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系)新粳3 号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1康民泰文孝荣唐福森朱凌云张燕红王奉斌
康民泰 , 文孝荣 , 唐福森 , 朱凌云 , 张燕红 , 王奉斌*
(1 新疆农业科学院 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 阿克苏 843100;2 新疆农业科学院 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
1 选育经过
新粳3 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于2009 年以雨田7 号为母本、A 稻7 号为父本, 通过有性杂交、辐照诱变,经南繁加代、系谱法选育而成,是集高产、优质、抗倒伏和食味佳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中晚熟粳稻新品种(系)。2014~2015 年以09GY130-3-1-1 为品系名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6~2017年以09-130 为品种名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试验,2018 年参加自治区生产试验。 2019 年7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新粳3 号。
2 产量表现
2.1 区域试验结果
2016 年,平均产量861.12 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9.5%,产量居所在组第1 位。2017年,平均产量822.2 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6.1%,产量居所在组第1 位。 2 a 平均产量为841.66 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7.8%。
2.2 生产试验结果
平均产量768.1 kg/667 m2, 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9.6%,在7 点次试验中,均较对照增产。
3 特征特性
3.1 植株特性及抗性
新粳3 号属于中晚熟粳型品种(系),全生育期162 d 左右,株高96.1 cm 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分蘖力强。 散穗型,平均穗长19.1 cm,平均穗总粒数106.9 粒左右,结实率88.6%左右。 谷粒椭圆型、呈黄色、无芒,千粒重23.8 g。 幼苗生长快,植株茎秆粗壮坚韧,长势稳健,整齐一致,耐寒性好、抗倒、抗稻瘟病性强。
3.2 稻米品质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依照优质稻谷检验标准GB/T 17891—1999、NY/T 593—2002 检测,新粳3 号出糙率80.3%、精米率70.3%、整精米率66.8%、垩白粒率15%、垩白度5%、直链淀粉含量15.3%、胶稠度60 mm、粒长4.9 mm、粒型长宽比1.9、透明度1 级、碱消值7.0级,理化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三级标准。
3.3 适宜种植区域
新粳3 号适应南、北疆(≥10 ℃积温3 200 ℃以上)稻区推广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本田精细整地
水整地要求达到早、平、净、齐、深。 ①早:适当抢早,确保有足够的沉淀时间,为后期做好准备;②平:田块内高低落差不大于3 cm,确保“水面处处到”;③净:捞净田间秸秆残渣,防治寄生的病虫草害;④齐:田块四周平整一致,田埂横平竖直;⑤深:水整地注水深浅一致,深度10~15 cm。 水整地结束后,要保持浅水层,防止地面干裂。
4.1.1 泡田 经过秋翻的稻田,在插秧前10 d 左右进行泡田, 浸泡耕作层土壤, 以便于旋耕和插秧。 泡田水要淹过土块,泡田时间要在3 d 以上。
4.1.2 旋耕 泡田完毕, 施足底肥后用旋耕机进行旋耕,旋耕要深浅一致,深度10~12 cm,旋耕作业时田间保持花花水。
4.1.3 机械抹地 旋耕后用打浆机进行机械水抹地,达到田间表面平坦、上糊下松、高低差不超过3 cm,沉淀1~4 d 后及时插秧。
4.2 适期早播,培育壮秧
4.2.1 秧田选择 秧田要尽量选择通风好、 排灌方便、靠近本田的地块。
4.2.2 秧田整地 一般采用水整地, 先把秧田地四周的田埂修正,做到横平竖直,然后放水浸泡,保留浅水。 旋耕前,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以速效肥为好),拌入无残留、安全性较好的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 拖拉机进田旋耕1 遍,然后抹地,抹地要做到泥面软、平、净。沉淀2~3 d 后排干水层,起沟做畦。 小拱棚的做畦规格是畦面宽1.5 m, 沟宽0.7~0.8 m, 用沟内泥浆将畦面凹处抹平抹光,保证床面无积水,达到“下松上糊、畦面平整、肥足草净”的要求。
4.2.3 适时播种 选用脱芒精选过的原种或良种,播前进行晒种(2~3 d)、浸种消毒(用25%咪酰胺稀释2 000~4 000 倍液浸种72 h)、催芽等预防病虫害[1]。一般4 月上旬采用小拱棚育秧,30 cm 规格育秧盘播种量130~150 g/盘、25 cm 规格育秧盘播种量100~120 g/盘。
4.2.4 秧床管理 从播种到1 叶1 心期为密封期,拱棚膜必须严密封闭,早中晚必须时刻关注棚内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烧苗;密封期一般不灌水、不施肥。1 叶1 心~3 叶期为通风期,这一时期棚内适宜温度为25 ℃, 当温度超过32 ℃或秧苗见绿时, 打开拱棚两端通风(早上太阳升起时打开通风,下午5~6 时关闭),通风后发现床面发白、秧床出现裂口时,灌1 次跑马水,保持床面湿润但不积水;通风后期拱棚两侧也需揭膜通风。3~4 叶期为炼苗期,当夜间气温稳定在12 ℃以上时,便可选择晴天上午完全揭掉拱棚膜; 揭膜前一定要灌深水护苗,以防温、湿度变幅过大,造成青枯死苗;一般揭膜后应炼苗5~7 d, 苗高13~15 cm 即可插秧。 秧田期注意防病除草,并注意使用低毒、无残留的农药。
4.3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5 月上旬插秧,当地日平均气温在15 ℃以上时即可开始移栽, 秧龄以25~28 d 为宜。 该品种(系)分蘖力强,一般栽苗5~7 株/穴,机插秧密度以25 cm×16 cm 或30 cm×14 cm 为宜。 要求插植深浅一致,一般深度1~2 cm,做到不窝根、不漂苗、不倒苗、不漏插,秧苗直立,保证基本苗,为后期的稳产和高产做好准备。
4.4 科学管水
插秧后深水护苗促进返青,水不能淹过苗心。分蘖期浅水灌溉,保持3~5 cm 水层。 当全田总茎数达到适宜穗数时开始晒田(一般在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 苗势旺的宜早晒、重晒,弱苗宜轻晒;低洼地、沙土地宜轻晒;盐碱地不宜晒田,以防返盐伤苗。晒田的时间一般7 d 左右,晒到地面小裂口、稻苗叶尖发黄、叶片不卷曲为宜。 保水较差的地块可以分次晒田,地面过于干燥时,全田先过一下水,然后再次晒田。 孕穗期实施浅水灌溉,灌水深度3~5 cm,自然落干后再补3~5 cm 水层,如此反复。 结实期干湿交替、间歇灌溉,直至蜡熟末期停灌断水[2]。
4.5 合理施肥
4.5.1 基肥 春天旋耕前施水稻专用复合肥30 kg/667 m2或复混肥(尿素10 kg/667 m2、磷酸二铵15 kg/667 m2、硫酸钾5 kg/667 m2)作基肥。
4.5.2 分蘖肥 施用3 次。 秧苗返青后(插秧后7~10 d)施尿素6~8 kg/667 m2;间隔7~10 d,施尿素10~12 kg/667 m2;再间隔7~10 d,施尿素6~8 kg/667 m2。
4.5.3 穗肥 晒田复水3~5 d 后,施硫酸钾5 kg/667 m2、尿素6~8 kg/667 m2;如稻色深绿,可不施或少施尿素。
4.6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防治病虫草害。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药剂浸种消毒处理,防治恶苗病等病害。秧田和本田应及时进行除草。在始穗和齐穗期时,分别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 g/667 m2或40%稻瘟灵乳油30~40 g/667 m2茎叶喷雾,预防叶瘟和穗颈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