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亲情教育实践途径探究

2022-11-21甘肃省积石山县田家炳中学张小霞

亚太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亲情初中语文文章

甘肃省积石山县田家炳中学 张小霞

语文教学要把亲情教育当作载体,建立起人文教育的平台。亲情教育要从与学生关系的紧密程度出发,推己及人,让学生在亲情的熏陶中获取更健康的审美态度,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目标。

一、加强初中生亲情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初中时期正好处在孩子们从少年阶段过渡到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如果未能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引导,初中生会产生许多青春期的问题,比如不愿意与其他人沟通,容易出现自闭、自卑等心理问题。语文即生活,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学生能够从教材当中学习到有关亲情的文章内容,并且可以将其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学习到与父母、亲人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方法,从而在生活当中能够灵活运用课本中的知识点,还能将平时的想法在语文课程当中进行强化,两者之间相互融合,能够助力学生在语文学科当中的学习,还能从思想上深化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并且在初中语文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会发现有些文章当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相似性,进而从中获得经验;也可以意识到在比较平凡的小事中能够隐含着深厚的亲情,进而学会感恩。这样的语文学习让家庭变得更加和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亲情教育内容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板块,能够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育链。所以,做好亲情教育的学习能够助力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亲情教育提倡学生在学校当中不但要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自身的高尚品德,所以亲情教育就是将亲情与教学合二为一的品德教育。素质教育活动当中,学生的情感水平不单单是对素质教育实现程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学生个人的情感因素对顺利展开整体素质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引导、激励、强化作用,也会直接对学生参与内化素质教育带来影响,并且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带来影响。初中阶段正好处在学生认知与情感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为学生提供情感教育的最理想阶段。所以,健康的亲情观念变成了学生调控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给学生提供亲情教育,能够使这些学生的亲情意识、道德意识以及自律意识等得到不断增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夯实基础。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亲情教育实践途径

(一)充分钻研教材,实现亲情教育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对教材展开钻研,挖掘出教材内容和亲情教育的结合点,发挥语文教材的载体作用,结合教学大纲,实施亲情教育,深化学生对文章中传递的亲情的体会,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加强农村初中语文亲情教育的效果。如,初中语文教师给学生讲解教材中《散步》这节课的内容时,文章具体介绍了一件全家祖孙三代人散步的事情,引起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抒发出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人之间的浓浓亲情。这一篇文章语言较为朴实,内涵却非常丰富,引人深思,读者可以伴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描述,在亲情、人性以及生命的线索上展开快乐的学习。然而在农村地区,很少能够看到祖孙三代人一同散步的场景。由于村中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孩子们一直都盼望着父母能够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教师对学生说道:“虽然有很多同学的父母不能天天陪伴在身旁,但是父母的爱却不会被时间和空间所隔断,只要你们用心去感受,你们就能够惊喜地发现,父母的爱一直存在。”学生被这段话深深感动,加深了对父母的理解和爱意。然后教师展开对亲情的延伸教育,引导学生从文章当中的亲情教育上升到对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学生通过学习这堂课,在亲情教育后深刻了解了文章主旨思想,学会理解以及关心亲人,形成了珍惜亲情的良好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亲情教育

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语言是基础,能够指导学生展开认知活动。音乐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能够拨动人的心弦,激起学生的情感。音乐运用节奏和旋律激起学生的想象,利用流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出社会生活,传达情感。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要将音乐语言结合文字语言,将学生的视听感官进行联合,让学生在灵动的音乐中进行联想,深入理解文章情境。

比如,教师讲解《背影》这篇课文时,运用充满情感的语言,以《父亲》这一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对父亲买橘子的段落进行描绘。伴随着教师有感情地描绘和优美的音乐,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父亲买橘子的过程,体会到父子间的浓厚亲情,从而联系到在城市当中辛苦打工的父母、在田地中为了多收粮食而辛苦劳作的父母,对亲情有了深刻体会。亲情的包围,能够促使学生更快乐地成长,帮助学生在亲情的号召下掌握关爱亲人的方式。

再比如,在教师讲解《我的母亲》这节课的过程中,由于当前的农村初中生对文章当中所描述的封建大家庭当中较为复杂的家庭关系,以及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所催生的特殊家庭矛盾较难理解,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理解“母亲”的个性和品质。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通过电教媒体的手段,为学生呈现出封建大家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可以真正了解近代大家庭的结构特点以及家庭观念,能够深刻体会到文章当中母爱的伟大之处,深刻理解作者传递出的孝母、敬母的情感。

(三)揣摩亲人形象,渗透亲情教育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亲情类的文本当中,人物是打开阅读文本的重要途径。一篇饱含亲情内容的课文内容,其所刻画的人物的形象、描写亲人形象的特征、作者在文章当中所扮演的角色等,都是对阅读文本当中一系列人物形象的解读,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对象,使学生能够通过人物形象掌握社会现象、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为学生渗透亲情教育的目标。

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有这样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整篇散文当中作者主要是对母亲的一生进行回忆,利用事例来描写出一个勤劳能干、忠诚于革命事业的母亲形象:“母亲”具备勤劳的品质,她高大结实,能够煮饭、种田、种菜、喂猪等,一生以劳动为主,即便到了晚年时期,也始终如一进行劳作,特别是喜欢纺棉花。“母亲”同样忠诚于革命事业,她节衣缩食供养“我”读书,想要依赖于孩子是读书人的身份来支撑家业,想要不再受到或者少受到各种恶势力的欺压,积极支持以及鼓励“我”参与到革命中去。

“母亲”这一形象的塑造和她的人生经历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所处时代的特点:家境贫寒只能溺婴、地主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等,真实地描写出当时农民所受到的痛苦以及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在这样不良社会环境中成长的“我”受到“母亲”勤劳能干、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品德的熏陶,形成了勤劳的好习惯,也树立起坚毅的革命意识,遵循“母亲”的意愿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这一篇文章的内容明线上是在写“母亲”,暗线实际上是在写“自己”,比较深刻地刻画出人物的形象,运用朴实的语言将“我”与“母亲”的生活连接成线,从而勾勒出“母亲”的一生,描述了受到“母亲”影响的“我”的一生,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四)品味文章语言,展开亲情教育

语文由语言与文学构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事实上也是学习语言文字、深刻感受文学内涵的一个过程。所以,品读文章的语言在不同年级的语文课堂当中都非常重要。对有关亲情教育的阅读文本,教师要把握文章内容,从字到词、从词到句详细介绍,让学生更关心文章当中的细节描写、关注分析作者所运用到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一篇文章一般是由字、词、句、段构成的,其中隐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详细揣摩。

例如,在讲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这一首诗是作者在异乡时给自己的妻子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出作者饱含的孤寂情感和对妻子深切的怀念。整首诗比较短小,只有四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与其他的诗歌不同的是,这一首诗注重创新,不重视重复。这一首诗当中几处都运用了相同的字,可作者所处的心境完全不同。在第一句中,作者连续使用了两个“期”,其中第一个“期”表达出亲人对作者回家的盼望之情,第二个“期”是作者明确指出归期并不确定,没有回去的希望,暗指作者失落惆怅之情。诗歌从刚开始,就明确提出了这一矛盾——归期的希望和未有期的失望,给全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在全诗当中,作者还写了三次“夜雨”。第一次的“夜雨”是标题当中的“夜雨”,点名写出了诗歌创作时的天气和时间;第二句当中“夜雨”雨势凶猛急切,表达出作者对妻子的思念较为浓烈;最后一句中的“夜雨”,已经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画面,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共同构成了作者脑海当中美好的场景,对亲人的挂念在一实一虚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仔细分析这一首诗,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作者的情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逐层递进的,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诗歌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大多数集中于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主要是作者为了强化表达效果,在写作当中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能够加强语言表达的效果,描绘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带着学生学习亲情文章,分析文章句子的修辞,运用学生容易接受且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方法进行提问,一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教师讲解《散步》这一篇文章时,不单纯局限在解读句子,而是要求学生联系上下句一同进行赏析。写散步过程中一前一后的母子组合,作者有意组成的句群具有对称的结构美感,但是作者并不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是为了传递出亲情的可贵。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文章内容,带着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非常多,教师要擅长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培养分析语言、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从而顺利实现亲情教育。

(五)课外阅读教学,渗透亲情教育

当前各种媒体形式的出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尤其是初中生拥有智能手机的比例已经超过80%,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新的网络阅读方法正在不断吞没传统的课外阅读方法,再加上农村初中生缺少家长的监督管理,且大多数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新时代下多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教师形成了具有自我风格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确保学生有书可读、读好书,在教室中放上一个书架,让学生自行带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书籍摆在上面,让学生轮流进行阅读。其次,合理安排好学生阅读的时间。在学校当中阅读要制定明确的课程表,利用正式的课程来确定阅读的地位,通过阅读课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好书推荐、读书竞赛等活动。最后,严格控制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科学设计好课外阅读的时间表、阅读的具体内容以及阅读量,明确好阅读作业的具体形式,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阅读储备量要比同龄人多,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在阅读当中接触到非常多与亲情有关的文章,体会到浓浓的亲情,实现了亲情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亲情教育的作用非常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亲情教育的功能,综合教学现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方式助力学生发展,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优势,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亲情初中语文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永不凋零的亲情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