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视域下课后服务精准化策略

2022-11-21首都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个性化精准人工智能

张 妍(首都师范大学)

高 原(首都师范大学)

课后服务的精确化、个性化实现是课后服务体系最为核心的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凭借自身高效探索、深入分析技术克服传统教育现实弊端和困境,为精准化课后服务的实现带来新的思考和可能,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精确化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课后服务智能精准化理性分析

我国的课后服务过程交互行为分析可按时间大致划分为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学与人工智能教学三个阶段,其中,人工智能+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形态。面对服务交互过程中,交互主体的行为特征、方式途径、学习内容、潜在需要等类似问题,借助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智能技术、数据表现特征等,为后期的个性化动态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在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分析识别的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应深入参与教育交互过程,凭借自身科学化、数据化的技术优势促使课后服务进程更加精确化、准确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将促使师生地位被重新定义,形成学生、教师、人工智能三足鼎立的三主体局面,各司其职地促进课后教育服务精准化产生与高质量发展。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专注于发现自身问题,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并借助智能技术实现泛在化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常态化实时监控,进行云计算数据统计分析,形成科学化的策略报告,参与发展决策,教师利用自身实体化优势,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思维引导层面的帮助和支持。

二、人工智能课后服务精准化实践产生

(一)服务形式:贯通融合的智能教育环境

智能技术设备通过 RFID、HRS、QRCode 等智能技术以及各种动态传感器、嵌入式设备,对教学主体的动态表现进行动态捕捉,在数据库进行深层分析与对照比对,识别与其相关的所需原始数据,在此基础上搭建出教育情境模型、学习主体模型、专业知识模型和时空模型,并通过一定的算法推演体系进行学情推理,为课后服务教学活动的开展推送定制化教育信息、联接学习伙伴、提供建议指导等。

其次,在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支持下,对服务主体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进而针对性提出个性化方案推送和设计服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捕捉和精确预判,及时为学生及老师提供学习分析情况和针对性策略提出,便于学生自查和教师及时设置下一阶段的教学方案。

最后,智能技术设备可以实现校内与校外的交互共享,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整体分析和及时把握,利于课后服务质量的精确性提升。

(二)服务内容:发展个性的即时学情分析

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数据检索与存储分析能力,运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交互、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从海量的数据体系中迅速获取相应的检索节点,将自适应系统、深度学习等智能技术融入教师数据检索系统中,剔除重复、冗余、过时的相关数据,实现数据的初步清洗,优化教师获取数据的内容与速率,使教师能在教学服务开展之前就进行个性化的信息获取,达到及时反映、灵活深入的目标。

动态交互的实时性数据存储同样是精准服务学习报告的核心要素。智能技术的支撑和驱动下,教师的数据记录依靠科学技术支持,可以使得课后服务评价更加精准化、科学化,人工智能的数据驱动使课后服务定向反思向科学化、常态化、全面化、精准化延伸与发展。数据采集和策略分析应逐渐出现差异化体现和个性化评判。同样,人工智能情境分析下的学生学情分析报告也可以通过教学过程的全过程动态监测记录结合深层次的聚类分析探索交互主体的学习兴趣点,总结个体差异化特征,发现其学习弱点或知识盲区,定制生成专属于学习主体的差异定制化学情报告,借此激发对其内在因素的关注,提供给其更精准个性化的高质量课后服务。

(三)服务载体:多元交互的智能教学手段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师教学精准交互,根据主体需要为教师推送相关课件信息和课程资源,教师可对其进行解构探索,再根据自主经验抉择设计形成教学材料及课程资源,然后教师只需要针对学生差异化学情报告对其进行定向修改,就可为学生定向匹配课堂测试及相关评价材料,促进教师进行精准的课堂管理、课程管理和学生个性化管理。利用智能技术和线上交互平台可根据课程需要实现镜像模拟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情境生发过程的动态契合,可以将复杂多形态化、资源多模态化的教育真实情境进行综合化、个性化、智能性处理,促使教学情境针对教学问题进行简洁建构,促进价值相互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多维张力。

教师通过模式识别、深度神经网络等智能技术向智能平台提出个性化请求,人工智能运用智能计算,调配相应的数据库、知识库予以反馈。智能教学手段的即时性、泛在化、多渠道性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极具作用。学生针对学情分析的反馈结果和推荐解决建议对自身问题进行深层分析和深度自查,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带来的庞大课程群落可有效开展以自身问题解决为核心的针对化课程选择和学习设计,深度挖掘自己的潜能和价值点,制定差异化的个性学习设计方案和接收课后服务的路径选择,进而提升学习效果使其具备优异的学习状态。

三、结论与展望

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智能教育装备的不断迭代,人工智能对课后服务主体的服务行为分析会愈加完善与聚焦,对于课后服务多方主体的需求掌握和实现也会越来越精准化,人工智能技术的设想实现还需要多层面的支持和保障,包括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使用规范等制度的制定,政府建设层面支持智能教育校园的搭建,专项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人工智能教育交互平台建立,以及智能技术本身更精细化的技术升级与发展,但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后教育服务领域的运用会为课后教育的精细化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提升。

猜你喜欢

个性化精准人工智能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