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新粳4 号特征特性及机械精量旱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1文孝荣张燕红唐福森康民泰托合提艾买提阿丽娅吾不力卡斯木王奉斌
文孝荣 , 张燕红 , 唐福森 , 康民泰 ,托合提·艾买提 , 阿丽娅·吾不力卡斯木 , 王奉斌*
(1 新疆农业科学院 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 阿克苏 843100;2 新疆农业科学院 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业发展中心,乌鲁木齐 830091)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已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水稻直播技术逐渐被示范推广应用[1-2],特别是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种植技术在新疆南疆稻区迅速推广,示范应用面积连年递增[3-5]。 该技术播种精量,出苗均匀,种植成行成穴、通风透光性好,与传统水直播和育苗插秧相比,具有节水增效、省工省时、提高劳动效率等优点。
新疆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中晚熟粳稻新品种新粳4 号,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且多年试验研究证明,该品种适合机械精量旱穴直播栽培。 该品种是于2008 年以田丰208为母本、新稻11 号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通过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2015~2016 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稻区域试验,2017 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稻生产试验,2018 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新粳4 号全生育期160 d 左右, 属中晚熟品种。 该品种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 抗倒性强。 株高96.11 cm 左右, 穗长16.08 cm 左右,散穗型,有效穗数26.5 万穗/667 m2,每穗总粒数100.88 粒左右,结实率88.29%,千粒重25.56 g。
1.2 米质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武汉)依照《优质稻谷》(GB/T 17891—2017)标准测定,新粳4 号出糙率82.5%、精米率72.3%、整精米率70.4%、垩白度3.2%、垩白粒率14%、直链淀粉含量16.8%、粒长5.1 mm、粒型长宽比2.1、胶稠度60 mm、透明度1 级、碱消值7.0 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三级标准。
1.3 产量表现
在2015 年区域试验中, 新粳4 号平均产量为752.64 kg/667 m2, 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4.9%,达到极显著水平;在2016 年区域试验中,新粳4 号平均产量为841.40 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8.3%,达到极显著水平;新粳4 号2 a 区试平均产量为797.04 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6.6%。
在2017 年生产试验中, 新粳4 号平均产量为780.00 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8.5%。
2 机械精量旱穴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2.1 地块准备
选用偏沙壤性土壤作为机械精量旱穴直播地块。 入冬前进行冬翻,冬翻要求深浅一致,深度20~25 cm,犁到边角,不漏翻。 播种前,先进行激光平地,田面高差不超过3 cm,再用联合整地机进行耙地,进入待播状态。
2.2 种子处理与播种
稻种于机械除芒后进行精选。 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2~3 d,使种子干燥度一致。播种时直接播干种子,播量一般为10~12 kg/667 m2。
南疆稻区一般在4 月中旬左右开始播种。 播种机械采用华南农业大学研发的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机,20 cm 等行距,播幅4 m,穴距10 cm,下种量8~12 粒/穴,播深以1.5~2.0 cm 为宜,覆土不超过1 cm。播行采用北斗导航,达到播行直、播深一致、下种均匀、播到边角、不漏播、不断垄。
2.3 水层管理
2.3.1 苗期 播种完毕后对地块进行横向筑埂,筑埂完毕后立即进水,第1 次水要求深灌,保持3 d 水层并自然落干, 既可以起到为盐碱田块洗盐压碱的作用,也可使种子充分吸涨,实现种子干播湿出。 灌第2 次水前,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酌情进行补墒,灌水后次日必须落干,保证苗期土壤湿润、田块无干裂,秧苗旱发、均匀一致。当水稻秧苗2 叶1 心~3 叶时建立水层,水层深度应保证大部分秧苗的叶芯露出水面。
2.3.2 分蘖期 一般保持5 cm 左右的浅水层;追肥时保持深水层,以免烧苗。 水稻分蘖末期,全田总茎数达到适宜有效穗数时 (一般在6 月底7月初)开始晒田,根据苗情一般晒田7~10 d,苗旺宜早晒、重晒,苗弱宜轻晒;砂性地应轻晒,盐碱重的地块不宜晒田。
2.3.3 拔节孕穗期 晒田结束后应及时复水,保持浅水层。 在抽穗前15 d 左右,灌15~20 cm 深水层护胎,防止遇到低温危害影响结实率,时间约为7 d。
2.3.4 结实期 抽穗、扬花、灌浆期,实行间歇式灌溉。 前期灌溉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即前次灌水自然落干后再灌新水,谨防长期深水,以保证根系充分吸收氧气,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水稻灌浆,防止秧苗早衰。 进入蜡熟期灌溉干干湿湿、以干为主, 前次灌水自然落干后4~6 d 再灌新水。后期不宜停水过早,蜡熟末期(80%稻穗勾头散穗时)停水,排除低洼积水,为顺利机收做好准备。
2.4 肥料施用
2.4.1 施肥总量 全生育期施有机肥1 000 kg/667 m2、 尿素35 kg/667 m2、 磷酸二铵15 kg/667 m2、硫酸钾10 kg/667 m2、磷酸锌2 kg/667 m2。
2.4.2 基肥 有机肥1 000 kg/667 m2、磷酸二铵15 kg/667 m2、硫酸钾5 kg/667 m2,于播前结合耙地一次性施入。
2.4.3 追肥 第1 次追肥时间为开始建立水层时,追施尿素6 kg/667 m2、磷酸锌2 kg/667 m2。第1 次追肥后8~10 d,追施尿素8 kg/667 m2、硫酸钾5 kg/667 m2。 第2 次追肥后8~10 d,追施尿素10 kg/667 m2。 晒田复水后(7 月10 日左右)追施尿素8~10 kg/667 m2作为穗肥,苗旺则少施或不施、苗弱则多施。 水稻齐穗期,对叶色发黄、脱肥的田块追施尿素2~3 kg/667 m2。 齐穗后,用尿素100 g/667 m2、磷酸二氢钾200 g/667 m2进行叶面喷施,防止叶片早衰。
2.5 病虫草害防治
开始建立水层后(水稻秧苗约3 叶左右),视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使用(一般选用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氯氟吡啶酯乳油、10%恶唑酰草胺乳油+10%氰氟草酯乳油等),采取化学除草为主、人工拔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稻水象甲,选用22%阿立卡进行喷雾;防治稻瘟病,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稻瘟灵等,在破口期和齐穗后各喷施1 次。
2.6 适时收获
当90%以上的稻穗黄熟时, 及时进行收获。收获时尽量采用半喂入式收割机,可以减少收割损失和稻谷的破碎率。 收割后稻谷应通过自然晒干或低温烘干,短期内碾米的使含水量降到18%以下、入库长期保存的使含水量降到14.5%以下,风选后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