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可持续性发展初探
——以“小系列”三部曲为例
2022-11-21周紫妍林宛霏
周紫妍 林宛霏 杨 茗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家庭教育是贴近生活的一种题材类型,20世纪教育剧以青春校园故事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作为故事背景和触发机制环境的家庭地位权重变得越来越大,对父母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探讨愈发深广,进一步衍生出“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这一融合了家庭伦理与校园青春的叙事新类型[1]。
在“小系列”三部曲中,《小别离》讲述的是孩子和家长一同面对中考压力,在商量考虑过后选择出国的故事;《小欢喜》讲述的是参加高考的孩子,在家长的强控制过程中历经成长的故事;《小舍得》讲述的是中产家庭为了孩子小升初的升学和“内卷”压力而感到焦虑和不安的故事。
索福瑞35城数据显示,《小别离》播出期间收视率共计11天夺冠,网络播放量累计高达46.8亿次;《小欢喜》收获29.5亿播放量,索福瑞52平均收视率东方、浙江卫视双台第一;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小舍得》黄金时段热播剧日均收视率稳居第一,热播量超15亿。
1 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发展概况
纵观前些年热映的电视剧,虽然家庭教育题材并未受到广泛关注,但也出现在了大众视野。倒是青春校园剧、伦理剧一直以来都颇受观众欢迎,而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大多在其片段中有所展现。大众对家庭教育题材剧的最初认知大多停留在2005年播出的《家有儿女》情景类喜剧的刻板印象中,之后的作品大多反响平平,但从未中断。直到2015年《虎妈猫爸》获得一致好评,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开始受到重视,制作在内容和规模上都得到了发展,2016年“小系列”第一部《小离别》大火,为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以及后来的《以家人之名》《乔家的儿女》《小敏家》等爆款热剧皆是在继承传统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前提下作出了些许创新。这类题材侧重于表现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电视剧中涉及的孩子考试升学、青春叛逆期、早恋、二孩、成绩等社会热点,也都是最能引起公众普遍共鸣的话题。
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可谓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家庭亲子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最开始只是普通呈现,后来开始深入了解,最后再到升华总结,并在近些年的作品中成为创造者关注的重点表现对象。早期的家庭教育题材着重于表现代与代之间的冲突叙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而现在,其创作内容更加丰富,技术手法更加多样,新的时代特点使得亲子之间矛盾的多样性也随之凸显[2]。
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将重点放在家庭这个大环境下,基于现实社会,以社会交往、家庭关系、升学考试为表现对象,一反传统的青春校园爱情、家庭伦理道德等刻板理念,以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批判角度去看待家庭教育问题。而剧中所集中展现的情节发展与矛盾冲突正是反映当下家庭教育的根本现象与现实问题,从而使得其受众愈发广泛,也触碰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得到观众的强烈共情。
2 “小系列”三部曲取得成功之道
首先是市场上仙侠剧、甜宠剧等带有浪漫主义特征的电视剧在市场上过度饱和,但质量却参差不齐,这逐渐使得观众对此类电视剧的期待降低,并且千篇一律的服装、布景及剧情套路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其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伴随而来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自我表达的欲望被无限放大。教育问题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话题,观众不仅想在电视作品上得到娱乐和放松,更期待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通过影视作品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小系列”三部曲便是借家庭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敲开了观众的内心。
自2010年开始,教育题材电视剧逐渐被制片方所重视,2015年以“猫爸”“虎妈”为题材的教育题材电视剧爆火,展现出极现实的教育状况,走进了观众的内心。2016年《小别离》一经播出便受到热捧,该剧以家庭为单位的叙事方式展现“初升高”教育痛点。再如2019年的《小欢喜》《少年派》,到2021年的《小舍得》,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叙事。这些电视剧打破了之前老旧规矩的叙事模式和套路,将重点从怎么教育孩子到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进行转移,更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强调更加平等的交流。
以现实主义为根的《小别离》因其题材新颖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而同年即2016年开放的二孩政策,让“孩子”成为社会热门话题。2019年7月《小欢喜》上映,播出时间是黄金档期且彼时刚刚结束高考,加之聚焦于“高考”的《小欢喜》本来就有着《小离别》带来的热度,播出平台江苏卫视与浙江卫视也通过各种优秀节目的播出被更多的人所关注,更重要的是该剧本身制作精良,内容贴近真实,因而大火。《小舍得》聚焦于“小升初”的关注点,其独特的叙事点和直击人心的叙事细节,加之“小系列”前两部的热度引流,让《小舍得》获得了口碑与收视的双赢。至此,“小系列”作品也完美落幕。
此系列电视剧是系列化的产物,是使“小系列”电视剧大获关注的原因之一。那么,为什么系列化能带来这么大关注呢?其一是因为第一部“小系列”电视剧《小别离》所带来的收视率的爆棚,使得后面两部电视剧更是“顺风顺水”,因为本身就具备雄厚的粉丝基础。其二是系列电视剧中反复出现的场景、人物、时间三要素提高了观众对下一剧集的接受度,能够使观众融入其中。其三是系列剧由于情节、角色、地点不会大幅度更改,使得观众从任何一集开始观看都不会有生疏之感并更好地接受作品。
“小系列”电视剧的持续爆火,还与其本身品牌(IP)塑造离不开。对比其他类型的IP,教育类型IP的巨大优势是原创IP的优秀性。以《小别离》为例,该剧改编自鲁引弓的原创小说。鲁引弓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是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资深媒体人,同时也是跨界新闻与文学的新锐作家,其原创IP质量在如今同质化日渐明显的小说影视改编中优势明显。
2.1 系列化发展
当今时代,电视剧虽然具有极高的关注度,但受众基数有限,像“小系列”三部曲这一类影视IP化的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接下来面对的竞争压力是极大的,怎样在这波影视洪流中存活也成为一个难题。电视剧系列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并且开辟了更大的出路。
系列化电视剧本质上是文化类工业流水线上制作出的商业产品,其情节设计、编剧汇编脚本、制片人前期筹备、导演参与拍摄、后期制作到最后发行播出的一系列模式化流程满足了大众心理需求,因而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电视剧系列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并列式系列,故事都具有独立性,与其他系列剧不发生情节关联[3]。在这一系列中,电视剧文本对于母本的自由发展性强。但是,由于母本的限制,系列电视剧的文本结构更加严谨,剧情也不容易拓展开来。另一种系列化是递进式系列,在每一部系列化电视剧保持彼此独立的同时,在剧情、人物性格、场景布局方面也需要有传递与连接,从而突出上下部之间的联系性。在递进式系列中,每一部剧情文本都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具有自己剧集的特点,使得此系列中的每一部电视剧都立得住脚跟,同时又丰富了剧情,使每一部电视剧既具备观众基础,又经得起后来人的考验。
这两种电视剧系列类型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小系列”三部曲综合了这两种电视剧系列化类型。此系列剧,构成了柠萌影业的“教育三部曲”,是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系列化的一个典型案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名利双收。“小系列”三部曲是以一个孩子人生中要经历的三次大考——小升初、中考、高考为题材展开的,都是围绕孩子考试为主体(即并列式系列),但是却在情节上采取了递进的模式(即递进式系列),讲述了三辈人围绕孩子忙碌的故事。这一系列剧采用一种巧妙的方式,综合了两者的优点来保证影片的质量,突显了不同时期的教育痛点,使影片作品的内涵不断深化。
在一定程度上,系列化电视剧由于原来的粉丝基础,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收视率,反过来也有助于制作者提高电视剧质量。从创作者角度而言,系列化是一种对自身影视技能的磨炼,制作者既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有助于降低影视创作失败的风险。
但是,系列剧也有其弊端。通常来说,系列化电视剧的第一部注入了创作者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造就了系列剧的高峰,后来的剧也就很难到达以往的高度,或者是跌落谷底,被观众所厌弃。《爱情公寓》作为中国电视剧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长寿系列剧IP之一,但每一部的口碑和评价参差不齐,这也意味着系列剧做到质量一致是十分不容易的。同时,无论电视剧主题如何深化,它所具备的一些有辨识度的特征都要留存下来,如果失去了辨认的标识,无疑就失去了系列剧的优势。
所以,此类电视剧更应该紧抓电视剧系列化这一契机,率先走上创新之路,获得更大的效益,使得自身持续发展下去。在网络发达、短视频盛行的今天,碎片化传播是不可抵挡的趋势,系列剧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吸引了大量受众,从而实现成功,而这也正是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生存发展的重要出路。
2.2 IP化
IP影视是国内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译为“知识产权”[4]。当人们将这些独特的IP改编为影视作品,便可以称为影视IP。影视化再创作指的是将文学作品的内容经过专业的编剧改编,使其内容符合影视化特征,便于拍摄成为影视作品的改编创作过程[5]。但真正追溯起来,其实影视IP早在2004年同名改编电视剧《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已经开始,2011年开播的《步步惊心》《甄嬛传》让影视IP开始逐渐活跃,并在2014—2015年实现了井喷式发展,之后的影视IP《花千骨》《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老九门》都获得了不错的商业口碑和收视率。如今,影视IP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相关影视作品排名中影视IP的占比也越来越大。
如今,人们渴望寻找自我价值,且自我表达欲望强烈,很多人都希望在电视剧里看到自己的影子,让自己以另一种方式被关注,且受众也更加希望影视作品能够还原生活中的现实,因此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大火势不可挡。“小系列”三部曲、《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等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大火,因为其本身就带有现实主义基因,符合现代社会文化语境新的发展方向,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但在如今影视IP盛行的当下,该类题材电视剧仍然占据少数。现今以教育为主题的国内IP,如紫金陈的《坏小孩》、曹文轩的《草房子》以及解海龙的摄影作品《大眼睛》等各种类型的IP各具特色,但其市场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尚有着广阔的再创作空间。将教育题材IP影视化不仅仅是将其商业化,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对这个痛点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小系列”三部曲为例,无论是原生IP还是衍生的影视IP都得到了社会空前的重视,“学区房”“小升初”“课外补习”等都被大家拿到台面上,使人们以一种更宏大更深远的方式看待问题,并发展出了一套有别于之前传统教育题材的视听语言,可见影视IP可以让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的IP化中,注重制作过程中的效率和准确抓住社会热点是必须要注意的。原IP创作到改编乃至最后的播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的打磨。但现实社会是在变化的,只有IP本身够典型,紧随时代的潮流,热度和流量才能被更好地利用。IP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价值和文化认同,它所提供给观众的是强烈的情感认同,是一种纵向的影响力。
3 未来发展建议
“小系列”三部曲拥有较高的收视率,成为中国影视史上一个少见的热播的国民系列剧,它的成功也给后来的影视行业带来诸多思考与启迪。
首先,优质的内容是影片一切成就的基础。“小系列”三部曲题材的选择正是聚焦了眼下热门题材与话题(即家庭教育题材和孩子人生中的三次大考),并且加之以新的叙事模式和表现手法使教育题材电视剧展现出新的面貌。这启示影视行业在未来选材上要聚焦于当今时事热点和民众所关注的问题,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手法来呈现主题,从而生产出热度高、内容优的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
其次,合理的手段是成功的重要助力。“小系列”三部曲的成功也是得益于其系列化发展,所以影视剧可以借鉴其手段,以系列化的手段逐次推进,为自己下一部剧铺垫引流,从而聚沙成塔,以取得良好反响。
再次,优秀的电视剧底本的建构是必不可少的。“小系列”三部曲的底本来源于当前热门的影视IP。未来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也可以积极去各种IP中寻找谋生之路,将各行各业优秀的IP转化为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