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重症肺炎诊疗进展

2022-11-21黄欧阳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支原体抗生素

黄欧阳

来宾市人民医院 广西 来宾 546100

引言:

肺炎主要是由细菌性如肺炎链球菌等﹑病毒性﹑非典型病原菌如因肺炎支原体等所致,患者感染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容易出现紊乱,免疫T细胞功能逐渐下降,病情逐渐加重恶化,其伴随其他症状出现,例如:高热﹑咽喉肿痛﹑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纳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1.老年重症肺炎非典型菌概述

引起老年人重症肺炎主要病菌有:①细菌性如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②病毒性;③真菌及其他非典型的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支原体作为一种可以独立生存的微小生物,这种物质无细胞壁,并且临床上最常采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类抗菌药物对于支原体感染都是无任何作用和效果的[1],长时期临床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非常强,而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比较高,则耐药性比较低,但事实上喹诺酮类药物在患者服用之后,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所以临床上并没有广泛推广此药物;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2],最常采用的药物就是阿奇霉素,这种药物的临床疗是得到诸多临床医生认可的。

2.老年重症肺炎诊断措施

2.1 实验室检查

CRP是一种在患者出现感染时,便会显著升高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且根据其提升的程度,或者将其和其他的指标相结合,可以提示患者所感染的为病毒或者细菌[3-4]。现阶段对CRP进行研究分析后,便会发现CRP其除了可以将机体炎性反应进行反应,还可以对其他的疾病进行较好的检测。而对于WBC等炎症因子进行分析,可以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分析,但会受到疾病类型﹑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病人中各炎症因子单独检测的敏感度较低,所以需要将其与具有高敏感特异性的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从而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提升[5-6]。PCT与CRP一致,其都可以将患者的炎症症状进行提示,健康患者的炎症因子会显著低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RP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由肝脏所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该类蛋白的生理功能主要为:感染防御,及炎症过程中进行吞噬以及调节。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其细菌增殖是在细胞内完成,缺乏暴露性磷脂蛋白质,因此无法CRP相接触结合,所以患者体内CRP水平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其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缺漏问题[7]。但对病毒性与细菌性感染鉴别方面却存在较大的意义。所以血清PCT,CRP,BNP及WBC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2.2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合免疫球蛋白M(IgM)诊断

C反应蛋白是在肝脏中合成,属于非特异性﹑急性期﹑炎性反应的敏感反应指标,而超敏C反应蛋白可对机体有无感染加以更为灵敏的指示[8]。支原体肺炎一旦发病,在急性期,患者体内的CRP水平会有显著升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支原体可损伤机体中的细胞膜,促使CRP缺乏附着点﹑胆碱磷酸分子充分暴露,进而借助白介素6向肝脏细胞来传递信息,促使大量CRP合成,而在炎症性疾病发生的数小时内,CRP水平即会明显升高,而当炎症逐渐改善﹑病情不断缓解后,CRP的水平可逐渐降低,最终可恢复为发病前的水平。另外,贫血﹑性别及年龄等众多外界因素,均不会对CRP指示炎症反应的作用造成影响,和其他的急性期反应物相比,hs-CRP更为可靠,灵敏度也更高。IgM抗体是在机体为肺炎支原体病菌侵入之后,出现免疫系统反应而形成的一种特异性抗体。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使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平衡打破,引发免疫功能紊乱,在疾病继续进展下可诱发其他病理损害。对IgM进行检测,可用来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情况加以了解。一般情况下,患者被支原体感染后的7d才会有IgM抗体水平的明显升高,且在感染之后的20d至28d,IgM抗体水平可达到顶峰。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潜伏期,时间大概为14d至21d,因此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因出现症状就诊时,通常已经出现IgM抗体升高现象,故而对这一指标进行检测,能够为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提供依据[9]。

3.老年重症肺炎治疗措施

3.1 抗生素

支原体病毒具有无细胞壁的特征,因此青霉素或者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在疾病的治疗无任何显著性,针对这种情况,在治疗的过程中则需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最常见的药物包括一下几种:罗红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但是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对这种药物的敏感性非常低,针对这种患者可以选用呼吸氟喹诺酮类,例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类等[10]。另外,四环素也可以作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11]。临床研究数据显示,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也可以起到显著的临床效果,该药物半衰期长,体液浓度高﹑细胞穿透力强,而且临床用量比较少,对胃肠道造成的副作用也比较小,能够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临床研究显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疾病,在7-9d即可起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在用药9-12d便可以实现对疾病的基本控制,治疗时间段,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的用药次数,降低给药频率,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

3.2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是将整体治疗分为经验性与目标治疗,其二者存在一定关联性。在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时,可以使耐药菌感染患者在初期得到科学的治疗,有效避免出现抗生素滥用问题。采取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后,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的同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12]。临床医师在开展治疗时,首先依据自身的临床经验,选择广谱抗生素实施治疗,在患者病情被控制后,对患者采取药敏检查以及病原微生物检查,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继续实施治疗,从而实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细菌耐药性。另外,由于后期治疗为具有高针对性,因此能够有效抑制致病菌,临床效果显著。

3.3 纤支镜肺泡灌洗术联合乙酰半胱氨酸

乙酰半胱氨酸的有效成分为NAC,其分子中的巯基能够使痰液之中的二硫键断裂,切断浓痰纤维。与此同时,NAC是还原性谷胱肽的前体,对肺泡蛋白酶的活性进行降低,可以实现黏液蛋白裂解的效果,稀化痰液,便于患者排出痰液。且相比氨溴索,NAC溶解黏液与浓稠黏性分泌物的作用较强,其属于抗氧化剂,能够提升T淋巴细胞数量,还可以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对呼吸道上吸附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清除,避免复制病毒[13]。另外,在查阅研究文献可知,在局部滴注NAC后,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黏附的细菌,避免形成生物被膜,与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当前该药物具备静脉注射﹑口服等剂型,局部滴注使用措施简便,对患者气管黏膜的刺激较小。

3.4 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即是将气体射流原理作为基础,把药物转变为水珠后,制作成雾滴悬浮在气体中,并利用吸入的方式,作用在患者的呼吸系统中。在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湿化的同时,还可以使患者加快药物吸收,治疗效果显著。另外该种方式,可以直接将药物作用在呼吸系统中,有效减少药物剂量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完成﹑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后,是调配药物的工作,而在进行调配过程中,基质液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其好坏程度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否可以实现预期价值具有直接影响。就李茜[14]研究分析可知,进行雾化吸入药剂调配时,利用蒸馏水以及生理盐水的影响效果并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但是相对而言,蒸馏水会比较刺激,在进行吸入的时候,患者极易出现呛咳问题。而若在选择使用等渗透液体为基质液,其可以保障充血水肿的器官及时有效地补充水分,还能对腔内痰液进行稀释,患者更易将其排出体外。

结语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肺炎由支原体病菌引起,轻微状况下,会出现咳嗽﹑气喘﹑咳痰,一旦发展为重症,则会引发多类型并发症。目前临床上针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研究比较,但是单一采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研究还比较少,在此方面还需加大深入研究,通过阿奇霉素与诸多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改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支原体抗生素
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些内容要清楚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2012—2016年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分析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