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建构主义与外语课程思政的兼容并蓄
——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2022-11-21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建构主义外语

黄 绮

(韶关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当前中国高校发展肩负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国际合作五大任务。”[1]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的教书育人功能,为祖国的未来培根育魂。当今高校借助建构主义理论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高校开设外语类课程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传承中华文化,其二是开展国际合作。因为只有具备超越文化局限的眼光和意识,拥有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面对异域文明时游刃有余地进行有效交际活动,促进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如此,高校的五大任务才能各得其所,高校的职能才得以有效彰显。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

经典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的“学”。建构主义理论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角色定位及作用。建构主义的价值取向为:注重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发展“知行合一”。[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引导、帮助、支持学生学习。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发起者、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才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此种教学模式成功扭转了之前以教为中心,教学形式由单一的做中学、讲中学变为多样的做中学、例中学、探中学、评中学。改善了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局面,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遇到问题可以利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如微信、钉钉、QQ、超星学习通与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应用,支持资源共享与协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到课率、参与度与抬头率。由于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建构主义理论已经逐步与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为时下国内外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外语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具有方法论意义。该举措提倡教师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自觉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将学科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推动每门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黄国文指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即在(非思政)专业课程中贯穿思想价值引领的主线,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重要途径。”[3]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外语类课程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工具性的功能。人是交际的主体。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外语专业越来越重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是满足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对外交流的需要输送语言服务型、科技创新型人才。外语课程强调思想文化内涵元素,即跨文化因素的培养,探索文化比较与思维差异,是现代大学注重内涵式发展的典型代表与集中体现。外语课程思政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其实就是将中国价值、中国智慧、中国立场与中国方案添加到外语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融合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外语课程思政提倡教师在运用“拿来主义”引进外国先进文化、异域优秀文明的同时,积极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对比中外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语言的桥梁功能与思政的立德树人功能,积极帮助学生塑造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支持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完善个性,为将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润物无声地培育具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

三、两者的兼容并蓄

“建构主义”与“外语课程思政”,一个是教育理论,另一个是教育理念,两者有可能兼容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建构主义理论把教学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师只是起组织、引导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所关注的核心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那么,教师需要抛弃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灵活应用问题探究式与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采用分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成就感,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与意义,促进其实现自我价值。“实际上,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4]而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外语课程思政在注重提升核心竞争力——专业能力的同时,不忘三观的培养,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入正能量,陶冶爱国情操,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建构主义理论是历史上西方众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指导教师应该怎样实际操作课堂教学,具体怎样做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改革理论,风靡国内外教育界。而外语课程思政是当下中国最新的教育指导方案、战略举措,具有方法论意义。西方的教改理论与东方的指导方案一旦融合将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因为两者都是属于世界的,是人类文明的果实。相信通过优势互补,将实现多元文化碰撞与沟通,促进多边互动对话,此种兼容并蓄的教学效果未来可期。

四、跨文化交际课程与两者的联系

2011年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在经典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的新建构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就是以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为出发点、以实现知识创新为最终目标。“新建构主义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开展形式多样、发挥个性的自主学习,并在课堂上将网络中学到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分享与交流;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科学的组织下,开展协作与探究式学习,并将碎片化的信息与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最终实现知识创新。”[5]

经典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以及最近出现的新建构主义理论一脉相承,都是以注重学习者实践能力发展的“知行合一”为价值取向。经典建构主义理论把教学比喻为一个“建房子”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准备“脚手架”,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即知识的大厦。这与跨文化交际课程之“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即练习之中、实际操作中、研究案例中学会交际,通过分组讨论、口头课件展示、角色扮演、主题演讲、论文写作与项目研究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殊途同归。新建构主义理论与跨文化交际课程倡导案例教学、强调实际运用的课程特色并行不悖。

跨文化交际课程与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其实都包含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先做人,后做事。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人”可是一门大学问。毛泽东曾经说过:“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正如南京大学王文宇所言,现在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将来成为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广博的知识技能与卓越的专业素养,具备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探究精神与创新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全球素养的行业精英是当代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6]

五、融合应用

“跨文化交际”课程针对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是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理念是行动的指南。那么,在教学中具体应该怎样操作才能将建构主义理论与外语课程思政这两种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应用到“跨文化交际”课程之中,充分发挥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呢?下面我们分别从教学步骤、教学模式、文化比较与传播以及评估模式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学步骤

教程[7]全书总共九个单元,我们将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个人口头课件展示,学生于课前准备,依据单元主题搜集网络资源与文本资料介绍相关背景知识,课上分享自学成果。运用主题式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准备是否充分,课件设计效果是否精致美观,语言表达是否流畅通顺、简洁明了,是否涵盖重点知识点等因素给予师评;第二步,教师阐述关键概念,探析重点,全班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文化常识,启发学生思考对比文化差异;第三步,分组讨论,疑难案例分析与中外文化对比解读,小组协作学习,分享、总结思考收获,共同探讨解析难点;第四步,同伴角色扮演,交际实操,错误与正确示范,检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实践体验,同伴互评;第五步,家庭作业,学生除了完成教材相对应的练习以外,课后继续巩固拓展探索,采用OBI产出导向学习模式,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于学期末提交研究性课程作文呈现最终学习成果。课程论文文体为议论文,字数最少八百个单词,包括标题、英文摘要、正文与参考文献四个部分,严禁抄袭。待学生上交之后,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与反馈,通过“最佳课程论文评选”这一教学活动表扬奖励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论证具有说服力的课程论文作者,使学生在课题研究之中找到成就感与价值感。

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支架式与情景式(或抛锚式)教学。

对于“支架式”教学模式,我们需要提前预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未知区域。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恰当的预测。在课程开设最初,即第一次课时,建议教师采用教程第211至218页上的社会文化测试(Appendix Ⅰ: A Social-cultural Test),以了解各班学生基本情况,原有跨文化交际常识与技能,横向与纵向对比学生水平,然后才能科学合理地预测与推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之后,通过课堂互动、学生反馈与教学反思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预测,使之趋向准确。由于《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包含诸多文化因素,例如各国人民日常生活之中打招呼致意、风俗习惯、餐桌礼仪、谈判风格、语言幽默内涵、思维模式等涉及内容纷繁复杂,显性与隐性知识都有涉猎;所以教师将依据预测,化繁为简分解学习任务,由易到难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脚手架”,逐渐推动教学进程,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与意义。

在“抛锚式”教学模式中,“锚”的选择至关重要。合适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体验性,提高记忆力、理解力与感悟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其消化知识点,从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识。如在进行教程第一单元绪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放大热身部分的三个案例分析,运用问题探究式与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带领学生体验与领悟其中的文化差异与交际错位,分析讨论总结导致误解的原因。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案例,亲身体验,模拟交际,诠释文化差异。家庭作业可以布置学生录制交际视频提供正面示范,鼓励学生试错,做出错误演练,而后附上纠错说明与心得体会,以加深印象。正所谓入乡随俗很重要。积累跨文化常识避免误会,解析案例轻松化解交际尴尬。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只有适时增进了解,适当联络感情才能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实现共赢。我们不但要在讲中学、练中学、评中学,而且更要在做中学、用中学、实践中学、交际中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3.文化比较与传播

沈骑提出:“外语教学并非只是外国文化的单向‘传声筒’,而应当鼓励双向的‘文明互鉴’。外语课程思政需要融合世界不同文化要素于外语教学之中,为提升中国本土知识的国际传播能力创造语言条件。”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的时候,必须超越文化局限,培养学生在文化比较、碰撞与交流过程之中善于发现和吸收对方的精华与优势的能力,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与此同时,必须凸显中国文化的主阵地角色,弘扬中华儿女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善于运用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做贡献的能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在每个单元寻找一个课程思政点,突出课程的思政性并且兼顾其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对比文化差异,探寻不同文明之间的价值碰撞,并且追根溯源,进一步体验、领悟中华文化的特色,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学生输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讲解课本时,教师为学生挑选教材之中的疑难句子、段落或者章节进行翻译或者改写练习,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促进学生掌握核心概念与重点词汇,重视语言输出质量。分组讨论时,组员合作探析隐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元素,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提升听说等语言能力。角色扮演过程中,实践跨文化交往技能,收获友谊,对比文化习俗,认知体验文化差异。课后课程论文的撰写进一步提高读写等语言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术氛围不浓的局面。通过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过程步步相连,持续不断地改革教学模式,力争有所突破。

4.评估模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估考核模式,以提高评估体制的可信度和公平度。教师尝试以量化的方式把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记录下来,于学期末按比例计算成绩。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两部分组成,比例为3∶7。其中,评估平时成绩的数据来源属于形成性评价范畴,而笔试成绩则属于终结性评价范畴。平时成绩评判的原则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主要参考下面六个方面的数据:(1)出勤率;(2)课堂自愿举手发言次数;(3)口头展示等级:一周,即一次课安排一位值日生,机会有限,先到先得;(4)角色扮演等级:搭档两两合作录制跨文化交际微视频;(5)小组活动等级:依据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与回答问题语言的准确度、流畅度评定等级;(6)课程论文等级:根据格式与内容两方面评价。其中,后面四项只记录等级优秀的次数。数据记录主要来自教师、学习委员与学生本人三方,三方相互监督以确保记录的客观真实准确有效。在这样的评估体制下,只有真正认真努力并且能够持之以恒的学生才有可能取得高分。

该学期,每个班建立班级线上钉钉群以满足疫情期间师生上网络课程的需要,在线打卡签到,召开视频会议,分享学习资源。另外,专门建立课程探讨大QQ群,包括2018级英语师范四个大班,含专升本,涉及249位同学。学生可以在QQ群上传与课程相关的课件、图片、文档与视频,就疑难问题向教师或者同学求助,交流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探讨文化内涵等等。平时,我们是在班级内部进行纵向对比,以评定各项任务的等级;期末,将在四个大班之中评选本课程年度最佳口头展示个人、角色扮演拍档、小组、课程论文的前三甲,在整个年级范围内做横向对比,以激励学习积极性,肯定表现突出与进步明显的学生。通过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注入正能量,从而带动整个年级的学习积极性。

六、结语

高校建构主义理论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能够更好地推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育实践,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实现多元文化互动交流与中外文明互鉴。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在校之际,尤其推荐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如“四大名著”等进行段落、章节翻译或者改写、续写创作,进一步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对外交际之时,期待学生展翅高飞,借助外语大力宣扬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与中国立场,加深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与情谊,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情与共享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不断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赢得更多掌声与喝彩。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建构主义外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