快乐大本营、新浪扫楼等活动,以此来维持剧集的热度。Cp营销已成为当下极为普遍的一种营销模式,网友不仅不反对适当的Cp营销,还喜闻乐见并愿意参与进讨论中。Cp营销停留在剧中人物,不组真人Cp,不仅有利于甜宠剧的宣传,还有利于甜宠剧热度的保持。

四、甜宠剧的生产创作展望

越来越多的甜宠剧来瓜分影视市场,除基于受众范围的不断扩大、多元化IP的改编和原创作品的增多、参与式文化在营销中的运用、受众心理的转变等原因外,甜宠剧在制作方面不断强调小而美,在内容方面追求精品化,在营销方面强调定位准确等优势也比较突出。由此可见,甜宠剧的市场价值开发充满潜力。

(一)小而美制作方法的运用

“生活太苦了,就在电视剧里过过瘾吧”,这体现了很多受众选择甜宠剧的心声。从内容角度来说,甜宠剧虽然是小体量的制作投入,但是小而精的制作依然可以描述出完整且动人的故事情节,一样可以引发受众共鸣。从市场角度来说,小体量的剧集经过细致地打磨反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达到高收视、高热度的理想效果。小而精的制作方法在《双世宠妃》上的体现尤为明显。深受观众喜爱的《双世宠妃》制作成本低,就是因为在前期创作中就让制作团队介入,编剧团队和制作团队在前期创作时就可以进行交流,从而少花了很多冤枉钱。《将军家的小娘子》不算大制作,走的是小而温馨的剧情路线,但话题#将军家的小娘子#讨论量达3.70亿,可以说是“物超所值”。其主要原因就是制作团队将经费都花在了刀刃上。所有呈现在镜头中的画面、演员的服装都是必须要花的钱。整个拍摄期间各个部门统筹合作,尽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拍摄、美术、制片等方面力求做到能力内的最好,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大体量的甜宠剧虽然存在,但付出与获得并不成正比。华策影视对《有翡》的投入按最高占比80%算,总投资额大概是4.86亿;按最低占比60%算,总投资大概是6.48亿。但网上对《有翡》评论褒贬不一,剧中洗墨江的特效更是被大众说是“三毛钱特效”。小而美的制作方式更能得到受众以及制作团队的青睐,小而美的制作方法在未来将会更多地运用到甜宠剧上。

(二)内容为王的精品化要求

甜宠剧未来应不断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转变。甜宠不是万能的,观众也习惯为好内容买单。新媒体时代讲究“内容为王”,优质的作品才能在一众同类型的剧本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观众。尽管甜宠剧还是有很多新面孔亮相,但它已经不是新演员刷脸的跳板,很多成名艺人也加入其中。如《冰糖炖雪梨》是由《香蜜沉沉烬如霜》原班人马参与制作,剧中男主角由实力男演员张新成扮演,女主角由新晋小花吴倩扮演。该剧讲的是“速滑少女”与“冰球男神”的爱情故事,为了人物动作的标准,保障甜宠剧的质量,剧方特地邀请武大靖、李红爽等国家优秀冰上运动员来指导演员的动作,这一举动得到大众一致好评。甜宠剧的画布设置不应是低劣的抠图,而应强调真实、细致,力求带给观众更好的观看体验。可以实地拍摄的应力求做到实地取景,这可以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享受。演员的演技也不应只是干瞪眼,优秀的演员应该具有共情能力。甜宠剧不是新人演员打磨演技的地方,受众不会为“不走心”的制作和内容买单。在剧情方面,甜宠剧应多多创新,减少相似套路的不断重复,新颖的题材和有内涵的表述在“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自然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幽默和甜宠不是甜宠剧取胜的唯一路径,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市场上,如何创造出精品化的剧集才是制片人和演员在未来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三)聚焦受众的精准定位

甜宠剧受众庞大,经过市场预判后的精准定位更能获得受众好评。庞大的女性受众群体使得甜宠剧不再以男性视角为主,而是更加强调女性的视角,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聚焦女性的甜宠剧。但另一部甜宠剧《惹上冷殿下》的男性观众甚至超过了女性观众,男性观众占比达56.48%,而女性观众占比为43.52%,这比一些男频IP的男性受众占比都多,所以,不同的定位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制作团队应加强与平台的合作,平台在不同赛道上有明确的细分用户,制作团队在内容创作时可以根据平台的需求和用户的喜好制作不同定位的甜宠剧,实现剧方、平台、用户三方共赢。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受众,创作应以观众需求为第一要务,而对市场预判后的精准定位更能确定受众的喜好,有针对性地开发和研制项目,达到平台、用户、内容三者的平衡点。《下一站是幸福》主要针对人群就是30岁左右的未婚女青年,聚焦她们的生活,反映她们的真实心理想法,这也成为了这部剧营销的卖点之一。正视青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和尴尬,才催生了甜宠剧的“甜”和“宠”[9]。只有聚焦不同的受众,研究其背后不同的受众心理,才能做到精准定位,而精准定位后创作出的作品更能引发受众共鸣,获得用户效应和市场效应的双赢。

五、结语

多部甜宠剧相继进入市场,不得不肯定各种优势因素对甜宠剧的火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市场犹如一块蛋糕,如何分割到最大的一块才是投资商、制片方的本意所在。因此,不仅要聚焦甜宠剧创作方式,更应该探索总结甜宠剧在创作实践中的经验,对甜宠剧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出展望,以期在未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甜宠剧作品。甜宠剧的细节刻画可以引发受众共鸣,带来集体记忆,高甜的剧情可以给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一丝慰藉。多元化的IP改编可以带来庞大的受众群体,但其剧本不只是局限于IP改编,原创剧本也在不断增多,反映当下社会问题的甜宠剧本不在少数。网络文化中参与式文化的盛行给甜宠剧带来了新的营销理论依托。男色消费致使甜宠剧主角的颜值也成为营销卖点之一,男主角优越的颜值会吸引更多的女性受众。社会对同性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宽容使Cp营销模式也越来越普遍,一个剧一个Cp已是营销的常见手段。互联网传播的碎片化也使得甜宠剧的营销更倾向于短视频、动图、表情包等传播方式。当前甜宠剧已占据影视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甜宠剧的创作思路需要顺时而动,符合时代要求,向着精品化、小而美等方向不断前进,才能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甜宠剧作品。

猜你喜欢

颜值受众
谁说C-HR只有高颜值?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颜值加or减?你说了算
颜值何过之有
除了颜值 你还会发现的我有趣
颜值高低只是一时的,保湿抗老是持久战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化好底妆好颜值不再靠Photo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