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政府向社会购买兽医公共服务的探索
2022-11-21岳宗宇
岳宗宇, 吴 旭, 田 渊
(贵州省正安县畜牧渔业发展中心,贵州 正安 563499)
兽医公共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是兽医工作的2个方面。长期以来,正安县兽医事业偏重于监督管理,社会服务化体系发展滞后。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要求,政府职能不断转变,法定职责逐步清晰明确。兽医主管部门主要履行宏观指导和行业监管职责,养殖、经营、屠宰等环节的服务逐步交由市场主体承担。从2014年开始,我县对动物防疫进行改革探索,推行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经过7年多的实践完善,政府向社会购买兽医公共服务已走上了正轨。现将有关探索实践情况介绍如下,与同行交流探讨,以加强和提高动物防疫工作。
1 改革背景
2010年4月正安县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原畜牧兽医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分流或兼职其他工作,致使乡镇畜牧兽医的职能相对弱化,畜牧兽医技术指导服务也被弱化。然而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动物及其产品流通越来越频繁,动物疫病的流行日趋复杂,对免疫接种的要求更高,工作量加大。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报酬没有相应提高,导致防疫工作积极性降低,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不稳定,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亟需加强。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深入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兽医公共服务被提上了改革议程。长期以来,正安县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程度较低,除乡村兽医零散从事兽医诊疗服务外,没有专业化的兽医服务组织,政府要向社会购买兽医服务,找不到合适的社会组织,培育兽医社会服务组织成为了 1个现实问题。
2 探索过程
通过对全县村级动物防疫体系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后,借鉴其他兄弟县的经验推进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改革,培育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成立乡镇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合作社)与县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县联合社)。
2.1 调研摸底,形成方案为了形成1个完备的方案,我县成立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筹备指导小组专门开展调研。2014年3月,指导小组成员与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负责人代表共10人赴桐梓县和习水县考察学习,同时向乡镇政府、卫生监督分所同志、村防疫员广泛征求意见,7月初草拟方案初稿提交县畜产办研究。在充分采纳征求意见,数易其稿修改完善后,8月中旬形成了《畜产办关于成立正安县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案》送审稿提交县人民政府研究。
2.2 方案报批,成立乡镇合作社县政府经研究后,于2014年11月3日下发了《正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通知》(正府办通〔2014〕215号),对成立合作社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明确。通知要求:2014年11月15日前各乡镇成立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分社,2015年7月30日前成立县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总社。明确合作社职责:负责实施动物防疫、建立免疫档案、协助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动物监测样品、参与重大动物疫病扑灭和突发事件处置、协助官方兽医开展动物检疫、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1]。文件明确:县合作总社未成立前,乡镇人民政府与合作分社签订《动物防疫服务承包合同》,乡镇人民政府向分社购买动物防疫服务。至2014年11月30日,全县19个乡镇合作分社已全部成立,共有社员172人。
2.3 乡镇合作社试运行2015年春防工作期间,我县全面实行乡镇政府向本乡镇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服务。春防工作专题会议由政府组织召开,合作社自行分工和部署防疫任务,乡镇分管领导从行政方面提要求,动物卫生监督分所进行技术培训。防疫结束后,乡镇政府组织相关人员考核验收后兑现防疫承包经费。
2.4 完善方案,成立县联合社2015年8月12日,正安县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正式成立,以联合社统领各乡镇分社,将社员精简到150人。县政府按每年每村6 000元预算防疫承包费,每年每个社员预算1 200元农村养老保险费。在总结乡镇分社试运行半年的实践经验后,总结提炼出“两个坚持、一个平台、四大服务、三个目标”的“2143”指导方针。即: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工作必须坚持兽医主管部门的领导,坚持以动物防疫为中心;建好养殖信息技术交换平台;开展以兽药饲料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以畜禽进出栏为主的动物中介服务、以防疫为主的养殖技术服务、以信息交换为主的特色经营服务;把合作社建设成动物防疫人员之家、养殖业主的后勤保障部、防疫人员合法权益的代言人。2015年秋防开始,全县推行以县畜产办代表县政府向联合社购买服务,联合社对各乡镇合作社安排防疫任务,各乡镇政府对辖区内的防疫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县畜产办依据各乡镇考核验收报告兑现联合社防疫承包费,预算20万元以上的资金对联合社实施奖励。县畜产办代表县政府从行政和业务2个方面对各乡镇的防疫工作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成绩在全县通报并纳入县政府对各乡镇的工作业绩考核。
3 合作社运行效果
3.1 乡镇合作社试运行效果县联合社成立前,因缺乏统一管理,乡镇合作社的社员均为原村动物防疫员,集体意识淡薄,在春防工作试运行中合作社的职能效果体现不明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分社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和主动性,依赖于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的指挥;二是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的身份转换不到位,仍按老一套安排部署工作,合作社主体作用未能体现;三是乡镇政府督促检查不到位,验收质量难以保证。
3.2 县联合社成立后的运行效果县联合社成立后,“2143”指导方针为乡镇合作社指明了方向,有了目标。通过7年的运行检验和不断完善,效果十分明显。(1)全面实行动物免疫接种工作由县联合社自主安排部署,政府只提要求、作考核,业务部门进行技术培训。(2)多数乡镇合作社打乱了原来每人1村的“单兵作战”模式,全社成员重新组合,以小组形式开展免疫接种工作,达到相互配合、互相监督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3)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的身份从“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代表政府对免疫接种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代表业务部门进行指导。(4)县、乡两级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加大,县政府的预算从以前的90万元提高到120万元。(5)免疫操作进一步规范化,免疫质量得以保证,免疫密度从80%提高到95%,抗体效价合格率从60%提高到80%以上。(6)县联合社与各乡镇合作社形成了1个有机的组织体系,织成了牢固的基层动物防疫网,及时补缺了乡镇机构合并后导致的畜牧兽医技术干部不足问题。(7)探索出了“以县联合社为统筹,以乡镇合作社为纽带,以合作社成员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增强了合作社的“造血功能”。
4 发展思考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县经过近8年的实践证明,政府向社会购买兽医公共服务是1种有效方式。然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保障人畜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第一线,点多、面广、难度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建立探索和完善是1个长期过程。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及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也需要不断完善。
4.1 培育是基础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和制约,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还比较滞后,没有现成的、组织化程度高的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必须培育新的兽医服务组织。正安县结合县情实际,把以前的村防疫员组织起来,在乡镇成立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级成立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1个有效的探索。
4.2 生存和发展是关键兽医服务不像其他公共服务,能找到多个竞争主体,像正安县这样的山区农业县就只能培育新的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培育的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要承担政府的兽医公共服务,必须把动物防疫作为中心工作,这是其存在的基础。新培育的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开展好经营服务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增强自身生存能力,通过积极创收增加社员收入。
4.3 主管部门的指导是方向农村兽医服务组织成员大多数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难以保证正确的工作方向,同时需要持续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我县主管部门通过成立指导小组,明确专人指导,使其不偏离动物防疫工作方向,并逐步提高其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保证了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4.4 发展方向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畜牧业养殖结构不断调整,向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散户养殖将会越来越少。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做好原有工作职能职责的基础上,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如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重点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