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旅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

2022-11-21陈冠峰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7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能力

陈冠峰(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与认知能力,通过研学旅行可以丰富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的意志,提升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一、研学旅行概述

研学旅行是指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学生需求、地域环境、有意识组织的一种集体形式的实践型体验活动,注重提倡人文精神,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丰富实践阅历。

研学旅行具有针对性和集体性。研学旅行是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需求,有计划性的组织开展的、有益于学生健康发展的、一般以班级或是由学校组织开展的一种集体性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探究素养的养成。

二、影响研学旅行效果的因素

(一)组织实施者的领导能力

在研学旅行中,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实施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担任着组织、引导、教学、陪伴等多重作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组织能力,都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

(二)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认知

部分学生家长认为研学旅行就是一种旅行游玩的形式,学不到什么知识,忽略研学旅行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过程中的作用,成为阻碍研学旅行教学的一大因素。

(三)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种手段及形式需要完善,活动过程缺乏趣味性,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很难燃起求知欲,在旅行中遇到困难也不愿意主动探究,造成了研学旅行教学过程太过沉闷、缺少活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

研学旅行的重要作用就是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首先,研学旅行涉及内容就十分人文,比如科技之旅,文化之旅,艺术之旅,名人之旅,名城名镇之旅,乡土特色之旅等等,这些主题处处体现着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其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对研学旅行的真实写照。行万里路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传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感受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幸福,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

其三,研学旅行的成果是学生提升人文底蕴的保障。研学旅行有目的性,每次研学都会制定相关的任务,如研学报告,研学感想,研学总结。这些报告、总结都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付出辛勤心血获得的,所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成为学习的动力,成为成长道路上的转折,成为今后发展的奠基。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研学旅行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研学实践。实践活动可以充分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实际经验和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研学旅行是通过社会参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实践活动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活动主题、范围、内容、研学任务,以提升实践活动的效率。通过方案的预制,所需要物品的准备,无时无刻不在锻炼学生的规划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超预期的创新意识;在研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研学任务主动进行探索,主动实际操作,在遇到问题时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与同学的交流探讨中获得解决问题新的路径和新的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创新,完成高级任务。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中,教学主要依托于教材本身,学生获取的多为理性知识,但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感知等方面体验,结合一定理性知识储备,主动去探索问题,找寻答案,这样才能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感性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并重构知识体系,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阶段的研学旅行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可以了解不同区域的人文景观及自然特征,了解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及内在关系,而如何帮助学生将研学知识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思考、验证、感悟等方式对知识进行辨析、解读,再联系到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自主的研究,直到获得“真相”,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研学过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离开家长呵护,从生活用品,到学习材料,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安全防范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管理,在遇到问题时也要自己先想办法,也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只要能够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并通过研习旅行的预案、安全知识的宣讲、教师的干预等正确的方式给予解决,在磨砺和碰撞之后学生就能变得更加自信自爱,勇敢坚韧。

研学旅行中合作意识主要体现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在旅途中互帮互爱,互相鼓励;在学习上,分工合作,共同探讨取得研学成果。例如,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时,我校组织了以体验红色主题故事的“红色研学之旅”。教师将学生们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在观览涵江联络站旧址——萝苜田23号陈训彝故居时,有的小组负责记录故居的内部结构及环境特点,有的小组负责对重点历史文物进行详细了解,有的小组负责人物故事的整理,还有负责照相留证的工作等,在经过大家的资料汇集后就是一篇完整的“涵江联络站旧址”研学成果报告。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教育主要是以素质教育为依托,让学生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科技之旅”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围绕科技馆、研究院、科技园等具有科学实验能力的场地进行。例如“走进科技馆”的研学活动。首先,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科技馆有各项科技成果的实物呈现,通过实际展品的近距离体验,感受科技提升生活品质,提升工业化水平,给经济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志趣;然后,专家引导。

不同科技领域都会有不同的专家引领,在专家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科学知识,甚至与专家进行深度的探讨为其解惑答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有了深刻的体会,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研学目标。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能力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