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动态生成契机,展示体育课堂生命活力
2022-11-21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刘 清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概念之一,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两者之间在关系上是辨证的、相辅相成的。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心观察,捕捉学生个性化的表现,通过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合作、对话与碰撞,及时反思与调整教学方式与内容,多角度切入,灵活运用“动态生成”对教学适时进行调整,从预设到生成,构建互动、开放、多元的体育课堂,实现从师本到生本的华丽转身,这既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遵循动态生成课堂理念的体现,让教学在平等交流、积极引导的氛围中充满灵气与活力,在以生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聚焦主题,阐释课堂动态生成概念
1.课堂动态生成概念。
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课堂中,现时生成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节、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动勃勃等新特点。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成性教学需要充分预设,在教师主导之下以“教学环节”为主线,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生成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教学模式。生成性思维视域下,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然会导致教育过程发展有多种可能性,真实、自然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敢于暴露意外,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在“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中实现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2.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的类型。
体育学科教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生成性教学资源比一般的课程更丰富、多样和复杂。根据其生成的内容、形式和载体等维度,体育课堂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问题型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理解不透而对某一技术动作产生疑惑或掌握不到位,或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瞬间产生的灵动性的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生成性课程资源。问题型资源一般包括发现型、呈现型、创造型三种。
(2)错误型资源。
体育课是动态的课堂,小学生活泼好动,理解力尚缺,在尝试相关技术动作时难免会出现错误。但错误动作的产生必有成因,巧妙地运用和把握这些“错误”,同样也能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催化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正视、抓住这些有用的错误信息,动态生成切入点,以错误型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3)差异型资源。
学生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正视差异,正视学生的疑惑或需求,才能保证每个学生受益,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间的资源共享。教师应适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结合学科特色,剖析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
对生成性教学资源予以科学合理的开发和运用,须体现其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比如进行原地跳远训练时,学生发挥奇思妙想,建议蛙跳、蹲跳起、单脚交换跳训练,学生的这些提议可以成为有利的教学资源,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弹跳力、协调性,提高运动训练的效果。
2.启迪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捕捉的动态生成信息应体现启迪性原则,巧妙运用这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譬如在练习投篮动作时,有的学生会用双手将球直接砸向篮圈,可谓屡战屡败。练习几次后,教师可以请投篮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引导其认识自己的“错误”,不知不觉中规范自己的动作。
3.典型性原则。
利用可生成的资源时,需注意其涉及的学生是否普遍,涉及的学生越广泛,说明事件越典型、本质联系越明显。例如,在练习立定跳远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普遍集中于“远”,忽略了动作的规范性,在跳更远的“投机”思想下,急于起跳,摆臂无力,出现“垫一步助动”的错误动作。对此,教师应及时阻止,抓住这些典型错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意识到只有掌握动作要领,才能跳得更远。
4.适应性原则。
当动态资源为教学设计提供更多参数时,须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与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相适应。如在练习跨越式跳高时,仔细观察后发现有学生因为惧怕心理而不敢尝试练习,对此,教师可以将学生以5~6人进行分组,确保每组有1~2名运动骨干,在组内做技术指导,通过交流、分享、展示、纠错等环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协调能力。
三、有的放矢,探索动态生成下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动态生成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发现、甄别、利用与整合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训练和运动,夯实学科认知基础,并根据教学资源及时予以改进,让教学充满灵气,在运动实践中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1.创设互动情境,促进动态生成课堂构建。
新课程倡导合作教学,要求摒弃“以师为本”,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开展合作教学,创设互动情境,通过趣味化的集体游戏、比赛活动等让学生全面参与其中。互动有多种呈现形式,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运动表现,为互动提供良好契机,同时也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以此适当调整和拓展教学中的互动内容,既能实现寓教于乐,也能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和全面发展。
比如,针对四年级学生,我设计这样一个球类游戏,规则如下:两个人一组,背对背夹住篮球,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地点;如果中途出现失误,要从头再来,哪个小组用时最少则获胜。
一声令下,课堂气氛立即热闹起来。我走进学生群体之中,听着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观察着学生的表现,发现有学生在讨论着“我们可以手拉手,这样篮球就不会掉”。果不其然,有的小组两人背对背、手拉手前进,速度明显加快。对此,我及时补充了违规现象:“双手触碰到篮球,算违规。”“采用什么样的辅助手段都可以吗?”学生追问道。在得到我的肯定之后,大家又开始纷纷积极行动起来,讨论起借助什么样的辅助手段。一个简单的体育游戏,使学生获得锻炼的同时,在趣味游戏中展开良性互动,利用动态生成资源让学生实现深度参与,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和指引,增设合作情境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针对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及时做出应对,完善、优化教学的过程,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整合自学资源,提升动态生成教学品质。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核心在于“自主”,只有让学生自主学、想去学、爱上学,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应懂得放权给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练习环境让学生自主运动,自主找寻适宜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跟进观察,及时捕捉“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动态生成资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调整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接力赛训练,在讲解和示范相关接力的传接方法、时机、配合方法之后,开始比赛,但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学生仍然有违规的错误动作,比赛结束后会找同伴兴奋地聊着自己的心得与感受。对此,我调整教学策略,开展小组合作方式,学生自由组队,分为四组进行练习,在组内分享运动比赛经验,相互纠正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并且自己设计、安排接力顺序,让学生自己策划、分析、思考和讨论如何赢得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得团结合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过程中,增强小组的竞争力,也能获得好的训练效果。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的表现情况和比赛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课堂蕴涵着无穷生命力,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上述教学,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进行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释放天性、发挥个性,尊重学生的课堂主权,让学生教学生,建立帮扶对子,学生接受起来更为自然,更能有效地进行自主锻炼,从而彰显课堂的真正魅力。
3.设计探索活动,预设动态生成运动教程。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走出传统课程的狭隘视野,教师应开发和利用大量鲜活的资源,给学生带来更多运动体验。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要有前瞻意识,综合分析学生在练习运动方法、运动技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使体育课堂“活”起来,提升教学的适配性。
耐力跑项目枯燥乏味,学生普遍畏惧,每次上耐力跑课,学生都没有兴趣,觉得困难重重,更谈不上有积极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堂上,利用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耐力跑教学到底学什么?为什么学?”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唤起学生好动的意识,提高理性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行设计与跑步有关的运动游戏,比一比谁的创意更多。于是,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随机对抗赛、自由挑战以及过草地、爬雪山、过电网、走独木桥、双人过河、越壕沟、大象走、小鸟飞等创意纷纷亮相。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根据不同的情境自行决定练习的方式,大家都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轻松掌握技术动作。
教学中,避免教法单一,体现学生的个性观点,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充满生活性和创造性,不再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耐力跑的练习质量也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大有提高。
4.捕捉运动亮点,丰富动态生成资源来源。
即时性强是动态生成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及时抓住,才能成为课堂教学鲜活而宝贵的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思维的敏感性,具备捕捉动态生成资源的意识,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通过细致观察、对话,综合把握学生的训练情况,正视学生的运动诉求,丰富动态生成资源来源,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做出调整,成功激活学生的运动思维。
例如,蹲踞式跳远训练,需要助跑与踏跳的结合,准确、有力地向远处跳。练习时,发现学生在助跑跳远时总是找不到正确的位置,虽然助跑与踏跳的动作能够一气呵成,但起跳位置出现较大的偏差,在同伴间互帮、互学的过程中,起跳位置的不正确被多人提了出来。这时,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具体的解决办法。“测量助跑距离”,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随后,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提议,采用计算步数的方式,自行探索适合自己的最佳助跑距离,设计自己的助跑方案,经过一番操作后,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更好地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既正视了学生在运动中的个体差异,也能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和学生的提议对教学做出调整,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创新设计运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助力学生顺利地进行跳远训练。
综上所述,动态生成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是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课堂,是体现开放、以生为本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使之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及时捕捉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呈现出的动态变化,随时根据具体教学与学情调整教学过程,利用动态生成资源优化教学策略,生成意想不到的精彩,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升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