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策略探究

2022-11-21

广东蚕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业旅游农村

张 猛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策略探究

张猛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菏泽27430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模式,其发展前景广阔,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较大效益,但也存在同质化竞争、地区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文章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山东省单县黄岗镇耿许庄村为例,阐述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及意义,分析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现状,提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策略,以期对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策略

为充分加强农村基层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上级安排部署,山东省派驻单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耿许庄工作组于2020年9月到耿许庄开展工作。耿许庄村位于单县黄岗镇驻地东北4 km处,省道单虞路和乡道花园路从中穿过,地理位置优越、道路交通便利。全村人口623户共2 423人,辖耿庄、许庄、朱海子、东刘庄、西刘庄、东刘寨6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 400亩。近一年多来,耿许庄工作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这一工作主线,统筹开展各项工作,获得了各级领导和驻地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1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所谓休闲农业,是一种基于乡村当地人文、自然旅游景观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新型农业形态,其实现了农村本地资源各方面的重新整合与配置,进一步扩大了农村资源的优势,形成了与城市产业形态完全不同的特色产业[1]。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各地都在积极打造特色休闲农业。从长远来看,休闲农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病”突显,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地逐渐从名胜古迹向田园生活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发展农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村收入,通过圈地购票,利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周边产业链的发展,刺激农村消费市场[2]。例如为游客提供体验田园生活的机会,游客可以支付合理的费用,自主采摘。另一方面,可以整合农村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整合乡村的地、人、物、资金、产业等各类资源,根据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拓展产业链,合理发展。同时促进农村生产集约化、规范化,集聚农村资源,扩大、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此外,休闲农业向旅游方向发展可以带动文化传承、挖掘当地文化、丰富旅游等方面的发展。这个过程也是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改造乡村环境,建设发展“美丽乡村”。

2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义

2.1 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质量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提高了乡村部分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加大对乡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的投入,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市场中,消费市场较为薄弱,阻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到整个农村消费市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刺激农村消费市场,满足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较大,是广大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有效开发,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格局的升级,在农村地区扶贫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现状

3.1 整体规划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农业、旅游、娱乐等产业发展没有科学的联动机制,现有的方案未能体现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市场定位不准确。休闲农业主要以家庭或农村集体为经营为主,项目设立缺乏总体规划,普遍采用独门独户、单家独院的“农家乐”或“采摘园”模式,旅游开发的盲目性、无序性、不规范性,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3.2 项目趋同,缺乏特色

现阶段,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特色较少,且缺乏对农村饮食、着装打扮、节庆习俗、建筑风格、民歌民谣、古法工艺等的挖掘,地方文化和地域特色未得到充分展示,不能满足旅游者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缺乏市场竞争力。从总体上看,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与旅游业只是简单的拼接组合,形式简单,产业链条短,产业融合度低。

3.3 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难以满足现代旅游的需求,农村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休闲旅游所需要的道路交通、电力保障、物流建设、网络通信、医疗服务、饮水安全、环境改善等配套设施亟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4 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策略

4.1 发展当地乡村特色,挖掘旅游潜力

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明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价值,了解其与传统景区旅游的区别,善于发现当地乡村特色。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保持原有的田园风格,为游客提供不同于城市的田园风光。同时,在乡村田园风格的基础上,也要进行适当的创新,通过建立“品牌”意识,给游客全新的特色体验,从而促进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稳定发展,与相邻的、存在竞争关系的乡村进行对比,分析休闲农业和旅游业模式的差异性,深度挖掘当地的美食、历史、文化等田园文化潜能,发挥独有特色[4]。

4.2 积极招商引资,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

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背景下,根据自身条件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加大国家层面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如乡村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乡村旅游景观开发无息贷款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此外,还可以通过农村合作社合理分配利益。在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时,需明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乡村旅游同质化,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才能使乡村旅游走得更远。

4.3 在生态文明视阈下进行

规范乡村治理,打造美丽乡村。耿许庄村作为传统农业村,在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前村庄基础设施陈旧,房屋建设参差不齐,存在空心村的现象。2019年,耿许庄村启动实施增减挂钩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楼房13栋,总建筑面积6万余 m2,可安置群众570户共1 900人,拆旧规模604.3亩,可结余增减挂钩指标480.8亩。目前,新村已经建设完成,群众正在陆续搬迁新居,目前搬入330余户。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耿许庄村需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和原则。青山绿水是乡村最大的优势,也是乡村旅游景观中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在大方向上,尽量保留农村原有的风貌,保持农村农业原有的种植方式,切勿过度开发。此外,细节方面,要注重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疏通河道,杜绝不文明现象,改造基础设施,从而有助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4.4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对于休闲农业,要根据当地的地域和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农业作物,切勿为尝鲜、为迎合大众审美、为创新开发不合时宜的乡村作物。在乡村旅游产业方面,挖掘当地的景观、饮食、历史、人文等旅游元素,将其巧妙地安排在乡村旅游规划中。旅游业规划设计需要主次有序、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开发,给游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科学规划是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取得更好效果的重要手段,故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地形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5]。

4.5 完善旅游地产业链条

完善旅游地产业链条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除了围地购票外,还可以利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带动周边产业链发展,如民宿、度假、田园旅游、定制会展、美食街、文化遗产、戏曲艺术等产业链。游客获得旅游幸福感,村庄获得适当补偿。此外,通过完善旅游产业链,可以使当地景点得到更广的宣传。可以设计与当地文化相关的产品,比如文化T恤或者扇子、吉祥物等作为当地特色的产品,游客购买后可以带回自己的居住地从而让当地的旅游业得到更多的关注。

4.6 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红色旅游与休闲农业的结合是现代主题旅游的一种新形式。将红色文化景观与绿色自然景观相结合,将革命性的传统教育与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农业旅游产业;将休闲农业发展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以“高效、清洁、无公害”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为起点,建设科学管理、高效产出、集约化生产的高科技种植生产示范基地,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体验到高新技术与农业相结合的魅力;可以营造宜人的农业景观,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此时,还可借助我国发达的电商和直播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农业休闲旅游“搬”到网上,通过视频直播、VR全景技术,实现在线观光旅游。

4.7 加大对乡村的环境保护力度,适当开发旅游景区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同时,还需保护乡村环境。如果乡村环境受到破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无法实现,故需要加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如果垃圾桶少,游客乱扔垃圾的情况会更加普遍。因此,当地需要增设垃圾桶等环保设施,并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明显的环保标语,让游客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同时,村庄应定期清扫,保持整洁。森林附近需明确禁止明火,以免引起森林火灾。各村庄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景区,增加娱乐设施,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6]。

4.8 树目标、敢攻坚、谋划重点项目

在农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中,需要对项目特色进行有效挖掘。在保留原有资源和特色的基础上,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资源,突出产品特色。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保证弘扬当地文化特色与满足当地特定需求的开发工作相协调。耿许庄以往村域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驻村工作队到岗后与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了村民生活水平,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4.8.1 蔬菜种植产业

耿许庄村于2019年通过镇返乡创业平台引进一家大型果蔬深加工企业,带动村民发展种植秋葵、胡萝卜及蒲公英深加工等,解决了本村100多名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实现群众就业、务农两不误。

4.8.2 服装加工产业

2021年耿许庄村投资400万元在安置区东侧新建一处4 000 m2的大型服装加工厂,2022年年初该加工厂主体工程已完成建设,该项目落地后,不仅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40万元的租金收入,还能提供300人的就业岗位,解决安置区群众家门口就业的问题。

4.8.3 种植饲草、加工饲料

在羊肉汤产业发展示范片区规划整合下,依托黄岗镇申庄村单县青山羊养殖基地,在耿许庄流转土地500亩,种植、加工单县青山羊养殖基地及扩繁场需要的饲草、饲料,为下一步耿许庄连片发展羊头汤产业打下基础。

4.8.4 光伏发电产业

2019年耿许庄村利用荒废土地建设光伏发电站3座,其中30 kW、100 kW、120 kW各一座,共计投资130万元,每年可产生20万元的发电收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业价值,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耿许庄工作组将继续夯实政治责任,以昂扬的精神面貌,稳健的工作节奏,在县总队和镇小队的领导下,密切配合黄岗镇党委开展各项工作,为耿许庄村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5 结语

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需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形势,因地制宜,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接地气、可持续、有特色的农业项目。耿许庄村工作组入驻后,以农业为根本,以促进农业增收为核心,拓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关联带动作用,实践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创新之路。

[1]王晨光.集体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与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9,29(5):34-42.

[2]李萌萌.“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39(12):21-23.

[3]詹艳.乡村旅游管理与休闲农业经营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89(2):164-165.

[4]刘湘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的思考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93(4):181.

[5]刁益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浅述[J].风景名胜,2020,366(11):273-273.

[6]王爱忠.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路径探索: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4):42,158.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5.50

F592.7

A

2095-1205(2022)05-154-03

张猛(1981- ),男,汉族,山东单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建乡村振兴工作。

猜你喜欢

农业旅游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旅游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