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由游戏的指导途径研究
2022-11-21福建省闽清县城关幼儿园陈金清
福建省闽清县城关幼儿园 陈金清
幼儿时期是成长过程的基础阶段,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符合幼儿的天性,但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个环节,自由游戏除了自身的娱乐性,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性。如何在遵循幼儿成长发育特征的同时,设计能够引导幼儿健康成长的自由游戏,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当前,教师在幼儿自由游戏这一方面做出了不少尝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要想发挥自由游戏在教学中的优势,教师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与反思。
一、当前幼儿教学中自由游戏环节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的幼儿自由游戏大多存在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这一问题,原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许多教师仍然秉持传统的教育理念。虽然不少教师已经渐渐意识到“师本”理念的弊端,并有意识地改革自身观念,学习新的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还有许多教师没能做到,这也是传统教育观念过于根深蒂固所致。很多教师在设计自由游戏的时候,往往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教学设计进行,在游戏的推进过程中,自行决定如何推进、何时推进,教师插手过多,完全把控了自由游戏这一活动,幼儿的参与度不够高,难以真正发挥幼儿的天性,很难在游戏中实现幼儿能力素养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教师困惑于自己已经“为了幼儿”开展了游戏环节,但却收效甚微,远远不如自己的预期。
教师本应明确自由游戏的开展目标,有的放矢地设计游戏环节,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推进游戏,而不是只从自身的意志出发,做游戏环节的操纵者。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会使幼儿的参与度和参与意愿大大降低,幼儿的注意力无法被游戏吸引,还会扼杀幼儿本身的想象力和自主意识。例如,在进行积木游戏的时候,好的做法应当是让幼儿自己逐个认识不同积木的形状,并用竞赛、小组合作等方式鼓励幼儿用积木搭建物品,充分开动想象力,实现幼儿智力的开发,而不是完全由教师教幼儿怎么使用积木。
(二)教师忽略了幼儿自身的意志
在实际的自由游戏中,许多教师会忽略幼儿自身的意志。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游戏时会考虑种种因素,却唯独忽略了最重要的参与者——幼儿自身。一些教师总是认为幼儿年龄比较小,心智不成熟,只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即可。实际上,幼儿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也能对游戏规则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教师如果忽略幼儿的想法,那么又何谈能力的培养呢?而且,在推进游戏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幼儿还没有适应前一个阶段的游戏,就被推着进入下一阶段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幼儿在游戏中很难充分沉浸到游戏活动中,也难以享受自由游戏的乐趣。
自由游戏,所谓“自由”,就意味着幼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自己的意志,自由把握游戏的节奏。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幼儿的想法,以引导为主,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或是其他方面的考虑完全压过幼儿的意志,不顾幼儿的游戏体验与内心感受,使自由游戏失去存在的意义,也使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大大下降。
(三)教师介入自由游戏的时机不当
在幼儿的自由游戏活动中,教师如果只是盲目地指导,那么自由游戏的意义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教学游戏。同样的,如果教师介入的时机不恰当,那么自由游戏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前很多教师便不懂得如何拿捏分寸,在游戏中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角色。实际上,教师既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又不能完全不加指导,任由幼儿自行游戏,肆意玩乐,这会使自由游戏的教学性不复存在。好的做法是,教师为自己打造良好的朋友角色,同幼儿一样成为游戏的参与者,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参与到游戏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幼儿,推进自由游戏的进程。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一些凭借自身的能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及时予以指点和启发,但不要完全代劳,而是在引导之后,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让幼儿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以后在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够独立地、自主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才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幼儿自由游戏环节的指导途径
(一)明确幼儿主体地位,尊重幼儿自身意愿
当前时代的幼儿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自主意识的培养,许多教师都在着力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在教学中也能有意识地尊重幼儿的意愿,突出幼儿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自由游戏也不例外。但很多教师还没能找到章法,真正凸显出幼儿在教学中的重要角色。首先,教师应明确自由游戏的目标,更具针对性地进行游戏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自由游戏为幼儿的成长教育而服务。例如,教师可以考虑幼儿当前的年龄,考虑相应年龄的幼儿需要发展的能力,有所侧重地设计游戏环节。对大班和小班的幼儿而言,“优质游戏”的定义必然是不同的,大班幼儿可以培养幼儿在集体中的协作能力,小班的幼儿则以基础认知能力的培养为先。其次,教师要细化游戏规则的设计,不能只是照搬现成的游戏,而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求,游戏目标应当是每位幼儿都能通过努力达成的,而不能超出幼儿的实际水平,避免幼儿产生负面情绪。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要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如果发现游戏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那么教师就要临机应变,及时对游戏做出调整,确保游戏的效果,让幼儿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获得充分的参与体验感。
自由游戏也是训练幼儿行为意识、提升道德修养的良好途径,在游戏中,还能锻炼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发挥这些积极作用,教师要注意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积极性。因为幼儿本身年纪比较小,正是好动的时期,又对许多事物都充满好奇之心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特点出发,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自发参与到游戏中,先将注意力放到自由游戏这一活动上,进而在参与的过程中,渐渐体会到自由游戏本身的含义,感受自由游戏的教育意义。在兴趣的引导下,幼儿也能对游戏环节展现出更高的配合程度,从而在游戏中实现能力素养的提升。在兴趣的引导下,幼儿还能充分展现出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鲜活的创造力,在游戏中给予教师更多的惊喜,对现有的游戏环节与内容进行创新。
例如,在“听听谁来了”游戏中,教师先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去动物园的经历吗?”幼儿齐声回答:“记得。”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小朋友们还记得当时我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吗?还记得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特点吗?谁能模仿一下他们吗?”让幼儿充分展开想象,在记忆中寻找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并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这既能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的身与心都动起来,又能顺利引出“听听谁来了”这一游戏的主题,即辨认不同动物的脚步声,对自由游戏环节进行预热。接着,当游戏正式开始后,教师每播放一个小动物的脚步声,就可以询问幼儿,从脚步声中听到了什么、可以产生什么联想,并引导幼儿对脚步声进行分析。如沉闷的脚步声可能代表着动物自身的体重较为沉重,这时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尝试用力跺脚或是放轻脚步,感受两种脚步声之间的区别,充分放大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感受,让幼儿展开思考。这既能锻炼幼儿的思维,还能加强幼儿在游戏中的认知感受,让自由游戏最大化作用于幼儿的内心。
(二)在游戏中渗透指导,巧妙发挥教师作用
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换教学角色,巧妙介入自由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指导。一是要用心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予以恰当的指导,帮助幼儿实现提升。二是要注意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到自由游戏中来,保证幼儿的参与度,让自由游戏充分发挥作用。如果发现不愿意参加自由游戏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询问其缘由,帮助和引导幼儿加入游戏,享受自由游戏的乐趣。三是要保障幼儿的安全,在游戏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游戏场所的安全,游戏前检查游戏道具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破损的情况,避免幼儿在使用玩具时发生危险。另外,由于许多自由游戏需要幼儿进行跑、跳、追逐等行动,而幼儿本身发育还不成熟,缺乏避险意识,因此教师更要严格把关,守护幼儿的人身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到伤害。四是要协调好游戏中的幼儿关系,由于幼儿的心智还不成熟,有时容易情绪化,在激烈的游戏中,幼儿之间也很容易发生矛盾,这时教师就要及时介入,对发生矛盾的双方进行调解,让幼儿找到和朋友相处、玩耍的正确方式,使幼儿在思维、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走迷宫”游戏时,当幼儿对前进的方向产生迷茫时,教师就需要抓住这个介入游戏的良好时机进行引导,但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幼儿正确方向,而是首先安抚幼儿的情绪,肯定幼儿之前的努力,避免幼儿在失败中产生气馁情绪,放弃进行再次尝试。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其他方向进行尝试,试一试不同的路径,避免幼儿钻牛角尖,困在当前的问题中无法走出,既拖延了游戏进度,也打击了幼儿的自信心。最后,当幼儿通过新的尝试走出迷宫时,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来到幼儿身边,对幼儿迎难而上、绝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和在游戏中付出的努力进行肯定,让幼儿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也让幼儿知道面对困难应当如何做。通过这样的指导,教师就能在游戏中良好地渗透教育,实现对幼儿的教育,突显出开展自由游戏对幼儿的教育意义,让幼儿真正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三)优化自由游戏设计,尊重幼儿发展规律
游戏的组织筹备往往决定了自由游戏的成败,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重视正式游戏前的准备环节,这是与游戏中教学指导相联结的环节。游戏的组织筹备包括筛选和获取游戏道具的材料,对游戏的目标与所训练能力进行整理总结,如何将游戏内容和规则简明扼要地传达给幼儿也是教师必须在游戏前完成的思考。为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一同参与到游戏道具的制作中,即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搜集材料,甚至亲手制作游戏道具。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深刻领会游戏内容,还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劳动自觉,对提升幼儿的行动力具有积极意义。幼儿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制作游戏道具,还能减轻教师制作全班道具的压力,避免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浪费。
除此之外,游戏时长、游戏场地的选定与安排也影响着自由游戏的质量,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既要考虑幼儿的体力,又要综合思考所安排的游戏时长是否足够培养幼儿的特定能力与素养,既要避免幼儿因身心疲劳无法完成游戏任务或在游戏中受伤,又要保证一定的游戏时长,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若要训练幼儿的综合能力,那么往往也需要较丰富的游戏体量才能实现。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分解的要求安排自由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所成长、发展。游戏场地的选择则要与游戏性质相适应。例如,简单的小游戏可以在教室或活动室内进行,而运动量较大的游戏则最好在室外进行,以便幼儿在尽情跑动中锻炼身体素质,呼吸新鲜空气,同时避免因场地狭窄造成幼儿活动时的互相擦碰,引发争执甚至致使幼儿受伤。不同的场地也能对幼儿的情绪进行调适,如空旷、开阔的游戏场地能够使幼儿玩得更加尽兴,而狭小、逼仄的空间容易使幼儿产生紧张、憋闷的情绪。教师要善于在场景转换中完成对幼儿心理状态的调整和负面情绪的排解、疏导。总之,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放大教师的指导效果,发挥自由游戏对幼儿成长的积极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先组织幼儿在室内进行制作“沙包”的手工活动,将幼儿分成几个人数相同的小组,一起将豆子装进口袋,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接着将教学场景移动到室外,让幼儿在长时间的室内活动后能够在开阔的操场上呼吸新鲜空气,舒展筋骨。教师让幼儿带着制作好的沙包进行“运粮食”的游戏,幼儿依照制作沙包的分组,以接力的形式运送粮食。首先由第一位幼儿手拿沙包,依次钻过“山洞”、跳过“小土坑”、走过“小桥”,将粮食(沙包)送到粮仓,再返回起点,换小组内的另一位幼儿重复以上过程,同一小组内所有成员都完成粮食的运送并返回后,游戏结束,比赛哪个小组的运送速度更快。这样的自由游戏动静结合,内容丰富有趣,又能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四)游戏结合幼儿评价,突出幼儿自主意识
游戏评价是自由游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自由游戏活动进行升华的环节,只要教师应用得当,就能帮助幼儿在能力和精神上都获得显著的提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环节,有些教师认为游戏就是为了让幼儿放松的,或是把游戏环节仅仅当成是幼儿表现良好时的一种奖励,从而忽略了自由游戏中教育可以施为之处。还有些教师认为,幼儿的年纪较小,他们对游戏的评价意义很小。这种错误的观点忽略了幼儿自身的发展性和他们已经具有的优秀品质,也小觑了自由游戏的教育作用。教师应当通过游戏评价环节,升华幼儿对自由游戏的理解,推动幼儿在游戏中成长。自由游戏可以放大幼儿一些平时不起眼的优点,让教师发现幼儿自身的个性特点,同时为幼儿的才能发展提供可能的发展机会。在整个游戏的过程,幼儿可能获得许多方面的感悟,对幼儿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提升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可是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同样的,当幼儿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时,也很容易忽略游戏本身的内涵,或是仅仅在游戏中短暂体会过,游戏结束便全然忘记了。如果教师能够在游戏结束后设置评价环节,让幼儿对自己的游戏过程进行复盘,回味游戏中的种种感受,就能加深幼儿的印象,让幼儿在游戏中也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锻炼幼儿的思维。
游戏评价还能把握契机,实现对幼儿的综合教育。自由游戏作为教学活动,与一般的玩乐不同,游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所成长,有所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自由游戏时,也会加入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元素或是主题。那么在游戏评价环节,幼儿对游戏的过程和体会进行总结,表达自己的感想,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培养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或生活习惯。比起单纯的说理教学,在游戏中蕴藏深刻道理,往往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从而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我是小小社会人”的自由游戏时,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了“社会人”的一天。在游戏最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为社会人的一天,小朋友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引发幼儿对游戏中的心情与体会的回想,从而引导幼儿产生对社会人辛苦工作、父母为孩子的辛劳付出等深刻感受,认识到爸爸妈妈平时工作的辛苦,学会感恩,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勤俭节约、不浪费父母劳动成果等好习惯,实现对幼儿的精神思想教育。而不是将游戏仅仅停留在角色扮演的层面,使自由游戏活动停留于表面,缺失了重要的教育意义。
总而言之,在自由游戏的过程中,尽管幼儿才是游戏中的“主角”,但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引导与辅助作用也十分重要,而且十分需要教师加以斟酌。教师既要发挥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自身意愿,既要突显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帮幼儿调整活动节奏,把控游戏的进程。因此,教师必须用心研究游戏中自身角色的转变,平衡好教师自身参与活动的比例,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开展自由游戏,在自由游戏中训练多种能力,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