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化的策略

2022-11-21殷宪常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数学教师创设

◎殷宪常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言,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比较机械的,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比较注重讲解知识,学生缺少互动平台,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进行交流.此外,这也和数学科目特征有关,数学过于抽象、逻辑性较强,这些都为学生内化数学概念与理论带来了难度,如果此时学生做题总是出现错误,他们就会渐渐地丧失自信心.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做好准备,要使学生获得全面进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

一、 创设情境,优化思维参与

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深度教学策略时,不妨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展开全面思考,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设情境之所以能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原因在于其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创设情境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为主,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不断进步、成长.

(一)创设游戏情境,以激趣实现深度学习

创设游戏情境就字面含义而言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游戏构建情境,使学生在游戏氛围中能够放松神经,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又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从而能够使学生充分利用与整合数学信息,而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展开深度学习的同时能学有所获,能够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教师在讲解“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可以制订游戏方案,从而让学生快速调整学习状态进行深度学习.比如,教师可设计如下游戏情境:学生每三人一组,第一名和第三名学生分别抽取带有有理数的数字卡,第二名学生抽取的卡片上标注着运算符号,此时教师播放音乐,在音乐停止之后,同组学生直接组合,得出有理数的加减法.如此一来,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实现数学经验的迁移,有利于学生展开深度学习.

(二)创设生活情境,以感性推进理论分析

生活情境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媒介,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迁移到数学活动中.如此一来,学生的感性认知会转变成理性思考,从而令学生展开深度学习,使他们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掌握数学道理,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借助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生活共鸣,让学生在自己现有生活经验的指引下对数学知识和数学现象展开分析,从而自主构建数学模型,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比如,教师在讲解“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时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图形,并用多媒体设备一一播放,让学生对这些规范而简单的平面图形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生活情境.学生会发现几何图形是不唯一的,它们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学生会惊叹原来生活是由诸多图形构成的,会意识到图形的结构美,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问促使全面思考

数学蕴含着很多问题.教师唯有创设问题情境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数学世界,才能调整学生的思维状态,提高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效率.因此,数学教师要多设计提问环节,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使他们能够进行深度学习.

比如,在讲解“线段、射线和直线”时,笔者借助手电筒诠释了射线,然后画出两点代表线段,这样就成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思考这三种“线”的区别.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认知,他们在解题时会运用自己的认知经验,尤其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能够形成数学概念,了解它们的相同点和区别.

二、 开展探究,实现深度教学

教师在进行深度教学时,有必要组织探究活动,这是因为学生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对数学概念有深入的感悟,还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因此,每位数学教师都要意识到探究性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数学素养.

(一)确定探究任务,以任务调动参与热情

新学期伊始,数学教师会设计教学任务,教师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制订,而是要结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及其现有知识水平,要使任务有针对性,使其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全面整合数学材料,因此数学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探究任务,但在此之前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计划.

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笔者就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设计了相应的探究任务,并为学生创设了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成功写出一元一次方程式,同时对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和讲解.如此一来,学生了解了新课程的探究任务内容,能积极自主地参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

(二)组建学习小组,以合作优化探究效果

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指导者,这是因为教师设计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够完善,也没有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很难凭借自身的能力圆满地完成探究任务.这时,数学教师可以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这样可以实现思维的碰撞,让他们更加高效地思考数学知识.

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每个小组要具有不同优势的个体,这样才能各司其职,同时使学困生能够获得学优生的帮助.教师可以采用四人学习小组模式.四人学习小组遵循的原则是组内异质,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学优生能够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又能相应地帮助教师分担解决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任务.比如,教师在讲解“生活中的常量和变量”时,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式,让学生围绕问题中涉及的变量、常量等因素进行分析,集体讨论,构建知识框架,这样既可使全体学生都能进行探究活动,也能实现深度学习.

(三)完善探究展示,以讨论深化学习效益

教师在组织探究性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到了后期阶段,需要学生展示探究结果,它和总结活动一样都非常重要,能让学生回顾探究过程,总结探究结论,分析探究成效,有助于学生互相交换探究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灵感.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质疑、积极讨论的机会,组织丰富的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能够更加完善,进而深化教学效益.

比如,在讲解“生活中的常量和变量”时,当每个小组都将生活中的变量以及常量问题总结出来以后,教师可以让他们汇总探究结论,使每名小组成员都有机会进行展示,以便优化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问答活动,积极讨论各项问题.教师认真倾听每位组员的发言,如果用词不当,就要规范他们的数学语言,让他们了解变量和常量的意义和概念,以便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构建知识框架.

三、 拓展实践,开发学习潜能

教师是否成功开展深度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情况、内化数学知识情况、自主应用知识情况进行判断.教师开展深度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使学生收获丰富的解题经验,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全面成长.

(一)确定实践主题,整合活动素材

教师只有创设特定的情境,才能顺利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这是因为实践活动比较耗时耗力,不是随意就能开展的,需要教师结合学情设计实践教学计划.同时,教师要确定实践主题,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共同准备所需素材,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迁移数学知识,能够开展积极思考,循序渐进地完善学习行为.

比如,在讲解“简单的图案设计”时,为了让学生对轴对称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成功应用这方面知识,教师可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剪窗花.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剪纸过程中直观地了解对称图形结构,还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让他们掌握剪纸技术,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能够对几何图形结构的美进行鉴赏.

(二)鼓励自主创造,优化实践心得

要想实现实践活动的现实效益,就要保障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解知识的运用规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完善数学推理过程,自主构建数学模型,这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让他们体会数学的魅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使他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

比如,笔者在组织剪窗花活动时并没有围绕窗花这一种图形进行授课,而是解放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创作.在实践活动中,有名学生制作了一个航母图案,这个航母图案具有对称特征,还有的学生设计的是动物造型,其同样具有对称特征.因此,教师要保证实践活动的多样性,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自由进行创新活动,这样远比让学生被动模仿传统窗花图形更加切实、有效.

四、加强初中数学作业的实用性设计,实施深度学习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也在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师要基于学生基础,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施深度学习.因此,教师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作业教学的质量,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因材施教,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一)控制作业量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首先要仔细选择能够有效减轻学生作业量的问题,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巩固所学知识.每项作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内容而定.为了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的题目作为数学作业.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数学作业类似的一般性问题,但是不能选择很多简单问题,而应该选择一些与学生需求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不应选择过于复杂的题目,否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了解布置作业的目的.

(二)作业要有层次感

所谓层次感,就是作业的设计要具有梯度.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结构,作业应该系统地被放在任务中.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设计好每一个任务,根据每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给予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完成自己相应层次的作业,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制订科学的标准

作业设计的标准是作业布置的核心,也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他们必须达到的标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教师建议的标准制订计划.如果没有标准,学生就会懒惰,最后懒得做作业.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发生,数学作业的效果自然会减弱.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每名学生,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设置不同级别的作业.

(四)跟踪作业进展

布置作业后,教师要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定期进行检查.教师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众所周知,初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要学习很多科目,做很多作业.即使学生完成了作业,也没有时间被作业分心,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在此期间,教师应说明可能出错的地方,并在必要时帮助他们进行更正,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积极实施深度学习.

五、通过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积极开展深度学习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严格.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各模块的教学价值、主要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从宏观角度考虑课程总体目标,并将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渗透到每一章的教学中.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转变思维并掌握基本技能,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能力、认知、情感和态度等方面加强教学.在“深度学习”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制订科学的数学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在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上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知识既烦琐又复杂,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许多学生会产生有关数学知识的思维障碍问题,并且很难在学习中找到线索,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在数学知识之间建立有效的内部联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使用框架结构在知识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时进行思考,并结合知识系统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

六、结束语

总之,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组织深度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互动平台,使他们与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由于数学课程逻辑性较强且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在内化理论和概念时比较有难度,做数学题时准确率不够理想,这让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在学习中很难达到最佳的状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寻求有效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比如组织深度教学活动调整学生思维状态,改变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能够逐渐提高学科素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学习经验,最终令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数学教师创设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