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教”与“学”深度融合方法探析
2022-11-21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 陈 卉
“双减”教育背景下,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不断转换自身的学科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教育形式,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为英语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课业负担,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互讨论,全面理解知识、掌握学科技能、锻炼思维能力,从中真正有所收获、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化成长,为学生之后参与学习活动、社会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围绕学生的个性化英语学习需求,科学设定英语教育目标、教育方案、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融入英语课堂活动中,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理想化的英语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语言不生动、不准确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依然语言不生动、不准确的状况,无法全面落实“双减”教育政策。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的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英语教学模式,根本不能提高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虽然部分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模式、内容的优化与改革,会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讲解知识,但是依然是用英语故事、英语视频的方式来呈现英语知识,在此过程中,缺乏和学生的互动、沟通,无法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没有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日常英语课堂活动中,学生缺乏表达自己学习困惑、进度的机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于参与英语课堂活动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抵触心理,依然处于被动学习英语知识的状态之中。同时,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学内容依然是局限于英语教材中,英语教学场所也只是局限于教室之中,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乏味,无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英语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双减”教育背景下,要求学校、教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习负担。但是在“双减”政策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无法取得理想化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英语教学评价形式较为单一,依然是以评价学生考试成绩为主,没有对学生展开综合评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有待提升。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与“学”深度融合方法
(一)开展自助式学习,打造教学双主体
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要想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教师要开展自助式学习活动,打造教学双主体。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更为全面、扎实地掌握英语学科知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课业负担,让学生以最放松的状态融入英语知识探究中。通过自助式学习活动,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探究习惯,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状态,把更多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
在正式讲解英语知识之前,教师要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学习工具书、学习资源、实物等学习工具,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开展自主预习,从中发现问题、探析问题,拥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字母组合“ow”发音的时候,这对于学生来讲是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出示how、clown、flower、brown、town、down、now等英语词汇,让学生自主拼读、自主讨论,从中来寻找发音规律,展示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优势。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探索知识、总结方法,教师扮演好一个指导者、合作者的教育角色,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
同时,在自助式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生疑,感知到自主探究知识的快乐。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如下例句:“I ate a cake yesterday morning.”“Mrs. Brown made friends at school twenty years ago.”“He wore a lot of bottles that day”“There was a parrot show in the park yesterday”“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king.”之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一般过去式句子中的语法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更为完善。
(二)设定语言活动,注重师生互动
“双减”教育背景下,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要想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教师要设定语言活动,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一个小学生都有爱表现、爱挑战的心理,教师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空间,使他们感知到学习英语知识的快乐,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教育氛围。比如,在讲解“Chinese festivals”英语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语言情景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对话过程,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如,自主选择中国的一个节日,通过创设节日情景活动,让学生去思考、表演、互动,构建一个开放、灵活的英语课堂活动。学生不仅要去挑选一个节日,还需要突出节日中的内容。有的学生选择的是中秋节,在课堂中模仿赏月、吃月饼的情景;还有的学生选择的是春节,在课堂中模仿拜年、放鞭炮的情景……这样,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能够营造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表演天赋,用逼真的形式来展示英语文本知识。同时,在小学英语语言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呈现文本知识,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三)重视微课教学,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
“双减”教育背景下,要想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教师要重视开展微课教学,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师生共同来打造高效化的英语课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展示出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作用,借助于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讨论学习、课后自主复习。教师要扮演好一个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掌握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要借助于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课前预习。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课前预习较为随意、盲目,学生缺乏参与课前自主预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由此,教师要把课堂中需要重点学习的英语句型、英语词汇进行汇总,用微视频的方式发送给学生,以便取得最佳的课前预习成果。比如,在讲解“A healthy diet”英语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把“食物词汇”作为核心的微视频,用精美的图片来展示食物词汇,设定“食物词汇、句型”的英语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有针对性、目的性地预习英语知识。
其次,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开展微课教学。比如,在探究“What’s your favorite food?”英语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对话、图画的方式来展示文章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融入课堂活动中,提高英语课堂活动质量。
最后,教师要利用微课开展课后复习活动。比如,在学习了“My friend”英语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把“Who is he/she...”与“He/She/This is...”用微视频的方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英语学习进度,自主巩固、复习课堂所学英语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英语教学进度,减轻学生参与课后复习的畏惧心理,实现“教”和“学”的深度融合,锻炼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
(四)重视课堂反馈,实现启发引导
“双减”教育背景下,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要想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教师要重视课堂反馈,改变以往自己是英语课堂主导者、权威者的教育角色;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共同努力,构建高效化、理想化的英语课堂。
首先,教师要重视英语课堂中的语言反馈,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自信心。教师不仅要用“You are right”“Yes”来肯定学生,而且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点头示意,或者是通过精神奖励、物质奖励的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比如,教师提出问题:“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学生会回答:“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my father,my mother and me.”教师要对学生展开评价:“Oh yes!You are right!”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愉悦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其次,教师要重视明示纠错、指示引导,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中的良师益友,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这样学生才愿意向教师表达自身真实的学习困惑、生活困惑;要强化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英语教学进度。除此之外,教师要丰富英语课堂反馈形式,通过理论指导、语言训练,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状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反馈,逐渐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
(五)优化作业设计,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
“双减”教育政策中,较为关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业负担。由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优化、调整作业设计,改变以往题海战术、习题灌输式的英语教育模式,要设定一些趣味性、实践性、互动性的英语作业,对学生展开一对一辅导,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跟上英语教学进度,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表明,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去体验、去思考、去选择。因此,在布置英语作业、优化英语作业的时候,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学习层次的学生,精准反馈作业现状,通过布置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探究精神。
首先,教师要让作业内容“动起来”“活起来”。因为小学生拥有爱唱爱跳、生性好动的特征,在学习活动、社会生活中喜欢玩耍和动手,由此,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课后习题作为唯一作业类型的状况,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爱好、兴趣、特征来优化作业内容,让之前“静”的英语作业“动”起来。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在完成英语作业期间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比如,在学习了swim、run、jump、fly等英语动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动词编写成一套体操歌,并且在下堂课中让学生去展示,如“Fly like a bird.”“Jump like a rabbit.”“I can fly.”“I can jump.”等,学生边说边做,不仅能够巩固、复习英语词汇,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
其次,要想在作业设计中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教师要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成果。比如,在讲解完26个字母之后,教师可以把原来抄写字母的作业形式,改为让学生以绘画形式来表达字母,如字母S可以形容为“妈妈的辫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帮助,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总而言之,“双减”教育背景下,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英语理论知识、学科技能外,还需要创新、优化、调整英语教学过程,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呈现英语课本知识,激发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课业负担,让学生以最放松的状态融入英语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