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探讨

2022-11-21陈生玲

广东蚕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芽接砧木成活率

陈生玲

林业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探讨

陈生玲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林业工作站甘肃武威733299)

在高海拔地区,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林业育苗存在较大困难。文章介绍了林业育苗的内涵、意义以及常规林业育苗技术,围绕嫁接育苗、容器育苗等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林业;育苗;嫁接育苗;容器育苗;技术

大量优质的苗木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虽然传统的常规林业育苗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其育苗质量和育苗效率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我国林业发展需要。对此,地方林业部门需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和应用新的育苗技术,以提升育苗质量和育苗效率,为地方林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育苗概述

1.1 育苗的内涵及意义

林业育苗是在林业生产中根据实际需要培育树苗,进而为植树造林提供必要的苗木支持,其是现代林业生产发展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和效果,从而影响林业综合效益。做好林业育苗工作,能够全面推动现代林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林业育苗为林业生产奠定了基础。林业生产中植树造林需要大量苗木作为基础资源,同时,需要确保苗木的规格、质量等完全符合实际需求,只有做好林业育苗工作,才能大量培育并提供优质苗木,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生产缺乏足够苗木的问题[1];其次,林业育苗能够促进森林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在于建设、维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已完全发挥森林的生态效应。然而,在水土流失、滥砍滥伐、荒山荒地等因素的影响下,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了巨大破坏,故需要通过人工造林的方式不断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构建合理的林分结构,保障所有林木的生长质量。只有做好林业育苗工作,才能在植苗造林中保障实际造林质量,促进现代森林的良好建设与发展,进而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作用;最后,协调森林的综合效益。

新时期背景下,森林主要承担和发挥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相应的林业建设与发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3个方面效益进行协调[2]。而做好林业育苗工作,不仅能够为造林工程的开展提供足够的优质苗木,还能为其提供具有经济价值、观赏价值的苗木,使林业建设与发展与地方建设相统一,在协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林业的功用和效益。

1.2 常规育苗技术要点

常规育苗方法和技术是推动现代林业良好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在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常规林业育苗技术的作用仍难以被完全取代。目前,常规育苗的方法主要包含大田育苗、床作育苗及冬季大棚育苗等。其中,大田育苗是直接借鉴农业生产模式与技术形成的育苗方法,其通过垄作、平作等方式在大片土地上直接育苗,并能借助机械化作业实现大规模、高效率育苗,可为现代林业生产与发展提供大量优质苗木。床作育苗是通过设置苗床的方式对不同树种进行育苗,通常包含高床育苗、低床育苗两种形式。其中,高床育苗多适用于针叶林、阔叶林等对土壤、水分及排水要求较高的树种,而低床育苗则多适用于对土壤、水分要求相对较为宽泛的树种,二者均在现代林业育苗工作中有着广泛应用。冬季大棚育苗常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在农作物收获后搭建大棚进行冬季树苗培育工作,进而在自然环境不适合育苗的季节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育苗效率。无论采取何种常规育苗方法,都需合理选择育苗地,尽量将育苗地设在造林地附近,以免移栽时因长途运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同时,育苗地的选择和设置还需考虑交通便利性、人畜活动范围、灌溉条件、土壤墒情及农业工作制度等因素影响,为树种育苗创造良好条件。在育苗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树种,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对土壤的控制与改善,进而保障医疗质量和效率,为现代林业生产与发展提供充足的优质苗木。

2 嫁接育苗技术要点

嫁接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是一类营养繁殖技术,其是将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营养器官和其他植物的茎、根等部位连接,从而成为一个全新的植株。嫁接育苗技术能够实现性状改良、增加植株抗性、提升繁殖效率,该技术的应用价值较高,在现代林业育苗体系中被广泛应用。

2.1 嫁接前准备

为了保障嫁接育苗的成活率,需要在嫁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合理选择并准备砧木。根据育苗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地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选择与接穗具有较强亲和力的优质母树确保砧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疫性良好。在大范围、大规模的造林工程中,需确保砧木繁殖方法足够简便,繁殖材料来源丰富,以满足大量苗木栽植的需求。通常砧木苗可选择1~2年生、地径为1 cm~2.5 cm的苗木,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规格。其次,准备好接穗。在嫁接育苗前,需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抗逆性较强的优良植株作为采穗母本,并在母本外围中上部的向阳面选择发育充实的1~2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接穗的选择通常要求节间短、发育充实、枝芽饱满、粗细均匀且无病虫害。最后,准备好嫁接用的工具。主要包括嫁接刀、修枝剪、手锯、手锤及蒲草、马蔺草、麻皮、塑料薄膜等绑扎材料[6]。

2.2 芽接

芽接指取下接穗上的芽片并接到砧木上。芽接具有嫁接时间长、工作效率高、结合牢固、操作简便、存活率高等特点,是林木嫁接育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嫁接方法。芽接的方式多样,其中,“T”字形芽接法、嵌芽接法、芽位换接法等应用较为广泛。

(1)“T”字形芽接法,其基本的操作流程是先在接穗芽上端横切一刀,距离顶端的长度控制为0.5 cm,之后在下方斜切一刀,距离底端的长度控制为1 cm,长度要大于上端的横切长度。而对于砧木,在光滑的近地位置,横切一刀,保证较深的深度达到木质部,之后于横切刀口正中间向下纵切一刀,呈“T”字形,然后拨开一侧皮层,将芽片放入,轻缓向下推动,确保切口对接紧密贴合。最后,再使用塑料条将芽片与砧木包扎严密,并将叶柄露在外面即可。

(2)嵌芽接法主要适用于不易离皮、不便于切取的芽片,并将带木质部的芽片嵌入到砧木中。嵌芽接法和“T”字形芽接法的操作方法类似,但在削取芽片时应当带木质部,而且插上芽片后需确保芽片上端露出一线砧木皮层。

(3)芽位换接法主要在芽子突出、芽片和砧木难以紧密结合的情况下运用。具体操作流程为于砧木当年抽生的枝条上打顶疏叶,预留2~3个叶片以发挥遮阴保湿作用。之后根据砧木粗度选择相应粗度的当年生穗条,并将穗条上成熟饱满的芽进行取芽处理[7]。对芽子较突出的芽片,需在芽子上下等距离横切,并在砧木芽位处用同样方法进行竖切。然后将砧木芽片取掉并迅速镶嵌接穗芽片,在镶嵌时需确保芽片上带有护芽肉。最后将砧木削口处的皮向上和向下各撕裂1.5 cm~2.0 cm后覆盖于接芽皮上,再进行绑缚处理。通过芽位换接法对芽片和砧木难以紧密结合的情况进行处理,从而大幅提升育苗成活率。

2.3 枝接

枝接即用枝条做接穗并进行嫁接,其优点在于成活率高、苗木生长速度快,可广泛应用于林业育苗中。枝接的方式多样,包括劈接、切接、靠接、髓心形成层对接、舌接、腹接、桥接等。这些嫁接方式的原理类似,但嫁接位置不同,且有的枝接方法多适用于部分树种的嫁接,如舌接多用于葡萄、核桃等树种的嫁接,靠接则多用于培育嫁接难度大、成活率低的珍贵树种。

2.4 嫁接后管理

在嫁接育苗后,还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才能充分保障育苗成活率。通常在嫁接育苗后7 d~15 d,便可对嫁接成活情况进行检查。若芽接接芽新鲜且叶柄一触即落,则说明已经成活,反之则未能成活。而枝接需要等接穗萌芽后有一定的生长量,才能根据萌芽生长情况判断其是否成活。若嫁接育苗成活,则需及时将相应的绑缚物拆除,若嫁接育苗未成活,则需要及时进行补接。如果在夏末秋季进行芽接的苗木,要在翌春发芽前将接芽以上砧木剪除,避免养分浪费,为接芽萌发提供充足的养分;如果是春季进行芽接的苗木,则需按照随接随剪的原则进行剪砧处理;如果在夏季进行芽接的苗木,则需在嫁接10 d后解绑再进行剪砧处理。剪口通常在芽片上0.4 cm位置,且略微朝芽背面倾斜,这样有利于剪口愈合及接芽萌发生长。剪砧后需密切观察苗木生长情况,及时将砧木基部的萌蘖除掉,以免造成水分和养分浪费。在大风时节可通过设立支柱的方式对接穗进行固定,直到其生长牢固为止。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可对苗木进行适当整形修剪工作,进而培养出优质成型的大苗。另外,繁殖育苗成功后还需要做好配套的中耕除草、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基础工作,为苗木良好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5 影响苗木成活的相关因素

嫁接会形成愈伤组织,随着愈伤组织的增加,接穗与砧木之间的空隙会被填满,愈伤组织的薄壁细胞能够互相连接,使得砧木与接穗之间的形成层连成一体。之后愈合组织会不断分化,逐步产生新的木质层及韧皮部,将砧木与接穗的导管、筛管相沟通,最终形成新的植株。对嫁接育苗而言,苗木成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大类。

(1)内在因素。亲和力及形成层细胞再生能力是影响嫁接育苗成活率的两大内在因素。从亲和力层面看,砧木与接穗双方愈合并生长成新植株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嫁接成活情况。如果砧木与接穗在内部组织、生理结构及遗传性等方面相近,那么说明其之间的亲和力较强,嫁接育苗成活率通常也更高。从形成层细胞再生能力看,如果砧木或接穗的形成层细胞再生能力较弱,那么很难形成愈合组织,进而影响育苗成活率[4]。

(2)外在因素。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均会影响嫁接育苗成活率。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嫁接育苗成活率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升,并在到达顶点后开始下降。而超出适宜范围外,嫁接育苗成活率则较低。通常情况下,林木适宜嫁接温度以25℃左右为宜,具体树种的适宜嫁接温度范围有所差异。从湿度层面看,空气相对湿度会影响愈伤组织内薄壁组织的生长增殖。当湿度过低时,薄壁组织常因为不耐干旱而死亡,进而影响成活率,从空气层面看,氧气多少直接影响到愈伤组织的生长,故需要确保氧气足够充足。通常在氧气含量低于12%的情况下,愈合作用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育苗成活率。从光线层面看,光照会直接抑制愈合组织的生长,在强烈光照的作用下,接穗与砧木的愈合组织生长较少、较硬,并不利于砧、穗愈合[5]。

3 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相较于常规育苗方法,容器育苗技术具有不受季节限制、适合机械化生产、节省苗木种子、幼苗成活率高等优势,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目前,容器育苗技术主要包含容器与苗木一起栽入地下、苗木栽植时取下容器两种,其中后者的应用更为广泛。实践过程中,容器育苗的应用要点主要包含以下4点。

3.1 苗圃地点选择

对容器育苗而言,选择合适的区域建设苗圃是保障育苗质量的基础。在实践中通常会考虑水源和光照强度等因素,可以采取户外育苗和温室大棚育苗两种方式,在户外条件较好的区域,可以直接采取建设户外苗圃的方式进行容器育苗。而在户外条件不够理想或者冬季进行容器育苗时,则可建设大棚以加强对温度、湿度、水分等的控制。

3.2 育苗容器选择

育苗容器直接影响到容器育苗的质量。首先,根据容器育苗方式选择容器材料。如果是将容器和苗木一起栽入造林地,需要选择蜂窝纸杯、泥炭容器;如果在栽植苗木时需要将容器取下,可选择塑料袋、营养杯等容器。其次,选择容器形状与大小。容器大小不一,形状也包含圆柱形、圆锥形、方形、六边形等多个种类。故需根据育苗树种本身特性及培育苗木的大小确定容器的形状与大小,从而保障育苗质量。随着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无纺纱布容器凭借自身的通透性和持久性,逐渐成为广受农户青睐与应用的容器。

3.3 调配容器育苗基质

对容器育苗基质进行合理调配,是保障育苗质量的基础。营养土的配置通常需要确保苗木生长有足够的养分,且营养土需有良好的通气性。砂性土、黏土等不宜作为营养土,否则容器内土易散,从而影响容器育苗的质量。选择合适的土壤基质并加入相应的辅助材质和肥料,能更好地强化营养土的肥力,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支持。在播种前需要将配制好的营养土放入容器中,既可选择手工方式装土,也可选择机械方式装土。在装土时不能装得过满,一般需装至容器容量的95%,即装土高度略低于容器口。

3.4 播种与管理

容器育苗需要确保所用苗木种子质量达到一定标准。为了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在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催芽及消毒处理。其中,催芽通常采取水浸的方式进行,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应用机械催芽、化学药剂催芽、层积催芽等方法。而种子消毒常采取热水烫种、干热消毒、药剂消毒等,其中,干热消毒是将种子置于恒温箱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药剂消毒是利用多菌灵、高锰酸钾等浸泡。播种时,通常每个容器可播2~3粒种子,之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一般控制在种子直径的1~3倍,且覆土后种子不得露出。播种后立即浇水,且务必要浇透。之后在种子出苗前进行浇水时一定要对水量进行严格控制,以免水流过大将覆土冲开甚至将种子冲出。在种子出苗后,则需要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浇水。在苗木进入速生期后,则需要采取多量少次的进行浇水,使培养基处于干湿交替状态。在苗木生长后期,要严格控制浇水次数与浇水量,以免浇水过多而影响苗木健康生长,到了出圃前,则需停止浇水。根据种子出苗情况,做好相应的间苗与补苗工作,确保每个容器内留有1株健壮苗即可。在大棚中进行容器育苗时,需要合理控制温度、湿度,以免影响苗木长势甚至导致苗木死亡。通常情况下可将温室内温度控制在18℃~28℃,相对湿度控制在80%~95%,田间持水量则控制在80%左右。做好施肥与松土除草工作,按照“早除、勤除、尽除”的原则进行除草,并根据苗木生长特性及生长情况进行科学施肥。

4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林业生产与发展中,有必要对新的育苗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根据地方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应用先进育苗技术,可以切实提升育苗质量和效率,进而为林业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大量优质苗木,促进我国林业健康发展。

[1]贾伟.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9):215-216.

[2]聂志琴.苗木培育技术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3(20):54.

[3]王国辉.林业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23):68-69.

[4]王炯梅.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39(23):54-55.

[5]姜芳.林业育苗技术关键点及造林技术要点[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10):40-41.

[6]谢湘生.论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0(8):159-160.

[7]魏慧霞.林业苗木培育及移植技术分析:以白龙江林业育苗工程为例[J].绿色科技,2020(5):95-96.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5.26

S723.1

A

2095-1205(2022)05-78-03

陈生玲(1983- ),女,藏族,甘肃天祝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造林和林业保护。

猜你喜欢

芽接砧木成活率
老桃园更新再植不怕重茬病 砧木新品种“中桃抗砧1号”对重茬病有免疫力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质量对橡胶树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不同砧木对设施葡萄果实硒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研究*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烟台地区番茄嫁接育苗技术要点
桃树春季芽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浅谈核桃芽接技术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