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直接原因及措施分析

2022-11-21周旭东安庆市建筑管理处安徽安庆246003

安徽建筑 2022年3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房屋建筑作业

周旭东 (安庆市建筑管理处,安徽 安庆 24600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开展,城镇建设规模也不断壮大,房屋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同时,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据统计,近年来房屋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仅次于矿山行业,位居第二,房屋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笔者根据几年来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分析,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但主要是直接原因引起的,其间接原因也不容忽视。

安全事故直接原因是指对事故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作用,并直接促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一般也是事故发生的导火线,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稳定状态和环境的不良因素三大类。

1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1.1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操作而未操作的行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存在很多人的不安全行为,现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结合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如下。

①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属于此类不安全行为的有:未经许可开动施工升降机、关停通风设备、移动安全设施(包括防护栏杆、洞口盖板、外架连墙件等);锁紧机构未锁紧(如活动脚手架的万向轮未锁紧、自来水的闸阀未关紧等);安装紧固不牢(如塔吊标准节连接螺栓紧固不牢、切割机的切割片紧固不牢等);下班后忘记关闭设备;忽视现场警告标志、警告信号;工地现场奔跑;混凝土浇筑送料速度过快;违章驾驶机动车(如现场内超速行驶、违规停放等);酒后作业等。

②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属于此类不安全行为的有:拆除了安全装置(如各类机器防护罩);安全装置存在缺陷,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维修、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等。

③使用不安全设备

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属于此类不安全行为的有: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如吊篮支架及配重块固定不牢等);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如吊篮无上限位挡片、施工升降机无上下极限碰块等)。

④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属于此类不安全行为的有:存放位置不当,如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随意放置在高处或外架上,易高处坠物伤人;存放高度不当,堆放(码放)过高,会失稳倒塌;存放危险品不当,致使爆炸泄露等。

⑤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属于此类不安全行为的有:在安装、拆卸大型机械(如塔吊、施工升降机)以及安装、拆卸脚手架现场,虽然拉了警戒线,设置了警戒区,但仍有部分工人进入警戒线范围内;非专业电工冒险进入配电房送电;冒险进入深基坑边缘施工等。

⑥攀坐不安全位置(如防护护栏、起重吊钩、汽车挡板等)。

⑦在运行的起吊臂下(包括塔吊、汽车吊吊臂)作业、停留。

⑧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维保工作。

⑨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如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常见到有工人边施工边使用手机听音乐、聊天、看视频等,这都是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⑩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

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属于此类不安全行为的有: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帽;未配戴呼吸护具;未配戴安全带。

⑪不安全装束

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属于此类不安全行为的有:在有旋转零部件的钢筋加工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如车丝机械)时戴手套。

⑫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属于此类不安全行为的有:汽油、柴油、氧气瓶、乙炔瓶存放的仓库不符合要求;经常有氧气瓶、乙炔瓶同室储存,甚至与易燃物品同室存放;施工作业时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未按要求做到氧气瓶、乙炔瓶与动火点保持10m以上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保持5m以上的距离。

1.2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采取的措施

通过上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的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总的来说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工人安全意识不强,采取不正确的态度,个别工人忽视安全,甚至故意采取不安全行为;另一方面是工人技术、知识不足,缺乏安全生产知识、缺乏经验或技术不熟练。针对这两方面主要原因,经过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笔者认为有效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应着重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安全教育措施,二是安全管理措施。

1.2.1 安全教育措施

安全生产教育能够提高工人辨别是非、安危、祸福的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从而采取正确的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生产教育也能够使工人熟练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安全熟练地完成生产任务。

①对班组长的安全教育

房屋建筑的施工特点是流水施工,土方开挖、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较多,要求相应施工的班组就比较多,班组长也就比较多,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经营活动都要通过班组落实,因此,对于项目部的基层管理者、实施者,做好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事故案例证明,许多建筑施工员人身伤害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是由班组长安全意识不强、施工经验不丰富、违章指挥、安全措施不完善、现场管理混乱等造成的。班组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抓好班组长的安全教育。主要从两方面来抓:一方面抓好班组长的思想教育,提高班组长的安全意识,自觉带领遵守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使他们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决做到抓进度绝不能以牺牲班组成员的生命为代价,项目部可以通过真实案例视频进行专题安全教育,使他们在血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另一方面抓好班组长安全生产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教育,通过公司和项目的教育培训及项目上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长不仅自己要熟练掌握本班组(工序)安全生产知识及操作技能,还要能够帮助和指导班组施工人员正确安全操作,避免失误。

②对一线班组施工人员的教育

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证明,施工人员人身伤害事故近80%是由工人自身违章作业造成的,在构成事故的三要素即人、机、环境的关系中能够看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对施工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具体教育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他们对与本班组本专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了解,使规章制度规范他们行为;二是进行典型案例解析,以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经验,同时通过安全事故的警示作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三是对工人进行专业生产技术、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安全熟练进行施工。

1.2.2 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是为了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过程,它利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手段,控制来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避免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和健康安全。通过安全管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措施如下。

①规章制度的管理

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务必建立一套适合单个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尤其需要制定现场安全操作规程,用现场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工人的施工行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务必使一线施工人员有章可循。并且规章制度应构成闭环管理,即制定-执行-发现问题和不足-修订使之完善-再执行。因此规章制度的管理至关重要。

②现场的安全监管

建立项目安全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安全监管网的作用,随时检查现场的生产活动,发现并及时纠正违章行为。首先安全员应发挥现场监管检查作用,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能够及时掌握现场状况,并纠正违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其次监理机构应巡回检查各班组施工现场,按照监理规范程序履行监理安全管理职责,不定期地向领导和主管部门汇报安全生产状况,便于领导和上级部门加强安全管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③发挥安全奖惩制度的作用

海因里希法则避免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3E”原则中,重要的一个对策就是“惩戒”。对态度不正确、忽视安全甚至故意采取不安全行为的施工人员,给予经济上的或者其他必要的处罚,强制其树立正确态度、采取安全行为。

2 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2.1 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是从能量与人的伤害间的联系所给的定义。如果从发生事故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或物质条件。房屋建筑施工现场也存在很多物的不安全状态,现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结合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如下。

2.1.1 机具本身存在缺陷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机具本身经常存在的缺陷有吊篮前后支架、塔吊横梁、连接螺栓副等强度不够;塔吊、施工升降机、货运电动车等运行机械刹车不灵;现场机具未按规定时间正确维保“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吊运使用的钢丝绳及卸扣、吊环等吊具规格与吊物重量不匹配;钢丝绳存在断丝、打结质量缺陷等。

2.1.2 机械设备无必要的防护装置、设施,或者不符合安全要求

①机械设备无必要的防护装置、设施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存在无必要的防护装置、设施的有:木工圆盘锯、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机械传动系统(皮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系统)防护罩缺失;项目供电系统未采用TN-CS系统,施工现场配电系统未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系统,三级配电箱未采用一闸一机一漏一箱、未正确接地、电缆老化、电缆线接头裸露等;机械设备上无安全警示标志,如防触电、防坠落、防烫伤等警示标志缺失;大型机械塔吊、施工升降机限位(如塔吊起重限制器、力矩限制器、高度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幅度限位器;施工升降机极限开关上触发挡块未设置、施工升降机吊笼门机械锁止装置未设)、保险(如吊钩防脱钩保险)装置缺失;电风扇、鼓风机无消音系统,噪声较大等。

②机械设备防护装置、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主要表现为:施工机械传动系统(皮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系统)防护罩不符合安全要求;大型机械塔吊、施工升降机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扶梯和护笼锈蚀严重;施工用电设施漏电保护器、熔断器规格与过载电流不匹配,起不到漏电保护效果;用电设备接地体违规采用螺纹钢筋接地,未正确采用角钢、钢管、光面圆钢接地等。

③工件、材料、物品放置不当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工件、材料、物品放置不当也随处可见,如外脚手架上经常放置钢管、钢筋、模板等,易造成高处物体坠落造成物体打击伤害;现浇楼面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堆载重物,荷载集中,易造成楼面坍塌;装有氧气乙炔的气瓶放置在夏天太阳暴晒的位置,易爆炸;工人把抹布、图纸等随手放置在配电箱内,易引发电气火灾等。

④作业方法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经常发生垂直作业、交叉作业,施工管理不规范,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如上面楼层工人在安装模板或绑扎钢筋,同一垂直方向的下面楼层工人在砌筑外墙,未在中间设置安全防护层(隔离层);上方高处工人在拆除外架钢管或拆除塔吊大臂等,同一垂直方向的下方有工人在作业或走动,未在高空坠落范围内拉设警戒线并安排专职安全员旁站;结构施工至二层及以上的楼栋,未及时设置人员出入通道、搭设安全防护棚或搭设不规范等。

⑤无必要的防护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或有但不符合要求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工人施工作业时,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失或有缺陷,是最常见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经常发现部分工人不戴安全帽进行施工,这种情况室内施工的较多;室内地坪凿毛操作工人不戴防尘口罩、油漆工不戴防毒面具也很普遍,特别是近年有限空间作业发生安全事故比较多,大部分是由操作工人未配戴呼吸器引起的;有时候外架搭设滞后,高层施工面四周无防护,存在冒顶施工情况;洞口临边防护盖板、防护栏杆缺失等。

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洞口临边防护不符合安全要求,如防护栏杆高度不够、踢脚板缺失、立杆水平杆间距过大等;施工现场工人焊接作业时,不使用专业电焊面罩,配戴普通墨镜,易对眼睛和面部皮肤辐射伤害;不使用专业电焊手套,配戴普通手套宜触电或灼烫;房建项目施工离不开外脚手架、内支模架的搭设,实际现场的搭设很少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如外脚手架存在连墙件设置数量不够、立杆悬空、安全网张挂不严等;内支模架存在斜撑缺失、扫地杆缺失、水平杆间距较大等。另外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现场很多工人所戴的安全帽不合格,安全帽上无“安全防护标识”“安全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质保期限”,还有个别工人使用摩托车头盔代替安全帽进场施工或施工过程中未正确系好帽带,这样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能有效保护头部。

2.2 对物的不安全状态采取的措施

通过上述对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分析,基本了解了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情况,现针对上述不同情况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①施工人员在使用机具时,首先要检查机具本身是否完好,并要严格按机具操作规程试运转,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报告,不能擅自处理,不操作有问题、有故障的机械器具,要按照机具保养制度的规定对机具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它们能够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②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可保证操作人与物互不接触,从而避免人体伤害,因此,操作人员要正确使用这些安全装置,不能贪方便、图省事而不使用,操作中要切实做到有轮必有罩,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有轴必有套,进行电气作业时,应先检测绝缘和接地、接零情况,否则不能作业;

③施工现场工件、材料、物品必须放置在正确位置,避免物体的能量(如物体的势能、化学能、电能等)意外释放,同时采取安全网、安全通道、踢脚板等必要的隔离措施,防止引发事故;

④施工单位要根据项目的施工流程和作业环境,为施工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制定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要求作业过程中正确配戴,以免劳动防护用品不用或使用不当造成安全事故。

3 环境的不良因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3.1 环境的不良因素分析

①室外不良气候,如高温、低温、风、雨、雾、雪等造成的不良因素。

②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如照明不良(包括光线过强、过弱)、通风不良、扬尘弥漫等不良因素。

③作业空间方面因素,如作业空间狭窄、高度低、杂乱。

3.1.1 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且在各类事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训极其深刻,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有限空间是指有一定的空间,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完成指定的工作,但其出入口较为狭窄或空间处于相对封闭、半封闭状态;作业人员进入该场所,存在缺氧或易遭受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或发生气体(粉尘)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主要指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3.1.2 作业空间施工面杂乱

作业空间施工面杂乱,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一方面表现在作业空间施工面堆放较多材料、构件、机具等,或凌乱堆放少量的材料、构件、机具,使有限的空间变得更加狭窄;另一方面表现在作业空间施工面存在较多施工垃圾或余料未清运干净,未做到工完料清。

3.2 对环境的不良因素采取的措施

施工环境对房屋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很大。雨雪天气施工容易造成失滑,而房屋建筑施工很多部位都存在高处作业,一旦发生失滑就可能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大风中搭设外架很可能造成钢管、脚手板坠落,而一旦坠落就可能对下部人员造成伤害;夏季高温作业,很可能造成民工的中暑现象;冬季施工预防措施不到位,可能造成滑倒冻伤现象;大雾中施工,视线不好,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突然强光刺激引起眩目现象,也容易造成事故;工程施工不可能避免扬尘污染,扬尘污染对作业者的伤害是较大的,会造成相关职业病。如何让我们作业者在有利的环境中施工,保护自身的身心健康,预防是重中之重。

对于室外不良气候,需要我们提前掌握天气预报信息,以便采取对策,安排好预防和施工,严禁在恶劣天气中冒险作业,如六级以上大风就要提前要求施工单位对外架搭设等危险性较大的部位停止作业,将物料放置稳妥,防止因大风吹落伤人。

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夜间或室内施工现场光线要适中,光线过弱,影响施工人员视线,易引起误操作;光线过强,会使施工人员产生眩目现象,易引发安全事故。施工场所内要保持通风良好,如果通风不良,易引起施工人员窒息而发生生命危险。有的班组是长期在扬尘过重的环境下施工,如不做好自身防护,会患上尘肺等职业病,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使作业场所内扬尘浓度降到最低。

对于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对于作业空间施工面杂乱,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作业现场,施工过程中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而且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如万一发生应急事件,也影响人员的撤离和救援,从而使事态扩大。所以,作业空间施工面上应尽量少堆放物料,并应按要求堆放整齐,使通道保持畅通;另外每天施工垃圾或不用的余料要清运干净,每天都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4 结语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一起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不是一个,往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稳定状态和环境的不良因素三个直接原因再加上间接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因此,要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针对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具体措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化解安全风险,从而促进房屋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房屋建筑作业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中智能建造技术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有关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和对策探索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初探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