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结合电话随访应用于烧伤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分析

2022-11-20张晓燕徐芳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出院创面量表

张 溪 张晓燕 徐芳芳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厦门 361006)

烧伤是临床治疗常见的意外创伤,指由于热力、电流等因素对人体的皮肤以及粘膜组织造成损伤,严重时会累及皮下组织或粘膜。烧伤患者经过治疗后,因还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作用,出院后创面愈合过程也会发生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活动障碍以及心理问题等。许多研究者提出针对烧伤治疗不仅针对于创面的愈合,还要将烧伤后康复提到同等重要位置,烧伤康复要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1-2]。出院是患者从医疗场所回归家庭的过程,是住院患者要经历的最重要过程。出院时患者处于脆弱时期。为了保障护理的连续性,除须按医嘱宣教外,还要结合根据患者潜在的健康问题,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生活环境、就医条件等,为患者制定可行的护理方案,以帮助患者可以尽早恢复健康[3]。传统的出院后护理多采用电话随访。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护理效果有限。我院在传统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实施了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以激发患者的主动性,实践表现效果良好,现将实施方法报告如下。

1 患者资料与实施方法

1.1 资料说明

本次研究病例源于在2019年7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加以分组,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4.87±7.45)岁;烧伤面积:(18.09±5.06)%;烧伤部位:头、颈部16例、躯干12例、四肢4例。烧伤程度: Ⅱ度19例, Ⅲ 度13例。联合组男20例,女12例; 平均年龄34.87±7.45岁; 烧伤面积:(18.53±4.93)%。烧伤部位:头、颈部15例、躯干11例、四肢6例。烧伤程度:Ⅱ 度21例,Ⅲ 度11例。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存在差异不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以保证可比性。

纳入标准:(1)烧烧面积为10%~25%;(2)年龄>18岁;(3)可配合随访。

排除标准:(1)体质先天性瘢痕;(2)伴有复合性伤;(3)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

1.2 实施方法

对照者才出院时实施健康宣教,并发放教育手册,告知患者的用药事项以及生活中要注意的内容,在有不适时随时联系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分别于1个月、3个月,6个月电话随访。内容针对用药情况,创面恢复情况,功能锻炼,饮食情况等,结合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内容如下:①出院前的护理准备。a.在出院前为患者建立护理档案,护理人员全面分析当前患者的情况、家中照护者的条件。b.了解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由治疗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评估,护理人员与患者加以沟通,结合实际适当给予心理干预,尽可能满足其心理诉求。c.制订有针对性自我教育计划,主治医生与护理人员沟通,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家庭条件制订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法,内容包括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心理调节、功能康复等,此外指导患者家属掌握功能训练方法。②出院后实施追踪。护理人员将患者拉入微信群,用于在线答疑,了解患者的近期情况,结合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出指导意见。如有特殊病情即时来院复诊。③实施康复护理。a.在患者出院 2 周后,医院护理通过微信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加以评估,纠正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论解决的方法。针对恢复较慢的患者,重点给予心理干预,鼓励其主动表达不良情绪,并给予心理支持,对于短期康复成果加以肯定,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b.出院后 2 个月,护理人员入户的方式检查患者的康复效果,如果康复效果较好,继续原定的康复方案,如果康复效果较差,护理人员要调整康复方案,还要继续跟踪随访,及时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3 评价指标

瘢痕增生:在护理6个月后复查,基于VSS(温哥华瘢痕量表)[4]对瘢痕增生加以评价,此量表有4项,分别针对皮肤的血管、柔软度、色泽、厚度,其中针对血管、色泽用 4级评分法,分别以0—3 分评估,针以皮肤厚度以0—4 分评估从薄到厚,针对柔软度以0—5分评估从好到差。0—15 分评价从无瘢痕到瘢痕严重。

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情绪加以测定;采用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情绪加以测定。以上两个量表的评分范围均为0—10分,<7分表明正常,>7分表明存在不良心理。评分与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生活质量:采用(BSHSA)简明烧伤健康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以评定,内容包括身体功能、社会交往、生活能力、心理状态。评分高表明生活质量高。

应激障碍:基于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对患者的应激障碍加以评佑,此量表包括了17 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法。无明显症状:得分17—37;有一些症状:得分38—49;激障碍阳性,得分≥50。

治疗信心:使用 Herth量表(希望量表)对患者的信心加以评估。此量表有3个维度,细分为12个条目,为4级评分法,总分12—48,得分数高表明信心越高。

并发症:护理后统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内容包括水肿、创面感染、脓毒症。

1.4 数据的统计

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了专业软件SPSS20.0,计量资料的表达借助(±s),数据分析行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的表达用例(%)来体现。数据行χ2检验。如果P<0.05,视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VSS评分

VSS评分结果表明,联合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VSS 评分对比(分,±s )

表1 两组患者VSS 评分对比(分,±s )

分类 例数 血管状态 色泽 厚度 柔软度 总分联合组 32 0.87±0.18 0.85±0.25 1.68±0.28 2.84±0.27 6.23±0.94对照组 32 0.92±0.16 1.48±0.32 2.32±0.33 3.92±0.44 8.61±1.32 t值 1.028 4.226 4.014 6.282 11.073 P值 0.093 0.025 0.022 0.014 0.001

2.2 心理健康状态

护理后,患者HAMA、HAMD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评分更低(P<0.05)。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 )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 )分

注:*与同组比较,P说明了<0.05

分类 例数 H A M A评分 H A M D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联合组 3 2 8.0 9±1.1 9 3.7 6±0.3 4* 8.4 3±1.4 2 4.2 2±0.3 2*对照组 3 2 8.1 5±1.2 1 5.2 2±0.4 9* 8.5 9±1.3 9 5.1 2±0.2 9*t 0.2 1 1 1 1.3 0 8 0.1 6 2 1 3.5 4 3 P 0.8 3 1 0.0 0 0 0.8 3 2 0.0 0 1

2.3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得以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各项评分更高(P<0.05)。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同组比较,P说明了<0.05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物质生活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联合组 3 2 5 1.1 9±3.2 9 6 6.5 6±5.4 9* 5 0.7 8±3.4 5 6 5.6 9±5.2 2* 5 2.5 4±3.3 2 6 7.4 3±5.6 9* 5 2.4 8±3.7 8 6 8.3 3±5.4 9*对照组 3 2 5 0.1 2±3.3 3 6 2.4 6±5.5 4* 4 9.6 7±3.3 9 6 2.5 4±5.3 2* 5 1.6 5±3.4 1 6 3.3 9±5.6 5* 5 2.3 7±3.5 7 6 4.2 4±5.3 9*t 1.2 1 9 3.4 1 1 1.7 4 2 2.8 6 7 0.8 1 2 3.1 3 2 0.3 7 8 3.0 8 7 P 0.2 1 9 0.0 0 1 0.0 7 9 0.0 0 5 0.4 1 9 0.0 0 4 0.6 8 9 0.0 0 4

2.4 应激障碍、信心水平评分

护理后,患者应激障碍、信心水平各项评分均得以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各项评分更高(P<0.05)。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应激障碍、信心水平评分比较(±s )分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应激障碍、信心水平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同组比较,P说明了<0.05

分类 例数 应激障碍评分 信心水平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联合组 3 2 5 6.1 8±1.2 3 3 9.3 3±1.2 5* 2 6.2 4±1.2 5 3 5.2 1±6.1 7*对照组 3 2 5 6.3 2±1.2 9 4 6.2 7±3.2 6* 2 6.2 5±1.3 2 2 9.3 4±4.2 1*t 0.2 3 5 1 4.2 0 7 0.0 3 6 5.2 3 6 P 0.8 1 3 0.0 0 0 0.9 7 4 0.0 0 1

2.5 并发症情况

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8%,低于对照组的6.25%,差异 明显(P<0.05),详细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约有 1100 万人受到烧伤的影响,国内的烧伤发生率约为0.5%~1.0%[5],由于当前烧伤治疗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烧伤死亡率已呈逐年下降趋势[6]。但烧伤患者存活后,治疗还面临着多方面的难题,如创面愈合后会引发瘢痕增生、畸形、毁容、活动障碍、心理问题等,阻碍患者回归社会生活[7],已是成为医学界重要公共卫生课题之一[8]。治疗烧伤不仅局限于创面愈合,还要将康复提到同等位置。如何让患者在出院后还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尽快重返社会生活,还可以消除疾病症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节约医疗开支,这是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也是评价医院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9]。

烧伤护理的特点是专业性强,护理包括了伤口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内容[10]。中度以上烧伤患者治疗花费巨额,持续时间长,导致患者依从性差,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创面愈合后仍具有很高的致残率。许多患者在出院后要面临功能障碍、活动范围受限等问题。有些患者容貌受毁、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着患者参与社会生活[11]。许多患者创面愈合后急于出院,出院后因医疗条件的局限性,加之患者自理知识存在欠缺,家庭护理存在空白,使得早期救治的效果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针对院外护理迫切需要探讨更为有效的扩理方法。

传统模式下的院外护理多通过电话随访,虽有效果,但是由于缺少针对性,特别是不注重强调患者的主动性,所以无法保证护理的有效性。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的引入有助于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使其更为主动的配合护理。本次研究表明,联合组的效果更为明显,说明了这种方法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烧伤患者出院后的护理, 采用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结合电话随访的效果明显,有利改善预后,体现出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出院创面量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