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2022-11-21福建省龙岩园田塘小学沈本辉
福建省龙岩园田塘小学 沈本辉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下,教育教学理念、模式、方法、手段等都出现了较多的变化。但是由于学生的升学等依旧以成绩为标准,导致家长、教师将学生的成绩看得更为重要,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参加校外培训的风气十分盛行,教师也乐于采取“题海”战术,期望学生通过多做题达到“熟能生巧”的学习效果。这使得学生承受的学业负担过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健康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双减”政策,整治了众多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的书面作业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进行数学书面作业的精简,优化课后作业设置,讲究课堂效率,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学现状
2021年,“双减”政策的出台与落地对教育界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极大地影响着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该政策要求实际教学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多数学校及教师也开始围绕这一要求进行教学方式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教师们“大水漫灌”多年,一下子政策转变,不少教师都觉得难以适应。“双减”政策虽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了学习时间,增加了学习效益,但却不可避免地让教师承担了更多的“负担”——教师需要想法方设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如此才能让学生在减负的同时不影响效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快速地适应这一政策,总是习惯性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同时也有部分教师有心想要落实“双减”政策,但是由于自身能力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学生的成绩受到影响。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学方法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精简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正确解读“双减”这一政策的内涵,明白这一政策并不只是“减负”这么简单,还要在“减负”的同时做到增效、提质,如此才能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全面提升课堂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不容忽视。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同时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学情,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逐步细化每个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做好课程间的有效衔接。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任务合理选择素材,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课堂。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明确该单元教学的目标,即学习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会运用面积计算公式去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当前的思维能力、数学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解。其次,教师基于以上的了解划分课时,将该单元划分成“平行四边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组合图形面积”四部分内容,每一部分根据重要程度占据1或2个课时,并在课时内再做出进一步的内容细化。最后,教师根据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课件的制作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有规划地将教材资源和课外资源进行整合,以增强教学课件的吸引力。以“平行四边形面积”这部分知识来说,教师可以对其开展进一步的细化,将其划分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和“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两个部分。第一课时,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活化的场景,为学生展示两个花坛——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一猜那个面积更大一些。在学生做出猜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方格的形式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一番讨论验证之后,学生会发现两个不同形状的花坛是一样大的,然后教师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轻松地完成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创建有效教学情境,深化学生参与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在减负的同时做到增效提质,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大多由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模式,将原本由教师主导的教学课堂交到学生手中,同时还可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畏惧数学、厌恶数学的不良情绪,进一步做到增效提质。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为学生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影响下和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二)”中关于“折扣”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百分数(一)”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顺利地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学习中,然后再创建“百货超市”这一教学情境,让一部分学生扮演超市店员,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其中扮演超市店员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售卖,而扮演顾客的学生则要进行购买,而且为了使情境更加还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相应的道具,如不同面额的学具钞、标有物品价格的标签等。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打折活动,如“今天百货超市开业大酬宾,各位店员需要酌情进行打折”,然后扮演店员的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身的购物经验对商品进行打折,打折的方式不做限制,如“打八折、买一送一、买就返20%”等。最后顾客入场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扮演店员的学生和扮演顾客的学生一起合作计算商品的最终价格。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很轻易就能掌握“打折”的意义和运用方法,提炼出有关打折问题的解题思路。接下来,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道与打折有关的情境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如:“国庆期间,某商场为了促销推出满400元打八折活动,现在你要买一件标价为420元的衣服,请问你实际要支付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借助微课开展教学,优化教学质量
在“双减”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尤为关键。微课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形式,有着短小精悍、内容简洁等特点,与“双减”政策下的精讲精练十分契合,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开展数学教学。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制微课,也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微课资源,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另外,一些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资源分享给家长,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展开学习。
例如,在学习“简易方程”时,经常会遇到“鸡兔同笼”的问题,然而由于学生初步开始学习方程,对这类问题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可以借助微课开展教学。在微课视频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如假设法、抬腿法、列表法等,每一种方法都要尽可能做出详细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的解题原理。如: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一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以“抬腿法”为例,这是古时候人们就想到的一种方法,让笼子中的鸡都抬起一只脚,而兔则抬起两条腿,这样笼子中脚的数量就会减半,即94÷2=47。鸡有一只脚,兔有两只脚,所以笼子中只要多一只兔子,那么脚的数量比总数多1,由此可以根据脚的数量和鸡兔总数之间的差计算出兔子的数量,即47-35=12,而鸡的数量则是35-12=23。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在制作微课时加入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一解题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理解了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这个知识,尤其是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看似理解了,但到课后自己完成相关问题时,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分享在班级群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去观看学习,直到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巧妙设计课堂问题,落实精讲精练
“双减”政策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做出了明确要求,学生放学后的书面作业完成时间要保持在一个小时以内。基于这种情况,学生放学后可以用来做作业的时间被不断压缩,能够分给数学这门课程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因此,在小学高年段的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任务完成后,为学生设计一些典型性习题,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做一做。例如,在学习“百分数(一)”这一部分内容时,通常会涉及一个非常基础且常见的问题,即:“A是××,比B多或者少了百分之几,求B是多少。”这类问题是“百分数”这一知识点中非常常见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习题,带着学生一起做一做,如:“果园里种了桃树和梨树,今年桃树结了300斤的桃子,梨子比桃子多了20%,今年总共可以收获多少斤梨子?”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常可开动脑筋进行分析,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解答,如有的学生通过计算梨子的总量解答问题,即300×(1+20%)=360(斤);有的学生从梨子比桃子多的部分解答问题,即300×20%=60(斤),60+300=360(斤)。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合理控制作业数量,实现减负增效
学生作业数量的减少能够直接体现“双减”这一政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可以适当减少学生的作业数量,创新作业形式,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去设计分层作业,如对学习好的学生来说,做完一道基础的数学题只需要3分钟,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可能要10分钟,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在作业数量上进行分层。除了在作业数量上进行分层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作业难度划分作业层次。如第一层次为基础型作业,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模仿数学课本上的解题思路,就能完成这部分的作业;第二层次为深化型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加工能力,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解;第三层次为探究型作业,这部分作业难度最大,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给学生布置数量不同、难度不一的课后作业,可以切实解决学生作业多、作业难等问题,从而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是教育的个性化、本真化、素质化、公平化和去功利化的里程碑事件。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当前教育的负面问题与效应,逐渐被聚焦、被暴露、被揭示,面对当下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可以预期将会进一步加大加强。教师则应该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从精简教学内容、深化学生参与、优化教学质量、落实精讲精练、实现减负增效等多个方面,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将学生身心健康与学业的和谐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做出积极的铺垫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