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以《动物检疫技术》课程为例

2022-11-21甘辉群刘明生吴桂银

贵州畜牧兽医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师检疫动物

甘辉群, 陆 辉, 刘明生, 吴桂银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教职成〔2020〕7 号) 指出,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要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1]。所谓“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其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策略。“谁来教”是育人的根本问题,“教什么”决定了学生“学什么”,而“如何教”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途径。因此,“三教”改革的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动物检疫技术》是我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1门职业技术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动物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动物活体检疫、 屠宰检疫以及检疫后处理的能力。本文以《动物检疫技术》课程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与路径。

1 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是“三教”改革的核心要素。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2]。

1.1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全面提升双师队伍专业能力

1.1.1 做实企业锻炼,强化教师实践水平按照“专兼结合、校企融合、双师组合”的需求,打造职业技术课程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团队。要求专业教师前往企业或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每年至少1个月,并严格落实专业教师5年1个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2]。同时,把企业或实训基地锻炼6个月作为专业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另外,教师赴企业锻炼实行自我申请与学院(部)安排相结合、企业认定与学院(部)认定相结合、年度备案与逐年累加相结合的“三结合”制度,推进企业锻炼的项目化运作,强化企业锻炼的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

1.1.2 做优专业培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把培训作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如:实施新教师“三个一”工程,即配备1名导师,参与1项管理,跟班助教1年,使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岗位[3]。要求每位教师每年完成各类培训72学时,内容包括: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能力大赛、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成果申报等,重点强调技术技能培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1.1.3 出台激励政策,提高教师学历学位把提高学历学位作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抓手,鼓励教师继续攻读学历学位,进一步放宽教职工提升学历学位的工作年限限制。通过全额承担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学费,激励教师提高学历学位的积极性。

1.2 加强拔尖人才培育引进,引领双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1.2.1 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培育专业(群)带头人制订《专业(群)建设带头人遴选培养与聘用管理办法》,明确专业(群)带头人的遴选培养方法,实行专业(群)建设双带头人制度,全面提升专业(群)建设带头人的技术研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能力。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将专业(群)带头人培育成为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高端人才,强化高端培养,在专业(群)中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提高专业(群)建设的顶层设计水平。

1.2.2 实施“群雁齐飞”工程,培育青年骨干教师制订《骨干教师遴选培育及聘用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在课程资源建设、新型教材编写、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方法创新、业务能力拓展等方面积极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开展各种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培养其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力,帮助企业技术攻关。

1.2.3 实施“雁阵合舞”工程,引进校外兼职教师积极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产业教授兼职任教,兼职教师承担课时比例达30%以上。建立科学规范的准入制度、聘任制度、考核制度,对受聘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保证兼职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经历符合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实践创新经验和技能优势,与校内专职教师结对授课,通过“1+1”专兼结合,协同推进模块化教学模式。聘请校外兼职人员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同时从行业企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融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中。

1.3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使人力资源裂变释能

1.3.1 推进职称评审改革,拓宽教师晋升通道积极发挥职称评审的“指挥棒”作用,突出教师系列主职称地位,同时拓宽科研、教育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等不同系列职称评审通道。改革职称评审推荐办法,破除“四唯”,突出对教育教学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严格职称评审推荐条件,实行项目结项备案制,堵塞条件漏洞。加大职称评审推荐力度,实现能力水平、显性成果和高级职称教师总量共同提升。

1.3.2 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制订“双师型”教师标准,从师德师风、教学水平、应用技术研发成果、社会服务成效等多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纬度评价,对教学型、科研型、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等不同类别的教师进行分类评价,完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和聘任考核办法,为双师队伍建设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让每位教师都有出彩的机会。

1.3.3 出台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改革薪酬分配机制研究出台《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实施方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奖励绩效分配实施方案》以及年度绩效考核和聘任考核实施办法,明确专技岗教师3年聘期目标。同时增加教学业绩比重,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奖励性绩效比重,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根据院校师生现状,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模块化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程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组建了《动物检疫技术》课程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经过3年的建设,团队目前由 7人组成,均为“双师型”教师。在年龄方面:35岁以下3人,35~45 岁2人,45 岁以上2人;职称方面: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实验师 1人;学历方面:博士3人,硕士4人。团队获省级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省级大学生“互联网+”大赛一等奖1项,团队获校级优秀课程团队。

2 校企合作开发岗位需求的教材资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学生对其进行信息加工的客体,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呈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和纽带。此前高职院校教材普遍存在内容过时、更新缓慢、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4]。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材改革,教材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职教20条”指出,要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2];启动“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为高职院校的教材改革提供了工作思路与参考。

2.1 校企合作,开发新型立体化教材“职教20条”指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企业要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发岗位需要的教材,以服务企业经济建设,同时信息化手段作为职业教育的新常态,融合线上与线下资源,开发新型立体化教材[5]。围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中心,课程团队与上海新农灌云安农牧业有限公司、江苏泰州动物卫生监督所共同制定科学规范的课程标准,将现代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联合主编《动物检疫技术》立体化教材,包含《动物检疫技术》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教学视频、课件和教案等。《动物检疫技术》课程拍摄并制作操作视频 73 min、微课 312 min、动画 240 s、PPT 课件45个、单元测验题345个、讨论题15个、电子教案28个等。由于增加了视频、课件、教案、试题等资源,立体化教材的编写与开发克服了以往教材的单一形式,为教学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利于优秀教学资源共享。

2.2 产教融合,开发工作手册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是1种以“做中学”为特征的职业院校教学用书,具有工作手册和教材的共同特征[6]。工作手册式教材提供了简洁清晰的操作流程,既是1本知识内容相对完整的普通教材,又可作为学生在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时的工具书,能帮助学生快速熟悉岗位。课程团队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彻底打破学科教学思维,充分利用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校企共建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出校本《动物检疫技术》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该教材以项目任务为基本单元,由动物活体检疫、动物屠宰检疫、实验检疫、动物检疫处理、动物卫生监督5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根据岗位需求又设计成若干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明确了学习目标,而且细化成若干个技能点,然后以技能点为单位详细列出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每个任务针对每个技能点,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面设计了学习评价表,以评定学生对本项目任务的技能掌握情况。

2.3 书证融通,探索“1+X 证书”教材“1+X 证书”政策缓解了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时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了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能力[5]。教材作为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是落实“1+X 证书”制度的关键1环。

《动物检疫技术》课程以教学教辅一体化为开发目标、以“三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开发依据、以“工作手册式”为呈现形式,为学生通过学习既取得学历证书,又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供了基本的教学资源保障,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外,无论是立体化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还是“1+X 证书”教材,都配套开发了信息化资源,并依托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平台,建成了畜牧兽医专业《动物检疫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成了校级《动物检疫技术》在线开放课程。还着力加强教材选用机制建设,完善教材选用机制。成立了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主任,教务处处长担任副主任,成员为各学院(部)分管教学负责人、专业群建设办公室负责人、教授代表、校外课程教材专家、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等组成的“教材选用委员会”,制订章程,明确职责范围,规范运行程序,健全教材选用标准和质量评价反馈制度,为教材的选用和建设等提供指导、咨询和把关[7]。

3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教法是“三教改革”的核心。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我校广泛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式和情景式教学,同时打造信息化教学体系,做到在线开放课程全覆盖,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1 精心编制课程教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编写教案依据教材和教辅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教案的编写对于教师而言非常有必要,有利于教师熟悉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便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出台教师“新三项基本功”实施方案,即“写好一门课程教案、做好一门教学课件、用好一门在线课程”,要求全体教师在3年内完成考核。在“新三项基本功”考核过程中,课程团队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考核。

3.2 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养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主动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为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推进“课堂革命”,《动物检疫技术》课程推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法,将课堂搬到养殖场、屠宰场等生产服务一线,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3.3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在教法改革中,《动物检疫技术》课程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改造课堂教学,广泛利用中国大学 MOOC(慕课)、智慧职教以及我校的教学一体化平台,建成了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将《动物检疫技术》的所有视频、教案、课件、试题、案例等资源上传至教学一体化平台,方便广大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金课”,杜绝“水课”,有效解决了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3.4 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开展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等育人理念,将课程划分为若干模块,所有模块又可以按某种方法组合成为1个整体,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有助于模块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学时将畜牧行业企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纳入教学内容。过去1门课仅由1个教师(或辅之实训指导教师)独立完成教学,由于教师本人知识体系不完备,有些领域未涉及或不够熟练,影响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模块化教学的实施,由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分模块教学,各自发挥各自专长,每个老师都讲授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这样老师教得更好,学生也更易接收,形成良性循环。

3.5 挖掘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构建“三全”(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1种综合教育理念[8]。《动物检疫技术》课程思政教学通过将爱国主义教育、职业品德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猜你喜欢

双师检疫动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探究影响生猪屠宰检疫的因素与对策
论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动物检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