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兆流产保胎孕妇的循证护理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11-20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保胎先兆循证

陈 林 丽

(福建省浦城县医院妇产科 福建 353400)

先兆流产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妊娠期病症,在妊娠女性中发病率高达30%-40%,患者多表现出阴道不规则出血、阵发性腰腹疼痛、小腹坠胀感等症状,流产风险高。随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女性生活与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先兆流产发生人数也是不断增多,对母体及胎儿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因此,临床主张在对先兆流产进行治疗时以提高保胎成功率为一个重要侧重点。但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先兆流产认知不到位,出于对新生命的期待与担忧极易出现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难以顺利入睡,严重影响保胎治疗,降低孕妇预后[2-3]。因此,在做好保胎治疗的同时,还需做好护理干预工作。鉴于此,本研究截取我院在2019.1-2021.12期间收治的80例先兆流产保胎孕妇,分析循证护理对其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9年1月为病例选取起始时间,以2021年12月为截止时间,共纳入80例先兆流产保胎孕妇,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Ⅰ组(n=40)与Ⅱ组(n=40)。Ⅱ组中年龄22-39岁,平均(30.44±7.96)岁;孕周13-27周,平均(19.98±4.32)周;体重45-66kg,平均(55.43±6.79)kg。Ⅰ组中年龄23-37岁,平均(30.56±8.23)岁;孕周14-26周,平均(20.15±6.32)周;体重46-64kg,平均(55.19±8.37)k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80例孕妇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4]中诊断标准;>18岁;均为自然怀孕;病历资料与门诊档案真实且齐全;对于自身资料被调取参与研究的可能性,孕妇其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营养不良、凝血功能障碍者;患有甲状腺或其他内外科引发类似症状的疾病者;患有精神类疾病或处于昏迷状态,不具备基础的沟通交流能力者;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Ⅱ组实施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叮嘱其遵医嘱用药,一旦发现明显不适反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Ⅰ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为:Ⅰ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如下:(1)提出循证问题。收集孕妇一般资料,例如姓名、年龄、既往病史、联系方式等,结合护理人员丰富的护理经验确定循证问题:如何提高孕妇保胎成功率,降低不适症发生率。(2)查找资料。总结循证问题关键词为“先兆流产”“护理”,护理人员利用网络平台,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资料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整合可行的护理措施,注意在查找资料时需确保资料的权威性与新颖性。由护理团队探讨、制定符合孕妇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3)执行护理方案。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引导其敞开心扉,愿意主动倾诉自己内心想法、自身感受等,护理人员耐心倾听,了解患者的内心真实想法,分析和总结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性予以心理疏导与安抚;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于保胎的不利影响,不必过度惊慌,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也可以定期组织交流会,鼓励孕妇之间相互分享自身保胎经验与体会,树立保胎信心;同时与患者家属取得沟通,充分调动家庭及社会力量,嘱咐配偶陪伴在患者身边,多给予安慰、鼓励与理解,减轻其心理压力。②健康教育。了解患者对于先兆流产或保胎治疗的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面对面讲解、知识讲座等方式,同时结合PPT、视频、动画等形式,向患者详细讲解先兆流产发生原因、危害性、治疗方案、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于保胎治疗的正确认知。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尽可能选择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铁元素、易消化食物,禁止食用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瓜果,确保排便通畅。④睡眠干预。适当调整室内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睡眠障碍者,可指导患者通过逆向导向法、放松法入睡,避免强制睡眠。另外嘱患者晚餐避免大量进食、饮用提神醒脑饮品,培养良好作息。医院尽可能地将各项医疗活动集中安排在白天,将各类仪器、设备声调至最低,减少对患者夜间睡眠的影响;若必须涉及到夜间操作,则尽可能控制噪声,动作轻柔、快、准,减轻对患者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1)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50分,代表存在焦虑症状;抑郁自评量表(SDS):>53分,代表存在抑郁症状。(2)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评价,该量表包括睡眠质量(6条目,18分)、睡眠时间(2条目,6分)、入睡时间(4条目,12分)、睡眠效率(3条目,9分)、睡眠障碍(9条目,27分)、日间功能障碍(2条目,6分)等6项,得分越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3)不适症发生情况。(4)保胎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无序分类资料以率(%)表示,并实施χ2检验;数值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实施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负面情绪

干预后,Ⅰ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Ⅱ组(P<0.05),详见表1。

表1 负面情绪对比[±s ,分]

表1 负面情绪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Ⅰ组 40 56.78±6.14 34.62±4.37 66.92±7.53 38.19±5.41Ⅱ组 40 56.07±6.10 42.15±4.78 66.84±7.49 46.72±6.13 t/0.519 7.353 0.048 6.598 P/0.303 0.000 0.481 0.000

2.2 睡眠质量

干预后,Ⅰ组PSQI量表各项评分显著低于Ⅱ组(P<0.05),详见表2。

表2 睡眠质量对比

2.3 不适症发生情况

Ⅰ组阴道出血12.50%、腰痛7.50%、腹痛10.00%,显著低于Ⅱ组的35.00%、27.50%、32.50%(P<0.05),详见表3。

表3 不适症发生情况对比[n(%)]

2.4 保胎效果

Ⅰ组保胎成功率92.50%,显著高于Ⅱ组的75.00%(P<0.05),详见表4。

表4 保胎效果对比[n(%)]

3 讨论

先兆流产即是指流产的先兆阶段,属于妊娠中紧急情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加之受到环境污染、高龄生产、性观念开放等因素影响,导致先兆流产发生率逐年升高,患者在妊娠期间常表现出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多伴有轻微下腹痛、腰酸,若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大多数患者可恢复继续妊娠,一旦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流产,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孕妇身心健康。临床通常选择黄体酮、地屈孕酮进行治疗,通过刺激孕酮分泌促使子宫内膜转为分泌期,维持宫内胚胎生长发育[5-6]。但部分患者受到自身认知与文化程度限制,对于保胎治疗或先兆流产影响因素等内容了解不足,受到阴道出血、自身腰腹疼痛影响,更加担心自身及胎儿健康而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差,影响保胎效果。因此,保胎治疗配合一定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常规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未达预期。循证护理作为当下一种新型现代化护理模式,以“循证”为核心,以科学为依据,提高了护理实践的科学性,促进护理理论发展,对建立护理学科的科学性、实践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首先结合患者个人资料、自身临床护理经验确定循证问题,之后通过网络平台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循证问题资料,寻求科学证据,借鉴前人的护理经验,分析、整合、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计划性、规范性的护理干预,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护理活动的有效性、实证性、可操作性,更加贴合临床实际情况,充分满足患者需求,提高预后[7-8]。本研究显示,干预后,Ⅰ组SAS、SDS、PSQI评分显著低于Ⅱ组(P<0.05)。提示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经分析:循证护理较传统护理更加注重护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患者角度出发,结合其个人基本资料开展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知各种不适症发生原因、治疗方案、疾病危害性等内容,意识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重要性[9];注重其心理感受,通过开展病友交流会或提供家属支持帮助患者走出负性情绪,树立治疗信心,鼓励患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指导患者科学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流产风险;叮嘱患者早睡早起,在其休息期间尽可能降低室内噪声,调节室内光线,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其由于失眠而过度劳累,身心处于放松状态,通过保证孕妇休息质量利于缓解先兆流产不适症,更加积极地面对疾病[10-11]。本研究显示,Ⅰ组阴道出血12.50%、腰痛7.50%、腹痛10.00%,显著低于Ⅱ组的35.00%、27.50%、32.50%(P<0.05),保胎成功率92.50%,显著高于Ⅱ组的75.00%(P<0.05)。提示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不适症,提高保胎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先兆流产保胎孕妇中实施循证护理,整体效果良好,值得大力推荐。

猜你喜欢

保胎先兆循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先兆流产,别害怕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流产多是胚胎异常 别硬保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妊娠母猪保胎技术要点(上)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