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地区油松育苗与造林技术

2022-11-21许文华

广东蚕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干旱地区油松成活率

许文华

干旱地区油松育苗与造林技术

许文华

(甘肃省礼县石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陇南742200)

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低,造林难度较大。油松凭借着较强的适应能力,被广泛种植于北方干旱地区。然而,油松的育苗造林也存在较大的技术难题。文章分析了在干旱地区如何有效应用油松育苗与造林技术,进而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以供参考。

干旱地区;油松;育苗;造林技术

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主要造林树种,分布非常广泛。这主要是因为油松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根系比较发达,树木高大,枝繁叶茂,在成功造林后能够充分发挥其水土保持的功能效用,进而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北方干旱地区在进行油松育苗造林时,通常会应用营养杯苗、营养袋苗进行造林,这样既能够节省土地与树种,又不会受到季节影响,育苗时间也相对较短,移栽后缓苗快速,能够促进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提高。

1 油松的生长习性

油松喜光照,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耐瘠薄等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强,其根系发达,在北方干旱地区的气候以及酸性或石灰性土壤等条件下也能很好地适应并生存下来,且长势繁茂,即使是在-30 ℃的条件下,生长与存活也不成问题。通常情况下,北方干旱地区的土壤都比较贫瘠,而且气候条件非常恶劣,要想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进行育苗造林,那么油松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在干旱地区种植油松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土壤沙化的现象,又能够发挥出油松良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所以这一树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干旱地区的城市绿化以及荒山造林中。为了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就需要注重应用油松育苗与造林技术。但需要注意的是,油松虽耐寒、耐旱、耐贫瘠,却不耐涝,在盐碱地中,油松也是难以成活的,因此,最好是在棕壤土或淋溶褐土等土壤条件中进行育苗。在自然状态下,油松的树形是十分高大的,而且与其他高大树木的寿命相比,油松的寿命明显更长。

2 干旱地区油松育苗技术

油松育苗的方式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干旱地区进行油松育苗时多选择营养杯育苗,其苗木质量高、育苗周期短,造林成活率较高。

2.1 育苗床准备

在进行油松育苗时,首先需要做好育苗床准备。一般情况下,育苗圃地选择在交通便利之处,这样既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又能有效避免大量的苗木损失,并提高苗木成活率[1]。同时,还需要选择通气性良好且土层深厚(60 cm以上)的土壤,沙壤土、轻黏壤土是比较好的选择,尽量选择光照、灌溉水源充足,但不会积水的平整土地,其坡度最好在5°以下。苗床的宽度一般1 m~1.2 m,而长度则以灌溉方便为宜,一般10 m~15 m,并注意床面一定要保持平整。与此同时,还需要将装杯用的营养土准备好,营养土原料的选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油松育苗造林的成功与否,因为油松非常容易感染立枯病,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营养土原料的选择一定要非常严格。营养杯中的土壤最好是生土,因为这类土中的病菌相对较少,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土壤太过黏重,可以将三分之一左右的干净河沙掺入其中,过筛后将其中的碎石等杂质都拣出去,再将其进行充分混合,并加入适量水。为了能够有效避免病菌滋生,营养杯中的营养土一定不能用熟土,也不能将未经过腐熟的有机肥料加入其中。在耕细之后,把准备好的营养土放于苗床内备用[2]。

2.2 营养杯规格

油松育苗时选用的营养杯最好是塑料杯,一般情况下,营养杯的规格为8 cm×12 cm~10 cm×15 cm,每个营养杯的杯底都要留出2个~3个直径约为0.5 cm的孔口,以确保土壤的通气性与透水性,从而保证油松苗木的正常生长。

2.3 实生苗装杯

在早春苗木萌动之前,要选择优质的油松实生苗Ⅰ级苗木装杯。通常装杯所选用的实生苗都是2年生以上的苗木,生长比较健壮,有丰满的顶芽、发达的根须,且没有破损或病虫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起苗与装杯要同时进行。在装杯过程中,首先要把一半营养土装入营养杯中,再将苗木放入营养杯中心,要注意苗木应该垂直放入,使得根系呈舒展状态,最后用土填满营养杯,并且要压实。当营养杯中都植入油松苗木后,将其直立摆放在苗床上,各营养杯之间不要留有空隙,尽量放紧实,再用土将其填实。营养杯全部摆放完之后,一定要及时浇水,并注意浇透[3]。

2.4 苗床管理

在油松育苗过程中,苗床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要进行灌水、施肥和除草,而且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将实生苗装入营养杯之后的第一次灌水一定要及时,并且要让营养土全部都湿透,在这之后,就要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进行灌水。在油松苗木缓苗之后进行浇水,就需要将土壤墒情作为相应的浇水参考依据,而当苗木对水分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需要尽可能地减少浇水量,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苗木徒长。在进行施肥时,有两种比较常用的施肥方法,一种是地面撒施,另一种是喷施法。在苗木生长前期采用喷湿法进行施肥时,可以喷施质量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2次~3次;到了后期,就应该喷施1次质量浓度为0.5%的尿肥。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清除杂草。为了能够有效防范苗木立枯病的发生,需要将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每隔7 d~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3次。在喷洒药液时,要尽量均匀,使其能够更好地渗透到苗木根部。

2.5 营养杯苗出圃

一般情况下,油松营养杯苗出圃时间为春季大地解冻后,幼苗高度不小于20 cm,直径超过0.6 cm。如果在油松苗木出圃之前,营养杯中的营养土水分不足,就需要进行一次透水浇灌,等到水略微发干以及营养土略微变硬时,再进行起苗。起苗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要先从苗畦的一头开始起苗作业,然后按顺序依次进行。在起苗过程中,要尽量使营养杯中的营养土保持松散适中,不能让杯体出现任何损坏,这样才能够避免苗木根系受到损伤。在进行苗木运输时,要将保湿工作做到位,避免苗木受到风吹日晒,除此之外,还需要尽量防止杯内的营养土受到挤压而出现碎裂、松散的情况。

3 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技术

3.1 苗木选择

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都相对恶劣,尤其是土壤比较贫瘠,在干旱地区进行油松造林时,所选择的苗木最好是2年~3年生的优质营养杯壮苗。通常情况下,苗木株高在20 cm~40 cm之间,地径不应小于0.4 cm,树干颜色一定要正常,且顶芽饱满,有大量的须根。如果营养杯苗比较小或者比较弱,其抗逆性也就会相对较差,这样不利于栽植后油松苗木的成活,严重影响造林成功率;如果营养杯苗过高或者过大,那么将其运输到造林地的难度会增加,从而导致造林成本大大增加。

3.2 科学选择林地和改良土壤

在干旱的山区进行油松造林,通常情况下,所选择的林地都是阴坡或者半阴坡,倘若将阳坡选为造林地,那么就需要提前1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整地。整地的深度最好是17 cm~30 cm,在确定整地的具体深度时,还需要考虑造林地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在整地过程中,要把表层的土壤堆放到坑的上方,将心土置于下方作为埂。整地结束后回填表土,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使得造林成活率大大提升。一般整地的方式包括鱼鳞坑、水平沟以及穴状等。在整地的同时,也要施以适量的肥料,如60 m3/hm2的有机肥、300 kg/hm2的磷酸二铵、150 kg/hm2的尿素、300 kg/hm2的硫酸亚铁等[4]。

3.3 造林时间

在进行油松育苗造林时,一年四季都能够应用营养杯苗造林。如果是在春季进行造林,那么早春顶浆造林则是最佳春季造林时间,也就是树液流动之前而芽苞没有萌动的时候。最佳的夏季造林时间是在7月—8月,因为在这一时间段内进行油松栽植,更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与生长率。若在秋季进行油松造林,那么树木落叶之后,土壤还没有被冻上的深秋则是最佳造林时间,此时油松苗木基本上实现了充分的木质化,且树液已经停止流动。冬季进行油松造林,最好在营养杯中的营养土完全被冻成坨时。在冬季造林,苗木运输更方便,在运输途中较少出现散坨问题,但是相比于其他季节,冬季所需的劳动力更多[5]。在干旱地区,人们更倾向于在秋季和冬季进行油松苗木造林,主要是因为油松苗木在这两个季节的根系恢复期相比于春季与夏季会更长,更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4 壮苗造林

在干旱地区进行油松造林时,一般选择将营养杯中的苗木进行移植造林。在油松苗木出圃前,要保证苗床有充足的水分,然后在幼苗一侧挖出一个沟,使其深于苗木根系,将苗木挖出过程中需要将其根系上多余的土抖掉,并在水中浸润一下使其保持湿润状态,然后用塑料袋将其迅速包裹住,再将麻袋套上,这样能够达到良好的保水效果。当油松苗木被刨出并包裹好之后,需要将其根系浸泡在清水中,满足油松苗木对水分的需求,使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这样就能够随时取苗进行栽植。在取苗时需要选择超过苗木根系深度的小桶作为取苗器具,这样能够让苗木的根系始终浸润在水中,防止苗木因受到风吹日晒而缺失水分不能成活。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油松苗木的缓苗期,而且使其更容易成活,当前抽生的新梢也能够健康生长,其长度甚至能够超过10 cm,这样既能够促进其健康生长,又能够使其抵抗力大大提高[6]。

栽植前,需要挖好造林穴,深度一般30 cm~35 cm即可。在栽植时,需要将2年~3年生的油松苗木垂直放置在定植穴上,并坚持深栽少漏的原则,只露出苗木的顶芽部分即可,填土顺序为先表土、后心土,填土完成后将其踩实,并将2 cm左右的一层虚土覆盖在上面。当苗木栽植完成后,应该将一层薄膜覆盖到根系穴面上,再将一层大约4 cm厚的沙土覆盖在膜上方,把四周压紧。通常情况下,在栽植后的当年油松能够生长10 cm~12 cm。另外,还需要注重油松造林密度,这会直接影响油松的生长发育。相比于其他树木,油松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倘若栽植密度太小,就非常容易出现“小老树”的现象;如果造林地的地力较差,那么就需要适当增大造林密度,这样有助于树干长得更加通直。因此,要根据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造林密度。

3.5 混交造林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油松纯林造林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树种单一、抗逆性比较差、生长势弱以及容易出现松毛虫害等,就需要在干旱地区进行混交造林,即在造林时将不同树种进行混交种植。可以与油松混交造林的树种有沙棘、柠条、臭椿、酸枣、胡枝子等,这些树种也具有较好的耐旱性。另外,在干旱地区进行混交造林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造林地条件特点进行合理密植,通常情况下,每公顷的造林数量为1 500株~3 000株。

3.6 造林后的管理

在造林完成后,要想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应该在林地周围用防护铁丝或围栏等将其围起来,并由专业人员负责林地的管理与保护工作。通常情况下,在造林后的3年内,都需要对造林区域进行松土以及除草,每年大约进行3次,这样能够为油松苗木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在造林5年后,需要对油松进行修剪,一般修剪1次即可,使油松苗木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在造林后的15年~20年,就可以根据油松树木的长势对其进行间隔式的砍伐。

另外,还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松树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以及白粉病等都是危害油松的主要病害,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病害防治,就需要加强造林管理,及时将病原清除,防止病情扩散。针对不同病害,可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治。如一般每年的7月—8月是白粉病的高发期,白粉病会严重危害油松树木的嫩枝,可采用喷施石硫合剂等方式进行防治。白沙鼠、油松球蚜等都是危害油松的主要虫害,对于不同虫害,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不同的防治方式,如选用溴敌隆等对白沙鼠进行诱杀,以减少甚至是避免油松林受到白沙鼠的危害。

4 结语

在干旱地区,要想有效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就需要重视育苗工作,做好育苗床准备,选择相应规格的营养杯,进行实生苗装杯,加强床苗管理,并做好营养杯苗出圃工作,这些是基本的育苗技术。另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油松造林技术,合理选择油松苗木;林地选择要确保科学性,并适当改良土壤;选择适宜的造林时间;采用壮苗造林、混交造林;加强造林后管理等。此外,还应该完善护林制度,不仅要将防火、防病虫害工作做好,还要禁止砍柴、取土、放牧等破坏活动,以确保成林。

[1]毕德刚.油松大棚营养钵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初探[J].种子科技,2019,37(4):72,75.

[2]程晓东.油松人工造林技术在辽西干旱地区荒山造林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8(12):31.

[3]吕锋.对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8):99-100.

[4]温玲.油松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1(1):18-19.

[5]曾德堂.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问题探微[J].灌篮,2020(31):121-122.

[6]杜好.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问题分析[J].花卉,2020(22):184-185.

Seedling And Afforestation Technique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in Arid Area

Xu Wenhua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Shiqiao Town, Lixi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Longnan, Gansu, 742200)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rate in arid areas is low and with great afforestation difficulty. But Pinus tabulaefolia is widely planted in arid areas of north of China due to its strong adaptability. However,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 seedling and afforestation of Pinus tabulaeformis also show up.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apply the seedling and afforestation techniques of Pinus tabulaeformis in arid areas effectively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afforestation.

arid area; Pinus tabulaeformis; Seedling;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5.29

S791.254

A

2095-1205(2022)05-87-03

猜你喜欢

干旱地区油松成活率
油松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辽西地区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油松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
干旱地区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设计思路分析
干旱地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应用
干旱地区膜下滴灌技术甜瓜种植模式探索
印度干旱地区男子纳妾 专为家庭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