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2-11-21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东大河自然保护站陈杰昌焦泽东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草原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东大河自然保护站 陈杰昌 焦泽东

一、引言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重要的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保障黄河和河西内陆河径流补给的重任,在全国领域范围内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属于国家重点关注与保护的生态功能区域,肩负着青藏高原地区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祁连山地形十分复杂多变,海拔落差比较大,南坡地势变化相对其他地区比较和缓,北坡地形十分陡峭。这种特殊的地势特点及气候特点决定了该山脉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矿藏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水力资源和生物资源。但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很多生态问题。发展社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二者是相辅相成、和谐共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尊重自然规律、促进低碳绿色循环优质发展,不仅有助于满足人们日益上升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而且还能够实现全国各个领域的协调共促与高质量发展,能够创新出一条全国生产全面发展、所有群众生活美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21世纪初期,矿产资源被过度开采引起了地表塌陷,植被遭到破坏;周边流域水电项目的过度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骤减,破坏了水生态系统;保护区周边的各类企业偷排偷放且污染治理不到位,导致水环境的污染;再加上自然气候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祁连山保护区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影响的不仅是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严重地威胁到了其作为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的发挥,甚至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自2017年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以来,生态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针对现状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祁连山保护区的生态问题就成了当前最为重要和迫切的热点话题。

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

1988年,祁连山正式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大约198万公顷,其中,有50多万公顷被划分为功能区域的核心区域,有大约39万公顷被划分为缓冲区域,有大约110万公顷被划分为实验区,有66.6万公顷的区域被设立为外围保护地带。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拥有大约87万公顷的林地面积,拥有大约111万公顷的非林地用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近29%。另外,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有1044种高等植物,58种野生动物种类,140多种鸟类动物,还有13种爬行、两栖动物等。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常见积雪,因寒冷气候条件而形成的冰川就达到了2800多条,待温度上升时期,祁连山的冰雪融化之后汇入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以及56条内陆河流的源头中。年径流量73亿立方米,成为河西群众赖以生存的命脉,成为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保证。

三、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的保护对象

(一)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祁连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造就了该地区植被及生物类型的多样性特征,由此也吸引了各类动物选择此地作为自己的栖息地。比如,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植被已经超过1000多种,包括蕨类植物、被子植物、具有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环境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上述可知,祁连山保护区不论植被还是动物、微生物都是非常丰富的,对它们的保护也是实现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关于林地保护

祁连山地区的原始森林所占面积比较大,并且在这些原始森林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灌木林。在祁连山常见积雪消融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下,可以达到全方位的森林水源涵养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很好地保持水土流失以及避免冰川雪线上移等重要作用。

(三)关于湿地保护

湿地与森林、海洋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称号,祁连山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也催生了生物的多元化发展。目前,祁连山湿地已经成为当地很多物种很好的栖息地,同时还为这些物种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另外,祁连山湿地还起到了蓄洪防旱、调节大气气候的重要作用,很好地维护了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系统平衡。

(四)关于草原保护

保护区内有草原98.6万公顷,草原资源十分丰富,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而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发展形式的祁连山地区也应该把对草原资源的保护作为重点保护项目。草地不仅是畜牧养殖的主要来源,也是地球水源涵养及防止土地荒漠化的重要支撑。

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直以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治理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对国家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使保护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资本投入不足,导致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充分,只能开展日常巡护管理工作,而无法应用高新技术开展保护管理,继而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工作进度和工作效果。

(二)林牧矛盾突出,管理难度大

祁连山地区是河西走廊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牛羊养殖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但真正能允许放牧的只有祁连山周边地区。随着市场对牛羊肉需求的逐渐增加,祁连山周边地区的牛羊养殖规模、放牧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加上牛羊数量的持续增加,周边地区草原资源的锐减和草场退化,很多牧民将放牧场所延伸到了祁连山。另外,该地区因草原面积大,道路难行,执法难度大,这就让偷牧者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增加了管理难度。

(三)自然修复能力比较弱

由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复杂,生物多样性造成种群之间相互依赖性大,影响强烈,一旦生物种群出现不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到位,将会造成生态系统的漏洞,从而加剧保护区内生态系统不平衡问题,破坏容易恢复难,修复成本很高,且修复过程缓慢。

(四)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一是“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无法实现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信息化建设发展蓝图不够清晰,信息系统的适用性、先进性不足。

二是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配备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素质还有待提高。目前,尤其缺少既熟悉信息技术同时又了解、掌握保护区管理建设的复合型技术骨干,信息化建设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远。

(五)科研监测能力不足

科研监测的能力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祁连山地区的科技力量还比较薄弱,阻碍了科研监测工作的开展。迫切需要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和设备以及相应的专业人才,加强与周边及省内、全国科研、教学单位的合作。

五、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1.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不仅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建立生物多样性物质库,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另外,还要对社会公众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的积极性。

2.积极开展封山育林工作

通过封育保护,可以极大地减少外界因素对森林资源的干预,促使森林群落及生物发展向着高级、多样且稳定的方向发展,要切实做到能够实现森林面积的不断扩大,进而逐渐实现祁连山森林综合作用的不断加强与提升。

(二)改变传统放牧方式,降低放牧强度,控制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1.以草定畜

进一步树立“立草为业、草业先行、以草定畜”的思路,为保持草原系统良性循环,根据草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合理利用草场与饲养牲畜所需的饲草量,保持动态平衡,在规划畜牧业的发展时应充分考虑草场的承载能力,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的目的。

2.加强草原管理和保护

进一步完善草原保护法或草原管理条例,建立专门的草原保护机构,加强草原保护,实行轮牧和休牧措施,防止在草原上滥牧现象发生,让其有休养生息、繁殖更新的机会。同时,针对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并退化比较严重的草场要持续进行封育的加强措施,要等到草群恢复到比较丰盈的正常状态之后再进行放牧。结合实际情况科学构建草场监测与评议管理制度,一旦发现草原出现了退化迹象,要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措施进行治理。

(三)加大科研监测力度

科技研发是推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引擎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加快自然保护区技术研究是发挥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科技支撑机制,充分重视科技在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研究,鼓励科学技术交流探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通过加大科技支持和投入力度,设立专项研究资金,围绕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开展基础保护科技研究,开展科技攻关,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技术水平提升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植被凝滞大气颗粒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森林植被凝滞大气颗粒物作用发挥以及技术应用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为森林植被凝滞大气颗粒物研究提供参考,能够对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建设提供科学指导,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效能更充分地发挥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加大研究投入,利用科学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自然保护区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六、结语

综上所述,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种质资源库,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区域,也是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新时期内,通过对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制定和采取生态保护的科学对策。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坚持保护优先,推动自然保护区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发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持水土、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积极效用,真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要求,建设美丽和谐中国。

猜你喜欢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草原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祁连山下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可可托海的草原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