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何以制胜
2022-11-21刘稳权张严予
刘稳权 张严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坚持”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伟大奋斗的宝贵经验,这既是我们党历尽苦难而不屈奋斗、历经淬火而百炼成钢的制胜秘诀所在,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底气所在。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担当新使命,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倍加珍惜党的历史经验,自觉用以启迪智慧、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一,制胜核心,坚持党的领导。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拉长历史的镜头,从180多年的中华民族近代史来看,从100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来看,从70多年的新中国史来看,从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来看,在历史的镜像中汇聚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0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是推动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核心力量,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盘星。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会更加纷繁复杂,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横亘在民族复兴的目标之前,越是如此,越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认识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自觉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充分发挥特有的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方方面面,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
第二,制胜底气,坚持人民至上。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最大底气。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创造了让中国人民感同身受的新辉煌,取得了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的新奇迹,靠的就是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始终与人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今天,中国人民过上了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好日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10.2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历史证明,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智、凝聚民力,就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完全支持。新的征程上,要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食品、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使劲用力,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
第三,制胜机理,坚持理论创新。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思想波涛卷起巨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最坚定的信仰者,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忠实的践行者,更是马克思主义最有力的传承者。在近代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时,中国共产党寻到马克思主义“真经”,化被动为主动,走上艰辛而漫长的求索之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回望历史,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是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下,我们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桎梏,促使了“中国崩溃论”的崩溃,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征程上,要深刻理解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更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第四,制胜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强者胜,自胜者强。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成熟,是从走上独立自主道路开始的。从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到抗战时期通过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印迹中清晰可见,独立自主始终贯穿于道路选择、国家发展、外交政策、党的建设等各阶段各方面。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独立自主放到中国与世界发展这个大视野下,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等重要论述,全面把握独立自主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更加自觉地弘扬传承独立自主这一宝贵历史经验,既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把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处理好“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和“推动与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五,制胜之道,坚持中国道路。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毛泽东同志指出:“认清中国的事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浴血奋斗中闯出一条革命之路、从自力更生中铺就一条建设探索之路、从敢闯敢试中开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从砥砺奋进中擘画一条强国富民之路……从革命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探索成为贯穿百年党史的一条主线,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文明的必由之路,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始终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定力,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方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
第六,制胜智慧,坚持胸怀天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作出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赢得国际社会尊重和赞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党在推动中国发展的同时为世界贡献力量,10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年均在30%以上,向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提供援助,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等等。事实证明,一起发展,才是真的发展;美美与共,才能天下大同。新的征程上,只要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积极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就一定能够与世界一切爱护和平、追求发展的政党和人民携起手来,推动历史车轮奔向更加光明的前途。
第七,制胜动力,坚持开拓创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国共产党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党,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在成功中反思不足,从挫折中总结经验;在血与火中开辟坦途,在风与浪中蹚出新路;打碎了一个旧世界,创造了一个新社会;找到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今日之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疫情防控成为典范,高铁建设领跑世界……历史反复证明,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迅速崛起的成功奥秘。新的征程上,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开拓创新精神,用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不僵化、不停滞,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不断推进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创造出党和人民事业的新局面,创新出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第八,制胜精神,坚持敢于斗争。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中国共产党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斗争精神映照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我们党一路走来,无论对手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始终不畏惧、不退缩,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爬雪山、过草地,征服一次次看似不可战胜的困难,取得一次次看似不可赢得的胜利;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保家卫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境地;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勇涉险滩、闯关夺隘,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怕别人“卡脖子”,无惧一切遏制和围堵,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脱贫路到小康路,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路上都深深铭刻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烙印。党的百年历史启示我们,斗争是生存之道,斗争是发展之道。新的征程上,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迎着困难上、奔着矛盾去,任何危害党和国家的各种风险挑战,任何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风险挑战,只要来了就坚决斗争,直到胜利。
第九,制胜法宝,坚持统一战线。人心齐,泰山移。毛泽东同志指出,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以正确统战理论团结人引领人的历史。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和发展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为党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广泛凝聚共识、智慧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砥砺奋进,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历史证明,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更加深刻、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使命任务更为艰巨。新的征程上,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用共同目标凝聚人心和力量,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和完善统战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第十,制胜密码,坚持自我革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我们党的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先生的“窑洞对”就给出了答案。毛泽东同志明确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而得出的第一个答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破解问题。实践证明,“两个答案”揭示了我们党百年来长盛不衰、发展壮大的重要机理,就是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这也是我们党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任何敌人都打不倒、任何困难都压不垮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居安思危,时刻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引领中华号巨轮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