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中幼儿劳动教育的养成策略
2022-11-20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林少君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林少君
随着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增加,教育领域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幼儿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受科学、新颖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生活相关的各领域的劳动,塑造其对劳动者的喜爱和对劳动成效的重视。在幼儿生活环节对其进行劳动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和自学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想象力,培养幼儿喜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因此,幼儿教师要利用一日生活来进行劳动教育,达到教学目标。要想使生活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教师要留意日常生活,把握机会,使其变成教育突破口。
一、幼儿园一日劳动教育的意义
幼儿劳动教育能够加深幼儿对社会角色与关系的认知。幼儿在劳动中能够产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观念,幼儿在团队之中不但能够认清自身的定位,也能够树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并且能积极激发自身的潜能,在劳动中锻炼和发展交际能力,进而在踏入社会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生活与学习环境中。与此同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也能够推动幼儿思维发展。首先,劳动教育是对当代德育教育的一种初期启蒙教育的展现,便于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摒弃强制传递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更加注重幼儿在边学边玩的环境中轻松获得知识。幼儿在参与劳动时,其动手进行劳动实践的主题活动有利于幼儿左右脑的开发,手势的灵活运用能够对幼儿大脑神经形成较好的刺激,使思维获得锻炼。其次,劳动不但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还能够协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感受父母的艰辛,体会集体精神。综合实践教学证实,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可以得到书籍中缺失的生活小常识,这也是当前幼儿学习的空白,对幼儿综合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劳动教育能够塑造幼儿优良的品德素养。从德育教育观念着手,幼儿教师可以发现劳动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更加优良的品质,因此应关注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一日劳动教育。
二、实施幼儿园劳动教学的策略
(一)组织教学活动,渗透劳动教育
教学活动中,劳动教育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关键构成部分,在幼儿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发展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劳动观念,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引导使幼儿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作为推动幼儿思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积极主动将劳动教育和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的开展有机结合,在语言、艺术、科学等领域活动中适度渗入劳动教育内容,进而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幼儿劳动观念,加强小朋友劳动观念的养成,让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热爱劳动的想法,同时让幼儿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有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愿意主动认识劳动的价值,听取教师对于劳动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对于劳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可以推动幼儿的劳动价值观念养成,让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和幼儿园活动中形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例如,在小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动物爱劳动》的小故事,正确引导幼儿用“你/他在干什么”的句式叙述小动物的劳动行为,让幼儿感受劳动美。幼儿通过对故事中小动物的行为培养劳动观念,让幼儿在小动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幼儿通过学习可以从小故事中获知小黄猫和小蓝猫在洗手绢、刷鞋,小狗狗在给奶羊家公捶腿,小白兔在擦窗户,小熊宝宝在打扫卫生等故事情节。幼儿在学习用句式详细表述的过程中,还能够形成乐于助人、喜爱劳动的良好品质,通过教师的引导,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思路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准,并积极主动向动物学习,提高幼儿热爱劳动的积极性。同时,在小班阶段,我们还能够在游戏区和自主游戏中引导幼儿开展各类游戏,在游戏中参与相对应的劳作,这也是劳动的一种主要表现。让幼儿通过游戏感受劳动的辛苦,对于劳动的价值进行深入领会,对于生活中父母的辛苦工作有了认知,了解生活的不易,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比如娃娃家的区域活动中,“妈妈”的角色可以洗衣、做饭,“奶奶”可以扫地、摆桌椅,“爷爷”可以买菜、照顾小植物等,让幼儿根据游戏认知了解劳动的不同分工,感受各领域劳动职责分工产生的快乐。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家长的辛苦,了解到教师的辛劳,让幼儿的劳动观念在游戏中得到升华,通过快乐教学模式让幼儿的价值观得到初步的树立。
(二)结合生活实践,开展日常劳动
劳动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环,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教师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把劳动教育带入生活当中,让幼儿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对于生活劳动的重要性,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劳动的意义。幼儿在接受劳动教育、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备情绪化的特性,他们的记忆力、逻辑思维和想象力拥有非常大的随机性,易受心态的影响。当幼儿被某件事所吸引而激动的情况下,他们的逻辑思维异常活跃,大脑里的疑问尤其多,语言表达能力相继迸发,容易接受劳动教育,这是进行劳动教育的良好机会。劳动教育不仅是要让幼儿爱劳动,掌握基础的劳动技能,还需要在生活中能够娴熟应用。将劳动教育渗入幼儿一日生活,需要持续塑造幼儿自立自强的生活习惯性,可以独立开展各类劳动主题活动。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以后的生活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活基础,对于以后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敢于直面,更好地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为对国家有帮助的国之栋梁。
比如,在一日活动的午餐、点心环节,教师帮助幼儿养成餐前洗手消毒、餐后自己收拾整理桌面,午睡环节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游戏中自己收拾整理玩具等习惯。伴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还需要持续提升劳动难度系数,融合幼儿的阶段性特征,让幼儿能够协助教师整理小玩具等。针对大班幼儿而言,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为绿色植物浇水,整理班级桌椅、玩具卫生等,邀请幼儿在班级中轮流当值日生,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等。此外,每星期还可以在师生的共同约定下挑选一个小时作为班级的清扫时间,持续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还可以采用劳动赛事的方式,根据夸奖和奖赏的方法,依据幼儿的劳动成效评比劳动新星,获得相对应的物质鼓励和精神实质奖赏。多元化方式的运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对劳动的激情,还可以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掌握生活技能,持续提高自己的劳动效率。教师要带有一颗宽容的心,细心具体指导解读幼儿的劳动个人行为,促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可以不经意地体会劳动,进而喜爱劳动。
(三)优化游戏主题,拓展劳动空间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开展游戏主题活动增强幼儿的劳动空间,由于幼儿处在启蒙阶段,年龄较小,比较贪玩,教师利用游戏教学模式,让幼儿在快乐中感受劳动的魅力和重要性。利用游戏主题,不但让幼儿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并且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增加关于劳动的知识,加深劳动观念。主题活动的开展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性,了解幼儿学习规律性,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互相渗透,重视综合性、挑战性和活跃性,寓劳动教育于生活和游戏。关心课堂教学组织结构,在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主题活动,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各种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游戏是幼儿更为喜爱、接受度最高的一种方法,有时候同样的主题活动,教师用游戏的方式能使幼儿消沉的、独来独往的状况得到改善。主题活动兴趣高,相对应的主题活动效率也就能够获得较大的提高,知识消化吸收也又快又准。游戏作为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内容,将游戏和劳动教育紧密联系,可以提高幼儿的接受程度,让幼儿在科学指导下的游戏主题环境中增强劳动意识,拓展劳动空间,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稳定的基础。
教师能够依据幼儿的具体发展要求,在班级内构建劳动区角,放置扫帚、毛巾等有关劳动工具,让幼儿开展主体性主题活动,还能够在班级中进行叠被子、扣扣子等游戏赛事,掌握劳动对生活的影响。在正确引导幼儿整理小玩具的情况下,能够明确提出“送玩具宝宝回家了”的游戏,比比哪个幼儿最快将小玩具归还至原点。在擦桌椅的情况下,明确提出“给小凳子洗澡”的游戏,持续锻炼幼儿的劳动技能。在幼儿园室外游戏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植物园专门开辟的劳动地区,邀约幼儿栽种花草植物和粮食作物等,按小组领取负责的区块,对区块内植物进行浇灌、除草、采摘、养护,根据不同时节栽种相对应的瓜果蔬菜;可以在收获的季节和幼儿一起感受采摘瓜果蔬菜的趣味性,感受获得劳动的快乐;还可以集体喂养小动物,如锦鲤、乌龟、小蜗牛等,幼儿在喂养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小动物的特点和生长习性,还可以耳濡目染地爱护小动物,感受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
(四)开展生活实践,培育劳动意识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要通过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对于幼儿劳动意识的培养,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同时利用劳动意识的培养,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可以不断强化劳动对于生活帮助的价值观,在幼儿大脑里加强印象,有助于幼儿提高劳动观念。这样既可以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内容,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生活的丰富有趣,让幼儿在生活中更好地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增强幼儿生活的有趣性,提高幼儿对于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参与兴致和欲望,使其从被动接受劳动价值观变成主动进行劳动生活,从而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为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打下坚实有效的基础。只有从实践中出发才可以落实劳动的根本价值观念,让幼儿的劳动意识提高的同时形成劳动习惯,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创造未来。
此外,在课后练习扩展中,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一起参加班级的清扫,让幼儿根据自身的意向挑选劳动内容,可以是打扫卫生、搬桌椅等。让幼儿从实际出发,从现实出发,从身边做起,提高劳动意识。这样幼儿不但把握了各种各样工具的使用方法,还可以感受劳动的艰苦,大大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同时也让幼儿通过辛苦劳动,对于劳动成果有更加直观的感觉。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成果,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并且通过身边的劳动让幼儿对于劳动在生活中的帮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提升了幼儿的生活常识。如在劳动节时,教师紧密联系有关主题风格,为幼儿构建多种劳动主题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节日里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通过社会宣传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劳动的知识,提升幼儿的知识储备,在节日的烘托下对劳动意识加深印象,如在植树活动中邀请幼儿到操场为花草植物浇灌、除野草;在五一节到来时,以班级为单位邀请幼儿擦洗桌椅板凳、清扫班集体内外的环境卫生等,从而不但可以合理激发幼儿劳动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塑造恰当的劳动意识和精神实质。让幼儿在实践中出发,最终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和生活提供美好回忆,也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固的基础。
综上所述,健康的劳动习惯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和引导才可以让幼儿不断加深观念,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立价值观。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利用持之以恒的教学理念,通过在生活中亲身力行给幼儿做榜样,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劳动的重要性和光荣性。同时,教师在一日生活时要有目的地对幼儿开展劳动学习能力训练,运用多种方式,通过教学活动和游戏等方式塑造幼儿爱劳动的意识,切不可着急。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才能够更加高效地提升劳动观念在幼儿心中的价值。社会应该为幼儿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提供一定的资源保障,让幼儿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活与劳动息息相关。因此,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教师应从幼儿日常生活着手,把日常生活作为向幼儿开展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进而更快、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发展。