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翻译课教学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2-11-21段克勤刘笑非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文化

魏 萍 段克勤 刘笑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教育部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当前,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很好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以外语专业翻译课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实践的具体问题,以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翻译课的思政目标

听、说、读、写、译是外语专业的五项基本技能。其中,“译”的能力是外语运用能力中综合性较强的一项技能。“译”通常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以读、写为基础,口译以听、说为基础。根据201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规定,“能借助语言工具书和相关资源进行笔译工作,并能完成一般的口译任务”[2]是学生外语运用能力中的重要一条。

翻译具有跨文化性,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和贸易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学者、翻译家季羡林先生指出:“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3]

翻译具有鲜明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性。唐朝高僧玄奘为求佛教真谛,西行求法,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并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入印度。明清之际,西学翻译给中国带来了新知,推动了中国人的精神自觉与科技发展。20世纪后,留日学生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李汉俊翻译的《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把《红楼梦》译成英文,许渊冲将《楚辞》《诗经》《西厢记》等译成英文、法文,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由此可见,翻译课的教学目标绝不应是单纯的翻译技能讲授,而应立足于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于追求真理、承担使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大目标。

通过翻译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翻译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技能,而是为国家为民族谋复兴的追求;翻译是一个有立场的工作,要时刻牢记祖国和民族利益至上;翻译是一种沟通的艺术,不仅需要过硬的本领,还需要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翻译是一个文化的融合,不仅要吸收海外的优秀文化,还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翻译是一个时代的使命,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建立自己的对外话语体系,才能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二、翻译课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一)学史明智,厚植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4]回顾了解中国的翻译史,可以把握民族命运、文化发展与翻译的重大关系,读史明智、厚植情怀。

我国最早的翻译人才培养机构,可追溯到明朝永乐五年(1407年)为培养外交译员而设立的四夷馆。明末,中国有识之士冲破封建保守与夜郎自大的束缚,开始自觉睁眼看世界,通过翻译西方科技书籍,启动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第二次大接触。到了清朝,林则徐为了解“夷情”,在广州设立译馆,组织精通外文的人才,翻译了《四洲志》《华事夷言》《各国律例》等书,使广州成为中国人看世界的窗口。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努力通过翻译寻求救国与发展的真理。1862年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成立,直到1902年被并入京师大学堂,一共办学近四十年。其间培养了大批翻译、外交官,甚至科技人员,服务于国家需要[5]。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翻译之风盛行,全国出现了翻译东、西文的报馆30余家,多地设立翻译机构,翻译了大量政治、社会、哲学、财政、法律、历史书籍。

五四运动后,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促成了翻译领域的全面开花。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学术和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这些都离不开翻译。

式(5)不等式约束表示当馈线负荷转移后,联络线路所属变电站下所有馈线负荷之和应小于等于变电站允许最大负荷,即变电站不过载。

(二)学习楷模,树立理想

中国历代涌现了众多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他们通过毕生的努力,成为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摆渡人”。聆听名家的人生故事,可以深刻感受翻译人生与国家、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同频共振的精彩。

明代政治家徐光启与天主教教士利玛窦合作,于1607年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回,后又合作翻译了《测量法义》,首次定名了“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学名词。后来,他又与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翻译了《泰西水法》。这些翻译经历使徐光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也使他从一名儒学者转变为科学家,为后来编纂《农政全书》打下了基石。

晚清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赴日途中接触到日本政治小说《佳人奇遇记》,便边读边译。抵达日本后,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并开始连载这本小说的译稿。1901年广智书局出版了该译著的单行本,1902年又编入商务印书馆的“说部丛书”。到1906年11月,《佳人奇遇记》已重印六版,通过文学翻译的政治启蒙获得巨大成功[6]。

“新文化运动”主将、著名作家鲁迅把一生中的大部分精力献给了翻译事业,共翻译十四个国家近百位作家的二百余种作品,同时也创作了很多发人深省的作品。当代翻译泰斗许渊冲将毕生精力投入文学翻译,在六十余年的时间里,把《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译成英文、法文,让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走出去”。许渊冲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三)研读中华经典,培养文化自信

在中国日语教育的早期,就曾利用研读日译的中国经典来培养翻译人才。如:唐宝锷、戢翼翚编撰的日语教材《东语正规》分语法、散语、语诀与短文三卷。短文采取中日对译的形式,其中就收录了不少中国故事及古训。该书在清末的东文学堂被广泛用作教材,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留日中国学生中也有广泛传播[7]。

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点点滴滴早已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底色。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也是深刻影响世界的中国智慧,在东西方都获得了高度的评价。通过研读《论语》的中外对译版,既能培养翻译技巧,又能学习立身处世的道理,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同步提高能力与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手段。

除《论语》外,唐诗宋词等中国古代诗词、四大名著、当代优秀文学经典等,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其外译与传播代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影响力。以日本为例,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赠汪伦》、杜甫的《春望》、张继的《枫桥夜泊》、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鹿柴》等唐诗名作在日本堪称家喻户晓,但是,作为中国高校日语专业的学子,却往往不能把这些经典古诗很好地翻译为日语。因此,研读已有的译本,既能学习翻译的技巧,又能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四)实践当代外译,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中国的崛起,一大批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思想、新成就如雨后春笋,不断萌生与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与我国政治、经济地位不相符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中译外的水平、外译成果的影响力都亟须提高。对于高校外语专业而言,把反映新时代中国面貌的内容加入翻译教学之中,既是铸魂育人的使命所在,也是翻译实践的现实需要。

在翻译教学中,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新年致辞等重要理论文献和讲话中精选内容,进行中译外的练习,让学生积累和掌握描述中国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重点词汇与特色表达。通过决胜脱贫攻坚、中国宇宙空间站、北京冬奥会等紧密结合当代现实的翻译素材,实践有时代感的外译,既可以学习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又可以感受国家改革发展成就,内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在翻译实践中,如何跨越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障碍,贴近外国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思维特点,是一个需要多思考、多实践、多讨论的问题。实践当代外译、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激发爱国心与报国志的过程。

三、课程思政对翻译课教师的要求

翻译的潮流从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翻译课教学也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加入新的营养。新时代新使命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的翻译教学需要树立更加清晰的课程思政意识,这对作为课程主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摒弃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标准,从“术”的教学向“道”的教育转化。课程中要将对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思辨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等多种重要品质的培养化入教育内容当中,回归立德树人、传道育人的本质和初心。

其次,教师要提高育德意识、课程思政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关注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情操培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成为善于塑造灵魂、塑造品行、塑造人格的教师。

最后,教师要提高育德能力,努力践行课程思政的新理念。要善于开发、深度挖掘教材和教学环节中的思政元素,学会整理“中国故事”,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方法,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真理,更要传播思想、传播理想信念。

四、课程思政对翻译素材的要求

落实课程思政的新要求,翻译课的素材也必须响应新时代的呼唤,做出必要的调整与改变。首先,要丰富翻译素材的人文性,以大文科、大人文视角开阔眼界,摆脱过分围绕文学翻译的倾向。通过翻译实践,全面了解中国的国情、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等,培养用外文表述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意愿和能力,避免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其次,要增强翻译素材的时效性、热点性,结合国家发展大势、时政和文化热点,巧加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程思政如盐入水,润物无声。让所学能尽快向可用转化,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使命感,让涓涓细流汇集成中国话语体系加快构建的基础。

最后,要注重翻译素材的多元化,增加以漫画、短视频、音像作品等为载体的素材。在媒体形式多元化的今天,构建中国故事的多模态国际传播是未来的方向。多元化素材能够激发实践热情,增强对外传播的意愿。

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征途中,高校外语专业也必须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从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课的育人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并从教师素质和素材选取两个方面重塑教学体系,加强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翻译在文化传承与传播、跨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发展、提供语言服务等多个层面的价值,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翻译人才,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文化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谁远谁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