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螺旋上升 学写“点面结合”
——例谈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2022-11-2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实验小学张品华马吉香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实验小学 张品华 马吉香
在“双减”背景下,“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成了热门话题。笔者认为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长,才能使“为学生减负”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下面笔者结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具体做法。
一、单元教材解读,把握作业核心
第二单元围绕“重温革命岁月”的人文主题和“了解文章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的语文素养,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和“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篇习作——“多彩的活动”的内容。
课文都是围绕 “了解文章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一语文要素进行选编的,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文章进行场面描写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但四篇文章对于“点面结合”关注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七律·长征》是点面结合写法的代表。首联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颔联、颈联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以点带面,高度概括了“万水千山”;《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第2自然段“痛击敌人”,先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也就是“面”的描写,再分别写每位战士的表现,这是“点”的描写,侧重点落在群体描写和个人刻画相结合上;《开国大典》在描写阅兵式的盛况时,采取的是整体描写和具体细节相结合的方法;第8课《灯光》一文则是以“灯光”为线索,围绕线索,多角度进行场面描写。因此,单元作业设计的核心即定位为层层递进,学会“点面结合”的写法。
二、分课聚焦要素,螺旋设计作业
结合每篇课文语文要素的不同侧重点,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地设计,使学生在不同的课文中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一)初识“以点带面”的写法
《七律·长征》语文要素作业设计: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什么诗人只选择了这些地方?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与其他几句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你画出全诗的思维导图。
(二)巩固“群体描写与个体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要素分层作业设计,同学们可以自主选择完成下面的题目。
A类题: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横线画出场面中对人物“面”的描写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场面中对人物“点”的具体介绍。
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节选)
B类题:将下列语段补充完整。
拔河的同学们都摆好了姿势,呈“弓”形,脚顶着脚,身子往后倾,双手用力抓住大麻绳,同学们个个犹如一只只猛虎。看,排在最前面的天宝同学身体后仰,眼睛( ),腮帮子( );瞧,小涵挺着那高耸的“将军肚”,目光( ),整个人身体后仰,都快( );块头最大的耀博同学站在最后,粗壮的绳子从腰间缠过,如一尊铁塔般屹立不动……他们的脚慢慢地往后挪,( ),绳子中间的“手榴弹”( )……
C类题:观察并描写同学们做作业时的场景,尝试用上“群体描写与个体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三)实战“整体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开国大典》语文要素分类作业设计,同学们可以自主选择完成下面的题目。
A类题:快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填一填,围绕70周年阅兵依次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10时41分,各方队开始展示。空中护旗方队率先亮相,两架直升机分别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飞过天安门广场,直升机群在空中组成“70”字样,教练机拉出7道彩烟。接着是徒步方队,由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和10个英模部队的方队组成。他们步伐整齐,英姿飒爽,尽显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阅兵中,三军仪仗队首次由男女兵混合编成,随后是装备方队。受阅的各型装备编成6个模块,以排山倒海的气势驶来。
选段先整体写“各方队开始展示”,然后依次写了( )展示的场面,( )展示的场面和( )展示的场面。
B类题:学校秋季运动会要开始了,校长要求摄影师将入场仪式时的精华都拍摄出来。如果你是负责此次拍摄的导演,你会如何指导摄影师将我校运动会的入场仪式立体呈现出来?请你用文字替代镜头,为摄影师写一个简单的文案。
要点提示:镜头1对准全校学生,拍摄内容为学生整体有序进场;镜头2国旗护卫队;镜头3各班学生,拍摄内容为学生的服装、表情、动作、口号等,不同的班级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拍出不同的特色。
C类题:观看红色影片,尝试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场面。
(四)挑战综合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习作“多彩的活动”作业设计,既关注了整个场景,又关注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
三、设计意图简述,精思反馈提升
(一)着眼学生发展,分层螺旋上升
墨子在教育学生时主张“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他不同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在设计作业时同样也要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
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设计了A、B、C三类作业,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认识“点面结合”的写法,A类题在课文“群体与个体”的基础上上升到“一群人与一类人”的变化,有些学生在做题中确实产生了“一群少先队员”不是“个体”的疑惑,于是总结提炼“一群人与一类人”也是“点面结合”;B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外貌等的细腻刻画将“个体”写具体,这对写好“点面结合”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于形式符合“群体与个体”上,更要求语言生动细腻,这也为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搭建了台阶,可以帮助其树立自信;C类作业选取学生身边的场景,如做作业,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尝试练笔,这样的作业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有话可写。事实证明,学生都能写出有滋有味的文字。
再如,在《开国大典》一文中,笔者也设计了A、B、C三类作业,难度系数比前一课高,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实战练习切实掌握“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好的导演要拍出优秀的作品离不开“点面结合”的拍摄思路,因此笔者让学生模拟导演设计拍摄运动会入场仪式的方案;又因为这个单元是“重温革命岁月”单元,笔者引导学生观看红色影片,特别关注那些运用了“点面结合”手法的场面,并尝试写一写。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式内化为真正的写作能力。
总之,本单元作业是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和语文要素而设计的,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的专项练习,充分发掘了本单元每一课的教学素材,分层设计、层层深入,设计螺旋上升式作业,旨在让每一类学生都能进行一次适宜的思维旅程。
(二)聚焦核心素养,关注语用表达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想达成本单元中第二个语文要素“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先懂得怎样用“点面结合”写场面,所以本单元作业设计的每一题都指向语言的表达。在《七律·长征》一文中,通过画思维导图的设计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上读懂“点面结合”,从而搭建框架;到《狼牙山五壮士》巩固“群体描写与个体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再到《开国大典》实战“整体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最后水到渠成地达到本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中要求学生挑战自我,综合运用“点面结合”方法的目标。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结合语文教材,在本单元中的几篇课文中反复提炼、及时练笔,才能使其真正掌握、灵活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而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在“双减”背景下,为了减轻大量重复性作业给学生带来的负担,教师要精心设计优质的作业,把学习中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的自主权,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