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优质稻米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2022-11-21李轶修
李轶修
(铁岭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需求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今,人们对绿色、美味、安全、营养的优质米需求较为迫切。铁岭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水稻是该市第二大粮食作物且单产较高, 发展优质稻米在促进该市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着重介绍铁岭市优质稻米的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供广大稻农和业界同行借鉴参考。
1 现状与存在问题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的东北部, 地处松辽平原中段[1],土壤肥沃丰润,水田主产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草甸土、沼泽土等。 境内有以辽河为主包括87 条大小支流在内的辽河水系,水资源条件较好,全市水田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清河、柴河、凡河、辽河、寇河等流域。 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气候适宜、水源清洁且充沛,为稻米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适宜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乡居民对健康优质食品需求的日益迫切, 优质稻米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全市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已全面启动, 涌现出一大批优质水稻品种和专业从事优质稻米生产加工的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尽管如此,全市优质稻米生产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品种繁杂,高产优质兼备的品种匮乏
首先,从全市优质米产业发展的态势上看,依然存在品种主体性不突出、品种繁多杂乱的问题,不利于统一管理和统一收购。 其次,2020 年铁岭市共栽培水稻品种71 个, 其中面积超过0.13 万hm2的品种6 个,但在众多的品种之中,在外观品质、商品性、适口性等方面达到平衡的高产优质品种较少,与消费者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另外,目前仍未打破外引品种占主导的局面, 本地品种依然较少,且品种知名度较低。
1.2 种植户组织化程度较低,难以实现水稻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 尽管全市涌现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但种植户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难以实现水稻标准化生产。种植户生产技术粗糙,种植管理水平低,对育苗、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加工环节重视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绿色、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措施,导致优质稻米产量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实现优质优价。
1.3 优质稻米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整体牵动力较弱
目前全市稻米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年加工数量小,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与迅猛发展的优质稻米需求极不适应[2]。 现有企业与稻米生产基地的关系依然属于半紧密型, 企业与生产者还未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和利益衔接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1.4 品牌知名度低,优质稻米品牌市场竞争力弱
近年来, 铁岭市稻米的生产与加工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往往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缺乏资源整合。 稻米品牌化建设及推介不到位, 导致铁岭市稻米品牌数量少且知名度不高, 没有形成一批品牌信誉度高的拳头产品,缺乏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 优质稻米市场化程度低,品牌市场竞争力弱,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1.5 缺少优质米配套生产技术,农户种植积极性偏低
高校、 科研院所等单位多以品种选育及增产项目为主, 对于优质稻米的生产栽培技术研究推广相对较少,种植户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从而导致优质米在生产上面临产量低、 配套技术匮乏等问题,影响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2 今后发展思路与采取的措施
2.1 引进推广优质稻米新品种,实现优质品种的合理布局
优质米品种是优质稻米生产的先决条件,也是生产、加工优质米的基础。目前铁岭市稻米生产多以半直立穗、偏圆粒型品种为主,出产的稻米品质一般。从近几年粮食销售情况看,圆粒水稻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小, 急需选育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米品种。针对实际,一是要积极选育铁岭地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水稻新品种; 二是要根据铁岭市不同水稻生态区域定向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三是加快筛选优质水稻品种,实现生产种植及技术配套集成,形成品种的区域化,合理布局[3];四是抓好优质品种的培育引进、 评比筛选和种子繁育基地建设,提高优质稻种的自繁统供率。
2.2 试验推广优质米栽培配套技术,实现标准化栽培
农业部门、 科研院所及推广单位应积极开展优质米试验示范项目的普及推广, 加大优质米产业开发力度。对产地环境、技术措施、农药、肥料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把关, 试验推广水稻工厂化大棚育苗测土配方施肥、 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节水灌溉栽培、绿色生物防控及物理防控水稻主要病虫害、精确定量栽培、全程机械化等核心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为优质稻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提高优质稻米的品质和产量,推进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促进铁岭市优质稻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加快产业化发展,提高优质稻米市场占有率
发展优质稻米产业, 必须打破传统的以一家一户为主体的小规模生产模式,走产业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4]:一是培育壮大稻米生产加工企业,以企业带动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 将优质稻米产业作为铁岭市地方特色产业; 二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提高生产主体的专业化组织程度;三是大力推进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实现优质稻米规模化经营;四是拓宽优质稻米销售渠道,建立健全铁岭市优质稻米市场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
2.4 加大政策扶持及资金支持力度,推进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
为加快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应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各级财政部门应扶持优质稻米生产加工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对种子、肥料、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配套栽培技术集成推广等环节给予资金补贴;二是对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推进绿色生产的优质稻米经营主体给予补贴, 从而推进优质稻米的规模化种植及规范化生产; 三是支持农业科研院所和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开展优质水稻研发基地建设,加快品种引进、选育、繁育、试验、示范,优化集成优质水稻配套生产技术, 促进全市优质新品种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
2.5 抓好优质稻米品牌宣传推介, 增强品牌竞争力
开展水稻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级涉农部门要常抓不懈。要结合铁岭市的辽河文化广泛开展水稻品牌宣传, 以充实水稻文化内涵,大力推进优质稻米向效益稻米、品牌稻米转变。将文化观光、休闲旅游、农家体验、稻田认养等活动综合结合起来, 逐渐扩展品牌推介与宣传影响面, 不断提高铁岭市优质稻米的市场知名度[5]。支持铁岭大米等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推介, 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电视、广告牌等平面媒体,高铁、地铁、移动终端等流媒体,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网上营销、品尝推介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加大优质稻米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增强铁岭市优质稻米的品牌竞争力。
2.6 合理整合配置资源,加快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步伐
目前,铁岭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居全省首位,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的水稻面积占铁岭市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为铁岭大米的优质、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但也要清楚看到,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农业主管部门要对优质稻米生产与加工进行整体规划布局,扶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优质稻米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积极鼓励经营主体在铁岭县、 开原市等重点水稻主产区直接建立生产基地,实现订单化管理,保障企业和生产农户的切身利益,形成风险责任与利益的共同体,以促进铁岭市优质稻米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的提高[6]。 农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生产技术和农用生产资料的监督管理,对优质稻米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等进行跟踪检测,推进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7]。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技术宣传和培训,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筛选步伐,通过多种推广形式把优质米生产的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促进全市优质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